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季的月九和日本旅遊感想還卡著沒寫完,上一季日劇的總感尚未整理,現在又開了這一篇,我真是...
別人是拔劍四顧心茫然,我是四處拉戰線,到最後是不是都寫得完呢...
但是,轉念一想,其實也不必糾結著什麼寫不寫得完,因為也不見得自己就真的會把這部布袋戲看完吧?如果沒有看完,也就不存在什麼寫不寫得完了,只是一個初感,一點心情而已,有就寫,沒有就算了。
當腦中有點感覺出現時,我覺得把它放棄真的很可惜,雖然這幾年來 ( 放棄 ) 這樣的事情我幹過很多次,但是上個月出國回來以後,在原本沒打算寫旅遊感想而又還是決定提筆寫的當下,那時候的第一個想法是;不要放棄好不容易得來的心情。
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一次的日本之旅之於我而言,有種再出發的感覺吧,算是一點點在心境上小小的改變。
是說,很久沒看布袋戲了。
翻翻自己最後一次在網誌中寫的關於布袋戲的感想,是在近八年前的事,上一段的這一句「很久沒看」也是當時的感慨。
畫漫畫、霹靂布袋戲與棒球等三件事,是我在接觸小麻由、日劇、書本、生物與カナ之前的另一個人生,過去我的興趣大多圍繞著這三件事,漫畫隨著開始工作以後就沒有再動過筆了,棒球是被太多的不爭氣傷了心,霹靂布袋戲是看了太多集看到膩了倦了,某天看到素還真千集紀念時突生轉身之感。
不過,偶爾還是會想起這三件曾在生命中意義重大的事,畢竟曾經如此重要。一個人心情不好時還是很習慣拿著原子筆在紙張的空白處塗鴉,但往往畫完後就撕掉了。看到一些棒球新聞,還是會忍不住心情激盪而在網誌上留下些話。進便利商店前,還是會在牆上的霹靂新劇集海報前停留個幾秒鐘。
此次會再看自己生命中已經離去的布袋戲,最主要還是因為看到這一部布袋戲是與日本合作,劇集長度和集數不會像往常霹靂如大河長江般流也流不盡的集數,以前我就一直覺得霹靂實在太長了,雖然我對素還真和一頁書等人都很有感情,但這種長時間追戲的劇集實在很難令人吃得消,畢竟不是一直都有時間規律地 FOLLOW,一旦錯過就很難一次補回,最後真的越看越倦。
後來我會看集數相對少的日劇,或者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過去那段看霹靂的厭倦之心在反彈吧。
真想看一部像日劇一樣只有十幾集的布袋戲,但是當時霹靂的幾個短劇集的嘗試都並不成功,也許是太跳 TONE ,或者說劇本的編寫太有問題,反正結果都是看了一下,最後還是回頭啃超多集數的霹靂系列。
這次的<東離劍遊紀>感覺上應該會是比之前還更成功的嘗試,舞台同霹靂一樣是東方奇幻,而且原創劇本不再由霹靂負責,而由日方擔綱,並且是鼎鼎大名的虚淵玄。
其實所謂的「鼎鼎大名」不過是我的聽說,幾乎沒在看日本動畫和玩遊戲的我實在不清楚虚淵玄的地位究竟有多高,貌似他還寫過小說,但我也都沒看過。
虚淵玄的作品我唯一看過的是<假面騎士鎧武>,但也是看到了中間集數才終於記住了編劇的名字,而且那時候也並不清楚虚淵玄到底為這部日劇代表了甚麼意義,但是看很多人寫<假面騎士鎧武>的感想都圍繞著這個名字,才逐漸意識到他好像真的是很不得了的人物。
但是,即使是看過了<鎧武>,我依然無法理解這個名字對觀眾的代表意義,只是在知道了<東離劍遊紀>的編劇由他擔綱後,我想的是;若是劇情風格像<鎧武>那樣的話,我覺得有點想看耶。
因為我很喜歡<鎧武>,是這五年的假面騎士新番中最喜歡的。
對霹靂短劇集的盼望加上<鎧武>殘留的好印象,是這次再看布袋戲的理由。
<東離劍遊紀>的劇情大綱是這樣的:
昔日一場魔界大軍與人界的戰爭中, 人類鍛造出諸多足以發揮無匹力量的兵器── 「神誨魔械」。
戰爭過後,這批為數眾多的神誨魔械被交由護印師長久看守, 其中由丹衡、丹翡這對護印師兄妹所守護的,乃是最強兵器「天刑劍」。
如今,天刑劍卻落入以蔑天骸為首的惡人手中。 在逃離蔑天骸追殺的途中,丹翡偶然遇上「凜雪鴉」、「殤不患」二人,並得到了他們的幫助。
受奇妙緣分所牽引的三人,與新加入性格鮮明各異的同伴們,各自懷抱著不同心思,朝著蔑天骸所居的七罪塔,踏上了旅程...
此番介紹來自於官網:http://thunderboltfantasy.com.tw
其實這段大綱幾乎就是第一集的劇情。
看完第一集的感想,是;若要以我對<鎧武>的印象來印證<東離劍遊紀>的風格,我真覺得看不出太相像的地方,大概真人與木偶的演出還是有無法相同的差異,但有個部分是很像的,就是 「混亂」與 「不知所云」
第一集的劇情完全看不到重點想演什麼,唯一清楚的大概就是玄鬼宗的蔑天骸要搶劍,而守護此劍的丹衡被殺、丹翡逃亡的這幾件事。
可是總覺得以蔑天骸那種蔑視一切的態度來說,實在覺得他不像那種要搶奪絕世神兵然後征服天下的反派,反倒像是喜歡殘忍地玩弄生命與人生的變態反派,讓人很難相信他會為了一柄劍--那種像是意味著權力象徵的事情而認真。
其實是我看完第一集以後滿喜歡蔑天骸的狂妄和殘忍,從某種程度來說是那種極致的惡徒形象非常有型,若他做這麼多事卻只是想搶得超強兵器來征服世界的話,我覺得會讓我很失望。
而且,殤不患為女主角丹翡出手的理由太過薄弱,什麼佛祖的雨傘義理,這種出手理由你說出來都不會覺得太勉強了嗎?若說是「我看她漂亮,所以出手管定了」的理由雖然蠢又老套,但還讓人比較信服一點。
不過,跟佛祖借傘,所以有其恩義要償還的道理,卻讓我想起了日本民間故事中那個為地藏王像披上斗笠蓑衣而獲得好報的故事,或者在編劇眼中,這是一個將三人命運嵌合在一起的巧合吧,但對於一個認同周世宗柴榮毀佛鑄錢宣言的我,實在不太能接受這種故事邏輯。
另外,凜雪鴉敲邊鼓的意圖一定有玄機,他的作法很難說真的只是偶然經過,感覺上應該是已經計劃好的;
殤不患會出手擊退追擊丹翡的伏兵,是因為他那硬灌輸的雨傘義理。
殤不患殺死殘兇而得罪玄鬼宗,也是因為他那一口詭異的迷煙。
凜雪鴉一定有問題,就第一集來說要表達給觀眾的也應該就是這樣一個感覺,但是硬拗的雨傘義理讓整個命運的相遇變得很牽強,使得第一集的劇情裡莫名奇妙,就這一集來說;對劇情很難有期待。
不過呢,當年<鎧武>的前十集也給我這種感覺,但後面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儘管如此,我還是很期盼<東離劍遊紀>後續能有如<鎧武>般的後勁。
在日本,<東離劍遊紀>貌似也是被看作如同假面騎士的特攝劇,歸類於動漫這個部分,剛好在<奇人密碼>上映時霹靂也推出了一個名詞 「偶動漫」來定義自己的布袋戲作品,所以其實這種結合用這樣的區分看起來也頗有水到渠成之感。
當然在我看來,假面騎士雖然帶有強烈的動畫奇幻風格,但人演的就該叫作戲劇,所以我總把假面騎士當做自己追劇的一個部分。至於布袋戲當然就是布袋戲,用普通話日語閩南話來發音、聲光效果幾何?抑或是套在手中還是握著棒子來操作;都還是布袋戲,不是動漫也非特攝。
只不過怎麼去看一件東西;當取決於地區的文化觀念與習慣,或者是當事者的自定義,無論是偶動漫還是特攝,我都沒有想反對或不接受的意思。
<東離劍遊紀>其實就是日式動漫的劇情用布袋戲來演。
感覺得出來霹靂確實以不同於往常拍攝自家霹靂系列的技術來全力支援這部台日合作的布袋戲,特效與動作都做得令人耳目一新,特效的表現真的堪稱亮點,手指的動作做得很細微生動,好幾個場面的製作效果都很動人,當然要去和好萊塢等等相比自昰相差甚遠,但這是布袋戲啊,不是全部都由動畫來製作的布袋戲,是一邊操作木偶而又要一邊計算配合特效的布袋戲,我覺得拍成這樣已經很了不起了。
我個人最有印象的,是初開始丹衡被蔑天骸爆頭的場景,充滿了獵奇的血腥殘酷,但又莫名地帶有壯烈的傷感。
還有殘兇自刎飛首的情境也很有兒童不宜的變態血色,很有感官上的直接刺激。
而戰鬥具速度感,以布袋戲來說畫面很有魄力也流暢。
配樂也很好聽,可是我覺得由西川貴教演唱的主題曲很普通,但總算是第一次見識到搖滾樂與布袋戲的搭配。
一開始找不到閩南語版,所以只能先看日語配音,不過看了以後,發現因為看了太多年霹靂,光看角色的臉和造型就大概知道黃大會用什麼聲音來詮釋了,儘管確實聽在耳朵裡是日本語音,但在心裡透過「這個角色在黃大的配音底下會是什麼聲音呢?」的想像,耳邊就會自然浮現出來。
後來再看一次閩南語版的配音,確實大致如自己想像,果然是看太多年霹靂了,即使空白了快十年,但曾經存在於生命中的東西果然是不會隨著歲月被抹去的。
不過有一點我搞錯了,這一次配音的並非是黃大,而是他的兒子黃匯峰,但我想作為接班人的他應該也是接受父親的指導,所以詮釋聲音的方式也確實差不多,惟一比較不同的是感覺氣韻不如全盛時期的黃大來得穩健悠遠,初聽時本以為黃大畢竟年紀大了,沒想到其實是年紀較輕的兒子。
我覺得日本聲優確實厲害,以前看動畫時也曾為幾位聲優的聲音著迷過,而且也因此影響了我到現在看電影或戲劇時;都會稍微注意一下演員的聲音表情和嗓音表現。
只是布袋戲和動畫畢竟不同,臉部表情與動作無法像動畫如此豐富,聲優在為布袋戲配音時能否配合良好?在看之前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結果果然像當初「奇人密碼」用普通話配音就能設想到的失敗一樣;聲音表情和木偶搭不起來,聲音表情越是豐富,就更顯得木偶面無表情。
我覺得這不是日本聲優在實力上的問題,而純粹是領域不同與習慣的關係,布袋戲的口白與配合和聲優配音看起來是同一回事,但效果就是兩碼子事,布袋戲真的得要像黃大或他的兒子黃匯峰這種受過口白訓練的人才能將聲音控制得與木偶搭配確實,當然反過來說,要叫他們來為動畫配音,也會是難以想像的可怕。
唯一日語配音的例外,是為反派蔑天骸配音的關智一,他的聲音真的能和角色與肢體表情配合得起來,不知道是他太厲害還是角色太適合他?關智一的完美表現直讓我想起當年為「龍圖霸業」的素還真配音的子安武人。
有好就有壞,不過讓我覺得聲音壞的並不是日語配音,而是閩南語版的丹翡,實在是糟透了,不但像個讀稿機般地毫無感情,而且和木偶的肢體動作之間的搭配猶如失焦般地不搭軋,看閩南語版時每當丹翡說話時就讓人覺得好痛苦,可她偏偏是女主角,第一集因為是逃亡,所以話還不多,下一集開始萬一她的戲份很多...光想到那個聲音我就感到好恐怖。
查了一下,此次<東離劍遊紀>的女子閩南語並不是黃匯峰,而是另外交由一位名為鄧瑋德的女性來配音。
說起布袋戲的配音,我還是覺得應該只給一個人配就好...我是說閩南語版本的話。
我可以接受有好幾個配音員來配布袋戲,然後根據系列劇集的不同來轉換,但一個系列還是一個人就好,說到底我不是很在乎布袋戲男配女或女配男到底像不像,而是詮釋者情感聲線氣韻的一致性啊,太多人配音就像動畫,不是布袋戲了。
<東離劍遊紀>這樣的作品偶一為之很不錯,但霹靂以後若全都要這樣搞就實在太糟糕了,不過我已不是霹靂迷,其實說這種話毫無立場就是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