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圖書館借得到「大秦帝國」的書。
「大秦帝國」我只看過電視劇,那其實是小說中的第一部「黑色裂變」,「大秦帝國」一共有六部,所以第二部電視劇也在開拍了,我也一直在等它的上映。

一直在等第二部的上映,但這是急不來的,有書可以看,那是最好的了,這部作品我想不至於會是看了書就不會想看電視的類型吧。

可惜第一部先被借走了,所以我只好從第二部開始借起,還好第二部接著開始的部分,和電視劇最後結束的地方剛好是銜接起來的,這或許可看作第一部「黑色裂變」的電視和文字部分的兩相忠實,而我很感謝這樣的忠實,讓我在看第二部「國命縱橫」時沒有太多的阻礙與衝突。

第二部「國命縱橫」的故事是商鞅死後的接續。
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強國,痛擊魏國而收回昔日魏斯在位時吳起攻下的河西之地,魏國因而大衰,各國因此注意到變法後的秦國,新的國際情勢開啟了戰國時代一個特有的人物類型──綜橫家的誕生。

綜橫家的由來是由周王國人蘇秦提倡的「合縱」、魏王國人張儀提倡的「連橫」而來,而他們兩人游走各國,憑著滿腹經綸和極妙口才於各國獲取功名和名聲的故事,就是這「國命縱橫」的要旨。
因此蘇秦與張儀,當然是「國命縱橫」的不二主角。

以口才獲得高官厚祿,甚至同時身掛好幾個國家的相印,蘇秦和張儀打開了一道新的出將入相之道,之後以此為道奔走世界之人,便稱之縱橫家。
一般史觀咸認蘇張二人是巧言令色之徒,沒有思想與節操,唯視利益而處、凡事只求利害,不過「國命縱橫」卻給了他們不一樣的形象,說此二人開創戰國言論縱橫之先河,扛天下興亡為己任,不論是蘇秦還是張儀,他們的立場或許不同,但立定的目標卻是相同的,也就是他們的主張都是希望宇內歸於一統,合縱還是連橫,並不能代表他們對時勢和特定國家的偏愛,而只是某種探求。
蘇秦希望合縱阻止秦國東進之勢,促進六國內部再度變法,蘇秦的想法是;當六國中若有一兩國如秦國這樣徹底覺醒進行深刻變法,鼎強之勢下良性競爭,給予人民更多的選擇。
我們要注意一點,這是過去我們沒注意到而「國命縱橫」提到的,秦國雖經變法而強,但本身實力根基還不到壓倒性強大的地步。因為歷史的發展最後由秦國勝利,所以站在後來者的眼光裡來看,當時阻止秦國的合縱是唯一避免日後六國的方法,是屬於事後諸葛之見的歷史觀點了。
而張儀的連橫事實上沒有蘇秦的積極,可以說相對蘇秦阻秦於西、變法自強的主張,張儀為秦國謀畫的是一條防守的道路,防各國聯合壓制秦國,破壞六國盟約,配合司馬錯擴土富民的主張。
秦國、張儀在外交上所採取的是保守的防守與破壞,軍政上卻是開發領地的積極主張。
蘇秦與張儀以一己之力讓國際情勢風雲激變,使得外交在戰國時代出現了新的風貌與出路,單就這一點,蘇張二人不愧為綜縱橫家之祖,實乃縱橫之大者也。

合縱連橫孰優孰劣,一般來說皆推崇連橫勝於合縱,因為畢竟結果是秦國勝利了,而合縱卻多次皆無法取得決定性成果,更甚者是破敗多過大成,秦國掃平天下,張儀的連橫肯定具有積極功效。
但是「國命縱橫」也透過張儀為蘇秦平反,六國自古以來本是互相敵對,彼此之間都有血海深仇,而不單單是對秦國而已,各國都希望合縱可以摧敗秦國,但卻不相信彼此也不希望在大戰中損失最慘重的是自己。蘇秦面對的是紛爭歧見頻仍的六國,而張儀是團結一心的秦國,雖然面對聯軍,秦國相對勢小,但是戰爭就是這麼微妙的一件事,不是人多就能贏,張儀連橫之所以擊敗蘇秦合縱,差別正在於此。
關鍵點不在國策優劣,而在於身處的立場,張儀的意思就是如此,他也很坦然地向贏駟承認;今天若位置交換,勝利者就是蘇秦,當然,若今日合縱是由張儀提倡,那麼提出連橫的就是蘇秦,蘇張二人相知之深和對天下大勢的洞察,由此可見一斑

「國命縱橫」裡值得注意的是幾個人物的登場,分別是戰國四公子和楚王國的屈原。

戰國四公子名滿天下,但在此時還只是很年輕的貴族,他們分別是齊楚趙魏四國合縱的支持者,在蘇秦倡議而組成的第一次六國合縱中,四公子是沒有軍權但卻有特殊影響力的人。
我自己,最喜歡四公子裡的魏王國信陵君魏無忌,可惜除了第一次合縱有他陪蘇秦奔波的身影之外,就沒有什麼出場的機會,因為「國命縱橫」最主要活動的地點是燕楚齊秦,三晉部分的劇情較少,所以不只魏無忌,趙國平原君趙勝也沒有甚麼出場,趙勝會在接下來的第三部「金戈鐵馬」登場,至於魏無忌,則要遲至第四部的「陽謀春秋」才會登場。
戰國七雄裡我最喜歡的就是趙國,但是趙國要到第三部才比較有戲分。

至於屈原,雖然書裡對屈原忠誠和熱情的描寫偏向愚忠和躁動,但我覺得作者很喜歡這個人物,給了他不少篇幅,也花了不少力氣描述了他那滔滔雄志遭到壓抑時的痛楚和不甘。
也許屈原真的是愚忠吧,不識時務又不曉權衡機變,楚王國新軍殆亡,屈原的意氣用事也要負很大的責任,但或許就是如此忠純,作者才會寫屈原寫得這麼矛盾,畢竟這樣一個耿直忠介之人,縱然不認同,也很難責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