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是說;台灣的戲劇沒水準,也不是說很俗,或是灑狗血,基本上,這是台劇所具有的獨特魅力,這是令人欣喜的事,可是我所難過的,在於,我看不到台劇的「意念」

究竟想表達什麼,我在台劇中是看不到的,所以;我找不到價值跟靈魂

像「台灣霹靂火」那種形式的台詞,我個人覺得,那真是經典之作,尤其經典在秦楊飾演劉文聰時那種六親不認的狠勁,我覺得,那樣的角色說出那樣的台詞,十足地表現出編劇對這個角色的著墨頗深

但是後來劉文聰竟變好人?這是我不能理解的地方,台灣的觀眾或是編劇都會對某個角色有所偏愛,造成了這種陰陽怪氣的現象,如果是壞人最終還是要遭受果報的,所以要讓他演到最後一集,就是變成所謂「亦正亦邪」的角色

這是我對台劇不能忍受的地方,為演員打造角色,為演員打造劇本,為了賺收視率可以玩個五六十集的連續劇,而第一集和最後一集的劇情走向和主角都不一樣?

又想到,在看「白夜行」、「女王的教室」、「我們的教科書」時,麻由子、志田未來這些小演員讓整部戲變得更棒,台灣;似乎很久沒出現表現好的小演員了,真的像我以前對戲劇印象的看法,小孩子只是演出主角少年時代或是過場的過度性演員;可能是價值觀,也可能是市場不需要,但是曾幾何時,我們的戲劇類型題材這麼地狹隘嗎?偶像劇只有青春和純愛,台劇則是親情家庭和豪門耍狠?

那麼,「白夜行」如果台灣演呢?我很難想像台灣會有能跟山田孝之、福田麻由子實力並列的演員,講難聽一點;能看嗎?

瓊瑤的「一簾幽夢」到底幾個版本了?為什麼這樣一個老狗玩不出新把戲的「爛」製作人還能繼續製作戲劇?雖然很想痛罵,但又如何,畢竟是票房所選擇的,平心而論,瓊瑤雖爛,劇本和台詞爛到讓人受不了,至少她想演的東西,是有演出來的,至少,還有她堅持的價值跟靈魂......雖然我不喜歡

看到「愛殺」得獎,其實是很欣慰的,這應該是台灣戲劇嘗試比較多元的一部,雖然我不喜歡這部戲,總覺得演員的演技,鏡頭,導演,編劇都還是不夠到位,反而讓整部戲變得太矯情了,「愛殺」的製作人柯宜勤其實是台灣少見的,非常具有創意和敢於嘗試不同題材的製作人,像是「終極一班」或是「惡靈05」;不能不去佩服這些構想,只可惜...是導演不夠力?還是沒有好的編劇和導演?總是浪費了一些好的題材,把整部戲變得流於俗化或是太過踰越,有點可惜

這也是我對台劇和台灣偶像劇的想法;輕鬆一點的,太過誇張或是根本無聊到不好笑,正經嚴肅的,不是不到位就是太過OPEN

另外一個是對於改編日本漫畫的偶像劇中,角色的改名,我能理解,說中文的人卻取日文名字是很可笑的事,可是卻很難接受這樣的事

像是「流星花園」的道明寺司,變成道明寺,所以暱稱「阿司」變成「阿寺」...說實在的「阿寺」真的沒原本的好聽,日本少女漫畫喜歡幫男主角取中性化的名字,改成「阿寺」就走味了,要改乾脆完全改一個本地化的名字就好了,日本改編「情定大飯店」不是就這樣嗎?反正用的是原著裡面的人物,只要性格和劇情不要偏掉就好啦,最主要的還是剛剛說的;想表達什麼?作品的「意念」?偏偏好像對我們而言,重要的不是這個,反正能讓原本有在看漫畫的人加入收視群是最好,再用美美的偶像吸引觀眾,結果整部戲說不出的怪異,有一點時空錯亂之感

另外一點就是原創劇本的問題,現在日本其實用原創劇本的很少,除了月九時段還是堅持原創,很多都是小說和漫畫改編的劇本,所以常被批評日劇的朋友譏笑:還不是寫不出好劇本,只靠改編

問題在於,怎麼人家有這麼多東西改編,我們卻去改編人家的作品?

我們長年輕視文化和體育;其實慢慢開始在現在發酵出它的效應,國球棒球打了這麼多年,沒有一個球迷敢拍胸脯保證,現在水準比以前好、比賽比以前好看,戲劇演了這多多年,還是金庸、古龍、瓊瑤

反正中文系是不會唸書又想唸大學考的嘛,體育好的一定是功課差才去打球的
政府一直告訴民眾;要好好念書,政府一直告訴民眾,不要把自己念的系所當成職志

這不是很可笑嗎,我有能力的,我擅長的,結果國家說,你還是要想辦法學別的才有工作
我可能在10年後可以為國爭光,結果國家說,好好唸書吧,否則你會被退學

難怪在台灣搞文化資產和體育的人會這麼辛苦
王建民在台灣,現在會是台灣之光嗎?
李安沒到美國,現在會是台灣之光嗎?

輕視文化資產的後果,顯現在文學跟戲劇上,甚或者,在音樂或藝術層面上--沒有好的編劇,沒有好的作品,沒有人畫出好漫畫,沒有能唱30年的歌手,所以我們只有羨慕「哈利波特」大賣特賣,羨慕「蜘蛛人」這些美國英雄片大賣特賣,聽著艾爾頓強和洛史都華30年來那些經典金曲歷久不衰

我們是貧窮的,因為,能賣錢的東西,在這裡是賤價的

是否要等到連根拔起,徹底改變的那一天呢?那個時候我又是在哪裡呢?

那麼...我又要怎麼去期待未來的台灣戲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