凱特琳‧彭歌這本「鱷魚的黃眼睛」書名,讓我想到了同樣是出法國的作家妙莉葉.芭貝里的那本「刺蝟的優雅」,這難道是巧合嗎?還是說那正是當代法國作家的特色。
我看到這類書名都會忍不住心癢,是說這種特色確實很能打動我,凱特琳‧彭歌除了這本「鱷魚的黃眼睛」的書名完全命中我的喜好之外,還有「鱷魚的黃眼睛」續作「烏龜的華爾滋」和「中央公園星期一的松鼠好悲傷」。
這三本書剛好是一系列的作品,是本來書名就這麼取還是翻譯得好呢?總之對我來說;根本是光書名就贏一半、注定我一定得把這一系列三本啃完才能一解心頭之癢了。


目前這個系列我只讀完前兩本,這是因為「中央公園星期一的松鼠好悲傷」在台灣還沒有中譯本,等中譯本出版以後我一定會將它補完。不過我覺得目前來說,還是首部曲「鱷魚的黃眼睛」寫得最棒,二部曲「烏龜的華爾滋」有點欲振乏力,所以我只想寫「鱷魚的黃眼睛」心得。
至於「烏龜的華爾滋」心得要不要寫,等我讀完「中央公園星期一的松鼠好悲傷」以後再說吧。





書名:Les Yeux Jaunes Des Crocodiles
   ( 鱷魚的黃眼睛 )
作者:Katherine Pancol
   ( 凱特琳.彭歌 )
譯者:黃葒
   曹丹紅
出版:商周出版
   2009年11月06日



主角約瑟芬長久以來活在被母親漠視和姐姐頤指氣使的陰影之下,約瑟芬的姐姐艾麗絲美麗狡猾,一流的口才與交際手腕讓她在人群中永遠是最閃亮的發光體,擁有令人稱羨的婚姻與財富,享受著眾人嫉妒羨幕和敬佩的眼光以及上流社會的生活。
幸福就該是如此,這是在約瑟芬母親教導、姐姐身體力行的結果實踐之下所定義的想法。


但是約瑟芬卻恰恰離這個幸福有很大的距離,她相貌平凡、口齒笨拙又不懂得打扮,擅長的是看似派不上用場的中世紀歷史研究,這種背離母姐幸福觀念的性格與人生,讓她內向又自卑,連大女兒奧恬絲都認為這個母親很失敗。
而在這個故事一開始,約瑟芬的失業丈夫安東尼就離家和情人雙宿雙飛了,丈夫跑了又身無分文,還得養育兩個女兒,但是沒有人能伸出援手,甚至奧恬絲還認為媽媽太沒用,連爸爸的心都抓不住。
人走到這個地步,可以說雖然未至窮途末路的死路,但卻搖搖欲墜地佇立在一個不知該轉往何處的十字路口吧,約瑟芬就到了這個當口,能怎麼辦都毫無頭緒也很茫然,不過,她那對外放話正在寫一本關於十二世紀題材的小說的好面子姐姐給了她一個方向,幫姐姐寫一本以中古世紀為背景的小說,當然是以姐姐艾麗絲的名義來發表,為生活而苦的約瑟芬只好答應…


事實上,這個故事很普通,我認為甚至還挺有點偶像劇和言情小說的味道,那種女主角很平凡又被迫作什麼事情的設定,是很標準的偶像劇和言情小說模式,唯一不一樣的是;應該女主角年紀還要小得多,而且還得要有類似白馬王子的存在,不過這些都沒有,我覺得這就是「鱷魚的黃眼睛」很不一樣的地方,在這種看起來再偏一點點就會變得庸俗的設定中,看得出把握著不讓它呈現這樣的走向的努力。
這並不是說言情小說和偶像劇不好,只是領域不同,所面對的讀者想法和需求也自然不同,最好還是不要讓它跨領域出現比較好,就像三角戀愛裡的角色並不是換成狼人和吸血鬼就變得更加浪漫和美麗了一樣。


比起平淡得無法給與驚喜的故事,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在於作者以她冷靜透徹的文字寫出了透過雙眼而表現出的睿智觀察,必須慢慢咀嚼細細品味才能嚐到的味道,這種味道需要細膩而厚重的、必須經由時間和自我體會累積出的智慧來醞釀才可以做到沉香濃郁,越讀越有滋味。
作者以這種具體而微的精神來寫這部小說,就如同用講的聽起來沒什麼了不起的故事一樣,故事裡的人物也具備了這種由微小而見巨大的精神,每一個角色都很普通,雖然各色各樣也性格鮮明,但都沒有強烈的存在感,因為他們的善良或是邪惡都不是那麼地大,就像我們自己一樣,並不完全邪惡也並不完全善良。他們的人生都是依據性格與想法而決定好的,而絕對沒有一絲戲劇性的宿命效果。
我既不喜歡這個故事,也不喜歡裡面任何一個角色,即使站在主角約瑟芬的正面立場來看,或許會不喜歡艾麗絲和奧恬絲吧。但說真的;就算討厭她們,對於約瑟芬也很難產生同情好感。正因為如此,厭惡的感覺反倒不是那麼強烈,這個毫無特色的特色,恰恰是「鱷魚的黃眼睛」的精髓,作者讓所有的人都有著明顯的喜怒哀樂和美麗醜陋,然而都不突出也很難讓人產生強烈的好惡。
因為人就是這樣,世界就是這樣,組成世界的成分大部分是約定成俗的沉悶,而人大多都是庸庸碌碌地頑固守著自己的性格。


但是我就是活在這個世界的人,而且就這樣一直活到了現在。如果說我不曾羨慕過像艾麗絲這樣擁有美貌和口才的人,那絕對是自欺欺人的酸葡萄心理說法,我也總是會覺得自己並不特別、沒有任何可取之處。我也曾想要像約瑟芬一樣坐在陽台上對著天上的星星說心事和為自己許願。誠然人生也許是這麼無可奈何得不知如何是好,但還是得在裡面尋找一個活下去的快樂理由,這種生命刻印下來的痕跡,在每個人身上都有,而「鱷魚的黃眼睛」就這樣藉由書中任何一個人物的活動,將那痕跡給拓印了下來。


作家張惠青在這本「鱷魚的黃眼睛」的後記裡這樣寫道:
「活得好看不如活得真實」
我覺得這是給「鱷魚的黃眼睛」所下的最好註解。


人總是會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模樣,於是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因為我們都希望給人好感、受到肯定,更希望自己能夠盡可能地揣測設想到別人的心情,為自己增添溫柔的形象。我覺得這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是到最後反而搞不清楚了,那個是「本來的我」、還是我自己「想像出來的我」。
然後突然明白了,要徹底地了解自己和毫無顧慮地做自己,反而是最困難的。


約瑟芬卻做到了,雖然她渴望母姊的愛與了解,也羨慕她們光鮮亮麗的成就,可是她卻不曾為了如此而違心地去配合,所以她也就成了世俗中的所謂失敗者,讓人看了覺得很無力,她懦弱、自卑畏縮且又自怨自艾。即使如此她仍在這種不被肯定又否定自己的環境下走了過來,她的人生還是一樣沒有值得書寫的驕傲,也弱氣得讓人想扯住她耳朵在她耳邊大聲痛罵。
然而,她很真實,也很努力,儘管不曾獲得關愛肯定,姿態笨拙難看又平凡,卻認認真真地不曾騙過自己。
那個「真」是最實在也最真誠的,更是約瑟芬可愛的地方。


我在想;沒有驚喜的人生,如果能夠得到這樣一份可愛做為註解,即使活得不好看也沒有關係,至少每一分每一秒的自己,都是全然的真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