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季預定要追的日劇全部都沒有放棄,這對我來說是很難得、甚至可以說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XD
本來剛開始還覺得也許沒有一部能看完的吧?因為並沒有真正感興趣的題材,而純粹看人來追,但是也並沒有那種對我而言號召力特別強大的人,最多只能算是感覺還不錯,因此對這一個季檔實際上不那麼看好,我甚至在考慮把過去已下檔的日劇選幾部來補完,結果一部都沒有遺漏,這個情況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不過,雖然每一部都留下來看,但這些日劇裡目前還沒有那種感覺強烈到想在結束後留下感想的作品,但一些心情還是有的,雖然無法獨立成篇,可是合在一起卻還是可以,所以我想既然如此,反正裡面有兩部日劇已經看完了,就藉由這一次的整理全寫出來好了,至於結束後會不會另外寫,就到時候再說吧...
在正文開始前,我先把這一季預定要看的日劇列出:
Dr.倫太郎
64 ロクヨン
She
アイムホーム I'm Home
まれ
一開始只有上面五部,但後來五月中時又有一部新日劇開播,所以又追加了一部作品:
夢を与える
所以一共有六部。
<まれ>是晨間劇,沒意外的話要追到九月,<64 ロクヨン>、<She>和<夢を与える>只有五集,所以這一季真正來算會播完整個季檔的日劇只有<Dr.倫太郎>和<アイムホーム>。
Dr.倫太郎
NTV 水十
堺雅人\吉瀬美智子\蒼井優\遠藤憲一\松重豊\小日向文世\内田有紀\高畑淳子
<Dr.倫太郎>走的是精神與心理醫療的題材,我對於醫療類題材沒有甚麼太大的興趣,卻很喜歡劇中倫太郎治病的方式;不開藥不做檢查,而是藉由與患者詳談的方式摸索出病人的心病而加以對症下藥。
這樣的方式與傳統的精神治療來比孰優孰劣?我覺得很難就日劇所呈現出的片面景象就加以論定,但是做為一個觀眾而言,倫太郎醫生堅持與病患心靈相通的治療方式,細膩地挖掘出難以想像的內心世界與情緒思考,或者也給了自己一些現實中很難被觸摸到的共鳴。
村上春樹在<一邊吃著甜甜圈>中提到他寫小說的的一個很大目的,是想和讀者共享一個稱為故事的「生物」,以那共同享有的共有性為槓桿,挖開慣穿心與心之間相通的個人性隧道。
無論是劇中的倫太郎與患者的相對性,抑或是作為一部日劇的<Dr.倫太郎>相對於觀看戲劇的觀眾,這其中都或多或少地帶有挖掘那人與人、心與心之間通道的嘗試。
戲劇可以完成現實中的缺憾,相反地戲劇也能喚醒自己內心某些相同的東西。任何一部戲劇、書本或音樂都具有這種特性,只是成分的多少不同,我覺得以心理與精神等無法具體言明的內心世界為題材的<Dr.倫太郎>算是具有成分多一點的作品,因為它在題目的選擇上就已經擁有分享心情的必然性了。
比較可惜的是<Dr.倫太郎>在執醫治療患者的部分只能算是整個故事中的副線,倫太郎本人與藝伎夢乃的相處及兩人各自背負的心理創傷故事性強過其醫療部分太多。在日劇中,主線搭配各集單元的並進是一個常見的手法,但<Dr.倫太郎>主副失衡的比例太大,原本可以好好發揮的那種挖掘各種內心世界的部分就顯得薄弱且難以讓觀眾期待。
不過沒關係,我本來就比較喜歡一個大前提主線貫穿整部作品的日劇而遠勝單元劇,<Dr.倫太郎>的手法恰好讓我徹底放棄對每一集案例的期待而更關注主線劇情的發展而已。
而且,換個角度想;其實並不是在看倫太郎醫生治病的每一個案例,而是看倫太郎在拉別人一把的時候,也順便拉自己一把吧。
雖然一直很喜歡堺雅人,但近幾年來卻沒甚麼看他的作品,<半沢直樹>和<リーガル・ハイ>儘管大熱,但其實看了以後沒有特別喜歡和想追下去的感覺。
當然這一季選擇了<Dr.倫太郎>,堺雅人還是最大的因素,可是因為之前都中途放棄,因此也並不覺得自己有可能會追下去,可是這一次的<Dr.倫太郎>很不錯,而且其實我也比較習慣溫文儒雅,且又帶點神祕性的堺雅人。
吉瀬美智子和蒼井優兩位女配角都很不錯,吉瀨美智子此番守護倫太郎醫生的溫柔形象其實和我習慣的強勢相左,但仍然演得很討喜,可惜角色個性強度不夠,有點被飾演藝伎夢乃的蒼井優給蓋過了風采。
蒼井優扮演的角色有藝伎夢乃和怯懦的明良兩種人格,在剛開始的時候兩個角色的轉換常讓我有點摸不著頭緒的感覺,還以為這個角色喜怒無常或習慣虛偽,不過隨著故事演進揭示了她雙重人格的精神狀態後才總算把一切都兜了起來。
強勢且自信的夢乃和懦弱畏縮的明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極端,蒼井優把這兩個角色都駕馭得很好,這幾年來蒼井優儘管氣質仍在,但不再是完全靠強大的個人氣質來詮釋角色,而逐漸帶有更多個人經過磨練的絕佳演技,歷經多年依然強烈的個人氣質與愈加洗練的演技實力,我覺得蒼井優在整個 U30 的日本女演員中生代中已屬佼佼者。
最初我只注意到堺雅人的主役,卻沒有留意演員名單上的其他人,不過仔細一看整部日劇有很多滿喜歡的演員,像是飾演倫太郎好友的遠藤憲一就是個很棒的大叔,擔任倫太郎醫生助手的高橋一生也是近年來令人頗有好感的男演員,還有理事長小日向文世,在本劇中亦正亦邪的性格也很讓人傾倒,内田有紀依然那麼漂亮,可惜戲分太少而又幾乎都出現在人群之中,希望以後的集數裡她能有多一點戲分。
アイムホーム I'm Home
テレビ朝日 木九
木村拓哉\上戸彩\髙橋來\水野美紀\山口まゆ\田中圭\及川光博\吉本実憂
回家的路也許很遠,但最遠的不是距離,而是不知道哪裡才是家。
主角家路久在回家的路上遭遇重大事故而受了重傷,雖然死裡逃生卻失去了最近幾年的記憶,離開醫院回家卻看到他的妻子兒子臉上都像戴了面具一樣地認不出長相與表情情緒。
所以應該熟悉的一切變得十分陌生,反而對早已應該陌生的人們感到無比親切。
在家路的身上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過去與現在個性完全不同的自己是否有甚麼應該要想起來的事?
為什麼妻兒的臉在自己的眼中就像戴了面具一樣?
這些都是<アイムホーム>要帶領觀眾一步步探究的故事。
與其說主角家路在尋找自己的家,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在尋找自己的記憶;關於家庭的記憶、妻兒的記憶、親友的記憶、職業的記憶。
東野圭吾於<變身>一書中藉由被換腦的主角成瀨純一表示:
「人活著不光是會呼吸、心臟持續跳動,也不是能發出腦波,活著的真正意義是留下足跡,等到事過境遷看著留下的足跡,知道那確實是自己走過的,這才算真的活著!」
我想那對家路而言也是一樣,曾經留下的足跡或是存在過的證據令他感到十分陌生,從他人口中敘述所得知的自己與現在顯得十分違和,或許記憶的喪失足以改變性格,但卻很難解釋他對於原有自我的不確定感。
所謂的「家」,也許不單單指家庭、甚或是建築物的家,而是確切存在的證明,一種真正活著的實感,而非頭不對尾的茫然無措,安身於社會、立命於世俗,真真實實的我就是我的明確。
找不到家,其實也就是找不到自己啊。
從我開始每季追日劇新番以來,除了曾經中斷的那幾年,每一年木村的作品我都會看,因為木村的日劇演員參演名單非常華麗,就像是一年一度的盛事,總覺得如果有在看日劇的話,沒有錯過的理由。
但是我都沒有追完,因為題材劇情都很不對口味,所以我並不對這一次的<アイムホーム>抱有太大的期待,只是懷著像參加盛大活動的心情,走進會場晃晃般的看個一兩集再說,然而<アイムホーム>卻在那種漫不經心的期望下打動了我。
我喜歡<アイムホーム>毫無頭緒的無措,也很喜歡它在家庭親情倫理的劇情中那一點點的懸疑,儘管看到現在還是很難想像與推論出劇情的走向,但就是這樣才令人屏息以待。
失去記憶的家路雖然是那種濫好人性格,而總是把故事搞出一堆很不合常理的萬年老梗劇情,但無損我對下一集的期待,因為整個故事的大方向與謎團足夠吸引人,也就很自然地不苛求這些小細節了。
但有一個小地方我實在不能接受,就是那場事故的爆炸特效實在做得太假了。
近年來的木村拓哉很少扮演這種普通到不行的角色,毫無主角威能到十足弱氣,但這樣難得卸下光環的他相對地也令人感到新鮮。
我並不特別喜歡木村,但這一次他確實接演到一部不錯的日劇,而且也有與其一慣的螢幕形象不小落差的挑戰,還是要給予應有的掌聲。
而在整部<アイムホーム>中,讓我感覺最好的是山口まゆ和吉本実憂兩位女演員。
山口まゆ飾演的是家路前妻野沢香的女兒野沢すばる,雖然是前妻,但家路在和野沢香認識之前就已經生下了女兒,所以家路和すばる雖然曾經是父女,卻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可是,家路卻很疼愛すばる,失去記憶前的家路是個冷酷嚴厲的人,但對於這個非親生的女兒卻投注了很深的感情。
我很喜歡<アイムホーム>中家路與すばる相處的場景,可以感覺得出來不管失憶前後,這對父女之間有很強烈的親情羈絆,那種因濃厚感情而層層疊疊出的吸引力顯而易見,相反地在家路與親生兒子良雄的身上就感受不到那麼強大的牽絆,我不知道導演與編劇用了甚麼樣的手法來塑造出這種感覺,不過至少從演員的表情與眼神中都看得出那樣克制激情的壓抑。
山口まゆ就把那種壓抑的感覺演得很好,也或者說她本來就非常適合鬱鬱寡歡的獏樣,所以在詮釋すばる的心情時也就更得心應手地把對父親隱忍著的愛發揮得淋漓盡致。
是說;我一直覺得山口まゆ很眼熟,原來是「聖女」中飾演廣末涼子年輕時期的少女。
至於吉本実憂,其實不像山口まゆ那樣在表現上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記得第一次看到吉本実憂,是去年的大河<軍師官兵衛>,她在後面幾集才出現,明亮的雙眼與乾淨的臉龐令人難忘,那時候覺得這個女生真適合演古裝,但沒想到<アイムホーム>裡現代造型的她也毫無違和感,而且劇中的她明豔冰冷,一反大河時的爽朗直率,感覺上是動靜皆可、古今皆宜的新一代女演員。
為什麼對吉本実憂感覺不錯,其實就只是因為她的外型很對我的喜好,而且在本劇中飾演的角色小鳥遊優愛雖然一開始冷漠毒舌,可是後來隨著劇情發展也逐漸顯露出笨拙的一面,意外地令人感到可愛討喜。
寫到這裡有點累了,剩下四部就留到下一篇好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