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久沒逛書店了,自從開始在博客來網站上購書以後,就越來越少進書店,想想也四五個月了吧?那天為了買山本文緒的散文集「花需要水,我需要戀愛」而踏進了誠品書店,立刻感到熟悉的氣息撲鼻而來,喔 ~~ 我想那是書店特有的書香味吧?已經習慣了圖書館裡書本置放過久而產生的陳舊潮味,好久不曾嗅聞這般新鮮的書本味道,不由得令我萬分懷念。
想來,雖然網路購書的便利性已經取代實體書店,但是逛書店的樂趣是網路書店無法取代的,站在書架及促銷陳列平台邊翻著書本的這種讓腳痛得半死的感覺,就是逛書店的最高魅力了。
時下正流行的電子書很方便也很好攜帶沒錯,可是用螢幕讀書和手翻紙頁讀書,那是截然不同的感受了。對我來說;電子書我很難讀得下去,必須是那種比較輕鬆的文字才有辦法,但如果必須字字琢磨、內容文筆略為艱澀的作品以電子書呈現,那我是絕對看不下去的,用個比喻來說就是;同樣是東野圭吾的作品,我無法讀白夜行的電子書,但是我可以讀「名偵探的守則」的電子書,因為兩者給人是不一樣的感覺。紙本書可以讓我同時體會這兩種感覺,但若是電子書我就只有辦法體會「名偵探的守則」。
單純就閱讀而言,還是翻著紙頁有真實感。
閱讀這行為不只是用眼睛注視文字然後掃描進心底,而包括了捧著書本的態度、捻著紙頁翻動的動作和或躺或坐的姿態,是這樣組成了閱讀的行為,也是習慣。
電子書或許是好物,但它面世的時間還太短、無法改變我的閱讀習慣。我很明白數位化是潮流、是趨勢。喜歡紙本書並且一本本收藏得搬起來越來越厚重的藏書習慣或許會慢慢地成了過往,終究時代一直在前進而那是不可違逆的,以後我能做的;就是繼續頑固地抱著紙本書,抱殘守缺地拒絕時代的前進而終究成為陳腐的化石。
不然就是逐漸地調整自己的閱讀習慣而能夠漸漸接受電子書吧。


逛書店另外一個好處是能夠得知新上市的書。
網路書店自然也是可以的,但是網路書店首頁的廣告太過眼花撩亂,就像現在時興的網路購物首頁廣告一樣,望之反而讓人興致缺缺。怎麼樣都還是覺得陳列架上的新書區看來比較吸引人。
那天沒買到「花需要水,我需要戀愛」,反而是看到了山本文緒之前得到直木賞的作品「渦蟲」,不過我現在還不想這麼快就把它拿來讀,所以忍住了出手的欲望,如果要說逛書店的壞處,我想,必須克制自己買書的慾望應當是最大的壞處,因為很多都想買、很多都想要…連那些電腦雜誌和文藝月刊都很想一起抱回家,可是預算是肯定要考慮進去的,所以不能出手。
如果要說什麼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我覺得;可以毫無預算上限地買書一定是其中的一個選項。


最後我把買「花需要水,我需要戀愛」的錢拿來買新井一二三的散文集「台灣為何教我哭?」,那天本來就決定會帶一本回家,也想好了若不是「花需要水,我需要戀愛」,就是「台灣為何教我哭?」了。


在報紙上看到新井一二三小姐和魏德聖導演的對談專訪時,就很想看這本書。
新井一二三是我滿欣賞的一位日本作家,新井和一般日本作家有一個地方很不一樣,那就是她所出版的散文作品及全部都是自己用中文寫成的。
在北京留學、而後到香港工作、移民加拿大的新井可以寫出中、日、英三個語言的文章。對我這個習慣閱讀日本文學的讀者,新井的出現是一個驗證,驗證究竟翻譯對於閱讀是不是有差別的?是不是因為作品只要經過翻譯就會少了味道?
而在新井身上我感覺不是翻譯的問題,因為我覺得新井的文筆跟我看過的很多經過翻譯的日本文學,味道很類似啊。
的確,要把一個國家的文字作品完整地轉換成另一個國家的文字來呈現,根本是不可能的。可是讀了新井的文章以後,我有了這種感覺;覺得有能力做到為文學翻譯的人,就算在文字上無法完全傳達原作的意思,但一定還是能呈現原作作品裡的況味。
我讀的「挪威的森林」是賴明珠翻譯的,後來我也讀了林少華翻譯的版本。總的來說;林少華的翻譯比賴明珠通順,可是他們的味道是一樣的,雖然文句的使用上差了很多,但是所表現出來的感覺卻一模一樣,我不會形容這種「一樣」是什麼的一樣,總之就是一樣的。勉強要我說;就像兩個同樣材料卻以不同工法做出的巧克力,嚐起來雖然濃淡、苦甜有致,但嚼到最後發現它其實還是相同的巧克力一樣。


所以我想;應該不是翻譯的問題,而是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作品都有其獨特的味道,就算模樣如何地不同,裡面都會有一種相似的感覺,我想我會比較喜歡日本文學,在於那份味道與感覺與我最是合拍,當然那份相似的味道與感覺也會因工法而有所不同,但大體來說就是如此。


雖然沒買到想要的書,但是還是很有收穫,因為這段四個月沒上書店的期間透過圖書館認識了一些感覺不錯的作家,在書店看到他們的書陳列在架上時讓人感覺很愉快,像是看到了奧罕.帕慕克的陳列區、山本文緒的陳列區,還有向田邦子的小說與散文集也還有在架上。
紀優.穆索也出了新書「我怎能沒有你?」,這是我今年年初喜歡上的法國作家,曾經因為他讓我對法國文學有了許多美好的期待與想像,不過後來發現自己只是喜歡紀優.穆索,而不是法國文學,以後我也許會把紀優.穆索的書給收齊吧…也有可能不會,因為我發現自己雖然很喜歡讀他的書,但是卻沒有想收藏的強烈慾望。不過這種事情誰又說得準以後會怎樣呢?


在一堆新書中最意外的是看到了柳美里的「在雨和夢之後」中文譯本,我等這本書等了很久,甚至悲觀地認為不太可能有中文版上市,要讀只能等自己日後日文如果練好才能讀了,但是它在最沒有想到且不抱期待的情形下出現在我眼前,當然讓我很意外且驚喜。出版日期是二月,而我卻完全不知道,如果當時我知道的話,二月的時候我一定就入手來讀了,但是在已經把預算用完的現在也只能忍到下個月再入手來讀了。
試著翻了翻幾頁,覺得小說版雨夢和電視劇、舞台劇版本似乎在感覺上不太一樣,電視劇與舞台劇強調親情的溫暖和離別的悲傷,小說貌似更注重小雨的心情與孤獨自處的獨白,不過才翻了幾頁,也可能那是錯覺也不一定,總之這本書下個月我一定要看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kiyon 的頭像
    akiyon

    日不落,夜不息 ( 半荒廢 )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