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之前讀了「Q & A」的關係,所以在圖書館的書架上架上看到維卡斯.史瓦盧普的「六個嫌疑犯」時我就毫不猶豫地將它給借回家讀了。
記得曾看新井一二三這樣說過,過去老師教導新井選擇閱讀書籍的方法是;如果有一本書讀了以後覺得很喜歡,那麼就試著往跟這本書相同類型、還有這個看了以後很喜歡的書的作者寫的其他書來讀讀看。
其實我想;應該大多數人都是這樣選擇書本的吧。
第一本書,這裡說的「第一本」,不是人生中的第一本,而是某個成長階段的第一本,或是你第一次認識的那個作家的第一本書。
這本書往往決定了你對於那個作者的觀感和風格印象,它會是一個開端,一個可能開啟了什麼想法與心之所向的開端,但也有可能只是個意外,也就是雖然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悸動。
但我覺得最重要的其實並不是第一本書,而是第二本書,雖然那種初次感相當珍貴也難忘,但它只提供了朦朧的入門與初識。第二本,在讀過相同類型的第二本和同一個作者其他的第二本書以後,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取向的書、這個作家的書。
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二部讀的山崎豐子作品是「白色巨塔」,因為這本經典的巨作,我徹徹底底地成為了山崎的書迷,而且如此地堅定不移,這都是因為「白色巨塔」的關係。
想當初我是在讀完「海邊的卡夫卡」以後再讀了「挪威的森林」,才會有想閱讀更多村上春樹的念頭,若不是我第二本村上春樹是「挪威的森林」,我想可能會隔很久一段時間我才會想再試著讀村上春樹。
如果不是「赤朽葉家的傳說」,我也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確定自己確實是喜歡櫻庭一樹的風格,若今天我第二本讀的是她的「荒野」還是「我的男人」,後來結果會怎麼樣呢?
當然正面的情況有,也會有反面的。
像是讀了約翰康納利的「失物之書」以後,我興沖沖地買了他剛上市的新書回來讀,結果卻大失所望,反而現在只要看到約翰康納利的名字就會讓我聯想到那時的失望而有了點排拒的恐懼感。
還有因為「達文西密碼」的關係,我開始留意許多有關宗教歷史中的秘辛和古文明遺蹟為主題的小說,但卻發現;「達文西密碼」其實是這個類型中的佼佼者,不管在學理的探討還是劇情的編排上,都比其他同類型作品流暢,且邏輯正確很多。
在我的想法裡,二不一定要比一好,但落差絕對不能太大,只要足夠讓人可以充分地留下與第一次差不多的好感就行了。
說到這裡,想換個角度討論另一件事,現在市面上有很多作家首度發表的處女作一上市就成為暢銷書,一般這種可謂一鳴驚人的作家會讓人非常期待他們的第二本作品,各方名家也摩拳擦掌地等待著要給這本書做出評論,而對於作家而言有著比初次出書更大更多要超越的壓力。就像我自己所感覺的,真正重要的是第二本,那是真正「確立」的時候;是風格的確立、實力的確立 ~~
普遍的認知裡,第二本作品通常沒辦法比處女作更讓讀者滿意的,但既然說的是普遍,那就是說通常是如此,用通常來作為定論就並不是絕對現象,只是大部份而已,這當中還是有例外的情形。
最近我就碰到了兩次意外,一是卡勒德.胡賽尼的「燦爛千陽」,第二就是這篇心得裡的主角;維卡斯.史瓦盧普的「六個嫌疑犯」。
維卡斯.史瓦盧普的第一部作品是「Q & A」,剛好我第一次讀他的作品就是這一本。講「Q & A」或許沒多少人知道,但若換個名字就應該沒幾個人不知道了,「Q & A」是第8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貧民百萬富翁」的原作,不過老實說我在讀這本書之前並不知道它就是這部電影的原作,是在讀完以後覺得它的故事情節和我所聽說的「貧民百萬富翁」有點像,問了朋友以後才知道確實是如此。
「六個嫌疑犯」和「Q & A」的結構很相似,都是由一個一個小故事串聯組合起來的。
「Q & A」是由十二個故事組成的,每一個故事以益智問答的題目為主開始,逐次說明主角,是如何解答出這些問題的始末。
「六個嫌疑犯」則是由六個被認為是有嫌疑的人本身的故事背景組合而成,而六個獨立的角色各兩個故事,加起來剛好也是十二個故事,這或許可以視為維卡斯.史瓦盧普敘說故事的一個基本數字結構吧。
在筆法的成熟與故事的完成度上,我認為「六個嫌疑犯」比「Q & A」高上許多。「Q & A」的十二個故事雖然裡面寫了許多不同職業和家世的人,但終究還是以主角個人的第一人稱觀點寫就,而「六個嫌疑犯」卻是以六個主角、三種不同人稱的觀點所寫成,其中有兩個使用第三人稱、三個第一人稱 ( 作者似乎特別偏愛擅長這種敘事方式 ) 的方式,第三種則很難歸類,因為兩種皆不是,它從頭到到尾都是使用對話組成的,因為故事的內容是以電話通信的方式構成。這個以電話對話的部份也是「六個嫌疑犯」中我最喜歡讀的部份。
作家柏楊在提到「紅樓夢」時曾這樣說過;「紅樓夢」在人物描寫上最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始終透過對話來自然呈現箇中人物角色的性格,而不是笨重的心理描寫 ( 我不很認同柏楊先生心裡描寫是笨重的這種說法 )。我覺得「六個嫌疑犯」裡這個由對話組成的章節,與柏楊先生形容「紅樓夢」人物塑造成功的形容頗有相同之處。在這個章節裡所有出現過的人物也會在其他章節中出現,但感覺就是沒有這麼地活潑生動,維卡斯.史瓦盧普實在寫得太精采而栩栩如生,我個人認為光只這兩個章節,這本書就絕對值得一看。
在讀「六個嫌疑犯」之前,我不是很能同意對維卡斯.史瓦盧普的那個「全世界最會說故事的外交官作家」的讚譽。沒錯,「Q & A」是很棒,但冠以「全世界」的桂冠未免有些溢美了吧?不過在讀完「六個嫌疑犯」之後,我覺得;不誇張,維卡斯.史瓦盧普確實是當得起這樣的形容。畢竟面對一本可以把不同人稱視點交錯的六個角色和章節處理得流暢且自然生動的作家,不必吝於給予讚美和推崇啊。
我甚至是這麼認為的;要像「六個嫌疑犯」這樣需要多變筆觸的作品,才能讓維卡斯.史瓦盧普徹底發揮他說故事的才能,就像進入大海裡的龍終於可以在廣闊的海洋中盡情來去一樣。「Q & A」已經是很好很難得的佳作了,但比起「六個嫌疑犯」竟顯得不夠大氣。並非是「Q & A」不好,而是「六個嫌疑犯」太好,這是很好與最好的比較,如同英文的 MORE & MOST、生物的花は桜 君は美し那般。
而在內容方面,「六個嫌疑犯」延續「Q & A」的觀點,描述印度這個國家社會的政治與犯罪問題。在這個方面的觀察與描述,和「Q & A」相較起來沒有跳脫太多,卻也沒有失卻應有的水準。唯一不同的是下筆的視點,因為「Q & A」只有一個視點,「六個嫌疑犯」卻有六個,因此它縱切剖析的層面較為深而廣大。
而「Q & A」中以主角單線為進展的視野所見,有一點悲傷的沉鬱,雖然還是有略帶嘲諷的狂喜與高潮迭起的驚奇在其中,但整體來說依然是令人感到有些氣悶的。不過「六個嫌疑犯」就沒這種感覺,因為它有六個主角,在氣氛上時常在換了章節後便會有所轉換,六個人裡面最有「Q & A」氛圍的是貧民窟的手機小偷穆納,在他的故事中還能得見延續自「Q & A」而來的鬱悶,其他人的故事就較為沒有,而更多了些諷刺的黑色幽默。
我喜歡「六個嫌疑犯」、甚至覺得它比「Q & A」好的原因,除了上面說的;在文筆敘述上的大突破與生動妙趣之外,還有就是因為它濃厚的嘲諷意味。雖然它從沒很明顯地表示出幽默與爆笑,但是那種切實描述出社會現實的現況與人性本身慾望的倒錯,兩者組合起來卻能相加形成了使人會心一笑的效果。那並不是瘋狂搞笑的惡搞,而是形同好比黑色幽默的惡趣味。
維卡斯.史瓦盧普就是以這種隱喻諷刺的口吻道出他嚴厲的批判。是的,雖說使人感到有趣,但在笑過之後會突然意會到令人感慨的唏噓。
確實,沉痛的聲音會使批判更有力,但維卡斯.史瓦盧普使我明白了,原來不是只有沉重與傷痛可以加重力量,原來,笑也可以。
「六個嫌疑犯」是一部比「Q & A」還要有趣、緊湊,但也更加荒謬真實的作品,雖然趣味卻並不因此惡俗。相反地,透過作者的筆,讓我們感受到印度世界的思想,實在且活靈活現。
( 六個嫌疑犯 )
作者:Vikas Swarup
( 維卡斯.史瓦盧普 )
譯者:李儀芳
出版:皇冠
2009年03月02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