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叫做「追風箏的孩子」的書,應該只要是稍微有在留意書本訊息的人都會聽過的一本書。
它獲得多方推薦和極高的評價,是二十一世紀初很具代表性的經典文學,而且它的故事背景和作者來自我們都不熟悉的阿富汗,作者卡勒德.胡賽尼寫出了他那飽受戰爭洗禮之下的祖國的悲傷與痛苦,還有期盼幸福自由的人性溫暖。
可以說;透過卡勒德.胡賽尼的「追風箏的孩子」,一直總感覺阿富汗很遙遠的我們,終於也能碰觸到那個從來都沒有概念的世界,了解那個世界跟我們一樣其實都是活生生的、而不是冷冰冰的在地圖上的標示和新聞中的偏頗印象。

「追風箏的孩子」之所以能得到讚譽,並非沒有原因的,一個作家在處女作就能夠有這麼精彩的表現,不免讓人期待卻也擔心他接下來的作品是不是還能保有如此水準?
而「燦爛千陽」的出版證明了他不但能保有水準,而且能更上一層樓。

事實上在我讀完「追風箏的孩子」以後,雖然覺得這本書不錯,但僅止於如此欣賞的感覺而已。沒有很強烈的覺得喜歡、被打動的共鳴。
不過我已經記住了這樣的感覺、也記住了卡勒德.胡賽尼。
若不是記住了這兩件事,我也就不會那麼毫不猶豫地在架上看到「燦爛千陽」以後,就二話不說地借回家來讀了。

那麼我也就沒有機會見證一個了不起的作家,寫出的超越前作的了不起作品。

書名: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 燦爛千陽 )
作者:Khaled Hosseini
   ( 卡勒德.胡賽尼 )
譯者:李靜宜

出版:木馬文化
   2008年02月29日

 

我何曾理解過阿富汗?在讀完「燦爛千陽」以後,我一直在想這件事。
除了塔利班、伊斯蘭教、沙漠、賓拉登以外,我對於阿富汗還能有什麼更多的認識?

當然並不是說我讀了「追風箏的孩子」和「燦爛千陽」以後,就變成了阿富汗通,或者說已經完全了解了阿富汗。
正如同並不是閱讀了奧罕.帕穆克就能完全理解那歐洲與亞洲交會及赫拉特與帕布爾交錯的複雜靈魂,我覺得閱讀只是開了一扇窗,透過窗的向外窺視讓你知道原來牆外的世界並不是你所認知的、所以為的那樣。而接下來就是要試著打開門走出去,也就是透過思想和探究,來理解這個門外的世界。

卡勒德.胡賽尼就是開啟了那扇窗子,使我打破既定印象而獲得新的體悟的推手。

「燦爛千陽」以兩個女子作為主角,一個是從小一直被排斥的私生女瑪黎安、另一個是接受了新穎教育的聰明女孩萊拉。
雖說是兩個主角,但實際上這兩個女子的年紀有點差距,故事也不是平行進展的。瑪黎安的年紀比萊拉大上十到二十歲 ( 詳細的數字我已記不清楚 ),故事是先以瑪黎安做為第一部的女主角、然後第二部由年紀較小的萊拉接手開始,而在這兩部結束以後的第三部,就是瑪黎安與萊拉相遇以後的故事了,這時就是輪流以兩人為主角的述敘。

為什麼要以兩個不同世代和身份背景的女子為主角?
我覺得是因為作者有太多的想法想表達,所以必須塑造更多的切入面才能一一地交代清楚,他大可以瑪黎安作為主角就好,或者也可以只以萊拉作為主角也沒有關係,但我認為若是只有一個人的身世背景與人生成長,無法完全地將作者卡勒德.胡賽尼的思想徹底地展現出來。

若是單單以瑪黎安為主;將只能就一個私生女不幸的出身作為出發點,窺見她被男權至上思想壓迫的那隱忍不堪的人生。
要是只以萊拉為主;就只能見到一個聰慧的、學習自信獨立的女子,在傳統文化的壓制下的可悲境遇。

事實上不管是哪一條路線,以作者卡勒德.胡賽尼的能力,都能夠寫成動人的作品。
不過我想;那動人的程度,大概就是像「追風箏的孩子」那樣吧。
那樣已經很好了不是嗎?但我試著這麼狂妄地猜想;覺得卡勒德.胡賽尼不想只是寫另一本「追風箏的孩子」而已。
他所思考的應該是;要怎麼樣寫出一本更能表達他心情與想法的小說,徹底地、絕對的。
要怎麼樣寫實地描述出他眼中的祖國,用那帶著悲憫的聲調訴說著彷彿期待什麼的希冀。

所以才有了這樣一本,用不同身世背景的兩個女子的人生,說出了一個比「追風箏的孩子」更讓人感動,即使讀完良久也無法將被觸動的心放下的「燦爛千陽」。

 

瑪黎安
 

第一部是由瑪黎安作為主角。瑪黎安的悲慘在於她私生女的出身,注定了她被歧視語指指點點的童年與少女時代。但是瑪黎安不是一個甘於被所謂命運掌控的人,她也曾試著反擊、想試著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但是那個堅持的嘗試卻使得她失去了母親娜娜,而後失去母親的瑪黎安被生父嘉里爾安排嫁給了一個喀布爾的中年鞋匠拉席德,這個男人是一個標準的傳統伊斯蘭男權主義信奉者,而與他結婚的瑪黎安在幾度懷孕流產的不幸情況下,受盡了丈夫的暴力與精神虐待,但是瑪黎安也就像我們所認知的伊斯蘭婦女一樣,接受著這一切,不管說她是真的這麼信仰著,或是有口說不出。

瑪黎安的故事中最讓我感到唏噓且難過的,是母親娜娜對她說的一段話:
「男人問罪的手指找到的永遠是女人,就像指南針的針永遠指向北方。」

我想到在「燦爛千陽」之後另一本我沒讀完的「伊斯坦堡的幸福」,書中的女主角被大伯性侵,明明就是受到了暴力強行侵害,可是她不能說也不敢說,甚至還被指責隨便與男人發生性關係,而家人竟將她關進倉庫裡,在裡面放了條麻繩,想要讓她在走投無路之下上吊自殺。

受到性侵的可憐女子,竟然會是這麼不堪的處置方式。但顯然在當地傳統文化中對於不道德的外遇與偷情,對女性的責難遠大於男性。
於是雖然嘉里爾犯了那該死的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卻沒有引來太多批評的眼光與竊竊私語的輿論折磨,這些苦難全都放到了娜娜和女兒瑪黎安身上。
在世人的眼光中,娜娜永遠是一個不知羞恥、淫蕩的蕩婦。
而在那場不道德的偷情下出生的瑪黎安,一輩子都是讓人投以異樣注視且抬不起頭的「哈拉密」 ( 私生子之意 )。

更令人感到不捨的是;最常給予瑪黎安「哈拉密」言語傷害的,是與她相依為命的母親娜娜,每當瑪黎安不聽話、做錯事惹惱了娜娜的時候,就會惹來一長串「該死的小哈拉密」的罵聲。
我能夠理解娜娜的瘋狂和情緒化,一個年輕女子等同被放逐似地帶著女兒生活,承受著世俗不懷好意的眼光和惡意的歧視,在壓力如此重大的情況底下,稍微有些時候不夠堅強的話,就會像連著兩端的線斷掉一樣支撐不下去。
但我知道娜娜是確實愛著這唯一的女兒瑪黎安,只是她不懂得如何表現愛、不懂得怎麼要怎麼將愛分享給女兒。我想或許娜娜看到瑪黎安就令她想起了與她發生感情的嘉里爾,那個懦弱不敢負責、只給了短暫的愛卻給不起長遠未來的男人。所以她怨嘆自己的命運、痛恨嘉里爾,而瑪黎安就是使她想起這些不幸的人,雖然她深愛著這個由己出的唯一親人,但是強烈的愛和不時提起的恨會交雜成複雜得令人無所適從的情感。這種劇烈的人生轉折和情感上的失落,顯然不是一介弱女子能夠承擔的。
當理解了這些,就無法不對娜娜抱持同情與憐憫的心情,可是理解不能帶來釋懷、憐憫不可以視作為行為的合理,即使有千百種理由說明了情有可原和無可奈何,都沒有辦法能夠說;這些是可以視而不見的。

對瑪黎安而言,給了她未來人生影響最大的就是十五歲之前一直相依為命的母親娜娜,瑪黎安在母親的身上看到了一個婦女受到傳統文化價值壓迫的悲慘,也在母親身上學到了在世俗的觀念下,女子常常是身不由己地被命運所擺佈而難以掙脫綑縛。
而另一個給了她很大影響的就是她那不敢表達意見也無力堅持的父親嘉里爾,因為嘉里爾的怯懦使瑪黎安失去了對命運反抗的勇氣,從母親身上所感受到的命運的束縛感,自嘉里爾順從妻子安排而決定將她嫁給拉席德以後,就形同了某種繼承一樣,從母親早亡的生命裡瑪黎安繼承了她的哀慟與失落,還有順從命運的自棄。

嫁給了拉席德,是瑪黎安悲哀人生不幸的延續,這個忠實遵循傳統伊斯蘭教條的鞋匠,壓制和控制著瑪黎安的思想與行為,給予她莫大的精神壓力和身體上的虐待。
看到拉席德對瑪黎安的虐待,很難不感到心情激動,對於身在台灣的我而言,逆來順受的婦女,幾乎是阿爸阿母年代時候的所謂德行教條了。當然並不是說現在的社會已沒了這樣的事,家暴情況還是層出不窮,但是它雖然仍存在於現實中,可是願意關注它的人越來越多,儘管這當中還是有滿多令人遺憾的後續,不過至少現在在台灣,這種事不是會被認同和允許的。
但是瑪黎安的情況之所以令人感到激動的原因是;在那個社會文化的價值觀裡,這種事不但被允許,而且被視為是理所當然的。那跟台灣「別人家的家務事少管」的逃避與鄉愿是截然不同的觀念,實在讓人無法想像,像這樣的行為竟然會是一個被容許且毫無疑問的普世的價值。

可是我又不禁又想了;是瑪黎安真的覺得痛苦呢,還是說,是我替瑪黎安覺得痛苦?
畢竟在那個地區,這是一個他們的文化價值,也是他們的行為準則,透過這些行為上的實踐來達成對信仰的虔誠。

我想起了奧罕.帕穆克在他的作品「雪」裡有這麼一段;伊斯蘭世界風起雲湧的女權運動時,擁戴支持傳統伊斯蘭文化的女子這麼說了:
怎麼可以剝奪我們信仰真主的方式 ( 指除掉頭巾 )。
我想奧罕.帕穆克並不是藉此表示他對女權運動的立場,事實上在「雪」中的女主角就是支持女權運動的,我想他只是袒誠地述說出一個既有的現象;
那是一個宗教信仰的方式。

指責他們野蠻,其實也是把我認同的價值觀強加在他們身上,會不會那其實也是種文明的野蠻。

但是,我總覺得;文化也好、信仰也好,有些事情應該是怎麼樣都不會變的,有些是非標準也應該是放到哪裡都一樣的。
這不是男人能不能打女人的問題,而是她是你的妻子,是要和自己走過後半輩子的人,是你的親人、是你的家人。
不管怎麼樣都不可以用「夫權」、「文化」、「價值」等名義來用暴力對待自己的妻子,那絕對不是溝通,也不是管教 ( 我真討厭用這個字眼形容 ),而是虐待。

對親人應該珍惜、對妻子應該珍愛。
如果從這個想法作延伸,就像「Q10」裡的那句「像愛 Q10 一樣地愛這個世界」般地去想像,試問,又怎能忍心不為身處如此處境的女孩與婦女感到難過?
就像我說的;有些是非標準到哪裡都是一樣的,我想那絕對不是文明的野蠻,這不是文化價值的差異,而是是非的問題。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瑪黎安的人生可能就會這樣繼續下去,就像是一般傳統伊斯蘭教婦女一樣,成為包著頭巾的廣大相似面容之一。

直到她遇到了萊拉。

 

萊拉

萊拉和瑪黎安不一樣,萊拉有一個完整的家庭,還受過正式教育,所以比起瑪黎安來講,面對任何未來選擇與突發狀況,萊拉的思考也和瑪黎安不一樣,萊拉的想法會比較積極,而且擬定好計畫,並且她也很能夠判斷眼前的局勢該如何做比較好。當然這並不是說萊拉經過思考後的決定一定正確,但是至少她會去試著整理情況,就這個部份而言,她跟瑪黎安相當不一樣。

事實上,我覺得在母親娜娜過世之前,瑪黎安和萊拉是很像的,可能是因為當時的她還擁有自由,而且對於整個所處的世界還不甚了解,所以孩子特有的天真和自由所帶來的活潑,讓瑪黎安還是具有積極正面的思考,還有不屈服於命運的堅持。
但是在母親的死後,被父親安排嫁給拉席德以後的瑪黎安的個性就變得壓抑,而經由丈夫的強力壓制之後就更顯得畏縮了。

萊拉並沒有經歷過瑪黎安的這些滄桑,相反地她的家庭完整、受過教育、有談得來的同齡好友、還有心儀的青梅竹馬男孩塔力格。
比較起來,萊拉的童年到少女時期的生活是完整而且豐富的,比較有點遺憾的就是她的母親總是思念著到前線與共產黨政府軍戰鬥的兄長,而對這個眼前的女兒視而不見。但除此之外,萊拉算是幸福的,因為她雖然沒有母愛,卻有父親的慈愛與教誨。

我覺得萊拉的父親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他本來是高中老師,但在共產黨政變成功之後丟了職位,成了麵包廠的普通員工。即便如此,他在教導萊拉時卻沒有因為自身的經驗而灌輸萊拉仇恨的觀念,他對萊拉說過很多話,這些話都很能讓人深深的省思,像是:
婚姻可以等,教育不能等。
如果女人沒受教育,這個國家就沒有成功的機會。

我覺得這不是一句女權至上的話,而是一個再真實不過的真理,一個國家憑什麼剝奪國內一半人知的權利呢?

還有:
在我看來,這實在很無稽,而且是很危險的無稽之談:分什麼我是塔吉克人,你是普什圖人,他是哈札拉人,她是烏茲別克人。我們都是阿富汗人,這才重要。但是一個民族統治另一個民族過久……就會有蔑視。有對抗。一定會。總是會有的。
這是對阿富汗多年內戰和種族仇恨的感慨吧。

在這個國家裡,女性一直過得很辛苦。
但現在,她們的日子稍微好過一些,在共產黨的統治下,她們比以前享有更多的權利。
在民主世界長大的我,聽了太多關於共產主義萬惡的理論。不過我一直在想的是;馬克思主義並不是罪惡,真正罪惡的其實是利用這個主義行極權統治的人們與政府吧。
至少在萊拉父親的口中,我知道了這個被唾棄的思想與它的政府,在阿富汗曾主張過婦女的平權。

女性的自由,也是某些地方的人之所以拿起武器戰鬥的主要原因。
真主不允許哪!
阿富汗人唯一無法打敗的敵人就是他們自己啊。
這段話聽了讓人非常感傷,那一針見血地刺破了阿富汗聖戰士為了維護傳統文化而掀起戰鬥的本質。
讓人不能不感到諷刺的是,萊拉的母親與它的丈夫是對立立場的,她支持聖戰,支持剝奪她權利的傳統伊斯蘭文化,而厭惡相對自由的共產黨政府。

我覺得萊柆的父親,某種程度上是作者卡勒德.胡賽尼在「燦爛千陽」的化身,代表他說出了他的想法與思想主張。

在這樣的父親身教與言教之下,萊拉培養了她堅忍而且獨立的人格特質。

如果不是因為聖戰組織推翻了蘇聯政府,而後組織聯合政府後掀起的迭起不休的內戰,萊拉或許可以真的一路成長下來,直到成為父親所期許的「幫助阿富汗」的女性。
炮火與炸彈炸毀了萊拉的家、奪去了她的家人,也讓她失去了一支耳朵的聽力。

受了重傷之後的萊拉被拉席德救起,而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萊拉與瑪黎安的命運就此交集、相會。

 

瑪黎安與萊拉
 

老實說,我剛開始在讀這本書的時候,雖然有稍微看一下簡介,但我並不知道這本書是用這樣兩人的觀點來敘述的。所以當時瑪黎安的故事 ( 第一部 ) 結束直接接到萊拉 ( 第二部 ) 時我還覺得挺莫名奇妙的。
在讀萊拉的部份時,我還一直想著;之前那個女子怎麼了,什麼時候會再豋場?
我也一直在期待著;
會不會她突然地出現在萊拉的眼前,她們其實有什麼血緣關係的有的沒的猜測。

但是後來我逐漸專注於萊柆的故事,就忘記了要去追究瑪黎安何在的想法。
所以在第三部看到拉席德與瑪黎安出場時反而意外了,也是在那時候我才有了種預感;這才是故事的開始。

被拉席德救起的萊拉,等著她的就是戀人塔力格的死訊,那時的萊拉失去了家人、失去了遠方的情人,可以說是徹底的一無所有。但是她很快地就再找到了生命的意義,那就是肚中的孩子、也就是死去的塔力格最後留給她的、在這世上的連結。
為了能夠使這個孩子得到照顧,所以萊拉接受了拉席德的求愛,成為了她第二任的妻子。可以想見的是老男人一定喜歡年輕的少妻,加上萊拉刻意讓拉席德認為她懷的是他的孩子,所以萊拉受盡了拉席德的愛護嬌寵,但這就苦了瑪黎安。

從第一部結束以後,第二部故事的主軸雖然轉到萊拉身上,但是瑪黎安的再度登場後的敘述讓我了解;這段日子以來瑪黎安的災難依舊繼續,形成某種已經無法再多說多解釋的日常生活。
但是就算這麼辛苦,畢竟拉席德和瑪黎安這對夫妻只有彼此,所以瑪黎安在這長年的虐待中還能自我解釋;丈夫還是需要她的,需要她打理家務、需要她照顧他的生活起居。這種自我解釋我覺得是人處在長期痛苦之中一種不得不如此的自我精神安慰,就好像受虐者會替加虐者辯護;其實他也很辛苦、其實他也是有苦說不出一樣的意思。

可是;萊拉的出現,讓她連這種安慰自己的論點也被推翻了,男人就是喜新厭舊、愛年少而棄老朽。
拉席德是瑪黎安的依靠,雖然這個依靠並不溫暖,但她只擁有這個,而現在有一個女孩就要奪走這個。
我覺得有點氣悶的是;為什麼拉席德這樣對待瑪黎安,但是瑪黎安還是要把她抓的緊緊的。可是其實是我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這件事情吧,畢竟瑪黎安所處的是伊斯蘭文化圈,而他的丈夫又是一個極度保守的穆斯林,而且瑪黎安長久以來一直受到他力量和思想的壓制,不只是習慣了自我安慰、也習慣地接受了拉席德所灌輸的觀念了吧。

瑪黎安與萊拉因此一度關係緊張,不過那只是一段很短暫的時間。在同一個屋簷下相處,只要不要把心扉關得太緊,彼此的靈魂總會找到互相接觸的機會。更何況這兩個女子雖然出生的環境背景與個性教養都不同,但是她們都同樣擁有深切的傷痕,惟有受傷的人才能理解傷是多麼痛的感覺。
我很喜歡書中在這一段敘述的;瑪黎安和萊拉的月下交心,兩個女子因一個孩子而找到了對方溫柔的心,友情開始滋長,兩人的情感與命運逐漸因這交心的對談開始有了緊密的聯繫,在未來的日子裡,互相關心、打氣,彼此扶助走過丈夫拉席德帶給她們的精神暴力虐待。

一直讀到這裡,才真的是「燦爛千陽」的主旨了吧我想。
「燦爛千陽」有很多部分都很值得思考,但我卻認為最真摯最感人的是瑪黎安和萊拉相處的情感,那是一種無法長篇大論形容出的感動,但卻娓娓讀來,情真至性。

在那個女人沒有自由、沒有權利的世界,瑪黎安與萊拉既是攜手在艱苦的是道上前進、又惺惺相惜地珍惜這一份情誼。我一直期盼著這兩個女子能夠真的找到自己的幸福與自由,不要再被他們的丈夫拉席德所束縛、可以掙脫這沉重的文化枷鎖,走出自己的路。

是的,我一直是這麼希望的,一直希望能看到這樣的結局,只可惜,結局無法如我所願…
但是我也很喜歡這個結局,雖然它是那麼地令人感到哀傷與沉重、那麼地令人充滿了好多話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沉悶,但是我很喜歡,因為讓我感覺到了像「追風箏的孩子」結局一樣的某種拂之不去的傷感。那種傷感一直是卡勒德.胡賽尼讓人喜愛的基調。原本「燦爛千陽」就不是一個冒險、一個傳奇、更不具有趣味性,但它也不是悲劇,若是以「悲傷」這種帶點悲劇性的形容來言其所謂,卻又未免覺得太過淺薄。

它有的只是俗世的真實與悲憫的批判。
既是如此,又如何要求大團圓與皆大歡喜?

雖然傷感難以避免,但是至少我看見瑪黎安在最後用行動,第一次地決定自己的人生該如何走。
我覺得那就很令人安慰了,當然這個選擇的後果難免讓我感到是玉石俱焚,但是,那是瑪黎安的決定,她用她的思考與雙手捍衛自己的選擇,不只是解救了萊拉,她也解救了自己,不再將一切推給命運的不可違逆,而是自己決定了命運。

瑪黎安證明了自己是個勇者,唯有勇者能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決定,唯有勇者敢直視自己該承擔的後果。
唯有勇者,無畏。

不知道為什麼,我想到了從容就死的蘇格拉底,說「男人要安靜的死」的蘇格拉底。
瑪黎安也是如此安靜、如此從容、如此坦然。

 

燦爛千陽
 

書名「燦爛千陽」的由來,取自詩人薩伊伯讚揚喀布爾的詩句:
「數不盡照耀她屋頂的皎潔明月,數不盡隱身她牆後的燦爛千陽。」
那是萊拉從巴基斯坦的穆里回到喀布爾的路上時,想起了父親曾對她唸過的詩句。

卡勒德.胡賽尼在「追風箏的孩子」也同樣藉由哈克的嘴留下一句名言:
「為你,千千萬萬遍!」
那是一個關於友情的不渝承諾,也是故事中一句讓人想到就鼻酸的;哀傷與悲慟的言語。

「燦爛千陽」也具有同樣讓人悲傷的意味。
最簡單的意思,是藉由詩人對喀布爾的描述,轉化為萊拉心中思鄉的情愁,還有對瑪黎安的懷念。在那段相依為命的人生歲月裡,她們都是彼此的月亮、太陽,照亮彼此的生命、給予雙方溫暖。
而到了最後,瑪黎安雖然已不在萊柆身邊,但是她把萊拉從生命的底端拉了出來,給予她新的光明,而且更大更熱。

另外一個意思,我覺得是作者卡勒德.胡賽尼藉此來抒發他對祖國的愛與哀憫。
明月與太陽,它們的光芒普照大地,不分貴賤、不分彼此,代表著無私的溫暖。
但是在阿富汗這個地區,同樣的陽光、同樣的溫暖也許並不足夠。對我們來說;也許只要那麼共同擁有的、平等的一份就足以令人幸福,可是就像這首詩句裡所提及的,或許那樣的溫暖要加倍、放大,要更多更多才夠。

何時阿富汗能夠盼到明月皎潔的拂照、何時能得到一千個太陽的溫暖?
我相信只要把這本書看到最後階段的人,都不能避免地對這個國家擁有的痛與傷感到不捨,而希望他們真的能夠擺脫這些吧。

我想起了萊拉在從穆里回到喀布爾時,在赫拉特搭計程車聽完司機口述的故事後,所想的:
為什麼每一個阿富汗人的故事都帶著死亡、失落與無法想像的哀傷。
但是,她也知道,
大家仍然會找到方法活下去,繼續往前走。

萊拉的故事,不也是那帶著「死亡、失落與無法想像的哀傷」的阿富汗人的故事之一嗎?
但是她記住了曾為自己犧牲、溫暖自己的太陽,也帶著這些無法遺忘的「死亡、失落與無法想像的哀傷」回到了祖國阿富汗,嘗試著像她自己所說的那樣,
「找到方法活下去,繼續往前走」

在這章節的最後,還是忍不住地想偷懶一點,貼上一段書裡的文句來做為這節感想的總結,因為真的很喜歡故事結局時,引用詩人阿菲茲的詩句,覺得這是這本「燦爛千陽」的一個最具體化的結論:
約瑟終將重返迦南,何哀傷之有,
茅舍終將成為玫瑰花園,何哀傷之有,
倘有洪水將至,奪走生靈,
挪亞方舟必將在暴風眼中指引你的方向,何哀傷之有。

 

結語
 

忘記在哪裡看到的一個對「燦爛千陽」的書評,記得他是這麼說的;無法用「精彩」來形容這本書
沒錯,我也無法在「燦爛千陽」的感想中,用「精采」來形容「燦爛千陽」。
我總覺得使用這個詞,就似乎把它帶給我的沉重、感慨給一筆抹消了,這本書真的無法這樣形容,它觸動了我許許多多的心情,絕不是只有這兩個字就能一併概括。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剛花了一段時間讀完一部我很喜歡的自傳小說:Shantaram,台灣翻譯做「項塔蘭」,這本書的背景在印度,不過主角曾隨著黑社會老大拉德汗;回到拉德汗的故鄉阿富汗打仗,那段戰爭在「燦爛千陽」也有提到,就是蘇俄扶植的共產黨政府與阿富汗民間聖戰組織民兵的內戰。而最後的結果是共產黨政府被推翻,美國暗助的聖戰組織奪得政權,籌組聯合政府,然後聯合政府內鬨,內戰再度激烈展開,而後就是塔利班政府的成立…

這也算是閱讀的樂趣吧,從這本書的歷史印證到另外一本。
也因此在讀到這一段時,有了某些心領神會的領悟。

卡勒德.胡賽尼藉由瑪黎安和萊拉的人生,述說了一段阿富汗三十年的歲月,雖然難免讓人感到因為他放進了太多東西,所以使得這種現實與故事間的交錯顯得有點沉悶,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他多放的、想表達的想法,因此讀這本「燦爛千陽」時,也無形地更讓我理解了阿富汗這個國家的美麗與哀愁,也更能體會作者心中對故鄉祖國的熱愛。
一邊讀著的時候,心裡響起的是周杰倫那首「止戰之殤」旋律、不斷重複著那一段歌詞的演唱:
孩子們眼中的希望是什麼形狀?
是否醒來有麵包當早餐,再喝碗熱湯。
農夫被燒毀土地跟村莊,終於拿起槍,
她卻慢慢習慣放棄了抵抗。
孩子們眼中的希望是什麼形狀?
是否院子有鞦韆可以盪,口袋裡有糖。
刺刀的光被仇恨所擦亮,在遠方野蠻,
而她卻微笑著不知道慌張。

希望以後這國家的女子不要再有如瑪黎安與萊拉的境遇。
希望以後這國家真能在繼續走的路上,找到那活下去的方法。

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