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關於閱讀 (1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是電影的圖片,因為覺得書本的封面沒有它來得好,所以就借用一下了。


我本來沒打算要寫這本書的心得,因為我不知道該怎麼寫。
是那天睡前五分鐘看到了 HBO 播出的原著改編電影以後,讓我改變了主意。雖然當時囿於濃厚的睡意而使得我終究放棄看完這部電影,但這短短的五分鐘以足夠讓我決定,即使不知道該怎麼寫,我也還是想試試看、試著把自己對這本「蘇西的世界」的感想寫出來。




書名:The Lovely Bones
   ( 蘇西的世界 )
作者:Alice Sebold
   ( 艾莉絲.希柏德 )
譯者:施清真
出版:時報出版
   2010年02月08日



在故事的開頭,「蘇西的世界」的女主角蘇西就死了,以幽靈的身份來去於天國與人間兩端。


在我看過的小說,一開始就以死者角度說話的作品不多。我現在心裡能想到的就是奧罕.帕穆克的「我的名字叫紅」,和石田衣良的「ANGEL」。不過這三者給我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我的名字叫紅」讓我感覺到的是一絲詭異的恐懼及對接下來會如何發展的期待興奮。「ANGEL」則是讓人對於主角是否能找回記憶與真相而感到好奇。至於「蘇西的世界」是「不會吧?怎麼會這樣!」的驚訝。
我當然知道蘇西會死,書本封面後內頁的介紹就寫得很清楚了,女主角蘇西一登場就上了天堂,但我以為不會這麼快的,至少前面應該還會有些她死前的描述或什麼的緩衝,結果是完全沒有,從第一句開始就點名了蘇西現在的處境,接著毫不拖泥帶水地進入了主題。


「我姓沙蒙,唸起來就像英文的『鮭魚』,名叫蘇西。我在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六日被殺了,當時我才十四歲。兇手是我們鄰居…」
這是「蘇西的世界」的第一段,相當直接開宗明義地就這麼開始了故事,語氣與口吻是那麼地活潑開朗,就像是一個小女孩在談論天氣和自我介紹那樣地自然直率,還有足夠的幽默感給自己的名字解嘲,很難想像她敘述的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是那麼大又那麼慘,而且是最不好的「死亡」。


不可能有人能對她遭受的侵害無動於衷,任何人都會覺得憤怒且心酸,對於兇手的泯滅人性感到無法原諒。
對了,我本來就是這樣以為的,以為「蘇西的世界」應該是一部充滿對自己冤死的忿恨,然後帶著仇怨的雙眼看著自己已經不存在的世界和依然逍遙法外的兇手,而兇手終究會在這恨意的眼神之下走向報應的作品。雖然在封面後內頁的介紹有稍微說到這是一部溫暖的小說,但我覺得所謂的溫暖應該僅僅存在於蘇西對生者世界的依戀以及對家人朋友的不捨,而更多的該是對於剝奪自己生存權利的變態兇手的憎恨。


不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只能說我小時候看了太多包青天和中國民間故事了吧,心裡總存在著兇手一定得伏法的那種印象,而那印象變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希冀。只要是小說中有提到犯罪,我大多希望真兇會被逮到。
其實,現在描述到犯罪的小說已經很少有那麼黑白分明的情況了,相較於我小時候看的這種單純的善惡到頭終有報的傳說故事,現今小說已經會去探討犯罪者的心理意識與精神層面,然後擴大解釋關於社會與世界的人文思考。近代小說毋寧地更探究「人」與「人性」的本質與想法,而不單單地以「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觀點去看待犯罪。
於是這也造成了雖然分類可以很簡單,但同一個分類內卻又有許多不完全類型的作品,我覺得那也是文學或影像藝術一種縱深更深的複雜演進吧。


儘管如此,印象就是印象、習慣就是習慣。雖然很明白清楚,但我還是希望見到惡人有個很糟糕的結局,所以才會錯判「蘇西的世界」風格吧。
不過想想;若是「蘇西的世界」如此簡單,它也不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了吧。


兇手如何行兇,在想什麼,是因為什麼樣的成長背景而使得他殺人,會怎麼被抓到,如何去抽絲剝繭地根據線索找到他,還是說蘇西會在這過程中發揮到多大的影響力,都不是「蘇西的世界」要說的。它要說的是蘇西慘死之後,她的親人朋友、甚至是偵辦這樁命案的員警與犯下命案的兇手;在這個已經沒有蘇西存在的世界之後到底怎樣了,而蘇西以幽靈的模樣出現在他們的身邊,用自己的雙眼與心思去揣摩、思考及觀察他們的生活,甚至可以說是陪著他們一同參與,這些事情才是這本「蘇西的世界」的主軸。


中文翻譯做「蘇西的世界」,在讀完整本書以後,我覺得這個名字翻得很有意思。女主角蘇西其實真正擁有的、存在的只有一個世界,就是死後的天堂,照蘇西的敘述,天堂是一個根據自己生前的想像與希望而具體化的一個地方,你希望這個世界是什麼模樣,它就會是什麼模樣,換句話說,天堂這個實境其實是比照內心映射出來的形象,你想要什麼東西,什麼東西就會出現。
聽起來是一個很理想的世界,但是蘇西最念念不忘的卻是那個無法再回去的人間,因為那裡有她心愛的家人與朋友,而且在那個世界存在著成長這回事兒,雖然可能會因此傷心、卻也可能因此得到更多的愛與愉悅。雖然在天堂什麼都能如願,卻唯獨想要再回人間這個心願,是怎樣都無法達成的。


天堂這個世界是一個虛象,是夢,是理想。
夢想能成真固然是幸福的,可是處在一個只有自己想像構築出來的一切,卻又很孤單吧。


而人間是實體,充滿失落、快樂、悲傷。
但能夠擁有這些,才是所謂「活著」的証明,只有活著才能體會這些,也只有活著才能與你所愛的人分享與分擔這些事情。


而蘇西最希望的並非透過想像就能成真的世界,她最想要的還是想要與家人朋友共同體會與分享那些複雜的情緒。那是最深切的企盼、也是最不可能如願的盼望。


所以所謂「蘇西的世界」,不以當下論的話,我想蘇西實質存在於天堂,但心繫於人間,不時在天堂仰望、或是待在人間,因此蘇西的世界;有兩個。或者也可以說有三個,那是存在於蘇西心中、死前的十四年歲月,也就是蘇西的回憶,在「蘇西的世界」故事中,蘇西在看著她的親友時,也常回憶起曾經的過往,而這個世界很殘酷地無法再繼續增加變大了,我覺得那是蘇西擁有的第三個世界,一個容易勾起傷感卻擁有的最徹底的世界。


我覺得這個譯名應該是在讀完整本書以後,就內容而言下了一個以一看就懂為目的而決定的譯名吧。台灣過去在翻譯名字時,有時僅根據片面印象或是噱頭而下了很粗俗的書名,有時是翻得太雅太美,同樣都讓人覺得很難接受,不過在我讀完「蘇西的世界」以後,覺得這個書名取得很好。我在網路上有看到這部作品有另外一個譯名叫做「可愛的骨頭」,大概是直接從原文「The Lovely Bones」直譯過來的吧,嗯…說真的我不太能理解若照直譯的話,和故事內容有什麼關係,不過英文不是我的語言、也並非在學習有心得的語文,我想這幾個單字和它組成的句子,或許有什麼另外的意思在,可是若直接照字面轉成中文的話,就失去原意了吧?老實說若它真的本身有什麼特殊涵義在,也許那種照字面翻譯反而是正確的也說不定啊。


蘇西的眷戀和不捨的心情,透過雙眼的觀察再轉化成為文字,來回穿梭於這三個世界的敘述,就是「蘇西的世界」了。
雖說描寫的是那種心情,但實際上藉由文字書寫所表達出的情感很淡,並不是說寫得很沒有感情,而是寫得很淡。那種淡淡的感覺似乎像是作者在極力地避免使用太過情緒化的字眼,也盡量不去刺激與掀起讀者心中的情緒,不管是任何事情的描寫,都用那種像是在報導新聞…唔…這樣說不太正確,好像形容得有點呆板,應該說那種平淡的敘述就像是在說「今天天氣不錯」、「剛剛下了場小雨」那樣平靜的語氣,讓人無法打從心裡感到激動。


我記得我曾在「蒲生邸事件」的心得裡說過,那個時候是這樣說的,我把它找出來再複頌一遍:
雖然故事手法不同,但都有一種異曲同工的冰冷色調,那冰冷不是無情殘忍的冰冷,而是不論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作為視角都無法忽視的某種旁觀者的冷漠。
確實,我到現在都還是這樣覺得;覺得日本推理小說都寫得太過於冷靜、缺少情緒的相伴,總讓我感到一種彷彿是第三者般事不關己的角度在說故事,會有所感受、但情感上難以獲得強烈觸動的共鳴。


「蘇西的世界」的文筆也是給人冷靜的感覺。但同樣都是冷靜,「蘇西的世界」的冷靜與日本推理小說的冷靜的兩者之間不同。
日本推理小說的冷靜是種冷硬,述說現象與邏輯居多,卻缺少了某種以心傳心的交心感。
「蘇西的世界」的冷靜是種壓抑,盡力小心翼翼地抑制住不讓內中的情感奔流得太過洶湧,因為那很有可能會因此失控得太過放肆,為了抑止住這隨時可能滿溢的心情,所以就要想辦法壓住,而並非日本推理小說的那種中間向隔著什麼而觸摸不到的冷硬。


用一個很簡單的方式來形容,或許能夠省去這麼多解釋的工夫,只是我覺得這個形容雖然很好用、簡單也容易明瞭,但我不是很想用,因為實際上並不那麼貼切,那個形容詞叫做「搧情」,「蘇西的世界」並不搧情,至少比我所想像中的情況還不搧情,感覺上看封面後內頁的介紹,應該會是讓人哭得悉哩花啦眼淚直流的溫馨感人作品。
沒錯,確實是溫馨且感人,但沒有眼淚,至少就我而言,眼睛雖然有濕意,但沒有凝結成淚水流出。並非溫馨感人的程度不高,而是作者那刻意壓抑的語氣也限制住了淚水的奔流。
但我卻覺得這種壓抑是「蘇西的世界」如此與眾不同的原因,那像是一個受過莫大傷害的人 ( 蘇西 ),終於走過這傷害且直接勇敢面對它,然後極為仔細又小心地盡量使想說的事情,能夠毫無痕跡如雲淡風輕般地慢慢吐出的以文字成就的心路歷程,但終究那種努力無法被這刻意的壓抑給掩蓋住,文字終於還是反應出了作者的心情,寫得越是淡然越是避免引起波動,反而更加讓人接收到了痛苦與哀傷的濃重訊息。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蘇西描述看到妹妹與男友相愛、初吻等等的場景,透過蘇西的敘述無法讓我心裡不感到刺痛。我總覺得蘇西一定會感到嫉妒的吧?因為她的人生在十四歲時就因為一個變態而什麼都沒有了,但是她的妹妹卻繼續長大,體驗了她無法體驗的任何事情,所以即使嫉妒也是很理所當然的吧?但是蘇西並沒有想到這些,而是真心地替妹妹感到高興,頂多你可以看到她對於自己無法親自地參與妹妹快樂的心情分享的遺憾、還有一些生命已逝的哀悼,如此而已。
可是就是因為這樣,才更令人感到難受,對家人的愛與關心,還有對生者世界的留戀卻還不怨懟,她對人間的依戀是奠基在對於心愛的親友的關懷使然,所以完全不存在那些強烈的負面情緒,她只想所愛的人找到幸福、過得好,而不是抱怨這個、怨嘆那個的不甘,所以雖然沒有什麼激烈的關愛表示,但是我覺得這樣就已經是最棒的溫馨與關懷了。


蘇西在天堂的朋友弗妮對蘇西說過:「當死者不再眷念生者,生者就可以繼續過下去」。聽完後蘇西反問弗妮:「那死者呢?我們何處去呢?」,而弗妮卻沒有再回答她了。


死者不再眷念生者。
生者不再眷念死者。
我覺得「蘇西的世界」一直在尋找著這兩句問題的答案。


不只是「當死者不再眷念生者,生者就可以繼續過下去」,恐怕反過來的答案也是「當生者不再眷念死者,死者就可以繼續過下去」吧,而那恐怕也是弗妮沒有回答的原因,因為在那個當下,我想 ( 或者說弗妮想 ) 蘇西是無法理解或體會這個答案的,畢竟她才剛離開人間不久,對於那個世界還抱有相對強烈的執念。
不管是生者還是死者,都要學習忘記,並不是徹底遺忘,而是要看成已經過去的過去。把它牢牢地放在心裡,但並不是時時地吊在心上讓它帶來的悲傷與痛苦在呼吸之間持續地作祟。


在蘇西到了天堂、當人間沒有了蘇西,兩個世界;天堂的蘇西、人間的蘇西親友都無法避免悲慟與傷害的情緒,在自己的生活中蔓延。他們困惑、痛苦,找不到生命的意義與目的,因為所有人都被困住了,困在蘇西的十四歲,茫茫然然、憤怒卻尋不到出口。
但是時間的流逝、生命的經過終究會在迷惘的霧中看到清澈的道路,大家都在哀慟裡走過,開始茫然裡尋找到繼續走下去的理由與目標。


而我覺得那也就是那兩句問題的答案。終於在歲月的前進裡,有什麼被逐漸淡忘了,可是也有了笑著活下去的理由。


蘇西成為了一段回憶、一件往事,作為往事中的要角,她該做與能做的就是在現有的時空內替她所掛心的親友們祝福。無論在哪一方面,他們都能平淡地看待這個悲劇,不再因此被困住。


可是讀到這邊卻讓我覺得很難過,那必須建基在遺忘而才能跨越悲傷的幸福讓我無法不感到難過。


蘇西最後的祝福是:
「我祝大家活得長長久久、幸福快樂」
沙蒙家因這殘忍的凶殺而分崩離析,可是終於靠著時間治癒了一切曾有的傷害與改變。蘇西最後的祝福恰是她所愛的親友們新生的寫照,也代表了她已經不存在的微小遺憾。


「此時,我終於領悟到他們感覺不出我走了,正如他們感覺不到我來了一樣。」
這是蘇西在最後發現的事實,以往的蘇西就如同她自己說的「活在大家的思念之中」,所以過去當蘇西待在他們身邊時,就像無風的街道突然有落葉被風吹起一樣地會些微地令人感到蘇西來到身邊的異樣,可是大家已經不再有那樣的感覺了。


蘇西沒有被遺忘,只是她已不會再被時時地思念。


如果說人活著,實際上在於你存在於眾人的回憶與思考之中,那換個角度來說;當有一天你雖然活著,可是沒有人會去在意你、想起你,那種活著不過是生命機能還在運轉,可是於精神上已經形同死去了吧。
蘇西是相反過來的,她的生命早已停止,可是她的精神與靈魂卻藉由思念而繼續活著。但終究時間會撫平一切,總有一天她會越來越少被想起,直到最後,完全成了一段往事。


從蘇西的結局我確定了一件事,只要是從一個世界離開,無論是何種形式,都很難回去了,或者說最後根本是回不去了。因為世界依然繼續往前,而不管你在或不在,有沒有你日子都還是得過下去,很快地他們就會習慣你的不在,而都會發現原來你不在也沒有什麼差別。當自己靜止而整個世界繼續向前,你就再也找不回原本自己擁有的世界了。


正因為如此,儘管「蘇西的世界」在淡然之中求取溫馨與感動,但對我來說這部作品毋寧地還是哀傷的成分居多。儘管結果如此美好溫暖,但我就是無法擺脫心中那一點冷冷的遺憾與哀愁。
不知道為什麼,在「蘇西的世界」中我感受到的是這麼負面的情緒…也許我會一直放不下這悲傷的感覺,是因為人只會讀取到自己想接受的事物,而在這本書裡我接受到了關於這種情緒極為深刻的共鳴吧!



PS.
說不知道該怎麼寫,結果還是寫了這麼多啦…
這本書我唯一不滿意的是兇手的結局,在遠方默默地死去,太沒有公道。雖說那也是慘死,但案發後依然自由來去,沒有被繩之以法,委實令人無法接受,在我的感覺裡,那無疑等同於逍遙法外。
或者說,太多的現實情況裡,確實是這樣?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看到圖書館的書架上有「刺蝟的優雅」,我就二話不說地趕快取下來借回家看了。
因為之前就有朋友跟我介紹這本書,所以想說有機會一定要借回家看,過了這麼久,總算等到了。其實它已經出版好一段時間,雖然有很好的評價和朋友的推薦,不過我對於非漢字文化區域的文學作品都抱持很謹慎的態度,因為發現自己能接受的實在很少,單就名氣與評價而言,對我來說參考價值不大。
若不是還記得朋友的推薦,我大概便不會一直把「刺蝟的優雅」放在心上。


這個時機點也是剛剛好,因為從今年 ( 2011 ) 農曆新年開始我就開始對法國文學產生了興趣。


讀「刺蝟的優雅」時,剛好正是我想要多讀一點法國文學的時候了。
雖然本來就因朋友的介紹而對此書特別有所留意,不過這個時候,真的是說好不如說巧了。




書名:L'elegance du Herisson
   ( 刺蝟的優雅 )
作者:Muriel Barbery
   ( 妙莉葉.芭貝里 )

譯者:陳春琴
出版:商周出版
   2008年06月01日



刺蝟的優雅


這本書,有兩個主角,門房荷妮和小女孩芭洛瑪。


有關於「刺蝟的優雅」一詞,是來自小女孩芭洛瑪對門房荷妮、也就是米榭太太的形容:
外表看來全身都是刺。
防守嚴密。
內在跟刺蝟一樣細緻。
喜歡偽裝成懶散的模樣。
特別愛好孤獨。
非常非常的高雅。


「刺蝟的優雅」,由來就在於此。
芭洛瑪為什麼會這樣形容荷妮?原因在於她無意間看到的從荷妮袋中跌落出來的書,因而有了這樣的推論。
當然她後來也有提過;不完全是那本書的關係,那本書只是在疑問之下對於推測的象徵性證實罷了。原本對於荷妮,她就感覺懷疑,總覺得這個門房的言行舉止,確實毫無疑問地就像個一般的門房。但也就是這種名副其實的確實,反引來芭洛瑪的好奇,敏感的人對於任何一句話和一個動作,總會不自覺地觀察得特別地具有思考的聯想空間,即使表面上看起來一樣,可是這種人就是可以嗅聞得出「像」與「一樣」的分別。


小女孩芭洛瑪用刺蝟來形容荷妮,是因為她察覺出了,荷妮只是「像門房」、而不是「和門房一樣」。


門房荷妮、也就是米榭太太。這個被形容為刺蝟且優雅的女主角,是整本書中最顯性也最主要的角色。我甚至認為,雖然「刺蝟的優雅」有兩個主角,但這個書名與作者給它所下的定論,無疑地就是在說荷妮;她喜歡古典樂、熱愛哲學研究,這就是她「優雅」的所謂存在。而從不表露自我,在外表上盡力地迎合社會對於門房的印象,那就是她「刺蝟」的所謂意義。


會發展成以外殼的、刺保護自己的生物,一般來說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那就是牠們通常是被動地武裝起來來抵抗被狩獵的危險。
換成擬人法,或許可以這樣理解吧,為什麼荷妮不當一個與眾不同的門房,而還是要讓自己看起來就像一般的門房呢?那是因為她就像這類型的生物一樣,不想壯大、不願意引人注目,因為越多與外的接觸和受到觀察注意的眼光,就像是暴露在被狩獵的危險狀態一樣讓人防不勝防。而如果她就只是用殼、用刺把自己置於其中的話就簡單很多了,因為除非受到攻擊,否則刺永遠只是不會帶有殺傷力的硬毛、殼也只是堅實一點的皮膚而已。順應一個既有的印象是一個偽裝,是她的殼、她的刺。


用「刺蝟」這個小動物來形容,確實是神來一筆的暗喻。說到有刺的生物,我想到的有海膽、河豚、豪豬還有這本書提到的刺蝟,刺蝟的刺給人的感覺特別不同,如果說到刺,豪豬的刺更長更尖也更能保護自己,但相較刺蝟就太過尖利外向了些,而刺蝟的形體小、細細的刺短短地乍看隻下像隻毛稍長稍硬的老鼠,這種羞怯細小的模樣頗符合荷妮敏感謹慎的內心,而不甚明顯但確實存在的細刺也就是她刻意偽裝成的避免與外界有太多接觸的外表了。


芭洛瑪則是另外一個偽裝的典型,她與荷妮不一樣,她的家境狀況良好,照理來說芭洛瑪應該是很幸福、沒有煩惱的,不需要用什麼偽裝的才是,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只能說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都會有屬於她們的煩惱吧?芭洛瑪也是這樣的情況,她雖然不用為生活煩惱,但是敏感的心思讓她有太多的時間去發展自己的思想、去思考自己的哲學。她之所以偽裝是因為透過她以思想建構出的哲學把世界看得太過明白透徹 ( 或者是;她把她所看到的世界看得明白透徹 ),於是任何的努力都改變不了她所理解的未來,既然如此,又何必認真。


正因為看得這麼地清楚,所以做什麼事情都缺少了意義,因此芭落瑪雖然與荷妮同樣都是偽裝,卻顯得積極許多。荷妮的作法是不過濾而徹底的拒絕,她的偽裝是一種處世的態度,為了要不受傷害,所以將所有的一切隔絕於外。芭洛瑪卻不是如此,她用她的眼睛看這個世界,用自己的想法去區分什麼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是不要的,芭洛瑪的偽裝,是不想讓人看到她接受了什麼、拒絕了什麼、想做什麼和不想做什麼。
前面說如果芭洛瑪是刺蝟,我覺得沒有像荷妮那麼名副其實就是這個原因。因為荷妮需要這樣的殼與尖刺來保護自己,芭洛瑪也有她的殼與尖刺,但是她卻不像荷妮那樣,需要保護自己。


在我的感覺,其實芭洛瑪就是一個早熟到太令人吃驚的死小孩。
這不是在貶損她,而是一個悲哀的感慨。
擁有敏感心性的人很容易擁有超過生理年齡的心智,那種成熟會把感官磨得尖銳、卻也會比他人更明顯的感受到,自己在變得逐漸尖銳的同時而不斷地慢慢磨損。過度的早熟讓叛逆的意識更加強大,最後會走向一個崩潰的毀滅結果,那種崩潰的毀滅就像是某個從眼前劃過的一道光芒,向前急奔而至越來越遠到了看不見為止。
對於芭落瑪十三歲生日時自殺的決定,我覺得並不意外。因為她的觸角伸得太遠太長,所得到的感觸超過了她這個年紀所能負荷的程度,也已經不是她能夠處理和面對的了,面對一個自己認為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的世界,芭洛瑪得到了「死」這樣的結論。




藝術與哲學


前面說的會讓人感覺,我好像不是很喜歡芭洛瑪,其實不會,我並不討厭這個角色。而她說的話有很多我也很喜歡,只是從她的思想裡會偶爾感到一些;一個想法太早成熟和心性太過敏感的女孩讓人微微心疼的不捨,太過徹底的思考結果走入了叛逆的死胡同。


對了,思考。
這是「刺蝟的優雅」在除了述說刺蝟如何優雅的主體故事中,最值得一看的部份。
事實上,我覺得那或許才是這本書真正的主體。


李敖說過;奇情與思想是小說家的必要條件


荷妮與芭落瑪的故事,優雅的刺蝟的生活方式是這本「刺蝟的優雅」的奇情。
而她們放在心裡的想法,藉由種種小事所得出的結論,還有對於哲學的感觸、藝術的感動,就是「刺蝟的優雅」的思想了。


我覺得要在這裡詳述「刺蝟的優雅」裡提及的哲學思想,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原因是書裡提到的太多也太雜,而我在哲學思想這方面沒有研究也並不了解。
事實上「刺蝟的優雅」很多寫的東西我不是看得很懂,雖然我終究把它讀完並且理解故事的發展,可是裡面許多荷妮和芭洛瑪那些像是喃喃自語的哲學思想,我雖然很喜歡它們字句上給予我的觸動,但我覺得自己並沒有真的瞭解得很透徹,我只是把它們先讀過放在心裡。
我的想法是;現在不懂沒關係,只要知道自己有什麼感覺就好,也許過了好久以後,我的人生歷練或是內在累積得更多更充實,到那時再重讀一遍說不定就能了解了。也有可能在遇到某個情境時,那些放在心裡的未曾明白的事情,就會豁然開朗也說不定。


事實上我有想過去讀讀一些關於哲學的書,這樣在閱讀像「刺蝟的優雅」這類型的書時,會有更多心領神會的樂趣。
不過只讀了五分鐘我就眼冒金星眼皮沉重了,我的內涵果然還是太淺太淺了啊。


又扯遠了,言歸正傳:
儘管不懂,我覺得自己還是很能充分享受閱讀「刺蝟的優雅」哲學與思想的喜悅,那就是這個作者厲害的地方吧,儘管塞了很多想法在裡面,還包括了一些很艱澀 ( 是我…覺得很艱澀 ) 的論述,卻還不至於影響閱讀這本書的樂趣,不管你懂不懂馬克思、還是胡塞爾,都沒有關係,只要看作者怎麼藉由荷妮與芭洛瑪來告訴你,她們到底從這些著作與思想裡得到了什麼就好。


也許懂了會更好,但不懂也沒差。瞭解的話會有更多值得意會的、不了解的話也能得到啟發的樂趣,淺顯而意深、言簡而意駭,這是這個作者很了不起的一點。


不只哲學,也有提到很多關於藝術的想法,藝術的天地太廣闊了,繪畫、音樂、文學、電影都是屬於藝術的範圍。作者妙莉葉.芭貝里簡直就是把這本書當成了她的 BLOG 一樣盡情地發表了許多她對於藝術的心得與感想,內容精彩且厚實。


讀完以後我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作者妙莉葉.芭貝里的感想抒發完了沒?是把它們都寫在了這本書裡面,還是說這只是她多年來內在涵養的一部分?如果答案是後者,我真的認為;她其餘的作品很值得期待,也一定得觀察。
比起整個故事而言,我覺得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對日出之國的偏愛


這個作家似乎對日本情有獨鍾?因為書裡有很多關於日本文化和電影的敘述,尤其最常提到的就是導演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甚至乾脆也讓那個中段才出現的男主角也姓小津。
我對於會在西方的著作中看到對於日本文化的探討論述,感到很訝異。可能是我書還看的不夠多吧,印象中在這之前只看過「菊與劍」是在探究日本文化,不過那不是小說也不是文學,而更接近是一本研究報告。所以;「刺蝟的優雅」則是我第一次看到的一個寫到日本文化的小說。
那可能是出自於作者對日本文化的偏愛吧。


作者妙莉葉.芭貝里所述及的日本印象,究竟對還是錯?
我在網路上看過很多人都說是錯的、甚至是謬誤、錯之大極。


說真的,我也不知道她寫的是對或是錯。
我並不是真的對日本很了解,儘管學了五十音,看得懂一些幼稚園程度的日文單字,也看過幾部日劇和日本文學,但我仍然不覺得自己對日本是了解的。我只能說;「刺蝟的優雅」裡所提及的日本,讓我有感觸並有共鳴的部份我認為確實是對的、正確的。而其他只是讀過而不是理解得很深的部份,我就無法判斷那是不是正確的了。
這樣說起來會覺得我的回答似乎很狡獪也避重就輕,不過沒辦法,我確實是這麼認為的啊。


讓我覺得印象很深也認為很正確的部份,是關於茶花的敘述。那是在「人生舞台如幻夢」這個章節裡提到的。藉由一部電影「宗方姐妹」,也是書裡一再提到的小津安二郎的作品。


茶花這個意象是什麼?
為什麼會讓我認為是正確的。


這真的很難解釋,因為那就像是燈泡突然亮起來的瞬間光明,你懂了知道了卻說不出來。或者是,我對文字的掌握,還沒有辦法將它表現出來。
總之,都是。
那種懂的感覺也許真的就像書裡寫的那一句
「只有日本文化才能解釋的東西」,那種感覺也許就是如此,一種文化的碰撞而突然交合的感受,我只能試著盡量敘述,但無法盡善盡美。


戰國的第二位天下人太閤豐臣秀吉的辭世詩是這樣的:
隨露珠凋零,隨露珠消逝,此即吾身。波浪般的往事,宛如夢中之夢。


同樣身為戰國時的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的辭世詩是:
一世榮華一杯酒,年月就在一醉間,歲月如同夢一般。


就連氣吞山河的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也時常吟哦:
人生五十年,與天地長久相較,如夢又似幻;一度得生者,豈有不滅者乎?


這種把人生當作夢一般的思想,其實在日本時常可見。


日本人的哲學思想,接近於「空」與「寂」,從茶道上就看得出來那種思想,茶道是一種不疾不徐的韻律,任何一個動作都必須不能是多餘的卻也不能省略,喝茶在茶道裡只是一部分,茶室的擺設、面對面的交談、瓶中的插花,都是茶道。茶道可以說是日本人雅致的最高點,卻也是最寂寥的宣示。
我喜歡讀日本文學,或許就是因為在我讀過的書裡面,只有日本文學擁有最多的那種「空」與「寂」,既空洞又茫然、又孤獨又寂寞,失落的心情在日本文學中經常可以找到,不論是哪種題材都能看到這樣的「空」與「寂」。


山本兼一在「利休之死」裡頭也一直提到了茶花。千利休在插花時經常在滿是空淨的茶室裡插上一朵茶花,藉由那寂靜的孤豔來達成某種美學的形式,茶花不一定怒放、不見得要大叢、不用真的新鮮,那是種生命力頑強的展現,是一種千年依然、萬物不動而仍然不息的昭示。
書裡最後引用了電影「宗方姐妹」的一句台詞,就像是個註解:
真正的新穎是不會隨著時間而老化。
意思就大概是如此,而這章節的最後,作者下了這麼一個結論:
這是在生命的潮汐起落中觀賞永恆。


沒錯,就是在生命的潮汐起落中觀賞永恆。
所以在提到電影「宗方姐妹」的那篇標題才叫做
「人生舞台如幻夢」


永恆的存在就是這樣,什麼都過去了、什麼也沒留下。但是曾經過去的會和未來經過的再度重合,然後又是什麼也沒留下地經過,你可以感覺到過去的痕跡、也能感慨什麼都沒留下的孤寂,唯一不變的是在這個空間裡一直看著所有過去的與沒留下的,那個空間。




優雅的要件


刺蝟的優雅,在於態度上。
擁有細緻的內在,用殼與尖刺作為偽裝來保護自己這細緻,就是一個刺蝟的外型、一個優雅的態度。
怡然於自己的微小、守護自己的脆弱。這就是前面提到的、我所認為的優雅。


不過在這本「刺蝟的優雅」裡,對於優雅的定義,並不僅僅是如此。
我想那也是為什麼「刺蝟的優雅」的評價如此兩極化的原因,喜歡它的人很喜歡,討厭它的人說它很做作。會覺得做作的原因,就是在於優雅的認知上。
什麼是優雅、又要擁有什麼才叫能夠被稱做是優雅?
在荷妮對小津先生表示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門房的時候,小津先生反問了:
一個門房會看托爾斯泰的小說、聽莫札特的音樂?


那意思是;一個看托爾斯泰和聽莫札特的門房,絕對不是一個平凡的人。
不管是誰,站到荷妮的立場被人這樣反問,我想都不會反感,相反地會很高興吧,因為自己一直以來所隱藏的本質,不想刻意張揚的內涵被人發覺了。是啊,任誰都希望被稱讚的,即使是抱持刺蝟的生活態度作為防衛的荷妮,其實也很渴望有人可以看見自己在粗鄙庸俗的外表之下,那個敏感有才的靈魂吧。


但我卻有個疑問;為什麼一定要看托爾斯泰和聽莫札特,才是真的有涵養、有才華的優雅呢?
當然我這樣問可能很狹窄,會讓人以為我是在針對托爾斯泰和莫札特。不是的,我的意思是;一定得是很難的世界經典文學名著、或是悠揚的古典音樂,才可以是才能有否的判別標準嗎?


芭洛瑪覺得父親衣冠楚楚的打扮,是一種裝模作樣。也就是說身為上流,就該有上流的樣子,因為那不只是一個身份的表徵,也是世人評判你的標準。
荷妮則是反過來的,既然是門房,就不能有不屬於門房的模樣,因為你站在這個位置,就不能突出、也不可以超過。
遵守你自己的崗位、善盡你應有的義務、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忠實於原有的打扮。那其實就是一種社會責任,井然有序的社會不允許脫軌和踰越,一旦挑戰秩序,就會形同對制度的僭越。


很諷刺的是,打倒封建與舊時代以後的民主時代的來臨,卻仍然藉由金錢與權勢建構了新的秩序。


荷妮與芭洛瑪都把這些看透了,所以荷妮依然忠實地做好一個門房的工作、顧好一個門房給人的印象。而芭洛瑪則是對這種現象感到嗤之以鼻,所以在不願意變成這樣的大人的想法下,她打算在十三歲時自殺。
她們兩個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對抗這個世界,荷妮是消極的、芭洛瑪則是積極的。而藝術與哲學也是他們做為對抗思想的手段之一。


我承認荷妮確實是一個被社會與世人忽略的才女、而芭洛瑪確實是一個早熟的天才。
光看她們對於藝術和哲學的見解,不論你認不認同她們的論述正確與否,都無法否認的確是有她們才氣縱橫的一面。


荷妮這個角色讓人感到親切和認同的是;我覺得很多人心裡難免都會覺得自己有和別人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認為自己一定有某些部分是不同於這個俗世標準的獨特,那是屬於自我的小小驕傲。
芭洛瑪看清楚了所謂世界就是一個金魚缸,而自己總有一天 ( 指長大 ) 都會進到那裡面,
「如果生命是荒謬的,那麼成功的一生不會比失敗的一生更有價值,只是日子過得比較舒適罷了」,好與壞,只是在於金魚缸的水質與環境是否較為舒適而已。


於是比起現實,她們更注重心靈的成長,也更重視對於美學的感受與哲學的省思。她們都偽裝起關於這個方面的精神,而只是不過不失地表現出一個門房、一個小女生的姿態,在世界上、在眾人的眼前。


若從這個部份把荷妮和芭洛瑪的尖刺與殼衍伸解讀的話,或許不只她們,就連我們都有一些刺蝟的成分。一點點的偽裝與應有的角色扮演,來隱藏住自己的內心,既不受傷害也能孤芳自賞。
而那小小的驕傲,就是我們心中的一點優雅。


既然如此,這個優雅的部份就是無法言傳且難以定義的。因為喜歡的不同、解讀的也不同,那不是能用成就高低與程度深淺能夠去衡量的,是絕對沒有標準的事物,不是嗎?若去給它定義出一個範圍,像是托爾斯泰和莫札特,這不反而落入所謂世俗的窠臼了嗎。


我覺得之所以會被說為做作就是這樣。
荷妮一面不斷強調著自己只是個門房、又不斷地分享自己的思想。但是她的思想卻躲在「門房」之後,誠然那個身分是一個極佳的保護色,但感覺上強調得太多次卻反而成為了一個藉口。正如同芭洛瑪的太過憤世嫉俗,反而讓人感到了她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的叛逆。


不論是荷妮、還是芭洛瑪,她們都有很好的頭腦和敏感的性情,所以她們都可以在藝術的參與上有獨到的見解,面對哲學與人生的思考上也有深刻的了解,可是她們的才氣、那種強調冷眼觀看世界而不流於世俗的才氣,在不知不覺中其實還是被一套既有的標準給帶著走。
對世俗的一切感到嗤之以鼻,可是卻還是遵循著世俗認定的優雅,當然會給無法接受的讀者,裝文藝的惺惺作態之感。


就像我所認為的,真正的優雅是一種生活態度,而不是思想與內涵的比較。
不一定得要達成什麼才叫做優雅,不是得怎麼做才叫優雅。


就算孤芳自賞也沒有關係,有人欣賞沒人欣賞,作的還是自己、還是自己作的。
我正以為刺蝟之所以優雅,在於沒有人發現尖刺之下的本質。躲在自己的殼裡看著週遭,有份孤獨且自得其樂的怡然。
是的;孤、芳、自、賞才是這份優雅之所以為然的優雅,一旦霍然被賦予優雅的定義、一旦走出那個世界,則那優雅突然就顯得悲哀且變調了。


當刺蝟也好、豪豬也罷,河豚也可以,哪怕是孔雀和軍艦鳥都沒有什麼關係。
為了生活而做出任何的偽裝,都是因為生活,並不那麼庸俗也並不特別偉大。
而喜歡看什麼書與電影和聽啥音樂都隨自己高興,哪裡管得著氣質還是三流。


真正的優雅就應該要是如此,所謂的優雅絕不懼怕庸俗,因為庸俗與優雅,原先本就不存在明顯的界線。




頗感孤獨的共鳴


我記得橘子、也就是告訴我有「刺蝟的優雅」這本書的朋友曾對我說過,覺得我也像是一隻滿身是刺的刺蝟。
我覺得自己的內心、或者該引用我自己前面所說的;生活態度,離優雅還差得很遠,我還是在意庸俗、在意自己的庸俗與淺碟的內涵,一方面介意他人的評價、一方面又老是說服自己只要照著自己想的來做就好,兩種想法常常造成行動的矛盾。


距離那一以貫之的態度,還很有努力的空間。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用嘴巴講很簡單,動手做卻很難吧。


因此橘子說我像刺蝟,我想是那個總是處於矛盾中的猶豫不決、和對於行動與言語的過度介意;這種無形中讓自己與朋友的溝通和情感出現的隔絕,真的就像刺蝟的刺一樣了吧。
或許我真的是一隻刺蝟,不過我不溫柔也不優雅,也欠缺了孤芳自賞的傲氣。


是說,在兩極化的批評中,無疑地我是站在支持的這一邊,雖然我承認這本書的缺點還不少;對日本文化的迷戀與偏執、主角文藝性的思想和對外的形象偽裝有點裝模作樣、還有那個很明顯地除了想造就悲劇意味卻反效果地讓人感到莫名奇妙的超級爛結局,我覺得那個爛結局就是因為作者感到自己的作品實在缺少了戲劇性,所以就安排了個很戲劇的結尾,沒想到成了畫蛇添足。
這麼多的問題,詳細列舉的話還真是說不完,更不用說這本書的故事其實是很無聊的,結構鬆散且缺乏連貫性,唯一可看的就是在於那些以荷妮與芭洛瑪之名所發出的感想與思想,雖然那其中也有像前面所說的日本偏愛論述等問題,但是思想畢竟是思想,本來文學就是自我思想的延伸,不管對或不對,我只看她能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完整地表現出來,因為那就是我喜歡並想看到的。


思想決定了一切,文筆是判斷的選擇。
正如我以前說過的,比起劇情,我更重視的是想說什麼與說了什麼、還有如何描述想說的與說過的。
「刺蝟的優雅」裡面的哲思與情懷,我不一定懂,可是我在其中找到了我一向重視的事物。
所以我喜歡這本書。


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在這篇心得前面提到過的,我從荷妮身上看到了:
認為自己一定有某些部分是不同於這個俗世標準的獨特,是屬於自我的小小驕傲。
這是種共鳴,內心世界有一部分被敲鬆的共鳴,不管是不是真的有,我們、或者說是我都希望自己是有的,也許有可能有但自己還找不到,只是如此確信著。雖然只是身為一介凡人,但總渴望一定要擁有這個驕傲。
在那個過程中,也許必須透過徹底的孤獨才能尋找到。對了,孤獨,就是這種意思。


孤獨,就是「刺蝟的優雅」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的共鳴。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一本叫做「追風箏的孩子」的書,應該只要是稍微有在留意書本訊息的人都會聽過的一本書。
它獲得多方推薦和極高的評價,是二十一世紀初很具代表性的經典文學,而且它的故事背景和作者來自我們都不熟悉的阿富汗,作者卡勒德.胡賽尼寫出了他那飽受戰爭洗禮之下的祖國的悲傷與痛苦,還有期盼幸福自由的人性溫暖。
可以說;透過卡勒德.胡賽尼的「追風箏的孩子」,一直總感覺阿富汗很遙遠的我們,終於也能碰觸到那個從來都沒有概念的世界,了解那個世界跟我們一樣其實都是活生生的、而不是冷冰冰的在地圖上的標示和新聞中的偏頗印象。

「追風箏的孩子」之所以能得到讚譽,並非沒有原因的,一個作家在處女作就能夠有這麼精彩的表現,不免讓人期待卻也擔心他接下來的作品是不是還能保有如此水準?
而「燦爛千陽」的出版證明了他不但能保有水準,而且能更上一層樓。

事實上在我讀完「追風箏的孩子」以後,雖然覺得這本書不錯,但僅止於如此欣賞的感覺而已。沒有很強烈的覺得喜歡、被打動的共鳴。
不過我已經記住了這樣的感覺、也記住了卡勒德.胡賽尼。
若不是記住了這兩件事,我也就不會那麼毫不猶豫地在架上看到「燦爛千陽」以後,就二話不說地借回家來讀了。

那麼我也就沒有機會見證一個了不起的作家,寫出的超越前作的了不起作品。

書名: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 燦爛千陽 )
作者:Khaled Hosseini
   ( 卡勒德.胡賽尼 )
譯者:李靜宜

出版:木馬文化
   2008年02月29日

 

我何曾理解過阿富汗?在讀完「燦爛千陽」以後,我一直在想這件事。
除了塔利班、伊斯蘭教、沙漠、賓拉登以外,我對於阿富汗還能有什麼更多的認識?

當然並不是說我讀了「追風箏的孩子」和「燦爛千陽」以後,就變成了阿富汗通,或者說已經完全了解了阿富汗。
正如同並不是閱讀了奧罕.帕穆克就能完全理解那歐洲與亞洲交會及赫拉特與帕布爾交錯的複雜靈魂,我覺得閱讀只是開了一扇窗,透過窗的向外窺視讓你知道原來牆外的世界並不是你所認知的、所以為的那樣。而接下來就是要試著打開門走出去,也就是透過思想和探究,來理解這個門外的世界。

卡勒德.胡賽尼就是開啟了那扇窗子,使我打破既定印象而獲得新的體悟的推手。

「燦爛千陽」以兩個女子作為主角,一個是從小一直被排斥的私生女瑪黎安、另一個是接受了新穎教育的聰明女孩萊拉。
雖說是兩個主角,但實際上這兩個女子的年紀有點差距,故事也不是平行進展的。瑪黎安的年紀比萊拉大上十到二十歲 ( 詳細的數字我已記不清楚 ),故事是先以瑪黎安做為第一部的女主角、然後第二部由年紀較小的萊拉接手開始,而在這兩部結束以後的第三部,就是瑪黎安與萊拉相遇以後的故事了,這時就是輪流以兩人為主角的述敘。

為什麼要以兩個不同世代和身份背景的女子為主角?
我覺得是因為作者有太多的想法想表達,所以必須塑造更多的切入面才能一一地交代清楚,他大可以瑪黎安作為主角就好,或者也可以只以萊拉作為主角也沒有關係,但我認為若是只有一個人的身世背景與人生成長,無法完全地將作者卡勒德.胡賽尼的思想徹底地展現出來。

若是單單以瑪黎安為主;將只能就一個私生女不幸的出身作為出發點,窺見她被男權至上思想壓迫的那隱忍不堪的人生。
要是只以萊拉為主;就只能見到一個聰慧的、學習自信獨立的女子,在傳統文化的壓制下的可悲境遇。

事實上不管是哪一條路線,以作者卡勒德.胡賽尼的能力,都能夠寫成動人的作品。
不過我想;那動人的程度,大概就是像「追風箏的孩子」那樣吧。
那樣已經很好了不是嗎?但我試著這麼狂妄地猜想;覺得卡勒德.胡賽尼不想只是寫另一本「追風箏的孩子」而已。
他所思考的應該是;要怎麼樣寫出一本更能表達他心情與想法的小說,徹底地、絕對的。
要怎麼樣寫實地描述出他眼中的祖國,用那帶著悲憫的聲調訴說著彷彿期待什麼的希冀。

所以才有了這樣一本,用不同身世背景的兩個女子的人生,說出了一個比「追風箏的孩子」更讓人感動,即使讀完良久也無法將被觸動的心放下的「燦爛千陽」。

 

瑪黎安
 

第一部是由瑪黎安作為主角。瑪黎安的悲慘在於她私生女的出身,注定了她被歧視語指指點點的童年與少女時代。但是瑪黎安不是一個甘於被所謂命運掌控的人,她也曾試著反擊、想試著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但是那個堅持的嘗試卻使得她失去了母親娜娜,而後失去母親的瑪黎安被生父嘉里爾安排嫁給了一個喀布爾的中年鞋匠拉席德,這個男人是一個標準的傳統伊斯蘭男權主義信奉者,而與他結婚的瑪黎安在幾度懷孕流產的不幸情況下,受盡了丈夫的暴力與精神虐待,但是瑪黎安也就像我們所認知的伊斯蘭婦女一樣,接受著這一切,不管說她是真的這麼信仰著,或是有口說不出。

瑪黎安的故事中最讓我感到唏噓且難過的,是母親娜娜對她說的一段話:
「男人問罪的手指找到的永遠是女人,就像指南針的針永遠指向北方。」

我想到在「燦爛千陽」之後另一本我沒讀完的「伊斯坦堡的幸福」,書中的女主角被大伯性侵,明明就是受到了暴力強行侵害,可是她不能說也不敢說,甚至還被指責隨便與男人發生性關係,而家人竟將她關進倉庫裡,在裡面放了條麻繩,想要讓她在走投無路之下上吊自殺。

受到性侵的可憐女子,竟然會是這麼不堪的處置方式。但顯然在當地傳統文化中對於不道德的外遇與偷情,對女性的責難遠大於男性。
於是雖然嘉里爾犯了那該死的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卻沒有引來太多批評的眼光與竊竊私語的輿論折磨,這些苦難全都放到了娜娜和女兒瑪黎安身上。
在世人的眼光中,娜娜永遠是一個不知羞恥、淫蕩的蕩婦。
而在那場不道德的偷情下出生的瑪黎安,一輩子都是讓人投以異樣注視且抬不起頭的「哈拉密」 ( 私生子之意 )。

更令人感到不捨的是;最常給予瑪黎安「哈拉密」言語傷害的,是與她相依為命的母親娜娜,每當瑪黎安不聽話、做錯事惹惱了娜娜的時候,就會惹來一長串「該死的小哈拉密」的罵聲。
我能夠理解娜娜的瘋狂和情緒化,一個年輕女子等同被放逐似地帶著女兒生活,承受著世俗不懷好意的眼光和惡意的歧視,在壓力如此重大的情況底下,稍微有些時候不夠堅強的話,就會像連著兩端的線斷掉一樣支撐不下去。
但我知道娜娜是確實愛著這唯一的女兒瑪黎安,只是她不懂得如何表現愛、不懂得怎麼要怎麼將愛分享給女兒。我想或許娜娜看到瑪黎安就令她想起了與她發生感情的嘉里爾,那個懦弱不敢負責、只給了短暫的愛卻給不起長遠未來的男人。所以她怨嘆自己的命運、痛恨嘉里爾,而瑪黎安就是使她想起這些不幸的人,雖然她深愛著這個由己出的唯一親人,但是強烈的愛和不時提起的恨會交雜成複雜得令人無所適從的情感。這種劇烈的人生轉折和情感上的失落,顯然不是一介弱女子能夠承擔的。
當理解了這些,就無法不對娜娜抱持同情與憐憫的心情,可是理解不能帶來釋懷、憐憫不可以視作為行為的合理,即使有千百種理由說明了情有可原和無可奈何,都沒有辦法能夠說;這些是可以視而不見的。

對瑪黎安而言,給了她未來人生影響最大的就是十五歲之前一直相依為命的母親娜娜,瑪黎安在母親的身上看到了一個婦女受到傳統文化價值壓迫的悲慘,也在母親身上學到了在世俗的觀念下,女子常常是身不由己地被命運所擺佈而難以掙脫綑縛。
而另一個給了她很大影響的就是她那不敢表達意見也無力堅持的父親嘉里爾,因為嘉里爾的怯懦使瑪黎安失去了對命運反抗的勇氣,從母親身上所感受到的命運的束縛感,自嘉里爾順從妻子安排而決定將她嫁給拉席德以後,就形同了某種繼承一樣,從母親早亡的生命裡瑪黎安繼承了她的哀慟與失落,還有順從命運的自棄。

嫁給了拉席德,是瑪黎安悲哀人生不幸的延續,這個忠實遵循傳統伊斯蘭教條的鞋匠,壓制和控制著瑪黎安的思想與行為,給予她莫大的精神壓力和身體上的虐待。
看到拉席德對瑪黎安的虐待,很難不感到心情激動,對於身在台灣的我而言,逆來順受的婦女,幾乎是阿爸阿母年代時候的所謂德行教條了。當然並不是說現在的社會已沒了這樣的事,家暴情況還是層出不窮,但是它雖然仍存在於現實中,可是願意關注它的人越來越多,儘管這當中還是有滿多令人遺憾的後續,不過至少現在在台灣,這種事不是會被認同和允許的。
但是瑪黎安的情況之所以令人感到激動的原因是;在那個社會文化的價值觀裡,這種事不但被允許,而且被視為是理所當然的。那跟台灣「別人家的家務事少管」的逃避與鄉愿是截然不同的觀念,實在讓人無法想像,像這樣的行為竟然會是一個被容許且毫無疑問的普世的價值。

可是我又不禁又想了;是瑪黎安真的覺得痛苦呢,還是說,是我替瑪黎安覺得痛苦?
畢竟在那個地區,這是一個他們的文化價值,也是他們的行為準則,透過這些行為上的實踐來達成對信仰的虔誠。

我想起了奧罕.帕穆克在他的作品「雪」裡有這麼一段;伊斯蘭世界風起雲湧的女權運動時,擁戴支持傳統伊斯蘭文化的女子這麼說了:
怎麼可以剝奪我們信仰真主的方式 ( 指除掉頭巾 )。
我想奧罕.帕穆克並不是藉此表示他對女權運動的立場,事實上在「雪」中的女主角就是支持女權運動的,我想他只是袒誠地述說出一個既有的現象;
那是一個宗教信仰的方式。

指責他們野蠻,其實也是把我認同的價值觀強加在他們身上,會不會那其實也是種文明的野蠻。

但是,我總覺得;文化也好、信仰也好,有些事情應該是怎麼樣都不會變的,有些是非標準也應該是放到哪裡都一樣的。
這不是男人能不能打女人的問題,而是她是你的妻子,是要和自己走過後半輩子的人,是你的親人、是你的家人。
不管怎麼樣都不可以用「夫權」、「文化」、「價值」等名義來用暴力對待自己的妻子,那絕對不是溝通,也不是管教 ( 我真討厭用這個字眼形容 ),而是虐待。

對親人應該珍惜、對妻子應該珍愛。
如果從這個想法作延伸,就像「Q10」裡的那句「像愛 Q10 一樣地愛這個世界」般地去想像,試問,又怎能忍心不為身處如此處境的女孩與婦女感到難過?
就像我說的;有些是非標準到哪裡都是一樣的,我想那絕對不是文明的野蠻,這不是文化價值的差異,而是是非的問題。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瑪黎安的人生可能就會這樣繼續下去,就像是一般傳統伊斯蘭教婦女一樣,成為包著頭巾的廣大相似面容之一。

直到她遇到了萊拉。

 

萊拉

萊拉和瑪黎安不一樣,萊拉有一個完整的家庭,還受過正式教育,所以比起瑪黎安來講,面對任何未來選擇與突發狀況,萊拉的思考也和瑪黎安不一樣,萊拉的想法會比較積極,而且擬定好計畫,並且她也很能夠判斷眼前的局勢該如何做比較好。當然這並不是說萊拉經過思考後的決定一定正確,但是至少她會去試著整理情況,就這個部份而言,她跟瑪黎安相當不一樣。

事實上,我覺得在母親娜娜過世之前,瑪黎安和萊拉是很像的,可能是因為當時的她還擁有自由,而且對於整個所處的世界還不甚了解,所以孩子特有的天真和自由所帶來的活潑,讓瑪黎安還是具有積極正面的思考,還有不屈服於命運的堅持。
但是在母親的死後,被父親安排嫁給拉席德以後的瑪黎安的個性就變得壓抑,而經由丈夫的強力壓制之後就更顯得畏縮了。

萊拉並沒有經歷過瑪黎安的這些滄桑,相反地她的家庭完整、受過教育、有談得來的同齡好友、還有心儀的青梅竹馬男孩塔力格。
比較起來,萊拉的童年到少女時期的生活是完整而且豐富的,比較有點遺憾的就是她的母親總是思念著到前線與共產黨政府軍戰鬥的兄長,而對這個眼前的女兒視而不見。但除此之外,萊拉算是幸福的,因為她雖然沒有母愛,卻有父親的慈愛與教誨。

我覺得萊拉的父親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他本來是高中老師,但在共產黨政變成功之後丟了職位,成了麵包廠的普通員工。即便如此,他在教導萊拉時卻沒有因為自身的經驗而灌輸萊拉仇恨的觀念,他對萊拉說過很多話,這些話都很能讓人深深的省思,像是:
婚姻可以等,教育不能等。
如果女人沒受教育,這個國家就沒有成功的機會。

我覺得這不是一句女權至上的話,而是一個再真實不過的真理,一個國家憑什麼剝奪國內一半人知的權利呢?

還有:
在我看來,這實在很無稽,而且是很危險的無稽之談:分什麼我是塔吉克人,你是普什圖人,他是哈札拉人,她是烏茲別克人。我們都是阿富汗人,這才重要。但是一個民族統治另一個民族過久……就會有蔑視。有對抗。一定會。總是會有的。
這是對阿富汗多年內戰和種族仇恨的感慨吧。

在這個國家裡,女性一直過得很辛苦。
但現在,她們的日子稍微好過一些,在共產黨的統治下,她們比以前享有更多的權利。
在民主世界長大的我,聽了太多關於共產主義萬惡的理論。不過我一直在想的是;馬克思主義並不是罪惡,真正罪惡的其實是利用這個主義行極權統治的人們與政府吧。
至少在萊拉父親的口中,我知道了這個被唾棄的思想與它的政府,在阿富汗曾主張過婦女的平權。

女性的自由,也是某些地方的人之所以拿起武器戰鬥的主要原因。
真主不允許哪!
阿富汗人唯一無法打敗的敵人就是他們自己啊。
這段話聽了讓人非常感傷,那一針見血地刺破了阿富汗聖戰士為了維護傳統文化而掀起戰鬥的本質。
讓人不能不感到諷刺的是,萊拉的母親與它的丈夫是對立立場的,她支持聖戰,支持剝奪她權利的傳統伊斯蘭文化,而厭惡相對自由的共產黨政府。

我覺得萊柆的父親,某種程度上是作者卡勒德.胡賽尼在「燦爛千陽」的化身,代表他說出了他的想法與思想主張。

在這樣的父親身教與言教之下,萊拉培養了她堅忍而且獨立的人格特質。

如果不是因為聖戰組織推翻了蘇聯政府,而後組織聯合政府後掀起的迭起不休的內戰,萊拉或許可以真的一路成長下來,直到成為父親所期許的「幫助阿富汗」的女性。
炮火與炸彈炸毀了萊拉的家、奪去了她的家人,也讓她失去了一支耳朵的聽力。

受了重傷之後的萊拉被拉席德救起,而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萊拉與瑪黎安的命運就此交集、相會。

 

瑪黎安與萊拉
 

老實說,我剛開始在讀這本書的時候,雖然有稍微看一下簡介,但我並不知道這本書是用這樣兩人的觀點來敘述的。所以當時瑪黎安的故事 ( 第一部 ) 結束直接接到萊拉 ( 第二部 ) 時我還覺得挺莫名奇妙的。
在讀萊拉的部份時,我還一直想著;之前那個女子怎麼了,什麼時候會再豋場?
我也一直在期待著;
會不會她突然地出現在萊拉的眼前,她們其實有什麼血緣關係的有的沒的猜測。

但是後來我逐漸專注於萊柆的故事,就忘記了要去追究瑪黎安何在的想法。
所以在第三部看到拉席德與瑪黎安出場時反而意外了,也是在那時候我才有了種預感;這才是故事的開始。

被拉席德救起的萊拉,等著她的就是戀人塔力格的死訊,那時的萊拉失去了家人、失去了遠方的情人,可以說是徹底的一無所有。但是她很快地就再找到了生命的意義,那就是肚中的孩子、也就是死去的塔力格最後留給她的、在這世上的連結。
為了能夠使這個孩子得到照顧,所以萊拉接受了拉席德的求愛,成為了她第二任的妻子。可以想見的是老男人一定喜歡年輕的少妻,加上萊拉刻意讓拉席德認為她懷的是他的孩子,所以萊拉受盡了拉席德的愛護嬌寵,但這就苦了瑪黎安。

從第一部結束以後,第二部故事的主軸雖然轉到萊拉身上,但是瑪黎安的再度登場後的敘述讓我了解;這段日子以來瑪黎安的災難依舊繼續,形成某種已經無法再多說多解釋的日常生活。
但是就算這麼辛苦,畢竟拉席德和瑪黎安這對夫妻只有彼此,所以瑪黎安在這長年的虐待中還能自我解釋;丈夫還是需要她的,需要她打理家務、需要她照顧他的生活起居。這種自我解釋我覺得是人處在長期痛苦之中一種不得不如此的自我精神安慰,就好像受虐者會替加虐者辯護;其實他也很辛苦、其實他也是有苦說不出一樣的意思。

可是;萊拉的出現,讓她連這種安慰自己的論點也被推翻了,男人就是喜新厭舊、愛年少而棄老朽。
拉席德是瑪黎安的依靠,雖然這個依靠並不溫暖,但她只擁有這個,而現在有一個女孩就要奪走這個。
我覺得有點氣悶的是;為什麼拉席德這樣對待瑪黎安,但是瑪黎安還是要把她抓的緊緊的。可是其實是我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這件事情吧,畢竟瑪黎安所處的是伊斯蘭文化圈,而他的丈夫又是一個極度保守的穆斯林,而且瑪黎安長久以來一直受到他力量和思想的壓制,不只是習慣了自我安慰、也習慣地接受了拉席德所灌輸的觀念了吧。

瑪黎安與萊拉因此一度關係緊張,不過那只是一段很短暫的時間。在同一個屋簷下相處,只要不要把心扉關得太緊,彼此的靈魂總會找到互相接觸的機會。更何況這兩個女子雖然出生的環境背景與個性教養都不同,但是她們都同樣擁有深切的傷痕,惟有受傷的人才能理解傷是多麼痛的感覺。
我很喜歡書中在這一段敘述的;瑪黎安和萊拉的月下交心,兩個女子因一個孩子而找到了對方溫柔的心,友情開始滋長,兩人的情感與命運逐漸因這交心的對談開始有了緊密的聯繫,在未來的日子裡,互相關心、打氣,彼此扶助走過丈夫拉席德帶給她們的精神暴力虐待。

一直讀到這裡,才真的是「燦爛千陽」的主旨了吧我想。
「燦爛千陽」有很多部分都很值得思考,但我卻認為最真摯最感人的是瑪黎安和萊拉相處的情感,那是一種無法長篇大論形容出的感動,但卻娓娓讀來,情真至性。

在那個女人沒有自由、沒有權利的世界,瑪黎安與萊拉既是攜手在艱苦的是道上前進、又惺惺相惜地珍惜這一份情誼。我一直期盼著這兩個女子能夠真的找到自己的幸福與自由,不要再被他們的丈夫拉席德所束縛、可以掙脫這沉重的文化枷鎖,走出自己的路。

是的,我一直是這麼希望的,一直希望能看到這樣的結局,只可惜,結局無法如我所願…
但是我也很喜歡這個結局,雖然它是那麼地令人感到哀傷與沉重、那麼地令人充滿了好多話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沉悶,但是我很喜歡,因為讓我感覺到了像「追風箏的孩子」結局一樣的某種拂之不去的傷感。那種傷感一直是卡勒德.胡賽尼讓人喜愛的基調。原本「燦爛千陽」就不是一個冒險、一個傳奇、更不具有趣味性,但它也不是悲劇,若是以「悲傷」這種帶點悲劇性的形容來言其所謂,卻又未免覺得太過淺薄。

它有的只是俗世的真實與悲憫的批判。
既是如此,又如何要求大團圓與皆大歡喜?

雖然傷感難以避免,但是至少我看見瑪黎安在最後用行動,第一次地決定自己的人生該如何走。
我覺得那就很令人安慰了,當然這個選擇的後果難免讓我感到是玉石俱焚,但是,那是瑪黎安的決定,她用她的思考與雙手捍衛自己的選擇,不只是解救了萊拉,她也解救了自己,不再將一切推給命運的不可違逆,而是自己決定了命運。

瑪黎安證明了自己是個勇者,唯有勇者能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決定,唯有勇者敢直視自己該承擔的後果。
唯有勇者,無畏。

不知道為什麼,我想到了從容就死的蘇格拉底,說「男人要安靜的死」的蘇格拉底。
瑪黎安也是如此安靜、如此從容、如此坦然。

 

燦爛千陽
 

書名「燦爛千陽」的由來,取自詩人薩伊伯讚揚喀布爾的詩句:
「數不盡照耀她屋頂的皎潔明月,數不盡隱身她牆後的燦爛千陽。」
那是萊拉從巴基斯坦的穆里回到喀布爾的路上時,想起了父親曾對她唸過的詩句。

卡勒德.胡賽尼在「追風箏的孩子」也同樣藉由哈克的嘴留下一句名言:
「為你,千千萬萬遍!」
那是一個關於友情的不渝承諾,也是故事中一句讓人想到就鼻酸的;哀傷與悲慟的言語。

「燦爛千陽」也具有同樣讓人悲傷的意味。
最簡單的意思,是藉由詩人對喀布爾的描述,轉化為萊拉心中思鄉的情愁,還有對瑪黎安的懷念。在那段相依為命的人生歲月裡,她們都是彼此的月亮、太陽,照亮彼此的生命、給予雙方溫暖。
而到了最後,瑪黎安雖然已不在萊柆身邊,但是她把萊拉從生命的底端拉了出來,給予她新的光明,而且更大更熱。

另外一個意思,我覺得是作者卡勒德.胡賽尼藉此來抒發他對祖國的愛與哀憫。
明月與太陽,它們的光芒普照大地,不分貴賤、不分彼此,代表著無私的溫暖。
但是在阿富汗這個地區,同樣的陽光、同樣的溫暖也許並不足夠。對我們來說;也許只要那麼共同擁有的、平等的一份就足以令人幸福,可是就像這首詩句裡所提及的,或許那樣的溫暖要加倍、放大,要更多更多才夠。

何時阿富汗能夠盼到明月皎潔的拂照、何時能得到一千個太陽的溫暖?
我相信只要把這本書看到最後階段的人,都不能避免地對這個國家擁有的痛與傷感到不捨,而希望他們真的能夠擺脫這些吧。

我想起了萊拉在從穆里回到喀布爾時,在赫拉特搭計程車聽完司機口述的故事後,所想的:
為什麼每一個阿富汗人的故事都帶著死亡、失落與無法想像的哀傷。
但是,她也知道,
大家仍然會找到方法活下去,繼續往前走。

萊拉的故事,不也是那帶著「死亡、失落與無法想像的哀傷」的阿富汗人的故事之一嗎?
但是她記住了曾為自己犧牲、溫暖自己的太陽,也帶著這些無法遺忘的「死亡、失落與無法想像的哀傷」回到了祖國阿富汗,嘗試著像她自己所說的那樣,
「找到方法活下去,繼續往前走」

在這章節的最後,還是忍不住地想偷懶一點,貼上一段書裡的文句來做為這節感想的總結,因為真的很喜歡故事結局時,引用詩人阿菲茲的詩句,覺得這是這本「燦爛千陽」的一個最具體化的結論:
約瑟終將重返迦南,何哀傷之有,
茅舍終將成為玫瑰花園,何哀傷之有,
倘有洪水將至,奪走生靈,
挪亞方舟必將在暴風眼中指引你的方向,何哀傷之有。

 

結語
 

忘記在哪裡看到的一個對「燦爛千陽」的書評,記得他是這麼說的;無法用「精彩」來形容這本書
沒錯,我也無法在「燦爛千陽」的感想中,用「精采」來形容「燦爛千陽」。
我總覺得使用這個詞,就似乎把它帶給我的沉重、感慨給一筆抹消了,這本書真的無法這樣形容,它觸動了我許許多多的心情,絕不是只有這兩個字就能一併概括。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剛花了一段時間讀完一部我很喜歡的自傳小說:Shantaram,台灣翻譯做「項塔蘭」,這本書的背景在印度,不過主角曾隨著黑社會老大拉德汗;回到拉德汗的故鄉阿富汗打仗,那段戰爭在「燦爛千陽」也有提到,就是蘇俄扶植的共產黨政府與阿富汗民間聖戰組織民兵的內戰。而最後的結果是共產黨政府被推翻,美國暗助的聖戰組織奪得政權,籌組聯合政府,然後聯合政府內鬨,內戰再度激烈展開,而後就是塔利班政府的成立…

這也算是閱讀的樂趣吧,從這本書的歷史印證到另外一本。
也因此在讀到這一段時,有了某些心領神會的領悟。

卡勒德.胡賽尼藉由瑪黎安和萊拉的人生,述說了一段阿富汗三十年的歲月,雖然難免讓人感到因為他放進了太多東西,所以使得這種現實與故事間的交錯顯得有點沉悶,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他多放的、想表達的想法,因此讀這本「燦爛千陽」時,也無形地更讓我理解了阿富汗這個國家的美麗與哀愁,也更能體會作者心中對故鄉祖國的熱愛。
一邊讀著的時候,心裡響起的是周杰倫那首「止戰之殤」旋律、不斷重複著那一段歌詞的演唱:
孩子們眼中的希望是什麼形狀?
是否醒來有麵包當早餐,再喝碗熱湯。
農夫被燒毀土地跟村莊,終於拿起槍,
她卻慢慢習慣放棄了抵抗。
孩子們眼中的希望是什麼形狀?
是否院子有鞦韆可以盪,口袋裡有糖。
刺刀的光被仇恨所擦亮,在遠方野蠻,
而她卻微笑著不知道慌張。

希望以後這國家的女子不要再有如瑪黎安與萊拉的境遇。
希望以後這國家真能在繼續走的路上,找到那活下去的方法。

希望!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直在等著山崎豐子的「兩個祖國」什麼時候會出版中文譯本,因為怎麼查都查不到有這部作品的中文版,所以我也一直認為沒有。
但實際上是有的,我在圖書館的架上看到這本封面已經很老舊的「兩個祖國」中文版時,一度以為自己看錯了,揉揉眼睛再看確定書名沒錯以後,便懷疑是否有同名書籍的存在,但是上面明白地寫著作者的名字是山崎豐子,這才知道這確實是「兩個祖國」。


但我卻有個疑惑,因為在日本 amazon 上看到的的「兩個祖國」,不是分成四冊、就是上中下三冊的版本來發行,但這本「兩個祖國」的中文版會不會太薄了些…?只有三百多頁耶,就算是如何簡短的翻譯也不可能精簡到這種地步吧?但是翻來看去,這本也不像是分集其中之一,所以我在想;內容是不是有刪減?只挑重點部份節錄出來而已。
讀完以後,覺得有刪減的可能性很大,因為有滿多劇情對不上的,像是男主角天羽賢治的情人井本梛子,不斷地被提到卻從沒現身,現身的時候卻已經是遭到廣島原爆影響後了。
當時看到這一段我覺得很莫名奇妙,因為天羽與梛子的感情一再地提及、但關於他們的互動卻很少,甚至會給我一個錯覺是;他們是感情很好的知己,而情人關係是被閒言閒語的誤解。結果看到日本投降後天羽和梛子走在一起的場景,讓我很錯愕,原來他們真的有感情存在嗎?我是直到那時候才知道這一點,以我對山崎豐子的認知,她不可能寫出這種沒有解釋清楚、曖昧模糊的故事情節,山崎豐子特有的工整與仔細,不會疏漏該有的敘述。


所以我相信,關於賢治與梛子情感的互動,應該是被刪掉了。
這麼一想以後,這本「兩個祖國」確實在很多場景的連接上有些突然,想必也是刻意刪除了不少情節所致,說刪減有點難聽,毋若說是精華版吧…像連續劇重新播出時再行剪接的精華版,或者也可以想成是專門在大螢幕上騙錢的鋼彈劇場版 ( 例如:吉翁的殘光… )。
總之不管怎麼說,「兩個祖國」的確曾經出版過中文譯本,即便那只是刪減過後的版本也罷。


其實換個角度想,精華版也不完全壞,至少都是比較重點精采的部份吧?當時我讀這本「兩個祖國」時,雖說在文筆上無疑的確實是山崎豐子的風格沒錯,但在情節的鋪排上,也未免緊湊得不太尋常,其實是因為經過挑選過濾的關係呢。
但是可以的話,還是很希望「兩個祖國」可以出版真正的中文譯本…身為山崎豐子的書迷,老實說,最想看到的還是完整的山崎豐子啊。




書名:二つの祖国
   ( 兩個祖國 )
作者:山崎豊子
譯者:陳明台
   姚書文

出版:自立晚報社
   1985年



我到底是誰?是日本人還是美國人?
對於在美國出生長大的日裔美國人天羽賢治,這糾纏著他如同夢魘的問題,終其天羽一生都沒有辦法解開。


以出生地與文化而言,天羽在美國長大,除了在日本唸大學以外,受的都是美國教育,無疑地天羽若說是美國人,就現在的角度來看,也不會是多麼難以理解的。事實上天羽選擇的也是當一個美國人,所以他加入美軍的語言兵系統,成為裡面的軍官,並且負責破解日軍的方言密碼。


但是在現在可以很清楚明白的事情,在戰爭時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在國際情勢上敵對的日本與美國,使得國家與民族間的界線變得壁壘分明,只可以有一不能有二,一定得確切明示自己所效忠和認同的一方。對在膚色人種和國族認同上「本來」就是美國人和日本人的人而言,這是很理所當然的要求,再簡單清楚不過了。可是夾在中間的、像天羽這樣的日裔美國人,「認同」卻是很難去界定和定義的一件事。身為移民的後代,從小到大雖然是在美國的語言及文化教育薰陶下長大,可是關於日本的一切,還是會在尚未完全同化的家庭裡得到影響。


是日本還是美國?天羽最後選擇了美國,但這件事情也不是說你自己選擇去如何便能如何的那麼簡單,因為就算自己這麼認為,可是別人會這麼認為嗎?跟群體不一樣的個體必然地會受到排斥與異樣的眼光,這種現象在平時只是存在著不會特別明顯,可是在戰爭時候就會被特別地突顯出來了。
天羽拼命地想藉由表現來證明自己對美國的忠誠,但不管怎麼做都無法獲得真心的認同,對於黑頭髮黃皮膚黑眼珠的日本人,美國人總無法擺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心態,就好像二戰時的納粹怎麼也不能毫無戒備地信任猶太裔的德國科學家一樣。
並不是只有美國人對像天羽這樣的人另眼相待,日本人也不相信天羽,雖然天羽選擇了做一個美國人,但是受到和自己相同族群的人嘲笑為內白外黃的香蕉,恐怕心裡也並不會好受。畢竟天羽大學學業是在日本完成的,而身為移民家庭的前三代,天羽儘管在美國出生與長大,但在家裡也常接觸日本文化與語言,可以說天羽在實質上還保有部分日本人的思維與文化氣息,對於日本有種思慕的戀鄉情懷,這種情況也是很正常的。生於斯長於斯的美國是國籍與習慣上的國家認同,而日本則是遙遠的血緣上的想念。


天羽的兩個弟弟,大弟忠在日本唸書時,加入了日軍的徵召行列,在南洋戰爭時陰錯陽差地被哥哥天羽賢治誤擊。
小弟勇則加入美軍,為了獲得認同而在歐洲戰線上拼死作戰,最後戰死。
這兩人都和哥哥天羽一樣,在國家認同的選擇上各自選擇了一方,可是情況都一樣,在南洋的日本兵忠、歐洲戰線上的美國兵勇,被質疑忠誠的情況不曾稍減。


究竟為誰而戰、又是為何而戰?
該效忠的對象該是誰呢。不管怎麼作都找不到那樣的存在意義。


日本還是美國?殘酷的現實告訴了天羽和他的弟弟;兩邊都不是,就算他們想作其中一邊,也沒有人會接納。
因為他們所屬的種族、因為那個錯誤的年代,所以兩個祖國都是祖國,但是兩個祖國卻都不願意做他們的祖國。


讀完「兩個祖國」以後,我想起以前還在念書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在三台頻道上看到的,只有一集的劇場劇集,用日本的戲劇概念來說,就是所謂的 SP 吧!劇名什麼名字我已經忘了,故事的詳細情節也記不太多了,我只記得男主角是老演員石英,男配角是一個常演閩南語戲劇的徐亨,除了這兩人,其他演員的面目我也都記不太起來了。
那部戲劇說的是被國民政府從台灣徵召到中國大陸打國共內戰的台籍老兵的故事,石英演的就是這個年紀輕輕就離開故鄉到內地打仗的台籍老兵。
在國民政府敗退來台以後,石英演的士兵沒有來得及跟著國軍逃回台灣而留在了大陸,從此再也不能回到故鄉,直到中國共產黨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放寬國內人民到台灣以後,這個士兵才終於回到了台灣。
他所遭遇到的情況就跟「兩個祖國」裡天羽等人很相似,作為國民政府的士兵而留在後來戰勝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下場可想而知,歷經文革與黑五類帽子的壓迫苦難,這個士兵都忍了也成功地挺了過來,讓他能夠始終堅忍意志的原因,就是思念故鄉與母親的情緒,希望有朝一日回家的盼望讓他沒有被打倒。
但當他終於回到了家鄉時,卻發現母親已經過世、而鄰里識得他的人不在把他當成是同鄉,而稱呼他是阿陸仔、阿共仔、大陸人的不堪事實。


我到現在都忘不了的、印象最深刻的是結局的一幕,石英飾演的老兵藏在棉被裡的打工薪水因為一場小火災而付之一炬,他老淚縱橫地對著還沒完全熄滅的火光和衝天的濃煙哭喊著:
他們說我是台灣人,回來這裡以後大家都說我是大陸人。
我到底是哪裡人?我應該是誰?
阿母啊!
是不是我真的不該回來?


這時適時響起的片尾曲是余天的「九月九的酒」。但這個老兵等不到也盼不到故鄉問候的酒,只有猜疑的傷害與排斥,對他而言故鄉已經不存在了,不管是中國還是台灣都拒絕成為他的故鄉,他永遠無法像歌詞裡所說的那樣,走到九月九、喝著家鄉的酒一解鄉愁。


日本詩人室生犀星曾這麼說過:
故鄉,最好在遠方想念。
也許正是某種距離的美感可以產生鄉愁,也許身在遠方才可以將那鄉愁化作模糊的思念。


對天羽而言,祖國太近、所以遙遠。
鄉愁可以產生卻無法具體,因為天羽不知道該將那鄉愁寄予何方,所以只能夠在那始終找不到邊際的認同感中逐漸地空虛茫然,最後導致他走向了自戕的毀滅道路。
正如同他對死去情人梛子的告白;沒有辦法使自己做到成為日美兩方的橋樑。
因為連他自己都搞不懂自己到底該把那橋梁從日本這一邊、還是美國那一頭來開始連結。
在喪失自我認同與找不到生存價值的情況下,天羽屈服於壓力而選擇了舉槍自盡。
我覺得這種情形是可以理解的,人選擇自殺往往是感到「走不下去」了,所謂的「走不下去」並不單單指現實生活中的困難,不管多困難,只要心裡還有想繼續活著下去的念頭,不論怎樣都會活下去的,「走不下去」事實上是心靈疲憊和空虛所引發的厭世,當無法確切知道自己活著是憑藉著什麼、是以什麼樣的身分活下去,就很容易失去活下去的意志。


我讀過的山崎豐子作品中,主角選擇自殺做為結局的共有三部:
「女人的勳章」裡的大庭式子。
「華麗一族」的万表鐵平。
還有就是這一部「兩個祖國」的天羽賢治。


他們自殺的理由各自不同,但都同樣源自於那種「走不下去」的意志作祟,逃不開壓力和內心失意的糾結,因而失去了生命的目標與生而為人的價值,於是在那虛無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為一個故事的主角,天羽顯然相較鐵平與式子還要來得軟弱。鐵平的尋死是因為被奪去了一切因而喪失了生存的目標 ( 當然被父親背棄的打擊也是原因之ㄧ )、式子是由於八代銀四郎的陷害而感到無法脫離桎梏的痛苦因而自盡。天羽則還有很多選擇在未來等著他,比起鐵平和式子,天羽的可能性更大,但是精神上的折磨並沒有因此小很多,但是他卻什麼也不做選擇,在國家的認同夾縫中選擇了一條死路。
天羽這角色是軟弱不討喜的,但這卻是山崎豐子描寫人物最細膩與最動人的地方,正如同她寫財前的雄心勃勃、也寫財前力爭上游的刻苦與辛酸,寫鐵平勇於逐夢的理想、卻也寫出鐵平身為經營者最致命的不諳現實的天真。
如果,天羽可以走過這一段低潮,天羽就是英雄了,但他沒有,或許那才是最自然的結果,因為天羽本來就不是英雄,正因為是凡人,才會讓這些無法排解的痛苦帶走了自己的生命。這並不是鼓勵人輕生,而是我覺得所謂性格決定了命運,而天羽的軟弱就註定了這麼一個命運。


沒有英雄也沒有魔王,都有著自私的想法、卻也不會失去溫暖的思考。
在山崎豐子的筆下;每個人都有脆弱和堅強的部份、也有可愛的與討人厭的地方。


人,不就是如此。
人性,豈不亦然?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從第一頁開始讀起,就感到了某種孤寂。」
這是好朋友阿仙在和我聊天時提到了「百年孤寂」時所下的評語,我一直記著這段話沒忘記過,卻從未讀過「百年孤寂」。直到現在才終於讀完了它,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我家麻由提到了她正在讀這本書,所以我才決定要努力把「百年孤寂」讀完。
為什麼要說努力呢?
因為我對於內容是漢字字體以外的書都有閱讀不能的困擾,那困擾有時極些微、有時很巨大。再加上「百年孤寂」是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加冕的巨作,那更加深了我對於閱讀它的戒慎恐懼,可以說我一直在迴避著看「百年孤寂」的選擇。


後來雖然是因為我家麻由而改變了心意,但這其中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是前些日子我讀過了另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奧罕.帕穆克的作品,在那之後的「百年孤寂」與作家馬奎斯是我第二個徹底體驗的諾貝爾文學,對我而言雖然不是像當初三島由紀夫「金閣寺」的新世界體驗,卻也造成了些影響,使我打開了某部份眼前一直被遮住的風景,給了自己一些自信去嘗試著閱讀經典文學的勇氣。


原來我也是可以作得到的啊 ~~
其實,並沒有那麼地恐怖啊 ~~




書名:Cien años de soledad
   ( 百年孤寂 )
   ( 百年孤獨 )
   ( 一百年的孤寂 )

作者: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 加布里爾.賈西亞.馬奎斯 )
譯者:宋碧雲
出版:1967年
   遠景 2010年09月01日



其實在故事的理解上,「百年孤寂」的故事不會很艱澀,文筆也並非很難懂,但…好吧 ~~ 我承認一開始在讀它的時候,覺得有那麼一點沉悶,要一直到約瑟.阿加底奧.布恩迪亞 ( 布恩迪亞家族第一代 ) 殺了鄰居普魯丹希奧.阿固拉之後,接著不斷地為現身在他面前的普魯丹希奧的亡靈騷擾所苦的時候,突然地找到了這部小說的魅力與重點所在,正確地說,就是懂了,懂自己在看什麼、懂作者在說什麼了,之前所感到的沉悶,應該是因為還抓不到重點的關係,所以腦子有點混亂,等到那混亂開始逐漸平息,思緒找到位子歸位,也就慢慢地讀出些味道來了。


說到孤獨,我首先想起的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村上的作品也常讓我感到了孤獨,而馬奎斯獨特的魔幻寫實,在村上的書裡也常尋得到箇中一二,不過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百年孤寂」中呈現的是一個長遠的年代、一個連續的家族,村上則是接近平行的當下。可是我覺得村上的虛無與馬奎斯十分近似,讀過的村上作品裡,讓我感覺與「百年孤寂」最像的;就是我很喜歡的短篇「開往中國的 Slow Boat」,事實上我想,「開往中國的 Slow Boat」也就是因為這份空虛才讓我那麼地喜歡,而「百年孤寂」,我想也是這樣吧。




同名家族的孤寂


「百年孤寂」最可怕的也最艱澀的;不在於故事是不是很難懂、不是句子的組成是否很難讀通,而是身為主人翁的布恩迪亞家族,每一代都是某幾個相同的名字在互相使用。
記住並分辨出每個人物!那才是「百年孤寂」最困難的所在。
那些相同的幾個名字,或許是使「百年孤寂」有著莫名寂寞味道的原因之一吧。我想到的是在漢人文學和藝術作品裡常出現的大家族、門第世家,幾十幾百幾千年來傳承的都是同一個血脈、遵循著祖譜讓長輩給自己命名、然後等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給後輩命名的長輩;那樣的規矩和傳統,簡單地說只是血緣的延續,其實更複雜的意義是種思想習慣與文化的傳承。


布恩迪亞家族成員的同名命名,我想那也是類似於這種意思,藉由某幾個名字達成看似累贅卻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同一家族連結的表徵,雖說血畢竟濃於水,但是血液的聯繫還是比較偏向精神面的形而上,而名字是一個標記、也是最容易看得出端倪的印記。


明明是個別的人、但是卻又是家族的一份子。而那是不管怎樣都改變不了的事實;血緣上清清楚楚地註明、而姓名又實實在在地提醒了這樣的聯繫。
每個角色彷彿從出生起就各自背負著家族給予的姓名和血緣的賜予,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彷彿擺脫不了已經決定好的命運,成為家族與命運的巨大陰影下同樣漆黑辨識不出個體的影子,隱沒於中。
我覺得那便是孤寂的首在,沒有什麼是比被註定好的命運還更讓人感到無力的了。




魔幻寫實的孤寂


在還沒讀「百年孤寂」以前,最常聽到人們給這部作品的形容是「魔幻寫實」。
關於魔幻,我們都知道「魔幻」是什麼意思,但是沒有真正的體會過就很難了解;「魔幻」會是怎麼樣的感受。


「百年孤寂」確實夠魔幻,從布恩迪亞家族第一代時時被自己殺死的鄰居幻影騷擾而舉加遠走他鄉開始,那種似真似假的魔幻氛圍就透過文字進入閱讀者的腦中逐漸瀰漫。而一直到布恩迪亞尋找到定居之地,在睡夢中聽見如同神啟的聲音:「馬康多」,而決定將這個地方命名為「馬康多」以後,從此決定了「百年孤寂」那種幻想與現實交錯的傳奇性。
正因為如此,「百年孤寂」的魔幻獨樹一格,在現實的世界觀與故事的進展中,總會出現完全沒有理由的、像是地方傳說和鄉野傳奇中才會有的描述,卻不至於令人感到荒謬,反而感覺在這樣一個家族長史中,會有這些超乎常理的事情並不讓人意外,原因正是;那所謂的傳奇性。
魔幻不是天馬行空的幻想而已,還必須與現實有所配合,在真與假之間搖擺,兩邊都有、兩邊都沒有。失卻了現實性的魔幻只可以說是另一個遙遠的幻想世界、沒有了想像的真實也只是個枯燥乏味的世界罷了。
要到當兩者互相配合、卻又不合在一起時才能造就「百年孤寂」的魔幻。那是如此地如夢似幻、卻又那麼地活生生真實的虛無寂寥。




終於百年的孤寂


布恩迪亞家族,在建立了馬康多村以後,從興盛走至了衰亡的過程,就是所謂的百年、所謂的孤寂;「百年孤寂」的故事。


從第一代到第六代,每個布恩迪亞家族的人物都有特有的執著,不被人接受也沒被任何人在意地逐漸走向自己的封閉世界,在孤獨的沉默裡持續作著自己所專注的事物及目標,從完全無聲的獨自空寂中度過餘生。
每個角色的故事及最後的結局,都充滿了某種神話般的瘋狂意味,那份布恩迪亞家族成員都有的沉靜卻異常狂熱的偏執,讓他們不約而同地走向了同樣傳奇性的死亡,一百年來都是、每個人都是如此。
是血緣,還是命運的指引?如此地巧合、如此地令人嘆息。百年的歲月中永不缺乏的癲狂與荒誕,看起來竟是這麼樣地具有輪迴反覆的宿命性。


布恩迪亞家族與馬康多,前者在無盡的狂誕與我執中走向了毀滅,後者則是從一開始與世無爭的繁榮桃花源,因為外來者的破壞而凋零頹敗。
他們雖然面臨的原因不同,但結果卻是一樣的。布恩迪亞家族的最後一代子孫奧瑞里亞諾.巴比龍尼卡回到馬康多時,發現當地的居民不但已經減少了很多,並且都已經不太認得或記得布恩迪亞家族了。
就連馬康多這個原本自給自足、豐衣足食的美麗村莊,也早已因洪水和旱災的天候作祟、香蕉園的興建與荒廢之下的種種因素影響,在奧瑞里亞諾眼前的馬康多也早已不是過去的馬康多了;村民人數稀少,田園荒蕪房屋傾頹,曾經蓋在這個地方、這個村子上的一切人為建築都逐漸地倒塌,被自然的植物給覆蓋遮掩,所有有過的事情都成了事蹟,在回歸自然的趨勢下,失去了可供憑弔的依據。
所有的一切正在回歸原狀,彷彿從沒發生過一樣地回到最初的樣子,馬康多的百年風景如同一場短暫的夢,即使有過又如何?或是這個過程根本只是一個應有的循環,實際上如同虛無一般地空洞,其實什麼也沒有。


當布恩迪亞家族的結局應驗了吉普賽人的預言、當狂暴的大風捲起將馬康多化為灰粒粉塵,一切正如同那吉普賽人的預言最後所提到的:
此一幻影城將會被風掃滅,由人類的記憶中消失,而書上所寫的一切從遠古到將來……永遠不會重演,因為被判定孤寂百年的部族在地球上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


所有的一切就此終結,只留下了那一百年的空虛,茫然地讓人感受到強烈的孤寂。




「百年孤寂」總感


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寫這篇心得?其實比起「百年孤寂」,我更想寫奧罕.帕穆克那部「我的名字叫紅」的感想,因為我總覺得若不是讀了這本書,我便很難有讀「百年孤寂」的勇氣。但到最後我還是放棄寫「我的名字叫紅」的念頭,因為我嘗試著把所有心情放在腦子裡整理重組,卻組織不成一篇完整的感想。


「百年孤寂」也是如此,它們都給我很多想法,但我卻不能有邏輯層次地將之完全表達出來,很難想像馬奎斯在他的成長背景中,是吸取了什麼樣的養分、還是於成長中砥礪出這強大的內涵,方才能焠鍊出這種極度魔幻的文筆敘述,使閱讀的人無法抗拒他書中字裡行間流洩出的濃濃寂寥。那寂寥是一種孤單的狂熱與終歸虛無的空茫,只能用嗅聞、用感覺去感受,而無法、或者說對我而言太難用文字言語來表達。


雖然我還是完成了這一篇心得,但事實上我完全沒有那種終於完成的結束感,因為我自己很清楚;根本沒有寫完,有許多想法沒辦法有系統性的整理在這一篇心得裡,即使有寫進去的部份,也沒有做到完整的表述。


自己的實力有多少我很了解,那條界線相當明顯地就擺在那裡,我一直在將那條線往後推。而我知道目前那條線裡的自己還沒有辦法把「我的名字叫紅」與「百年孤寂」的心得給寫好,所以在之前我儘管很想寫「我的名字叫紅」,卻還是情怯置之。


但是這一次,我沒有逃避。
因為我真的很想寫這一篇,即使失敗,也好。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是桜庭一樹帶給我的最後震撼。


從去年 ( 2010 ) 自「不適合少女的職業」接觸到桜庭一樹而開始追尋她的作品以後;這本「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恰恰是桜庭一樹目前所有已經翻譯出版的中文譯本裡的最後一部作品。
為什麼我把它擺在最後閱讀?因為它的文案介紹是我看了最沒興趣的一本,甚至我會讀它只是因為想把所有桜庭一樹的中文譯本讀完,所以就很順便地把它放在最後做為填補圓缺的最後碎片。
但是這本書還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就如同當初視「糖果子彈」充其量只是一部少女小說的歧見一樣,「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實在是一部讓我超乎想像地符合口味的一本書。


「糖果子彈」
「GOSICK」
「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
三部作品都是我ㄧ開始不抱任何期待而只想著補完的作品,也是被我放到名單最後順位的作品。
可是都帶給我意想不到的感受;並且相當美好。


「糖果子彈」與「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都已完結,而「GOSICK」的坑還在挖,而且越挖越大…


我現在對桜庭一樹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看到「GOSICK」的坑能夠有填滿的一天。
希望有更多桜庭一樹的作品可以被翻譯成中文讓身為書迷的我能夠好好讀個夠 ~~




書名:青年のための読書クラブ
   ( 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 )
作者:桜庭一樹 ( 櫻庭一樹 )
譯者:劉姿君
出版:麥田
   2010年04月16日


 



粉紅迷幻的腐女子校園


看到文案介紹,以為這是一本很腐的書…
全女子的學園…所以讓我我有了這樣先入為主的想法。
不是說女校都一定這樣,而是我總覺得出現在小說和漫畫裡的這種題材大多是這種的。加上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剛看完桜庭一樹的「GOSICK」,雖然這套作品是很不錯看沒錯,但是裡頭的妹系、羅莉、萌、女王、哥德風格也實在是太熱鬧了點,而且讀「GOSICK」會窺見一點桜庭一樹的惡趣味,而後記裡那些一點都不好笑所以很好笑的文章又讓我對桜庭一樹有了點幻想破滅的感覺;本來在我心中預設的那個能寫出「糖果子彈」和「不適合少女的職業」的桜庭老師應該是有點憂鬱暗沉的…看見她惡搞的一面,說實在話我有點被打擊到了。
但仔細想想;桜庭一樹的作品其實一直很多元化,只是在於文學的部份是稍微陰沉血腥了,接觸到她寫的輕小說以後也就慢慢地能接受她的這一面,而且也會逐漸讚嘆她源源不絕的才華與自然簡易的文筆了。
總之;就是因為「GOSICK」的關係,所以讓我抱持著不正確的錯覺,而在簡短地看過文案介紹後,也很輕率地認為「果然如此」,因而就這樣下了結論。


而初讀「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的第一篇「烏丸紅子的戀愛事件」,就確實是腐味很重的感覺;( 偽 ) 王子選拔賽、貴族血統與外貌的崇拜。真的就像我唸書時看的貴族學園題材的少女漫畫,不同的是全部都女的而已。
其實那種腐是桜庭一樹最擅長的偽裝手法,當你對這種預設安排有了「果然如此」的嗤之以鼻想法時,就已經掉入了她文字所設下的陷阱。
文筆的輕盈和簡單是桜庭一樹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優點,換做別的作家我早就丟掉不看了,可是桜庭一樹就是能做到這一點;即使你在閱讀的時候還沒找出任何亮點,但你不會有想拋棄的念頭,因為她的文字太好讀也太容易造成理解的錯覺。如果說同樣挖洞給你跳,那桜庭一樹挖的洞就是有附階梯的那種洞,而且坡度平緩得讓你沒發現你正在往洞裡走。
當然我想;這裡面應該還是有桜庭一樹本人的惡趣味存在,才會用那麼誇張的方式去寫女孩子對同樣性別的偽王子的迷戀,那種粉紅色的迷幻學園氛圍大概也是桜庭一樹想著力描述的吧。


少女,是桜庭一樹另一個很重要的特色,桜庭一樹的作品裡清一色都是女性。但不管是哪個年齡層的女性在桜庭一樹的筆下都具有同樣的面貌;就是少女的模樣,或許每個女孩子的心裡都有一個代表自己青春的少女活著,而那不是年齡與歲月可以去改變的,只要遇到了對的時機,那少女的臉孔就會浮現出來。
很會描寫心中少女的桜庭一樹,寫起真正的少女時代、全員女性的女子學園當然非常熱鬧。她極其細膩地描寫出那種沒有半個男性的女性世界中,對於男性醜惡荷爾蒙氣味的排擠、卻又嚮往王子的虛實環境。對於偽王子的需求其實正應驗了這種似是而非的價值觀;既討厭臭男生、又必須要有情感的寄託。


 



讀書俱樂部


位於聖瑪莉安娜學園內部南方深處的古老校舍,有著一個和這個美麗女子學校看起來格格不入的奇怪社團,社員既少且亮度不足。讀書俱樂部是這所學校最隱密也最有歷史傳統的存在,社團的記事簿記滿了學校歷年來的大事,包括學校本身不承認的及極力想掩飾的事件。
讀書俱樂部是這個看似如花瓣飄落般綺麗卻又模糊的女子校園裡陰暗而且沒人注意到的存在,身處在花與高牆的夾縫裡,靜靜地不被任何人打擾,注視著學校的一舉一動,並且經常於暗地裡發起驚天動地的逆襲。


你才不奇怪,你是不平凡!
少女啊 ( 以及諸青年 ),你們是否總覺得:這世界沒人懂我,自己就像是異端?
若你始終找不到立足之地,找不到同伴,打開書,你會發現自己絕不孤獨!
這是這本書的書腰所寫的文字介紹,我一直沒有留意到這段文字,直到讀完以後才覺得形容的真是好極了。
世上總有正常與不正常的二分法,所謂的正常是和大家一樣、所謂的不正常是和大家不一樣。沒有人喜歡被人形容為奇怪與不正常,所以都會默默地跟隨社會多數的正確法則行動。
可是,我想人人心中都很希望自己能夠有些和別人不同的地方,那也就是像要擁有特別的、只自己獨有的味道。那是天生不變的小小叛逆、無法更改,是難免嚮往的瘋狂。
當叛逆不再是小小的、當瘋狂已經不是難免可以形容,於是就不只是一點點的特別風格,而是與大家都不同的;奇怪。


桜庭一樹用這個小小的校園劃分出所謂的正常標準;
過著青春洋溢的學習生活,讓自己盡情揮灑汗水在運動社團、絞盡腦汁發揮文藝巧思的藝術社團,那樣的生活叫做正常。
而捧著書本、不合群不參加活動,即使有同好但是依然以孤獨的個體讀著書本的人則在這個學園舞台被視為怪人與不正常。


其實;你才不奇怪,你是不平凡!
對於感到沒人懂的孤獨的人而言,這句話是最好的喝采了吧?


少數絕不奇怪,只是沒人理解所以變得奇怪,事實上那奇怪是來自於非我族類的眼光,也許不被人重視的獨特,是你不平凡之處。


而這本書的主題--讀書俱樂部裡的社員幾乎都是這樣的類型。
很喜歡這種不被了解的邊緣類型,默默地作著自己且絕不妥協,靜靜地看著週遭的發展而插不上話,雖然孤獨寂寞可是寧願忍受這些,也要保有真實的自我。
也許是孤芳自賞,或許一輩子都只能是孤芳自賞。但是那樣的驕傲雖然微小卻很美麗。


每一篇讀書俱樂部裡的主角們都是堅持自己微小驕傲而美麗的人,儘管他們活得都很邊緣、雖然都被視為離經叛道,可是這種與世界格格不入的異端生活方式卻是屬於他們的美好燦爛。


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
為不被主流價值觀肯定的異端人設立的庇蔭所
為在這個世界找不到立足之地的你我,集聚同伴的地方!
這是封面上的另一段文字介紹。我突然有種感覺,也許那句「打開書,你會發現自己絕不孤獨」不完全是在說閱讀這本「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而指的是打開書本的閱讀行為,將可以使自己找到更寬廣的世界、發掘出更多自己未曾發現的心情。
有書相伴、有自己的心情當作調味,孤獨也許便不是如此強烈了。


是的。我很想再說一次、所以就再說一次吧:
「你才不奇怪,你是不平凡!」


 



讀後感想


每個人看完書都難免會有些感想、或者是延伸想像的空間。文字的魅力就在於此;它們只能讓敘述在讀者腦中變成畫面,可絕對不是真的影像,而就是這種轉換的過程令人著迷。


這個標題要說的;當然並不是我的讀後感想。
我想說的是;我覺得這本「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就是桜庭一樹的讀後感想,而再加上一些妄想而寫成的作品。
我在想,也許桜庭一樹對於這麼一個把看過的書套用到自己作品的情節,已經躍躍欲試了很久吧?把舊瓶裝上新酒,會呈現怎樣的味道與感受?對於一個創作者而言是個很令人興奮的嘗試。而桜庭一樹也很成功地將這嘗試付諸於行動,她用自己的筆法抓出名著裡的特色元素寫成這個學園內的五篇故事。



五篇故事與對應的作品是:


章節:一
名稱:烏丸紅子戀愛事件
出處:艾德蒙.羅斯丹「大鼻子情聖」
簡介:1969年,大阪出身的烏丸紅子轉入聖瑪莉安娜學園,
   儘管容貌秀麗,出身庶民的她在千金同學間顯得格格不入。
   被各社團拒絕後,走投無路的她來到了位於校園南邊的讀書俱樂部,
   那裡是異端少女的沙龍。
   殊不知妹尾社長接納她,其實是打算將她推上「王子」寶座……


章節:二
章回:聖女瑪莉安娜失蹤事件
出處:佚名「哲學福音南瓜書」
簡介:1914年,學園創辦人聖瑪莉安娜修女隻身從巴黎來到日本,
   創校後40年,她帶領學校度過關東大地震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難關,
   沒想到就在1959年的冬天,她竟離奇失蹤。
   本章將揭開聖瑪莉安娜修女的神祕過去……


章節:三
名稱:奇妙的旅人
出處:莎士比亞「馬克白」
簡介:1989年,泡沬經濟替日本帶來空前繁盛的榮景,
   學園裡因此多了許多非貴族的「外來者」。
   外來者替學園帶來活力,但也讓學園面臨了「六本木化」的危機……


章節:四
名稱:第一顆星
出處:霍桑「紅字」
簡介:2009年,由於少子化趨勢影響,學園學生銳減,傳出即將與男校合併的傳聞。
   讀書俱樂部也受到波及,如今社員只剩6名。
   一日,內向害羞的社員山口十五夜嗅聞了在社團教室內找到的紅莓香水後,
   性格大變,加入了熱門音樂社,學園也化身搖滾舞臺……


章節:五
名稱:習性&實踐
出處:奧希茲女男爵「紅花俠」
簡介:2019年,由於學生持續減少,聖瑪莉安娜翌年確定將與男校合併。
   讀書俱樂部的社員更是僅剩一名,老舊的社團教室也面臨拆毀的命運。
   在學校即將合併、人心惶惶之際,學園出現了一名神祕怪盜,
   將修女沒收的手機或違禁品一一歸還失主,並附送一朵九重葛……


以上轉自博客來網站上的介紹: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65670
我只略微編輯改動了一下。


這裡面提到的書我一本都沒看過,唯一勉強算瞄過幾眼的,就是第四章取材的「紅字」,但真的只有幾眼而已,事實上我根本不知道這故事在說什麼。
國中時在圖書館也借了些書回來看,但很多看幾頁就覺得太過艱澀而放棄了,「紅字」與「齊瓦哥醫生」就是這類型的書。
也有很多雖然看完也覺得很好看,但現在回想起劇情都忘了很多,像是雨果的「悲慘世界」和「鐘樓怪人」、狄更斯的「雙城記」都是屬於後者。現在要我完整說出這三本書是什麼我還真說不出,只有一些零星印象可是卻無法構成完整的敘述,例如我就對「雙城記」裡的律師幫人頂替走上斷頭臺 ( 還是絞首臺? ) 就死的場景印象很深刻,可是我對「雙城記」的記憶也就僅只如此而已。
現在想想我國中時讀書是在看個什麼鬼啊…正經書沒讀好、課外書也沒成就,回顧如此,心裡真有種虛度的罪惡感。


雖然這些書都沒讀過,不過並不因此妨礙閱讀「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的趣味。但是也不免覺得可惜,要是真的有讀過的話,一定會更能從作者暗借前人手筆而寫成的故事裡體會到更多意味。
所以有機會的話我很想找來這些書看一看,然後再來重讀「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


是說這裡面我最想讀的,是第二章的「哲學福音南瓜書」,可是我一直有種不太可能讀到這本書的感覺。因為我既然認為作者標記佚名;意思應該就是沒這本書。我總覺得這本書是桜庭一樹杜撰出來的,因為裡面摘錄的文句頗有她的 Feel。
「哲學福音南瓜書」是一本鼓吹無神論的書,裡面節錄出的文字其實非常有意思:
天主,並不存在。惡魔,亦不存在。諸君,世界如同南瓜,空空如也!
將世界清空吧!如南瓜一般,如南瓜一般。南瓜!南瓜!諸君,世界必須一如南瓜。
裡頭不斷提到的南瓜南瓜,更加深了我對這本「哲學福音南瓜書」是桜庭一樹自己杜撰的相信。總覺得除了桜庭一樹本人,真的沒人寫得出這麼具有喜感又虛無的文句。
蔑視世俗信仰、但是又渴求學問與知識。「哲學福音南瓜書」叛逆的無神論思想恰恰正說明了,讀書俱樂部從一開始創立以來就深具異端及邊緣的叛逆精神,百年以來,這股倔強的精神就這樣頑強地在聖瑪莉安娜學園傳承下來。


我很喜歡故事尾聲部分時,聖瑪莉安娜學園讀書俱樂部的前社員們聚集在咖啡店「習性&實踐」聚會讀書的場景,想到她們就算畢業離開了學校、在社會上各自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卻仍然喜歡閱讀,直至垂垂老矣卻仍不改其志。
我想在她們的心中一定還是具有那種不是奇怪而是不平凡的異端精神吧?雖然她們已不在讀書俱樂部裡,可是卻永遠守在閱讀的領域裡,隨時隨地都身在讀書俱樂部裡。
不管最後聖瑪莉安娜學園和男校合併以後,是否還會有讀書俱樂部這個社團,那已經不重要了,讀書俱樂部一定不會消失,因為它不是透過實體的存在來驗證其存在的事實,而是以代代傳承的精神證實它確實真的存在。


讀書俱樂部社團記事簿的最後有這麼一段我相當有感覺的文字:
是的,我們確實已經垂垂老矣,但明天還有別人的--也是你的--光明燦爛的未來。喔,難道這還不夠嗎?這不就代表我們曾經活過嗎?此刻已是黃昏,是喪失之前的片刻覺醒。或許我們不久便會消失,把未來託付給年輕人,化為塵土,隨風而逝,但這又有什麼好不滿的呢?


讀書俱樂部一直都在,不必特地去設立也一定存在。存在於喜歡閱讀、感覺沒人了解而孤獨的人的心中。


我很希望自己也可以這樣像那群老人一樣;一直到那個年紀依然對書本孜孜不倦,讓孤獨與寂寞成為行事獨特的證明。
也許在讀完這本「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以後,我也傳承了一點讀書俱樂部的精神了吧。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桜庭一樹 -- 糖果子彈 01.jpg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在看完「不適合少女的職業」之後,我才會想要看桜庭一樹的這本「赤朽葉家的傳說」。
從我開始在圖書館借書回家看以後,三不五時地就會在書架上看到這本小說的蹤影,但我總是沒有將它借回來讀。如果不是讀了「不適合少女的職業」,我想可能還要很長一段時間,才會認識桜庭一樹這個作家。
坦白說;雖然「不適合少女的職業」讓我對桜庭一樹有了點期待和興趣,但我對「赤朽葉家的傳說」並不是那麼地有信心。


也許只有那一本好看而已…
這樣的想法總會突然地跳出來像是在提醒自己一般地在腦中迴響著。


我覺得;相較於初初愛上的那種無可取代感,有一種很重要卻經常被忽略的就是在初次之後的第二次印象,那往往構成自己是否喜歡上某樣事物的關鍵要素。
仔細回想起來;我有很多喜歡的人事物都是如此的情況;
我是在白夜行被小麻由打動的,卻是在這之後再度看「最後的禮物」時才終於確定了自己對麻由的心意。
第一次看山崎豐子的作品是「不沉的太陽」,但真正完全對她感到敬佩是在那以後讀了「白色巨塔」。
最先喜歡上生物的歌曲是因為「花は桜 君は美し」,但我開始理解生物越陳越香的魅力是因為「茜色の約束」。
如果…在這人生的這幾個初回,接著它們後面的不是這些,是不是還會喜歡他們?這真的很難說。但我現在有了一個體悟;這常被忘記的第二次實在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沒有它們,就沒有後續,自然也沒有這麼多的心情,而也沒有所謂的首次、那樣的特殊又難以令人忘懷的像是初戀般的情感了。


作為對於桜庭一樹的二次印象,很高興看的是「赤朽葉家的傳說」,若果今天我先看「赤朽葉家的傳說」、再看「不適合少女的職業」的話,那時候的我一定對於桜庭一樹會有不同於現在的感覺,但是因為「赤朽葉家的傳說」是放在第二本的印象接續,猶如循序漸進般地從下而上,也讓我對桜庭一樹有了更多的驚喜與期待了。


初翻目錄,不禁有點忐忑,因為看到故事分成三個目錄,總共橫跨三個時代將近五十年,就感到沒來由的沉重,因為我一直很怕看這種源遠流長的大家族時代劇,人物既多、年代時間又長。我很是理解;這種刻劃時代的大作其實是非常難寫的,不但要控制好每個角色的性格與對話使它們不至於走樣,又必須在故事的行進上適度地提醒時代前進的訊息,但就是因為那氣勢龐大的人物描寫與時代感的濃重,也會讓我感到捧著閱讀著的書,似乎如此地嚴肅剛正,一定要聚精會神地仔細研讀,而就會使得那種想要好好浪費時間的閒情逸致變成了必須用心閱讀的煩悶。


但是;真的看了「赤朽葉家的傳說」以後,卻完全推翻了自己之前的不安期待,桜庭一樹果然是如同書本封面上所宣稱的;擁有「神之筆」的才女。長達五十年的時代起落在她的筆下既厚重卻又輕盈,藉由三個段落的三個女主角很細膩地描繪出身處年代的繁華與落寞,但這些現實的層面並不因為歲月的累積而變得堅實沉重,「赤朽葉家的傳說」述說的是關於日本這五十年的榮光及成長、失落和空虛,裡面還有生活在這五十年的許多人們的夢想與人生,桜庭一樹將這麼長的時間、家族、日本與世界的脈動如操作魔法般地濃縮成這麼一部帶有點魔幻異想的大河史詩:赤朽葉家的傳說。


一開始讀「赤朽葉家的傳說」的第一目錄;「最後的神話時代」的時候,總有種錯覺,覺得不是在讀桜庭一樹,而像是在讀恩田陸的「常野物語」。


也許是因為我ㄧ開始接觸桜庭一樹是在「不適合少女的職業」這本書,所以我對桜庭一樹的印象就停留在那個直接清爽的敏感少女心情裡,兩部雖同樣都是以少女為主角的作品,但是「赤朽葉家的傳說」在於心境上的描述不若「不適合少女的職業」這麼地單一專注,也缺少了那份執著得近乎憂鬱的狂亂心情。
真的,就整體來說;我覺得「赤朽葉家的傳說」的桜庭一樹並不像我最初印象的桜庭一樹,而更接近「常野物語」的恩田陸。
或許是因為同為女作家,又同樣是以魔幻想像的手法書寫人物,所以給我這樣的相近感吧?


其實恩田陸的作品我也就看過兩本,而「常野物語」系列我只看過「浦公英手札」,對於有「懷舊的魔術師」之稱的恩田陸其人,我不是那麼地了解,但是「浦公英手札」和「赤朽葉家的傳說」兩相比較,確實有一兩個相似的地方,像是背景還境同樣都是遠離都市塵囂的鄉野,同樣地刻畫大時代之下隨著時間洪流流動的人們想法與心情,可以說;時代性這個部份與關於它的思考,兩部作品裡都有作者個人的解讀與闡述。
尤其說到了魔幻的部份;「最後的神話時代」的主角一代目赤朽葉萬葉總會令我想起「浦公英手札」裡的慎村聰子,原因是她們都具有預視未來能力的異能「萬里」。還有大家族慎村與神祕的擁有「收藏」能力的常野一族春田家,綜合起來以後就很符合赤朽葉家族給我的印象了。
不過繼續讀下去,就發現了「赤朽葉家的傳說」與「常野物語」還是有很大的差異,桜庭一樹也與恩田陸並不一樣。最大的不同,我想是恩田陸的「常野物語」的文筆帶有種很難形容的溫柔感,那是一種從記憶裡甦醒的無法明言的感覺,既平靜又溫和,我想恩田陸被稱為「懷舊的魔術師」不是沒有原因的,她的文字與故事能夠帶領閱讀的人進入一個懷念的時空,挖掘出深藏在心與印象中的某種舒服的回憶,好像不安的試探、又像放心的追問,具有模糊可是安心的特殊感覺。
我想以後有機會我要再多找幾本恩田陸的作品來讀,尤其是「常野物語」,因為我很喜歡她的這種寫法。


而桜庭一樹就不一樣了,不管是「不適合少女的職業」還是「赤朽葉家的傳說」,在這兩部作品中都沒有恩田陸的溫柔力量,更多的是自我的探問還有對現實世界的追尋,讀起來都無法令人感到舒坦,反而有股淡淡的悲傷。


如赤朽葉萬葉的萬里眼,「浦公英手札」裡的慎村聰子就很積極地把它作為一個救贖的能力,但赤朽葉萬葉就並非如此,萬里眼能力帶給她的是許多的痛苦與寂寞,正因為她總是看到所有人與事的最後結局,在明知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她變得害怕這樣的能力,因而變成雖然接受卻選擇逃避的悲哀狀況。赤朽葉萬葉的作法恰恰是對於理解無常命運的虛無而調整的心態,因為就算知道了什麼,結果也是無法改變的。
桜庭一樹描寫「赤朽葉家的傳說」的許多片斷與事件,很多都是採取了像赤朽葉萬葉這樣的心態來作思考,世界總是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處,過往的光榮終究會隨著時代的演進而逐漸消逝,即便轉換做另一個型態而延續了生存,但轉變之後的模樣也只屬於當下這個時候,看似生存的其實只是名字與家族的延續,而實體依然埋葬在時間的足跡之中。


赤朽葉家族的煉鐵製鋼事業就是這種思考下很明顯的典型,從風箱而至鎔爐,最後隨著日本鋼鐵製造業的大舉外移而隨之蕭條,赤朽葉家族輝煌的鋼鐵製造也終究成為了歷史的塵埃,在時代演進之下,所謂的成功似乎看起來竟是那麼地脆弱,而僅僅只是因為時代選擇了它,就成為了當代的勝利者,但是當前進快速的年代背棄了過去所選擇的事物以後,也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原有的勝利成功逐漸的凋零,要想再次被選擇,就只能變成當代所需要的事物,博取被選擇的機會。


因此所有的努力是如此的微小,因為我們總要面臨時不我與的嗟嘆,因為我們都有屬於我們自己的年代,雖然想念但卻永遠回不來,生命,原來就是如此空虛。


我想之所以「赤朽葉家的傳說」雖然是一個描寫大家族五十年人生榮枯的大河物語,卻未見沉悶繁重的時代性,原因也許就在於此吧?雖然看過不算多的這類型作品,但我總有一種感覺;許多被譽為當代經典的文學作品,其成功與被讚譽的理由是因為他們很切實地描述出所謂的時代性,一言一語、一房一舍無不為當代現實的反射,我想簡單地形容就是;在這些作品裡主角是「時代」,而活在這時代的「人」其實只是表達這個時代的風景和言語。
「赤朽葉家的傳說」並非是如此,而是著力於在時代之中的「人」,從人的想法與觀點去體驗整個身處的世界,見證時代的發展。
也因此「赤朽葉家的傳說」我讀來總有種揮之不去的空虛,因為裡頭的五十年時光,我也曾參與過,而且正在繼續參與,我的年代恰好位於二代目赤朽葉毛毬和三代目赤朽葉瞳子的中間,在赤朽葉毛毬的晚期、赤朽葉瞳子的出生而至現在,我很能體會赤朽葉毛毬那個「巨大與虛無的年代」,也可以理解赤朽葉瞳子的「未來」。


在我的感覺,所謂的現實世界已經膨脹成一個無法探知的物體,越是理解便越顯渺小的悲哀,高速成長的年代與一日萬變的社會,成為一種莫大的壓力迫使自己只能向前走,但是往後看向前望,舉目茫然不知其所終,回想起赤朽葉毛毬,確實是「巨大與虛無的年代」。而又像赤朽葉瞳子所誕生的失落二十年的日本,週遭的一切似乎不斷地提醒所謂的過去是輝煌光明的,而現在與未來卻充滿了遲疑與不安。
赤朽葉毛毬的年代是一個以暴走來發洩不安情緒的年代,只是暴走終於還是會隨著青春年代的結束而顯得安分,我一直不能忘記赤朽葉毛毬對妹妹赤朽葉鞄所說的這段話:
「我知道青春什麼時候結束了……就在無可挽回的死別來臨時。」
如果必須要用這種方式告別青春,那無疑地真是太過殘忍也太令人感到悲傷。
但那樣的結束方式卻也正是選擇瘋狂迷亂之後,所最可能面臨的悲痛。


可是至少在赤朽葉毛毬的時代還能有選擇暴走的精力,而在赤朽葉瞳子的時代,卻連發洩的出口都找不到了,正如同赤朽葉瞳子所形容的;看過了外婆赤朽葉萬葉和媽媽赤朽葉毛毬的傳奇,就越覺得自己平凡,也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赤朽葉瞳子的心境就和我很像,對世界與自己,都充滿了迷茫和不自信的疑惑。無疑地;這個時代是相對於暴走不安的一個迷惘難安的年代。
身處在這個時代我們該做什麼?能做什麼?赤朽葉瞳子問著、而我也問著自己。而最後追循著外婆赤朽葉萬葉謎樣的遺言而尋找到真相的赤朽葉瞳子,似乎也還是沒找到真正的答案。可就如同她在自己的故事終章裡說到的:
「儘管相較於外婆和媽媽,我的故事遜色許多,即便如此,這也是發生在鋼鐵小鎮紅綠村裡的,一個鮮紅魂魄的故事。」
就算如此平凡,但那畢竟屬於自己、是專屬自我的故事。
或許平凡,正是身處於這個時代的我所要學習的心態,在時代中以自己的面貌活下去、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活下去,書寫自己的平凡故事。
我想看到了最後赤朽葉瞳子的自白與結束感言,都會感到如釋重負的欣然,因為「赤朽葉家的傳說」總算還是沒有讓那無邊的虛無一直延續到最後,這是比起「不適合少女的職業」還令人欣慰的結局,將空虛與茫然停留在追尋的過程中,而把希望與微笑繼續傳承了下去。




書名:赤朽葉家の伝説
   ( 赤朽葉家的傳說 )
作者:桜庭一樹
譯者:龔婉如
出版:時報出版
   2008年04月28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春其實苦悶,尤其寂寞。
年輕的歲月是美好綺麗的,是要擁有朝氣、活力,從不在意煩惱地瘋狂虛擲,這就是美好的青春。
但也有這樣的情況,因為倏然成長所伴隨而來的,是還沒適應長大而必然對於纖細心靈的敏感探試。無法停止想像與思考,總糾結於某個無法打開的結,於是任何看似簡單瑣碎的小事,經過那敏感的設想,遂成了一種傷害。


「不適合少女的職業」說的就是一個這樣苦悶的青春年代,在十三歲這一個看起來這應該是除了課業考試都不該會有太大煩惱的年齡,為什麼會苦悶?
讓我回想一下自己的十三歲,確實那時候的煩惱比起現在來說,是微小且略嫌幼稚的,但那是站在我現在這年紀的點上回望的想法,我很記得一件事情,那是年少時的我最常有的一個感覺:
「大人不會理解我的想法」
我想那就是所有問題的根源,所有的想法與煩悶,無法對人說也找不到人說,雖然爸爸媽媽常常會講:
「我們都是這樣成長過來的,也曾有過一樣的小時候」,但作為孩子的自己卻怎麼也很難能夠感覺到他們能有相同的感同身受。
人,都是這樣的,我想我也是這樣,一旦長大了就忘記了曾有的幼小,但是在成人的世界跌跌撞撞,便越想回到過去,因此曾有的困惑與迷茫在回憶裡完全成了不存在的事物,於是年少青春成了美麗簡單的符號,如此地熱情而且艷麗,慘白與暗黑的形容,就彷彿從頭到尾都不該是屬於那段歲月會有的色彩那般地令人執著地深信。
習慣性地把那少年時期的所有一切都想做萬般千樣的美好,因此也把這份想像投射在現在的自己看待孩子的眼光上,是的,我也跟爸爸媽媽一樣明確地知道曾經是這樣走過來的,也認為自己可以理解現在的孩子所想的,因為他們所想過的我也曾想過,事實上不是的,因為現在的我不知不覺間早已經選擇了遺忘,忘記了太多還在做孩子時的心情,而把現在所認為的,理所當然地放進了回憶裡。


就像這本書;「不適合少女的職業」裡女主角大西葵的母親常對她表示出的一種態度:
忙碌、辛苦、壓抑。
大人的世界似乎犧牲了很多。
大人的世界必須壓抑著想法。
大人的世界總是忙碌辛苦的。
那種態度像是一種抱怨也像是種宣示:
你們小孩子懂什麼?知道我們為了生活有多辛苦嗎?為了活下去、還有讓你們活下去,我們犧牲了許多自我的理想、壓制著心裡的聲音,這些辛苦不是你們小孩子能體會的。
我想這是一種嫉妒,總覺得已經長大的自己早已失卻了真誠與純真,因而在看到這些孩子無憂無慮的模樣,便會出現這種莫名所有的酸溜溜怒氣,但是我們其實是嚮往著他們不須煩惱的快樂,在成人世界裡遙想的乾淨以為只存在於那個年代,所以既羨慕又嫉妒。
不過那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嚮往與想像而已,曾走過那段歲月的我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自己每每聽到父母這麼抱怨的時候,是這樣想的:
說我過得很輕鬆,其實我也很辛苦啊 ~~
就是這樣。


不管成人還是孩子,所擁有的悲傷都是一樣的,煩惱也是具有相同的重量,並不是說成人的煩惱就比較了不起,孩子就比較微不足道,成人的煩惱無人理解、找不到人訴說,孩子也是一樣的,同樣抱著說不出的痛苦這樣走下去。
以這樣的方式來觀看「不適合少女的職業」,以「暗黑系」來形容這部作品或許是很簡單的區分方式,但根本上它只是很忠實地反映出了身處青春期的少年少女所必有的苦悶與忙亂,黑暗的想法與心情人人都有,只看它是以如何的方式呈現,而「不適合少女的職業」是以最不好的方式走向最不好的結局。
正如同這本書的書頁上所說的:
「真希望當時有人能夠阻止我,可是那年夏天在我身邊的,就只有她…」
如果有人願意傾聽,如果有人可以擁抱,那這不幸是不是就不會發生?


無法對人言的苦悶與痛,只有自己能體會的所有心事,最終會導致孤單與寂寞,寂寞可以使人安靜、但也會讓人發狂,因為寂寞是無邊無際的感覺,而且會不斷延伸,除非碰到了牆、有人可以理解的那種感覺就像一面牆,才能夠縮小孤單寂寞的範圍。
作家村山由佳寫過一本小說叫做「青春是無限孤寂的海」,青春就是這樣地有些秘密給無聲無息地藏在自己心中,時時面對著它,便不時感到寂寞,孤寂是自然而然便存在的,就在甜美無敵的青春年代裡。


「凡事必定要有出口和入口」
這是村上春樹在「1973年的彈珠玩具」裡的一句話。我感覺「不適合少女的職業」裡的兩個主角少女;大西葵和宮乃下靜香就是進入了沒有出口的迷宮,在迷亂與孤寂之下尋找不到情緒的出口,坐困於自己的徬徨之中,迷茫地亂走亂繞,但找不到正確的通往出口的道路。


於是寂寞開始瀰漫成為悲傷。
在「不適合少女的職業」裡提到了一本書名是「人為什麼想死?」的書,書裡以一個失去一切、跑到山洞裡躲起來獨自難過的的原始人故事來述說一個觀念:
人是為了保護自己,才進入「悲傷模式」
所謂的悲傷,其實是人求生的本能。因此你痛苦時只想靜靜發呆、不想做任何事,這絕對不是你的錯。


但是;並不是將所有的一切以悲傷之名拒絕在外,就可以排拒所有煩惱,它們還是會不斷地在門前叩著,「悲傷模式」只能夠做為一個暫時的殼,卻無法完全逃開。總有一天,那靜靜品嚐的悲傷會連同叩門的事物,化成更巨大的恐懼來到身邊,是比悲傷更甚的悲傷,要是已經無法再用「悲傷模式」來保護自己,那只好任由茫然逐漸暴走。


就像大西葵自己所說的:
「真希望當時有人能夠阻止我」其實那就是種求救的信號,但是被悲傷模式鎖住的自己無法把它誠實地完整透露出來,也沒有人察覺到這個求救的信息,所以暴走的少女大西葵只好聽從身旁如同惡魔一般的宮乃下靜香的催促,走入了只有入口而沒有出口的青春迷宮裡。


如果、我在想、如果;大西葵能在她想著「真希望當時有人能夠阻止我」的當下遇到故事後段那個親切溫和的警察老伯,是不是所有的以後都會有所不同?那讓我想起的是日劇白夜行裡笹垣大叔對亮司的懺悔:「那天我沒抓住你,真的很對不起」,在日本獨特濃重的恥文化氛圍下,大西葵與亮司是否真的可以因為法律的制裁與勸導而擁有更加光明的人生?這真的很難說,但從這看得出命運凝結在一個無法改變的片刻而透露出的無奈,青春只有一次、機會的選擇只有一次,正是如此不能回頭的終於果然,所以世事沒有如果,如果這個單詞是在日後後悔的心情中才會產生的不負責任臆想。


大西葵或許埋怨後悔與宮乃下靜香的相遇,在她最寂寞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帶她走向黑暗境地的惡魔少女,葵也許覺得無法理解,為什麼在最需要有人陪伴的時候,是靜香出現在自己身邊?但我相信這相遇並非絕對的偶然,葵與靜香彼此之間有著互相吸引的特質,從兩人因為「人為什麼想死?」這本書的內容同樣感到悲傷難抑的這一點看來,至少葵與靜香一定擁有相近的精神面與思考,儘管她們在表面上是如此地不同。可以說葵在有意無意間排除了身旁的人進入自己的內心,卻接受了靜香。因為她們在無形之中都知道一個事實;只有彼此才能知道彼此的苦悶與煩惱。
所以現在把這些前因後果整理好來想;一開始葵覺得靜香既神祕又冷酷,到最後葵從靜香的口中得知原來靜香竟然很崇拜自己的這兩件事,就不是那麼值得震驚與意外了,葵在靜香身上看到的神秘與冰冷,也許就是她自己傻呼呼笑嘻嘻的單純面具下真實的自己。靜香崇拜葵的纖細敏感和殺意行動的終於付諸,那纖細敏感根本是靜香自己,而她也同葵一樣有痛恨的想置諸於死地的對象。
葵在靜香身上看到的是葵、靜香也在葵身上看到了靜香。


葵與靜香,這兩個角色都很突出,如果光看整體的敘述;靜香無疑地是最具有吸引眼球的一位少女角色,平時戴著眼鏡、安靜不發一語的沉悶乖寶寶形象,無趣也不引人注目,一旦褪下制服,就搖身一變為留著魔魅娃娃頭的哥德蘿莉系美少女,在葵的眼中,靜香既神秘又危險,以冷靜的思維吐出的話語都像惡魔的呢喃般誘人犯罪。
以角色強度來說;要不注意到靜香真的很困難,即使是在真相大白之後,在葵與讀者--我的面前,靜香已經失去了那份神秘所帶來的魔力,然而這個戲劇性的改變反而使得靜香更具有她闇弱的人性化一面,雖然她只能算是第二女主角,戲份比起做為主線來敘述的葵少了太多太多,但就這些短短的敘述就很難讓人忘記。
不過我卻是比較喜歡葵,乍看之下傻頭傻腦,但是該怎麼說呢,我很喜歡葵敏感的思想和想法,看著葵就像看到了「開。關」裡的苫子、「欠踹的背影」裡的初實,也像是看到了自己,心裡存在著猶疑不決的懦弱和想推倒高牆的悶吼,那種自己和自己對話和糾結著某種想法無法解脫的模樣,實在很難不因此把情感投射進去。的確比起靜香,葵沒有靜香強大得難以忽視的存在感形塑的魅力,但在那不強烈之下的平凡,則是一種更形複雜的自我。


我在看完「不適合少女的職業」之後,就很喜歡這兩個角色,很久沒有在看完一本書以後對一個角色有那麼深的感觸,而且而是在同一本書裡就出現了兩個,當然老毛病又再度犯起,很想看我的小麻由演這兩個角色來看看。就外型和模樣,我感覺小麻由在為了拍L而剪短頭髮的時期很適合演靜香,而且還能看到眼鏡和哥德蘿莉風裝扮的麻由 ( 咳 ~~ 相信我,那不是最終目的來著 ) ,但可以的話也很想看小麻由演葵,因為葵是一個很不好演的角色,看似簡單其實複雜,而且內心戲也很多,對麻由而言一定是個很好的挑戰。
好吧,我承認我就是想看到麻由而已。




書名: 少女には向かない職業
    ( 不適合少女的職業 )
作者:桜庭一樹 ( 櫻庭一樹 )
譯者:龔婉如
出版:獨步文化
   2009年08月07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心得寫好已經有一年多啦,因為在我的分類中它屬於無時效性,也就是不管什麼時候 PO 都沒有關係,不像麻由和生物的作品有能盡快、越快越好的即時性。
不過我也沒想到竟然就這樣放了一年啊…


在我手上的這本;荻原浩的作品中文譯本「那一天的選擇」書本封底之下,有一段話是這樣形容這個作家的:
「筆觸輕妙灑脫,文章裡富有幽默感,字裡行間更是充滿著人生的悲歡離合。」
我覺得這個形容非常符合荻原浩給我的印象與感覺。


很喜歡這個作家。
不對。
應該說;他是我最喜歡的日本作家。


作家茂呂美耶曾在「我們的戰爭」的推薦序裡直言:
「我很奇怪這個作家為何在台灣仍未走紅?」


我倒是認為;荻原浩在台灣無法走紅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他真的大紅我反而會想問:這個作家怎麼走紅的?
我不是在非難台灣的文化環境還有閱讀素質,那ZENZEN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荻原浩為何在台灣不會紅?
很簡單,就題材而言,荻原浩雖然嚐試了許多形式的主題和寫法,但終究無法掩飾他一個相當致命的缺點;他的作品缺少了話題性,我看過的所有荻原浩作品沒有一本讓你看完很讚嘆他的劇情與構想的,平淡是荻原浩最大的優點、也是缺點。讀他的書無法像讀山崎豐子的作品那樣有種每個下一頁都令人期待的懸念。
而去除掉題材與劇情,他又不同於三島由紀夫與村上春樹這類純文學作家,在文句所展現的思考本質上,狄原浩無疑淺薄許多,荻原浩的輕妙灑脫、幽默且充滿悲歡離合的這種特色固然是對於他本人風格的極佳讚譽,但那也代表了他的作品僅止於一種小品簡單的界線,無法塑造純文學晦澀但又引人入勝的高度。


荻原浩自己曾說過:
「我是平民作家,寫人生百態最為得心應手。」
這個說法也相當懇切地表達了荻原浩的思想和作品風格,確實;比起所謂的「國民」、「社會」…等等形容,「平民」才真的完全適合荻原浩,荻原浩就是這樣,他的作品風格十分貼近現實,但並非那種人性轇轕的現實,也不是寫進黑暗面的現實。狄原浩的現實,就是種百無聊賴卻又有著異想突發的生活常態,在日常生活與人生際遇中製造某些瘋狂的因子,卻又依然端正地擺在應行的軌道上。


其實;人生總是這樣的不是麼?
在極為平常的生活中,總期待著一些刺激特別的改變,所以藉由各種形式;像是閱讀、觀賞、旅行或是運動等等之類的活動來追求一點無法預料的變化,可是終究生活還是會回歸平凡,而那平凡也是最真實的形態。
不管什麼樣的人都絕對有著他超乎想像的行動面、但不管什麼樣的人都會回歸屬於他自己的平凡。
而那平凡的意義則因人而異。
在荻原浩的筆下,每個主角都會迷失、也有所改變,但都會找到他人生該尋找到的,而那往往十分平淡真摯。


在他的「水煮蛋」裡有這麼一句話:
「就算不夠硬派,就算不夠格活著,還是得生存下去…」
這可以說是荻原浩的作品裡,關於對於人生的想法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話。荻原浩的故事確實並不精采,也很難從中找尋到救贖的理由或是智慧的哲理,有的只是些身不由己的感慨和不得不前行的無奈。


從開始寫閱讀心得以來,荻原浩的作品的心得是最難寫的、也根本寫不出來。因為我對他的喜歡具有某種非客觀性上的主觀情緒,說不出他的作品到底優秀在哪裡、特別在哪裡,但就是極度喜歡他的文字。與其說喜歡故事和題材,不如說我是喜歡荻原浩的書寫故事的方式。就像前面提到的「筆觸輕妙灑脫,文章裡富有幽默感」,是的,沒有負擔的輕、令人會心一笑的幽默,就是荻原浩作品最大的魅力,而在他簡單詼諧的文字底下,時常藏著一些心酸的心情。


我覺得看荻原浩的書,那種感覺就像他在「來自神的一句話」裡一段情節的描述;主角涼平在公園拿起吉他自彈自唱一首自創的歌曲,一個躲在暗處的流浪漢在聽完演唱後走出來鼓掌,並提到;這首自創歌曲的詞曲看似歡樂,其實蘊含著悲傷。
就是這樣的感覺,荻原浩很適當地用流暢、趣味的字句來形容一件件無奈的現實,感受到那樣的形容,會想笑、理解到那份無奈,會有點想哭。


哭中帶著笑、笑裡藏著哭。
似乎一直喜歡帶給自己這樣情緒的作品,不是黑色、不是白色,而是灰色,那是我心中的一個平衡的色彩。
現在想想;同樣的色調,在生物的歌曲裡、在荻原浩的書中、在木皿泉的戲劇內都能找到這樣的色彩,他們總能讓我感到笑中帶淚的極端衝突的強烈心情。


所以我想看更多的荻原浩,想要更多地能讓自己徘徊在這樣的情緒裡頭。


不知道我能不能這樣地去期待?
由福田麻由子主演荻原浩的影像改編作品,劇本讓木皿泉操刀,主題歌讓生物來演唱。
真是完美的一個想像。


喔~~貌似小麻由沒在我又哭又笑的感覺裡。
我說;她是特例,是獨立在原則之外的莫名所以。



荻原浩截至目前的作品清單,標示◎記號代表台灣已經出了中譯本。


オロロ畑でつかまえて 1998年1月
なかよし小鳩組 1998年10月
ハードボイルド・エッグ 1999年10月 ◎
噂 2001年2月
誘拐ラプソディー 2001年10月
母恋旅烏 2002年4月 ◎
コールドゲーム 2002年9月
神様からひと言 2002年10月 ◎
メリーゴーランド 2004年6月 ◎
僕たちの戦争 2004年8月 ◎
明日の記憶 2004年10月 ◎
さよならバースディ 2005年7月
あの日にドライブ 2005年10月 ◎
ママの狙撃銃 2006年3月 ◎
押入れのちよ 2006年5月
四度目の氷河期 2006年9月 ◎
千年樹 2007年3月
サニーサイド・エッグ 2007年7月
さよなら、そしてこんにちは 2007年10月
愛しの座敷わらし 2008年4月
ちょいな人々 2008年10月
オイアウエ漂流記 2009年8月
ひまわり事件 2009年11月
砂の王国 2010年11月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果說日本當代推理及大眾文學的代表性作家有哪些?我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東野圭吾。可是會有很多人還會提到在這個「之一」裡;有一個絕對不能忽視的宮部みゆき ( 宮部美幸 )。
東野和宮部都是著作等身的作家,同樣都以本格推理聞名,而且寫作的領域涉獵極廣,並同樣深受歡迎。


東野是我第一個接觸的這種類型的作家,不過因為最初接觸的白夜行實在是太強烈地引起我的共鳴,而在之後的「信」、「幻夜」、「徬惶之刃」也是一樣,那時候我曾經覺得東野是一個太厲害的作者,因為他總是寫出我最想看的題材類型與思考探討,不過接觸越來越多以後,我才發現其實那只是因為一開始我有意識地選擇自己想要的來看,當這些看完了以後,後面再看的東野就漸漸失去了共鳴,隔了很長一段時間讀了「嫌疑犯 X 的獻身」後才又總算找回了過去對東野的共鳴。
因為在接觸東野時的感覺真的很強烈,所以即使在那之後閱讀的幾部東野作品已經沒有太多喜歡的情緒,但是「閱讀東野」卻成了一種很自然的習慣,東野的書不管如何地覺得不喜歡,但是一定會讀完。
而對於宮部美幸,由於缺少了那麼一點像當初認識東野的心動,所以在選擇上就顯得很被動。


現在閱讀宮部美幸,感覺已經和我現在閱讀東野圭吾時一樣了,不同的是我對東野有種熟識的習慣性,就是那種只要在架上看到一本沒讀過的東野作品,就會很自然地取下翻閱的慣性動作。但我真的有種覺得東野的書已經「看得差不多」的心態,感觸越來越少,而多的只是零星的一些想法和又看完一本書的成就感而已了,而閱讀宮部美幸的書,就是這種感覺;不錯看,可是沒太多想法。


我看了不少東野圭吾的作品,但是宮部美幸的卻不多,比起東野圭吾相對少了很多。


為什麼呢?不是我對宮部有偏見,而是我不太喜歡看推理作品。不管類型是偵探、警察還什麼的都不太喜歡。倒不是覺得難看,只是不太喜歡日系推理文學的文筆。
是不是日本的推理類型作品都是這個樣子?不管是哪個作者,只要寫到推理就會呈現相同的某種味道,像我接觸宮部的第一本書「火車」時,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松本清張的「砂之器」,那種感覺是覺得除了故事不同以外,其他部分都極為相像。後來看了恩田陸、內田康夫、米澤穗信等作家寫的推理小說,都有相同的感覺;雖然故事手法不同,但都有一種異曲同工的冰冷色調,那冰冷不是無情殘忍的冰冷,而是不論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作為視角都無法忽視的某種旁觀者的冷漠。


宮部美幸就有這樣的感覺,其實;東野圭吾也有。


不管我對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多麼地有所共鳴,那種第三者的觀察冷漠感依然存在,那不是我很喜歡的感覺,如果太過濃厚的時候,往往成為我進入書中世界的牆。
宮部的作品,那道牆的感覺就很明顯,其實我覺得在細部描寫上,宮部比東野優秀很多,宮部的作品有東野沒有的溫暖,原因就在於她那比較多的細部描寫,多了這些可以有效地幫助我了解人物的性格,在內心的感受上也比較能多一點體會。
而東野就少了這些,但是那同樣又是東野作品的特色,因為東野的極簡反而使得那道牆得以用隱晦的面目作為偽裝,讓那偽裝而成的不透明變成了美感,而那份美感耐人尋味。
宮部是清楚而明細,因而那道牆就顯得很清晰了。


「蒲生邸事件」是我讀了好幾本宮部的書以後,終於看到的最有感覺的一本,因為她在每個部份的描寫都很足夠,不會厚此薄彼,尤其是最後的結局也是我看過的宮部作品裡最棒的一個。
可惜的是;那道冰冷的牆還是很厚。


而最讓我有感覺的是裡面對於時空與歷史觀念的討論。
這本書跟之前宮部的「十字火燄」一樣是科幻的題材,不過「十字火燄」裡有好幾個能力不同的異能者,「蒲生邸事件」則只有一種異能者:穿越時空的時空旅行者。


既然穿越時空,免不了都會提到改變歷史的探討,我最早認識「穿越時空」這個名詞,是小叮噹的時光機,後來隨著年紀的增長也不免地看過幾本有關時空旅行的書和電影。關於時空的觀念有太多論點,多到不知道那種才是正確的,正因為穿越時空還做不到,所以時空;才總給予人那麼多的想像吧?


故事中的時空旅行者平田是這麼說的:
歷史是人類累積而成的。層層累積的東西要垮的時候,再怎麼都是會垮的,會歪的時候,再怎麼扶還是會歪的。歷史的洪流是必然的,即使是一個通曉過去的人從未來穿越時空而來,提出種種忠告,要徹底改變歷史的流向是不可能的。
讀歷史時常看到某人的出現或死亡、還有某個事件的發生成為了歷史發展的關鍵。也許當時不這樣、後來便不會那樣。這是讀歷史時必然有的設問與試答,我時常深信很多事件不是一定的絕對,而是具有可能逆轉的空間,歷史;充斥著許多微小的因素交錯,因而構造出巨大的整體構造,如果改變其中一個因素,不論是多麼的微小,結果也一定會有所不同。
但是平田的說法否定了這一切;沒錯,歷史並非是單一的,由許多複雜的元素所累積而成,但這累積而成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最終」;是早已經決定好的事,整個大的方向已經確定,而要違逆這樣的方向,完全是不可能的。雖然有許多細微的成因,但那些就算消失或改變,也無法改變歷史,該發生的依然會發生,到結果的那個中間過程或許可能出現不同,但最終結局會是相同的。


小叮噹裡大雄的孫子世修在從二十二世紀來到大雄所在的年代時,對於大雄所提的問題,「如果改變歷史,那麼你 ( 指世修 ) 不就不會出生了嗎?」的解釋是;雖然改變了,但結果並不影響,就像從這裡到那裡的起點與終點始終相同,只是交通工具不同而已。
平田也提出與此類似的想法:
人類對於歷史的洪流而言,只不過是小小的零件,是可以替換的
把小叮噹和平田的說法一樣比對,如果終點是歷史的結果,那麼人類就如同交通工具,也就是說達成事件的人,也許盡然不同,但最後成就的結果必然會是相同的。


我覺得這種說法所闡述的意義就是;歷史帶有某種不可違背的意志,而選擇了某些人去完成這份意志。這讓我想起了「浪人劍心」裡志志雄與劍心提到的「時代的選擇」,個人命運的成敗與否,很大的因素取決於時代的選擇,時代的意志為何?結果就為何。如同志志雄與劍心的決鬥,雖然志志雄的實力壓倒性地強大,但是時代的意志在於劍心這邊,所以劍心成功,而志志雄失敗。
劍心曾對此結局感慨地說;如果以成敗來論定對錯,那就與志志雄的觀念無異了,在這個時代內能做的只有執行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
志志雄把成敗當作是天命、生存理論的依據;活下來的就是強者,而劍心則不是,他謙卑地看待時代的意志,也不認為最後的結果就是英雄與否的依據,因為那充其量不過是被選擇上了而已。
歷史也是這樣,我讀了「蒲生邸事件」對於歷史時空的改變所下的結論衍生出來的想法就是如此;沒有相對的正確選擇、而只是做出了一個選擇。


在這個選擇內,能做什麼?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如果所有的一切都已經是決定好的,那還有什麼是有意義的呢?不管當你做多少事情其實都於巨大洪流毫無影響的時候?
更明白一點地說;活在這個當下,我的使命是什麼?有什麼是相對巍然歷史而渺小的自己的一生是自己獨有的?坦白說;活了近三十年的我也還不知道是否有那樣的東西,不過在讀完「蒲生邸事件」以後我倒是知道了一件事;在時間的推進下,身處於這個歷史空間的我,能做的就是活著、活在眼下這個時空中,以現在的模樣與價值觀繼續摸索著活下去。


所有的批判,其實是站在現在的角度去觀察的,思考與想法超不出我所在的這個時代,這樣子的我拼命地過著。


或許確實;我作為人,只是構成歷史的一個零件,並不主要也不重要,但在大方向的前進下,雖然平凡但至少來能夠努力地做到細部的修正變動吧?


也許哪一天,當平田所稱的「累積」到達的時候,我是不是也有可能被時代所選上?



PS.
一直寫到了結束,才發現自己這篇文章其實已經偏離「蒲生邸事件」有段距離了啊…
可是;在讀完它的時候,我腦中心裡所想到的,確實就是這些。


 



書名:蒲生邸事件
作者:宮部みゆき
   ( 宮部美幸 )
譯者:劉姿君
   王華懋
   婁美蓮
出版:獨步文化
   2006年07月28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 ( 2010 ) 冬天讀万城目学、讀關西三部曲的這一兩個月,中間的心情過程是很戲劇化的轉折改變;從驚訝喜歡而產生的期待、到了意外失望而放棄,我只能說,今天會有這樣的情況都是「鹿男」害的,就是因為「鹿男」實在太好看了,才會讓我對万城目学其他的作品產生了興趣,也正因為如此,我嘗到了那種從高度熱烈轉變為零度冰冷的滋味,像坐雲霄飛車從最高的景點迅速滑下一般。
為什麼同樣都是有些異想的題材,但我對「鹿男」和「鴨川荷爾蒙」、「豐臣公主」兩邊的感覺會有這麼大的落差呢?


我覺得首要原因是因為在我看「鹿男」的時候,並沒有抱持著太多的期待,而在之後看後面兩部作品時,卻非常興奮地想要再一次感受「鹿男」帶給我的意外驚喜,但是在這樣的心情前提之下,後面我看的作品一定得要有更好的水準表現,至少也要維持與前面相同的水準,不過就我的感覺,客觀的感覺比較;「鴨川荷爾蒙」和「豐臣公主」的內容跟「鹿男」還是差了一點,本來那一點點並不是多麼嚴重的缺失,但是抱著太過期待的想法,就變得很致命。


而其次是我覺得;万城目学這個作家確實有他很獨到的創意和想法,而他的故事本身都很特別與特殊,但是在人物的塑造上都很弱,基本上角色都是用來鋪排劇情的進行而已,但是關於內心的描寫深度都很不均勻,坦白一點地說,不夠細膩,不管怎麼說都缺少了一點靈活的感覺,彷彿就是只活在紙上而一點都不真實生動。
有一點很特殊的是,關西三部曲的男主角都有著很特殊的怪癖和性格,像小川神經質、安倍迷戀鼻子、大郎想當女生~~這可能是作者個人喜好的設定,也許万城目学並不喜歡描寫人格上好的特質,而特別喜歡從怪癖和壞習慣著手,,但我很少看到書中對於他們這方面的性格有做什麼深入的描寫,是他們本來就是那樣、而且就是想這樣的直接設定而已,這種缺少內心刻畫的描寫,就使角色很不真實,而不幸的是他們的怪癖一點都不可愛,如果能夠好好地把他們的怪癖轉變成使讀者理解這些角色內心世界的突破口,那說不定他們會可愛很多,可惜的是並不是,所以三個男主都不討喜,甚至有些令人討厭。
我想我會比較喜歡「鹿男」,或許就是因為雖然男主小川的神經質雖然很怪異,但神經質這個特質,在和安倍、大郎相比以後還算比較正常吧?至少三個男主角裡,小川也是比較討喜些的。


第三也是最後,真正的重點還是在故事上。
「鹿男」和「鴨川荷爾蒙」於這個部份都還算好,「鴨川荷爾蒙」的問題我覺得是出在前面我說的;人物、男主角的問題,個人認為「鴨川荷爾蒙」的安倍是關西三部曲中最不討人喜歡的角色,任性而且從不考慮後果,只憑一己之私就分裂了社團,而在與朋友的交往上也很少考慮對方的感受,處理愛情的態度也非常糟糕,或許万城目学就像我前面說的,不喜歡描寫關於人格上好的特質,可能他覺得那才是真正的真實人性,不過開朗有開朗的、陰沉有陰沉的魅力,但是安倍尷尬地存在於兩者之間,因此什麼魅力都沒了。
除去主角的失敗描寫,「鴨川荷爾蒙」的故事倒是沒有問題的。
而「豐臣公主」就是最糟糕的情況,角色的塑造已經差勁,故事的部份也乏善可陳,關於大阪國、關於王女的這些在故事中的解說,都讓人有種餅做得很大、吃的時候餡料卻只有那麼一點點的不滿足感,當人物和故事都沒有辦法有應當理想的演出,「豐臣公主」的失敗也是可以預期的了。
嚴格說起來;關西三部曲的故事都不是非常優秀的類型,只是在於內容的深度以及替幻想的解釋,是否夠具水準?「鹿男」是最成功的,不讓那些解說太過艱澀、有深度卻不構成難度。「鴨川荷爾蒙」在故事題材的表現上也很穩當,但是傳奇性還差了點。「豐臣公主」是最具氣勢宏觀的想像,但效果可憐地就只有一點點。


讀完關西三部曲以後,我其實試著想去閱讀万城目学後來在台灣新出版的新作「荷爾蒙六景」,是「鴨川荷爾蒙」的後續,不過在書店翻了幾頁以後,終告放棄,因為這本書把我所理解的万城目学缺點都明白地顯現;人物依然平板不討喜、內心描述淺薄缺少厚度,加上「荷爾蒙六景」剔除了他所擅長加入的幻想傳奇要素,已經沒有什麼能吸引我繼續讀下去的誘因了。


憑良心說;我認為万城目学是一個還不錯的作家,構想和題材都很有意思,但是感覺他表現論述自己的能力還不夠好,因此在作品的表現上,就少了好多應該具備的東西,他的作品裡我真心承認好的只有「鹿男」,其他像「鴨川荷爾蒙」和「豐臣公主」都不免地有哪些部份無法喜歡,而在這關西三部曲之後出版的「荷爾蒙六景」,更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万城目学還沒辦法寫這種純粹個人性向的純文學作品,因為純文學不一定需要特別棒的故事,但很注重下筆的筆法、描述心境的能力以及像是喃喃自語般與自己對話的真心,而這方面卻是万城目学最致命的死穴,寫故事時只要能夠把劇情寫好,那麼關於情境心緒的描寫還可以使人忽略,但是如果要寫像「荷爾蒙六景」這樣類型,就不能不把這個部份給做好,因為那就是它們所應該具有的魅力;平淡簡單卻細膩清楚的、心靈的聲音。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偶然的情況下,讀了万城目学寫的那本「鹿男」~~
本來我並不期待「鹿男」這本小說,因為看過日劇以後,怎麼也不會覺得這部讓人看了昏昏欲睡的日劇;它的原作作品能夠有多麼優良。
看這本小說純粹真的只是因為不知道該在圖書館借什麼書回來看才好,那時的想法是這樣的,我預設了一個情況;比起完全不認識的作家而言,至少「鹿男」這個故事是我還算有點熟悉的,那麼就算再怎麼樣地感到不甚滿意,至少這本書我一定翻得完,不管是覺得好看難看。
我總是都會有種奇怪的想法;覺得至少看完了一本就是一本,喜歡還是討厭雖然是很重要的情緒,但撇開情緒這個微妙的影響,「讀完」一本書的時候,或多或少一定能得到什麼,或許感覺它真的值得一看而能夠有所感觸、也許認為不過如此而有所怨言,都是一種得到的收穫感。
為了讀完一本書,為了多少希望獲得的,因為這些理由,我選擇了「鹿男」。
但是「鹿男」是超乎我期待的,我沒想到日劇可以把一部這麼有趣的小說改編的那麼沉悶,也沒想到日劇會和原作差了那麼多。
就是因為「鹿男」,讓我對万城目学這位作家產生了興趣,展開了我對万城目学作品的尋訪,於是;就從這本從「鹿男」開始,讀完了万城目学的關西三部曲,而在那之後,我就沒有再讀過万城目学的任何一部作品,或許在短期還是更長的時間之內,我應該是都不會想要再去讀万城目学的書了,我覺得關西三部曲就很足夠令我理解万城目学了,就目前為止我就是這麼感覺的,他的作品、應該說問世的中文版在這三本以外的其他作品,個人認為其實沒有什麼看的必要了。


 




鹿男:古老歷史傳承的鄉野傳奇



我是先看日劇,才看原作的。


日劇其實並沒有拍得很好,當初看日劇時只看了兩集共一百分鐘就讓我打了四十分鐘的瞌睡,本以為這麼無聊的日劇,原作一定爾爾,不過原作可以說超出日劇太多了。
雖然現在回想起來;玉木宏的外型實在很符合原作裡那個神經兮兮的男主角形象,多部未華子演少女伊都也頗為適合 ( 但那個長大後會是美人的描述讓我不太能接受 ),可是日劇並沒有徹底地發揮出原作應有的魅力,我覺得日劇是想呈現出原作中那種久遠歷史與現實交錯的神秘感,但沒有拿捏得好,使得刻意營造的神秘變成了沉悶無聊的詭異。
或許我可以這樣理解;那種詭異不是錯誤,而是計算好要表現出來的氣氛,但它卻使得「鹿男」蒙上了莫名所以的懸疑感,沒錯;確實地「鹿男」這個作品一直在追尋古老的某種真相,但那真相其實真正揭露的時候,所企求的並非「原來如此」的拍案叫絕,而應該是「終於明白」的恍然大悟,真相一定要在最後才能揭露,不管任何型態的作品都是如此,但真相在任何型態的作品中也會有不同的揭露方式,日劇「鹿男」把它定位在神祕詭異的方位,也因此使得這部清淡的東方奇幻傳奇被硬拗成推推理解謎的科幻物語。


「鹿男」不該是這個樣子的,初讀「鹿男」的頭幾頁,我很訝異的是清爽的文字敘述,原先因為日劇而作的心理準備,在閱讀時成了不需具備的意外,作者万城目学用很輕鬆卻又很完整的結構述說著一個留傳到現代的古老日本神話傳說;
卑彌呼女王、邪馬台國、出雲、神無月、神有月、引發地震的大鯰魚、老鼠、鹿、狐狸、奈良及鹿島大明神…
這些古日本的神話原本對於遠在海洋一端的我,其實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些名詞多少都曾聽過,陌生的是就只有聽過而已。而透過了「鹿男」的故事,這些原本遙遠的事情一下子變得很接近自己,而万城目学很適度地以文字控制好氣氛,讓這本「鹿男」因為這些還未完全證實的半信史題材而顯得充滿了教科書般的教條沉重,所有的一切都很活潑鮮明而且絕無冷場,我感覺那真是將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最佳作品,把東方文明中那難解的神秘變成了平易近人的簡單,讀來不會因文化的不同而造成隔閡,而是很耐人尋味且頗富娛樂性。


讀完「鹿男」以後,就很難不對万城目学產生興趣,尤其在讀了書本裡的推薦序以後,而這也是我之後會去讀「鴨川荷爾摩」與「豐臣公主」的原因。



 




鴨川荷爾摩:二流的文字原作、三流的影像改編



很多讀過「鹿男」的人更推薦「鴨川荷爾摩」。
所以我最終還是沒有辦法拒絕「鴨川荷爾摩」。


沒有一部作品,像「鴨川荷爾摩」這樣;讓我在看完小說以後已經覺得些許後悔,而在看完這部作品改編成的電影以後,更加懊悔得無以復加,這兩種心情加起來就是一種極端的、完全的、憤怒的不甘心,為什麼我要如此地多事地再去看電影?當初在看完小說時感到有點失望時就該停手了,何必呢何必~~何必要做這樣的白痴動作?


讀「鹿男」時,看見許多「鴨川荷爾摩」的好評,說比「鹿男」精采,這讓我對「鴨川荷爾摩」有了非常多的期待。
可我讀完後發現那些期待真的是不應該具有的情緒,我覺得「鴨川荷爾摩」比「鹿男」差多了,在陰陽五行及傳說方面不及「鹿男」的深入淺出,而在故事的安排上,主角安倍實在是一個讓人喜歡不起來的角色,而關於情感的交流和心靈方面的描寫也略嫌淺薄欠缺深度。


唯一讓我覺得還有亮點的是聰慧的女子楠木文和題材整體狂亂的奇想。


雖然覺得這本小說不算優秀,但是至少還算能翻完的作品,只是有些失望它其實不是這麼樣地值得高評價。
不過我真沒想到電影版可以比小說糟糕,而且是糟糕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原有的奇幻被徹底地傷害,已經很薄弱的情感描寫更加地完全遭到無視,連最後還能期待的楠木文在栗山千明的詮釋下也根本找不到一絲絲原作中冷靜深沉的智慧模樣。


看完的時候我只有一個想法;莫名奇妙!這部電影到底在演什麼東西啊?沒有半點內涵也完全不具娛樂性
電影片商在拍這部電影實在想什麼呢?到底到底到底在想什麼呢?
究竟是想拍出什麼樣的一部電影呢?究竟究竟究竟是想拍什麼電影呢?
難道就只是想說日本已經可以拍出役使小鬼的3D動畫的電影嗎?



 




豐臣公主:欠缺感動的生硬相傳



「豐臣公主」也改編成電影上映了,万城目学的關西三部曲依序分別改編成電影與日劇,但是從「鹿男」開始,我就覺得万城目学的作品在影像的呈現比起原作都不是很成功,所以對於「豐臣公主」的影像化,我不是很看好。
事實上「豐臣公主」也是讓我決定暫時拒絕万城目学的原因,前面「鴨川荷爾摩」的些許失望只是一個開端,是到了「豐臣公主」才真的將那開端變成了結果。


對於稍微熟習日本戰國的人而言,「豐臣公主」這個書名實在不能說沒有吸引力,大阪城、豐臣秀吉──這幾個關鍵的詞語再聯想到「公主」,就會更令人感到了興奮。
可是其實看完以後,會很失望地發現「豐臣公主」在關於戰國方面的敘述的敘述實在很薄弱,而從這題材做出各種延伸的幻想中,也很難找到某種這類作品應有的似是而非、欲真還假的魅力,「豐臣公主」被以「日本的達文西密碼」來形容,但我覺得不能相提並論,「豐臣公主」無法像「達文西密碼」這樣做出許多符號、宗教歷史的論述,而只是沾一點邊的輕輕帶過,如此而已。
想要看到「豐臣公主」是如何地將歷史與傳說結合在一起的話,註定會是失望的,因為這裡頭的幻想成分太多,儘管原本就該具有想像的虛構成分,但是提不出證明的想像只會顯得空泛,如同「豐臣公主」這樣沒有抓到重點的空洞。
如果沒有太多的期待,「豐臣公主」並不至於是一部多壞的作品,但是因為多了這些期待,失望也隨之擴增,要我來形容,我覺得這是一部雷聲大雨點小的小說,儘管題材的設定是那麼地吸引人閱讀,但是看了以後會難堪地發覺這個題材很大,但它所放射出來的東西卻很小。



 


 



書名:鹿男あをによし
    ( 鹿男 )
作者:万城目学
譯者:涂愫芸
出版:皇冠
   2008年06月30日


書名:鴨川ホルモー
    ( 鴨川荷爾摩 )
作者:万城目学
譯者:涂愫芸
出版:皇冠
   2008年12月29日


書名:プリンセス・トヨトミ
    ( 豐臣公主 )
作者:万城目学
譯者:涂愫芸
出版:皇冠
   2009年12月28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台灣人,我卻一次都沒有看過「海角七號」這部電影。
我知道那是血液裡一種不想跟大家一樣的無意義的叛逆所導致,當然這讓我錯失了很多好東西,也錯過了許多事情討論最熱烈的狂熱高峰。
明知這種個性很糟糕,可是我卻怎麼也改不過來。


沒看過「海角七號」,但是看過太多人對它紓發的感想,而這裡面印象最深的是新井一二三寫的「魏德聖的彩虹」。
不過我那時沒有記報紙上專欄作家的習慣,所以儘管對這篇文章覺得印象深刻,但是我不知道那是新井的文章。直到後來讀了新井的「新井、心井」以後對這個作者產生了興趣,於是才發現了在這之前就讀過她的作品。
其實「魏德聖的彩虹」這篇文章主旨不是在講「海角七號」,而是新井對魏德聖導演的新作「賽德克.巴萊」期待的心情,但既然提到了彩虹,就當然還是會說到「海角七號」。


完全沒看過「海角七號」的我,不懂「海角七號」的我,關於「海角七號」的一切,反而都來自於一個日本作家述說的印象。


新井對「海角七號」情感深入的探討令我詫異,很多元素和劇情,新井都一一拆解並從中挖掘出自己獨特的想法,我看過很多關於「海角七號」的文章,但沒有人像她寫得這麼詳盡,從影片中的彩虹與項鍊連結到原住民的圖騰與符號的意義都有她的觀察與想法,不能不說這讓我感到很汗顏,而且看了新井對「海角七號」所書寫的想法與感動,更讓我感到慚愧,我覺得自己就算沒看過新井寫的文章,而看「海角七號」也不可能會像她一樣解讀出這些元素。


我知道新井很喜歡「海角七號」
新井對「海角七號」的熱愛,從她解讀出的元素便可以看出端倪。她很詳細地以原住民的眼光、南台灣的心情、時代與歷史的交錯變遷、音樂歌曲在劇情裡使用的意義。也就是因為這樣;她可以一遍又一遍地看「海角七號」、一次又一次地為它感動,因為新井她找到了這些讓人流淚的條件,而那是我在其他關於「海角七號」的心得文章或是言談裡看不到的。
或許是因為;新井是日本人,而我們是台灣人的關係。


儘管再怎麼敏銳,某些習以為常的事情是怎樣都很難表現出來的,這不是疏漏,而是太過習慣了所以感到很平常、於是就不以為意。
可是真正的感動就藏在這些從來不注意和認為一向如此的日常生活中。
有句話說;魔鬼藏在細節裡。那是提醒人們,很多微小的沒注意到的地方,裡面往往藏有致命危機。
但我覺得這也可以說;天使藏在細節裡。有太多看習慣的事物,因為那已經成了生活中俯拾可見的如風景般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我們就不再會為了那些感動產生流淚的衝動。


新井並沒有置身於我們這樣的環境裡,所以她反而能看出這些感動。
我想到了在中華民國百年之際,聯合報策劃了一個由外國人來說他們心目中台灣印象的文章專欄,我很喜歡那個專欄裡的文章,很多國外的朋友很常提到一件事;台灣的人缺乏自信,常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有多麼好、也不知道自己有多麼好。
那就跟新井看「海角七號」所理解到的只屬於台灣的感動,道理是一樣的吧?


身為會使用中文寫作的日本作家,但在我讀過的幾本散文集裡卻沒有看過任何有關台灣的文章,香港、北京、新加坡都常看到,可唯獨缺少台灣。有時心裡是有些覺得不平的,為什麼獨漏台灣?所以這一次終於看到她以台灣為名集結的一本散文集,自然會覺得算是如願以償了。這本書也收錄了過去新井曾在報上撰寫的有關台灣的作品,並且提到了她為什麼在之前集結成冊的散文集裡沒有收錄台灣題材的文章的原因,而那也是台灣讓她哭泣的理由之一,在經歷誤解而後瞭解的過程使新井嚐到了探究的心靈體驗,也更能理解那些感動是如此地複雜,卻又真摯單純地讓人無法忍住淚水。


台灣為何教我哭?
新井一二三從「海角七號」出發,一步步地探索,終而找出答案。而這本書就是她所歸納整理出的答案。
讀了新井所找出的答案,我想不只是新井知道了台灣為何教她哭泣,我也才知道這麼久的日子以來,我一直忽略了台灣因歷史變動和統治轉移而造成的文化底蘊與靜默溫柔,那種包容一切的溫暖是台灣之所以教新井哭泣、也令我感動並且慚愧的力量。


台灣教新井哭、新井則教我為台灣而哭。




書名:台灣為何教我哭?
   ( なぜ台湾は私を泣かせるのか?)
作者:新井一二三
出版:大田
   
2011年03月01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和所謂的純文學、還是世界級文學獎得獎巨作無緣的人。那種根深蒂固的印象始自於對於自我藝術欣賞眼光的欠缺、還有內在底蘊不足的自慚形穢。
正如還在唸書時朋友的一句戲言:
「得獎的電影大多都很無聊」
我看待所謂的文學獎作品,也都是這樣的態度。事實上任何與藝文有關的得獎作品我都很難接受,我總是不懂;一件簡單不過的事情為什麼一定得要用如此費力的方式來描述?又或者,何必得用看起來沒有任何關係的形容來連結創作者所想表達的意念?那是我對藝術最大的不解、也是我始終無法領略的精神。


我認識的朋友有那種可以一口氣看好幾部電影,不管是任何類型的他都能說出到底在演什麼,為什麼這麼演的了不起電影迷。也有那種只要是想讀的書就一定讀得下去也讀得完,並且能很有邏輯地拆解出文字想描述的意境的厲害書迷。當然更不缺的是對於任何音樂都能夠找到如何欣賞的方式和批評角度的專業樂迷。
坦白說;我很羨慕這樣的人,也很想成為這樣的人,我覺得那才叫個「迷」應有的態度。事實上若以這種標準來審試的話,可以說我從出生以來都沒有真正迷過任何事物,因為始終有太過強烈的刻板印象與自我意志,無法作到這種全面性深入的研究精神。
即使是現在以閱讀為主,也還是一樣。我依然覺得自己不是真的喜歡看書,因為我所涉獵的領域實在太狹窄,選擇上又帶有太多條件。就像前面說到的,許多經典作品和得獎大作,我往往翻了兩三頁就覺得實在很難懂它到底想說什麼,因此就放棄了。
雖然我比較偏好日本文學,但是日本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兩個作家;川端康成與大江健三郎的作品我也是讀了幾頁就翻不下去了。既然連最喜歡的日本文學都如此,其他應該也不用說了吧?這種想法其實帶著點自暴自棄的消極,我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大概永遠對於諾貝爾文學是永遠閱讀不能了。


我沒想到的是;後來會碰到一個作者、一本書打破了我的一廂情願。這是我第一個讀完一整本書的諾貝爾文學作家;他是土耳其的作家---Orhan Pamuk,台灣翻作奧罕.帕穆克,2006 年諾貝爾文學獎以「在尋找故鄉的憂鬱靈魂時,發現了文化衝突和融合中的新的象徵」為由將這文學界的桂冠頒給了奧罕.帕穆克。而他也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土耳其人。



其實,最初讀奧罕.帕穆克的作品時,我根本不知道他是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不像之前讀川端和大江的書時帶著那麼點期待的興奮,我只是恰好看了書本封面上的介紹覺得好像很有意思,所以才從圖書館借回去看的,現在想想;那可以說是種非常巧合的安排,因為在完全不認識這個作家的情形下,那回我借走的五本書裡有兩本都是他的作品,但是當時我卻完全沒有留意,直到讀完一本以後,才發現到另外一本原來也是同一個人寫的啊。
讀的第一本奧罕.帕穆克的作品,是 1998 年的「我的名字叫紅」,就是這本書讓我認識了奧罕.帕穆克,也是因為這本書讓我喜歡上奧罕.帕穆克。



「現在我已是一個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屍體。」
這是「我的名字叫紅」開頭的兩句文字,我只看了這兩句。就知道自己被它吸引住了,非常確定的直覺,我明白如果沒把這一本厚厚的大部頭書看完的話,其他剛借回來的新書我一定沒有心情讀了。
那個第一章的篇名就叫做「我是一個死人」,這個篇名和「屍體」的第一人稱敘述,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那時第一個感覺是:「怎麼會有這麼特別的一本書啊?」
事實上我覺得「我的名字叫紅」很難讀,應該說是對我而言,閱讀它實在很困難。對於土耳其,我基本上是十分陌生的、而對於伊斯蘭宗教與文化,我一樣是陌生的。但也正是這種什麼都沒有的印象,讀起這本書才會如此地倍感興致。
奧罕.帕穆克很技巧地在書裡穿插了很多小故事來經由書中角色的口中說出,那些小故事究竟是史實亦或是傳說?事實上對土耳其不熟悉的我根本無從判別,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奧罕.帕穆克正無聲無息地利用這些敘述來悄悄地塑造角色的形象,也正帶領我慢慢地接近了解我一無所知的土耳其世界。
我很喜歡「我的名字叫紅」裡各章角色以第一人稱敘述的那種寫法,那讓每個人物的個性都變得立體而且鮮明,而在這種多重視角的故事進展裡,又隱藏著厚重難以翻閱的推理懸疑氣氛。
如果不是文字功力深厚得到了家的人是無法做到這樣的書寫方式的,那要具備細膩的觀察力和豐富的學識,才能以一人而寫多人,卻人人不同。我尤其喜歡的是裡面關於狗、死神、馬、紅 ( 顏料 ) 的敘述,因為那必須別具高度的想像力,而想像力,那正是作家之所以為作家的要件之一,要寫出自己的想像、要想像自己所要寫的,作家就應該如此,而奧罕.帕穆克做到了。


讀奧罕.帕穆克的書,才會知道土耳其這個位於歐亞大陸交界處的國家,在歷史的長河中其實承載了多少戰爭與文化的衝突磨合。
我所認知的東方與西方的所謂主流文化,過去都曾從這裡經過到達遙遠的東方與西方世界,土耳其是東西的交界處,凡經過必留下痕跡,而讀了奧罕.帕穆克才會了解;那文明刻畫過的痕跡深重得難以令人想像。


伊斯坦堡這個古老的城市,往常只出現在歷史課本裡、意義是帝國的首都,它有過好幾個名字: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然後是現在的伊斯坦堡,它曾經是宗教與文化的中心,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稱霸歐亞大陸時也以它作為首都。
若沒有讀奧罕.帕穆克,我並不知道原來伊斯坦堡有著這麼多的故事,留存著這麼多文明的殘跡,這個城市經歷了新舊時代的歷史與文化的人文薈萃,擁有舊時代的沉重空氣與新時代的蠢蠢欲動,不知道為什麼,竟令我沒有理由地為之傷感。
博斯普魯斯海峽依舊蔚藍得讓人覺得是不可思議的深邃,美麗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深藍的海水看過千年歷史的斗轉星移,深深橫斷歐亞大陸,既是切斷兩邊的阻礙,也是兩邊的連結。就好像土耳其一樣,曾經是歐洲亞洲的連結,但也曾擋在其中,承受了那樣的相會與隔絕。


這都是閱讀了奧罕.帕穆克以後我才知道的事情。


在讀完「我的名字叫紅」以後,我閱讀的第二本奧罕.帕穆克是「黑色之書」。


其實比起「黑色之書」的內容,我更喜歡收錄在這本書裡的;2006 年奧罕.帕穆克於當屆諾貝爾獎領獎時的得獎感言。


我想分享的是這篇奧罕.帕穆克在 2006 年領取諾貝爾文學獎時的演講演,名稱是「父親的手提箱」。
如果沒記錯的話我記得它是收錄在「黑色之書」裡,因為我記得我是讀完「我的名字叫紅」以後下一本讀奧罕.帕穆克的書時讀到這篇文章的。開始閱讀以來有兩篇作家的演講讓我讀了很感動,一篇是村上春樹在 2009 年時到耶路撒冷領取文學獎時的致詞,另一篇就是奧罕.帕穆克這篇「父親的手提箱」。



其實讀這篇演講,讓我很訝異的是它的風格,那似乎和我透過「我的名字叫紅」認識的奧罕.帕穆克不太一樣。我覺得他的文筆應該是冷靜疏離地去細膩地一步步將所有情感鋪陳出來的感覺,那種冷靜有時有點給人冷漠的感覺,其實那是太過壓抑也太想完整敘述時而不得不試圖客觀的必要之惡。
我並不很喜歡奧罕.帕穆克的文筆,但極愛他文字營造出的這種似近還遠的感覺,像是;想跟你說又說不出口、明明知道又不知如何說出,於是必須自那欲拒還迎的言語裡去盡力感受他想表達的情感、從那以精練冷僻的文字裡剖析他那無法言語的心情。


但是這篇演講完全沒有這樣的味道,奧罕.帕穆克以相當口語化卻不落俗套的口吻描述他對父親的思念,以及自己對於走上這條寫作之路的一些看法。


雖然那與我認識的奧罕.帕穆克有些差異,可是我很喜歡這種樸素真誠的述說,因為處處透露著濃濃暖暖的溫情,包括他提到的對父親的氣憤、乃至於從那氣憤中理解了自己與其說是生氣不如說是嫉妒的情緒,我都能感覺得到這個得到諾貝爾獎的大作家,面對父親時心裡一直在意著父親的存在,而那影響了他多深,他卻得在這麼多心情的回首時才徹底了解到。
這份思念令人感到溫暖,卻也鼻酸,因為這份思念之情只能是在回憶裡找尋、在整理著手提箱裡的遺物睹物思人時才會如此地鮮明。


那手提箱裡深藏的不只是親情與生活上的意念,還有為了文學所奉獻的靈魂。
奧罕.帕穆克從父親因文學而受的苦難裡看見了作家必需忍受的孤寂與壓力,必須與這個世界保持不斷的聯繫來發掘新的靈感,但又必須將這些發掘出的靈感存放在自己身上來思考出一個自我的世界,而那就是孤寂的來源。你雖然與世界相通,但某些時候你一定得自己一個人才行,把自己放在一個與世隔絕的新的結界裡,沒有人能幫你、只有自己才能夠幫助自己在這個結界裡找到新的突破。
我記得好朋友 Closer 曾跟我說過:寫文章其實就是和自己對話。也就是說在某個階段,只能和心中的另一個自己進行探問與查詢,因為所有的心情只有自己才可以了解與釋放。
仔細地一想那是多麼孤獨的事,將週遭化作萬籟俱寂的絕對安靜,聽取自我內心的聲音,從那反覆不斷的過程裡,找到真正的聲音。


開始寫網誌以來也有一段時間,對於奧罕.帕穆克在演講裡說到的:
「寫作就是一個人完全讓自己歸隱,並耐心、執著地研究人們進入的世界,把內心的自省轉化為文字」有非常深刻的體會,因為這種必須將感官知覺變得異常敏銳卻又必須徹底放空的境界,確實是寫東西時常會感受到的情境,這種感覺苦悶又壓抑,是沉重卻無聲的強烈孤獨。


可是卻必然得如此。
因為那樣才能塑造出屬於自我文字的新世界。
孤寂是寫作時最可怕的敵人,也是至為重要的助手。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山崎豐子的封筆作,讀這本書的序知道這件事情時,讓我感到了有些措手不及的意外。
心中第一個想到的是在讀「不沉的太陽」時知道的;為了收集資料與親身體驗自己寫作的故事環境,不顧年事已高而毅然前往非洲大陸的作家的背影,有些刻板印象地認為那應該是有些駝背的身軀,緩慢地走著而眼神卻堅定和煦,散發著堅毅的智慧光芒…
這個印象也許並不正確,但卻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山崎豐子,擁有不由分說的強大意念和對寫作的無比堅持,是一個一筆入魂的真正了不起作家。

五十年的寫作生涯、不曾間斷地持續寫作到了八十多歲。
真的,也該是休息的時候了。

書名:運命の人
    ( 命運之人 )
作者:山崎豊子
譯者:王蘊潔
出版:皇冠
   2011年01月24日 ( 上、中 )
   2011年03月01日 ( 下 )

 

記者出身的山崎豐子,以記者作為主角來寫作的作品卻幾乎沒有,直到最後一部「命運之人」才以記者為題材,我無法不認為山崎豐子是別有用心的刻意安排,我想她一定很早就決定好要以記者的故事做為告別文壇的封筆作,畢竟以報導文學見長的她,記者生涯對她的影響很大,而且這麼多年來有好多部作品,都是以接近揭發和影射的方式去述說那些藏在平靜表面下的暗潮洶湧,我相這也是山崎豐子在轉為作家後身上仍然不曾消失的;認為有義務將這些事情告知閱聽大眾,正直的記者靈魂所堅持的一個使命。

 

記者與作家靈魂的融合

「白色巨塔」的後記中山崎豐子提過這麼一件事情;原本此作的結局並非現在看到的這樣,實際上應該是在財前勝訴後就告一段落了,可是以此為結局的情況卻受到讀者的反彈,他們提出了這樣一個理由:
小說雖然是虛構的,但作者必須顧及小說帶給社會的影響,結局也該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山崎豐子重新深思,身為一個撰寫社會性議題的作家所肩負的社會責任,以及小說所帶來的影響力。於是在那之後她續寫了「續.白色巨塔」,故事從財前勝訴後、受害者家屬的再上訴開始,而合在一起就成了今天我們熟悉的「白色巨塔」
這件事讓我感動的是;山崎豐子所考慮並且接受的「身為一個撰寫社會性議題的作家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我想以社會性議題為主的山崎豐子不曾一刻忘記過她的使命,只是經由「白色巨塔」以後更加明白了她所寫的小說對社會的影響力,那決定她所代表的社會責任,而成了日後這個堅持實事求是、針貶時政的社會性作家。
而我認為,那個不曾忘記的使命是從當記者時就已存在於山崎豐子身上,而在成為作家以後則逐漸地變成了另一種作家所該肩負的責任了。

「命運之人」可以說是山崎豐子作家從筆五十年來徹底的反思與檢討了。記者還是作家,其實某個角度來說,在山崎身上看到了這兩種身分的融合,她既是媒體人、也是藝文人,不管是寫文章來報導新聞、還是寫小說來揭發內幕;所存在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一樣地都是以批判和監督的眼光來看待被題材選上的人。
但是這一次山崎豐子把批判的眼光指向了記者,那無疑地是對自己過去的人生做檢視,也是對後來離開這個職位的自己的表現打分數,記者山崎變成了文人山崎、文人山崎則在最後檢討記者山崎,那份檢視自己的勇氣實在讓我不能不敬佩。

 

「知的權利」是否是凌駕一切的真理?

山崎豐子以「命運之人」裡的王牌記者弓成亮太作為切入點;
揭發美日沖繩密約的弓成,向社會大眾盡到了一個記者告知真相及捍衛國民權益的義務,將日本與美國就沖繩歸還談判上的買回金額問題內所藏的內幕給揭露出來,因而受到政府以妨害國家安全為由的名義政治性的反擊。
站在一般國民、閱聽大眾的立場,弓成的行為顯然是正確的,因為兩國政府在外交談判上立下了不實的條文,明明註明是由美國賠償、但暗地裡卻由日本以其他名義捐輸的方式來出這筆錢,不管在任何國家,都沒有人能夠忍受國家用納稅人的稅金,去買這種看起來像是表面成功卻實質賤賣尊嚴和浪費金錢的外交勝利。
機密與不能說的事、應該要得知的權力,這是政府與人民兩者間永遠無法有共識的一個課題,而夾在中間的就是所謂媒體人和記者了。記者應該是要偏向人民的,因為人民是國家之本,記者要作為代替民意監督政府的眼睛,人民賦予記者行使媒體的必須力量,作為支持監督的後盾。
所以在揭發真相的這個論點上,弓成的行為是符合民眾的公共正義,如果不是他鍥而不捨地追查,日本為了達到外交形式上的談判成功而代墊美方賠償金額的不名譽真相就不會被揭穿了。
沒有任何人能同意日本政府對弓成的打壓與攻擊是合理的,因為這根本是醜事被揭發以後惱羞成怒的反應,
「為了維持政權的面子,可以這樣摧毀一名報社記者的生命嗎?」那正是山崎豐子的犀利批判,揭發了政府機關的官僚作風與死不認帳的卑劣作為。

如果故事僅僅如此,那麼弓成就是一個不畏打壓、勇於揭發真相的記者英雄,即使受到壓迫仍然堅持理念的記者典範,但若是這麼單純就好了,這樣整部小說想說的事情就只要聚焦在正與邪的對抗,那樣簡單的善惡二分法就可以了。
但並非如此,或者我可以這麼定論;山崎豐子的作品絕對並非如此,若只是這樣的話,山崎豐子也不會成為當代偉大的作家了。

固然;政府與媒體的官司角力是「命運之人」中的重點訴求。但山崎豐子除了在探討國家機密與知的權力間的衝突以外,另外以弓成取得新聞內幕的過程來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身為一個記者,為了取得新聞,是否什麼樣的方法都可以,而那不管是不是不正確的不道德行為?

弓成和外務省的女公務員三木昭子發生了婚外情,而在那之後就剛好取得了美日沖繩歸還協定裡的密約。這裡面值得探討的是,弓成是不是藉著婚外情來獲得獨家新聞?如果是,這種作法允許嗎?為了新聞的獨家,這麼做真的是可以的嗎?是不是只要高揭著新聞與言論的自由,就可以恣意妄為地去用各種方式來獲取新聞,堂而皇之地把所謂人民有知的權力當成擋箭牌?
正像是裡面那句「髒手握著髒筆,有資格主張知的權利嗎?」
,使用不擇手段的方式取得的新聞,哪怕它是一個對於閱聽大眾多麼正確的消息,難道就可以完全無視那過程裡的錯誤與不道德。這樣的話是不是意味著只要結果是好的,而過程如何都沒有關係呢?

在主張記者應該為了真相與正義不畏強權的同時,山崎豐子寫出了那種英雄其實比常人更脆弱的人性面目。也給予我們一個在追求真相的過程中,是否該對自己的行為有更高標準的自我要求的反思。

 

命運意志下的應許之地

故事的下集,背景放在一開始提到的美日密約的沖繩。
沖繩是日本在二戰時期唯一發生地面戰的地區,戰後沖繩由美國接管,後來在 1969 年才歸還給日本,這其中還包括了美國補償日本的四百萬美元費用,但是實際上那筆費用是由日方支付的,這件事情由一位叫做西山太吉的記者揭露而引發喧然大波,美日雙方皆否認此事,西山因此遭到日本政府以洩密為由逮捕,同時一位外務省的女職員被控與西山有染也遭到政府逮捕,這件事情就是日本史上著名的政治醜聞「西山事件」,「命運之人」就是改編自這個真實事件。

至今沖繩島上依然駐有大量的美軍、存在大量的美軍基地。我記得之前的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其中一項政見就是:遷移沖繩普天間基地。當時的我不是很能了解;為什麼遷移一個美軍基地就會引起日本民眾的熱烈支持,因而引起自民黨政權的垮台。直到讀了「命運之人」以後才了解;沖繩島的島民長久以來與美軍基地和美國人共存的心情,是在太陽底下暗沉的陰影那般沉重且痛苦。沖繩可以說是連接日本二戰前後時空的中間紐帶,也承載了日本在戰後所謂戰敗國的鬱悶與罪過,接受美國的管控、即使在歸還以後依然受制著美國的具體的原罪象徵。
普天間基地的遷移能夠獲得廣大迴響,原來是因為它代表了日本人對沖繩擔負著這份原罪而感到心疼的心情。

分成上中下三本的「命運之人」,下集不只是把故事背景拉到沖繩而已,山崎豐子更藉由弓成亮太的眼睛去讀取沖繩過往的歷史,而從中思考沖繩的人文文化與價值觀。受到政府強烈打擊的弓成,自我放逐到了曾經決定自己命運的密約裡提到的沖繩島,在追尋與探索中,領悟到了自己的使命與該做的任務是什麼。

弓成的結局一如財前、一如壹歧、一如鐵平般令人感到命運的多變與人生的多舛,總是無法令人預料、也總讓人讀罷後無法掩住的長嘆。
或許之所以書名叫「命運之人」,就是山崎豐子在寫了這麼多作品與角色的結局安排以後的感慨之詞,人的意志雖然可以十分巨大,但相比命運卻顯得微小。

我認為這本小說是山崎豐子以既是記者、又是作家的方式作為自我寫作生涯的省思。弓成在歷經命運的磨難之後,了悟到現在的自己該做的是什麼。而這個過程或許也有那麼一點,山崎豐子對於自己從新聞記者轉為社會派作家的一種使命的期許吧。
山崎豐子五十年的寫作生涯,在「命運之人」劃下了完美的句點。山崎豐子無愧於日本文學良心的稱號,始終如一維持她批判的筆法,喚醒人性靈魂中深沉的思考。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緯來明天 ( 三月23日 ) 就要播出日劇版的「不毛地帶」了。所以這篇去年 ( 2010 ) 夏天寫好卻遲遲沒有 PO 上來的心得,也該是要放上來的時候了。


去年在閱讀這件事情身上,最令我高興的就是山崎豐子小姐的作品「不毛地帶」中文譯本終於上市了。


在成為山崎的書迷以後,我就不斷地買進她的書來看。山崎在台灣發行過的中文譯本我幾乎都看完也收藏了,不過山崎還有一些作品並沒有在台灣發行。實在是很難想像;一個在日本有「國民作家」之稱的作家,她的作品在台灣的中文譯本並不完全。


以下是山崎豐子小姐在日本出版的作品與年次。有◎記號代表已在台灣翻譯出版中:


暖簾 1957年 ◎
花のれん 1958年 ◎
ぼんち 1959年
しぶちん ( 短編集)  1959年
女の勲章 1961年 ◎
女系家族 1963年 ◎
花紋 1964年
白い巨塔 1965年~1969年 ◎
仮装集団 1967年
華麗なる一族 1973年 ◎
不毛地帯 1976年~1978年 ◎
二つの祖国 1983年 ◎
大地の子 1991年
ムッシュ・クラタ ( 中、短編集 )  1993年
沈まぬ太陽 1999年 ◎
運命の人 2009年 ◎


在這之前我一直以為山崎豐子的作品應該是很齊全的,但想一想;山崎的作品不是那麼好翻譯的吧?因為山崎的寫作取材嚴謹且深刻,「白色巨塔」裡的醫學專有名詞一定是很傷腦筋的,又或者像「華麗一族」裡頭許多關於傳統服飾的描述,還有這本「不毛地帶」,從二戰之後的俄國集中營、昭和時代後期激烈商戰攻防裡的一些歷史及商業術語,都不是很容易翻譯過來的,所以我想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山崎的中文譯本意外地並不完全的緣故。


我覺得「不毛地帶」之所以能夠上市,日劇的出現是很重要的原因。仔細觀察上列的出版以後可以發現;山崎豐子的作品特別厚重的幾部,如果不是因為影像化的緣故,都沒有出版中文版本,像「白色巨塔」、「華麗一族」、「不毛地帶」都是如此的情形。
不過「不沉的太陽」算是特例吧?因為「不沉的太陽」在台灣出版後,日本並沒有影像化,去年「不沉的太陽」才改編成電影於日本上映。山崎豐子09年的最新作「命運之人」也是預告今年發行,不過現在已經九月,不知道年底前會否發行?如果沒有,那大概就要等到明年了。
「不沉的太陽」和「命運之人」的例外,我覺得是一件好事,代表台灣很多人都知道山崎豐子也想多看到她的作品。我也很希望不只是「不毛地帶」,後面的「二つの祖国」」與「大地の子」也可以有中文譯本上市,畢竟這三部可是山崎豐子以戰爭作為背景來表達自己思想的「戰爭三部曲」啊。




書名:不毛地帯
作者:山崎豊子
譯者:王蘊潔
出版:皇冠
   2010年04月26日 ( 上、中 )
   2010年06月07日 ( 下 )


 


「不毛地帶」在日本是分作四本出版,台灣則是分成上中下三本。
這部作品應該山崎豐子在台灣出版過最厚的了,三冊都超過五百頁,加起來總共一千七百多頁的超厚頁數,在入手時我的雙手不禁地在捧著這三本頗有重量的書時無法停止地微微顫抖,多麼令人想流淚的厚度、多麼令人感到愉悅的厚度啊 ~~ 看著喜歡的作者寫出的書超級厚的時候,我的心中都會有股想挑戰的興奮感,因為把一本又厚又好看的書看完,實在是讓人高興的一件事。


不過我很實在地承認一件事;那就是「不毛地帶」裡許多商業的部份我翻得很快,並不仔細。因為我實在是看不太懂裡面所說的,記得看「華麗一族」時也有類似相同的情況,不過畢竟「華麗一族」最主要的重點還是万俵家族的繁華嚴厲,商業部分的描寫並不算很多,但是「不毛地帶」從主角壹歧正選擇以貿易公司作為第二人生以後,故事就開始進入了商業搏殺的殘酷世界。


不論是「白色巨塔」、還是「華麗一族」、亦或是這部「不毛地帶」,山崎豐子都能夠從這些題材裡很精準地挖掘出「人性」這個東西,而這也表示了;換了多少環境,只要是「人」來構成,就無法免除複雜。會猜忌、會相信,種種正反情緒與心情都能夠從中找到,那種密密糾結的像打不開的繩結一樣看不清楚的事物,就是「人性」。


山崎豐子並非多產的作家,以她極度寫實及深刻描寫的文格看來,確實也無法多產。但也因為如此,山崎豐子的作品完成度都十分地高,因為山崎豐子刻畫的人物都非常真實而且深入。在她的筆下沒有一個人物是可愛的,即使是正派的角色亦然,他們都具有可敬的理由,但也找得到他們在凜然外表之外的缺失。反派的角色儘管具備讓人厭惡的原因,但我們捫心自問卻很難說服自己不會有做出這樣選擇的一天,那就是山崎文學關於人性幽微及明亮的敘述最厲害的著力點,也是魅力的所在。


主角壹歧正作為一個軍人、一個生意人,是嚴厲公正而且正直的,但是去除掉公領域的形象,在私人的方面他卻完全不及格。他不是一個好的丈夫、也不是一個好的父親、更不是一個好情人。這也是我所說的;即使身為正派的角色都依然不可愛的證明。壹歧的優點反映在工作與人生態度上,但是他的缺點卻讓身邊親密的人來承擔。不只是壹歧,「不毛地帶」中稍微認真一點探討的人物都擁有這樣的正反面存在,這是山崎豐子厲害的地方,準確地描述出作為商人的家庭,所不免要面對的家庭問題與親子感情問題。


壹歧有著從日本軍國教育洗禮下對日本國的忠心與使命,不過從二戰時大本營的參謀,歷經西伯利亞集中營的殘忍思想改造之後,回到日本進入貿易公司敘職之後,他的第二人生--也就是成為貿易人員的那一刻起,戰士壹歧正與生意人壹歧正的理念是否能夠找到彼此相安無事的存在?
壹歧認為戰爭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依然懷抱著忠於國家的使命感的他決定以加入貿易公司的方式來為日本國的經濟發展盡一份心力。
但是商場就跟戰場一樣殘酷,壹歧親眼見到同事金子在棉花期貨的戰爭中承受極大壓力的痛苦,以及在那場棉花期貨的交易失敗之後恍如死了一般的虛脫模樣,那讓他理解到了;雖然這不像戰場上刀光血影地充滿生死交錯的血腥味,可是壓力就像把無形的刀刃依然能夠砍得你刀刀見骨。
而後壹歧也在戰鬥機的採購案裡藉由過去在軍中建立的人脈配合自己優秀的指揮組織能力,為所屬的近磯商事搶得了商機利潤。可是他並不喜歡自己用這樣的方式獲勝;走後門、賄賂、關說,最讓自己有罪惡感的是他在這場採購案裡害得自己的同僚面臨牢獄之災,而且還間接地造成一位同僚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生命。


對於受軍人教育的壹歧而言,名譽是比一切都重要的事物,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可以在西伯利亞咬著牙撐過來的原因。但是成為貿易人以後的壹歧卻發現,這個世界不是一個能夠靠名譽就能活下去的,你必須要放低姿態到頭幾乎可以嗑到地上的程度才能夠為公司獲得利益。在某些時候又必須擺出強硬不妥協的面孔,高高在上地無情打退所有可能威脅自己的對手。當壹歧心中產生必須排除公司的第二把交椅里井副董事長的念頭時,為什麼自己會嚇了一跳?或許就是因為他很真實地意識到自己心裡關於戰士壹歧正的許多部分已經被生意人壹歧正給取代了,他腦中所想的一切都是以商業利益和業務佈局為優先的事情,而為了完成這些,壹歧可以不顧一切。
當然;壹歧作為一個貿易公司的員工,他還是算正直的,因為他所考慮的都是以公司利益為優先的大前提,排除里井副董也是在這個前提之下,還有利用政界人士的關說和掮客的仲介也是因為這個前提。但是壹歧並不喜歡這麼做,也就是在他的心裡並沒有;「因為結果是正確的,所以不道德的過程可以接受」的這種想法。


於是壹歧在最後勸退董事長大門引退之後,自己也跟著同進退離開公司的結果並不使人感到意外,儘管壹歧確實是有在貿易的世界打滾的能力,但他不喜歡這樣也認為自己不適合這些,他終於還是選擇了回到曾經有過慘痛記憶的西伯利亞,收埋戰友的屍骨與安撫亡靈的鎮魂慰靈。


壹歧的選擇,讓我想到的是「不沉的太陽」裡那個放棄家屬空難死亡撫恤金、開始走訪四國靈山的老人。他們都同樣選擇了一個與亡靈最接近的方式,那個老人或許必須藉由這樣的親近才能夠感覺與已經死去的家人更靠近一些,而壹歧則需要如此才可以感受自己已經凋零的身為戰士的靈魂,和埋葬在西伯利亞上戰友的靈魂對話的聲音。
而最後壹歧所看見的極光,同樣讓我想起了「不沉的太陽」結局中恩地元看到的陽光。山崎豐子會用這麼相似的手法處理結局不是沒有原因的吧?我想。壹歧與恩地元同樣都是歷經組織鬥爭的人,疲憊的他們尋求的都是心靈上自由與單純的生存之道,恩地元厭倦了人類世界醜惡的排擠,因而嚮往著那看似文明落後可是簡單的原始世界。而壹歧是看透了商場如戰場的無情爭鬥,最終希望能夠回到一個老兵該有的人生,為過去倉卒的逃離留下圓滿的句點。


山崎豐子的結局總是這個樣子,帶著些悲天憫人的心情緩緩地敘述著每一部作品裡主人翁的心情,既像是悲嘆也有些祈求救贖的盼望。那已經很難用好與壞來形容,因為是如此地真實卻又如此地具有戲劇性。
從「白色巨塔」里見聽見的聖歌、「不沉的太陽」恩地元看見的自遠方黑暗大陸升起的初陽、再到了「不毛地帶」壹歧目睹的極光。某種魔幻與現實交錯的感慨無法避免地在闔卷後自心中升起,是否那就是人生的味道,也是人性的模樣?所以只有感慨,感慨著那糾結複雜的人性險惡,也感慨著良知與正直的無法坦誠相對。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山崎豐子是我很喜歡的三個作家之一,今天在讀她最新上市的中文譯本「命運之人」時得知這本書是她的封筆作,內心感到十分驚愕。明知道年事已高的山崎豐子總有一天一定會宣佈封筆,但是即使做好心理準備,真的碰到這一天的時候仍然讓我感到意外,也覺得有點遺憾。


以後再也沒辦法期待山崎豐子的新作了…因為她已經封筆了。
真的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自己還有幸在山崎豐子宣佈封筆前成為她的書迷,身為讀者能夠看到喜愛的作者堂堂宣示引退,總還是見證了畫下句點的時刻。


回想起第一次讀山崎豐子的書是08年初的「不沉的太陽」,而在這之前則是從日劇「華麗一族」開始認識她的。
再後來就是「白色巨塔」了,而從這之後我就徹底成了山崎豐子的書迷。
成為書迷以後沒一年的工夫,山崎豐子就寫了這部「命運之人」。那是09年的事情,可是當時的我只管讀、卻沒有去了解作者的動態,現在才知道;早在兩年前山崎豐子就已經封筆,我這意外與遺憾,晚了兩年。


寫了這麼多作品的山崎豐子,直到這最後一部「命運之人」才寫到了她的本行──記者,不管那是早就想好的、還是巧合,也都不重要了,這一部作品的主題選擇我想真的是很適合作為這位被譽為「日本良心」的巨匠大師的封筆作,還有誰會比記者出身的山崎豐子還更筆鋒敏銳、嚴謹求是地討論記者這個職業呢?
比起上台的模樣,更重要的是下台的身影。我突然想到這樣一句話,山崎豐子這最後一筆漂亮無比。彷彿是她畢身寫作生涯與人生經驗的寶貴總結,讀著這本書時真能感覺到那種巨作的重量與沉厚。


今年一月時看到山崎豐子的專訪,當時的我本來很想把它轉貼上來寫一些心裡的感想,但因為忙著「Q10」的感想就因此作罷了,想說等讀完「命運之人」以後一併寫個感想 ( 想是這樣想,但我卻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寫「命運之人感想」 ),不過在知道山崎豐子封筆以後,覺得還是現在把它貼上來吧…


http://tw.topic.yahoo.com/newtopic/article/tw-features.yahookimo.com.tw/twfeaturesyahookimocomtw_201101252018


http://tw.topic.yahoo.com/newtopic/article/tw-features.yahookimo.com.tw/twfeaturesyahookimocomtw_201101252022


記得當初讀這兩篇報導讀到山崎豐子說「寫作從不為影響力,只想單純帶給人們感動」的說法時讓我很感動,從那段話裡看得到一個作家伏案寫作的有些孤寂的背影,字字琢磨只是希望給日後讀著自己作品的讀者感動,那樣的背影多麼辛苦孤獨卻又令人肅然起敬,這就是那種一筆入魂的作家魂啊,是像三島由紀夫自述的「在每一張稿紙裡一決勝負」的作家氣魄。


山崎豐子,您辛苦了。
謝謝您寫下了這麼多超越時代的經典。
謝謝您五十年來不輟的辛勤筆耕。


讓我為您致上最深的敬意,我現在是您的書迷,以後也會是您的書迷。即使您不再寫書了,但那已經足夠讓我當您一輩子的書迷。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不是愛看武俠小說的人;除了金庸的作品以外。
因為一開始接觸的武俠就是金庸,在那時候我一直以為;武俠小說就是這樣的。直到把金庸的作品通通讀完以後 ( 那大概花了十年的時間我想 ),又讀了其他人的武俠才知道;武俠小說其實並不是我所認識的那樣。
並無意特別推崇金庸,金庸的作品老實說也輪不到我來去特別讚賞,我只想說金庸的武俠是特別的,他建構了一個所謂的印象世界,在那世界中逐步上演著人間活劇,而他創造的人物能夠在裡頭找到發光發熱的安身立命之處。
也不想去拿金庸去比其他的武俠作家,本來這種感覺就是形而上的惟心主義。我要怎麼說服一個認為金庸的作品其實劇情並無出奇之處的人認同我喜歡金庸?我又該如何去以金庸帶給我的感動來批評其他人的作品?始終這種比較便無高下之分。於是;感覺喜歡就對了,我只知道除了金庸以外,偶爾讀讀其他作家的武俠作品都無法讓我有想翻完的期待。


「靈劍」是金庸以後我第一次讀非金庸作家的武俠小說。原因是鄭丰的名號太響亮,從她「天觀雙俠」問世以來,鄭丰就不是一個令我陌生的名字。也因此在因緣際會下眼見完整的三卷「靈劍」擺在面前誘惑著我,讓我再次生起讀讀看的衝動。


先不說裡面的劇情如何,光能夠使我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徹底翻完,對我而言「靈劍」就很不一樣。鄭丰被譽為「女版金庸」確實有她獨到之處,至少在文字的呈現上展現了令人感到順暢的清新自然,這一點我覺得鄭丰和金庸是很相似的,不追求特別的寫作手法、不賣弄懸疑氣氛和驚心動魄場面的塑造,而總是以樸實簡約的文字抓緊了人物的面目、角色的對話、性格的呈現來作為整體作品的風格主軸。
當然因為被稱作「女版金庸」也讓我不免地拿來和金庸比對。雖然我極不喜歡做這種比對、誠如我所說的;本來這種感覺就是形而上的惟心主義。可是有時還是忍不住偷偷出軌的思緒,違背了自己所提及的原則而不自覺地做出兩相比較;
「靈劍」構局深遠而且精密,但比之金庸仍難免感覺有些操之過急,像是女主角燕龍領悟籤辭「靈劍泣」的真義、男主角凌霄身世大白與段獨聖偷取凌霄靈能的情節設計,雖然令人拍案直叫絕妙,卻免不了地感覺有些自說自話的急切。
認真地就篇幅而言;把金庸和鄭丰的故事切割成小段小段地來看,「靈劍」並沒有短少很多,只是在引導人閱讀時應有的順其自然還是差了那麼一點,我想那也是之所以我過去只能讀金庸的原因,因為他總能讓每個故事與真相的解白來得如此水到渠成,至於「靈劍」雖然也很不錯,但在這個部分我還是認為她無法超越或是等同於金庸。
可是我想;金庸有金庸的特色,鄭丰有鄭丰的風格,或許這個部份讓我感覺到無法接受,但那可能也是因為二十年來我所能接受與習慣的已經是金庸了,因此要求鄭丰真的要做到金庸這樣是不公平的,世上只有一個金庸,而我相信以後也只會有一個鄭丰。


讀完「靈劍」以後看鄭丰的後記,才知道原來「靈劍」是她前一部作品「天觀雙俠」的前傳,話說這年頭真流行前傳。


「靈劍」解釋了許多「天觀雙俠」裡的伏筆。不過看完了鄭丰這篇後記,卻讓我有不太想讀「天觀雙俠」的念頭,誠如鄭丰自己所說的;「靈劍」的世界觀與思考比之「天觀雙俠」是較為灰暗的。我想原因大概是因為「靈劍」的故事是從火教教主段獨聖獨霸武林、正道萬教噤若寒蟬的環境下展開,而主角凌霄因自小就沒過過好日子的成長背景而養成了凡事不強求的消極心態,加上凌宵與女主角「雪艷」燕龍彼此之間的分分合合與誤會叢生,使得「靈劍」有了比「天觀雙俠」的暗沉色調。
但是我想我就是喜歡「靈劍」的灰暗吧,那就像我自己所說的;我不喜歡真正的黑與完整的白,而喜歡在兩者之中掙扎的灰。
更何況知道「天觀雙俠」是在「靈劍」之後的世界、段獨聖身死之後的世界,不論那個世界也有著多麼令人驚奇的恩怨與陰謀,總還是覺得氣氛不一樣。「靈劍」的奮戰與悲苦像是孕育「天觀雙俠」歡樂自由的土壤,彷若前人之死換來後人乘涼,想到這裡就怎麼也很難去讀「天觀雙俠」


我應該先讀「天觀雙俠」再讀「靈劍」,正如同我應該先讀「模仿犯」再讀「樂園」。
然而我總是選擇錯誤,因此總是感覺錯誤。


不想讀「天觀雙俠」,還有一個原因是在「靈劍」的後記裡看到了許飛在「天觀雙俠」裡的後續發展。
許飛是「靈劍」主角凌霄的結義兄弟,凌霄有兩個結義兄弟:官家子弟陳近雲和點蒼派首徒許飛。


我不太喜歡主角凌霄,卻很喜歡陳近雲和許飛。尤其喜歡陳近雲的純真浪漫,陳近雲沒有凌霄的早熟世故、許飛的嚴謹端凝,他行走江湖並不天真傻氣,卻能一再保有赤子之心,但我總還是喜歡那個在剛出場時扮成全然不懂武藝解救凌霄的少年,當陳近雲抖出藏在腰間的吳鉤軟劍時,我知道那個我心目中不通武學的豪爽少年已經消失,雖說並非不滿這種安排,但為此總有些抱憾。


許飛卻是一直都沒有變,老實說剛開始看到許飛登場時我並沒有期待這個角色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還以為只會是正道武林大團結對抗邪教的其中一名叫做「正派群豪」的大型佈景板,不過看到許飛在大風谷遲疑了一下仍然說出相信凌霄人格的回答時讓我覺得很感動,畢竟當時的許飛與凌宵只是初識,並沒有像陳近雲一樣和凌霄是認識已久的過命交情,可是卻誠實地憑著自己的觀察來作為行動的標準。
就像鄭丰在後記中所說的,許飛在「靈劍」裡一直面臨選擇,而那大多與結義兄弟凌霄有關,但是許飛始終相信義兄的人格、也一次次地選擇支持凌霄,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在一次選擇支持凌霄時,面對雪峰派司馬諒的質問:
「你身為點蒼首徒,不怕令師怪罪,丟盡點蒼顏面?你大好前途,莫要為了一個邪徒,毀在一念之間!」
許飛回答:
「點蒼一派行事作風,向來全憑良心正氣。什麼顏面、前途,家師從未教我顧及這些枝微末節!」
那回答真是鏗鏘有力,許飛並非全然衝動地義氣相挺,而是透過雙眼的觀察認為凌霄絕非惡人,迴護凌霄就是他所認為的良心正氣。


這麼一個行事穩重又具有膽識的俠客,他的愛情故事卻一點也不美麗,當我知道「靈劍」中許飛與秋露的那段短暫情緣竟是造成後來在「天觀雙俠」中出家的原因時,就真的失去了對「天觀雙俠」的期待。
我很不想看到這樣的許飛,我不知道「天觀雙俠」裡的許飛和「靈劍」中是否有什麼不同,只是一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便真的不忍目睹。




書名:靈劍
作者:鄭丰/陳宇慧
出版:奇幻基地
   2009年07月31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雖然看完了日劇「ガリレオ」,但其實我不是很喜歡這一部日劇,而我也不太喜歡以某個主角為主旨的系列作,我是很喜歡同一個故事系列的書,但是我不喜歡主角還依然是同一個人,角色可以繼續存在,但希望可以換個人來作主觀視點。
所以這也是我沒有看福爾摩斯和亞森羅頻這類系列作的很大原因,對了,還有很多武俠小說也都是同一個主角系列的,對於這類形態的作品,我的觀看慾望都很低。


東野先生是我還算喜歡的作家,但是他的兩大偵探系列-湯川學、加賀恭一郎我卻一直都沒有看,原因就是如此。
那麼;怎麼我還是又看了這部「嫌疑犯X的獻身」呢?是那天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時,突然心裡有個念頭冒了出來:很久沒看東野圭吾的作品了喔 ~~ 不禁回想起當初,我開始接觸日本文學的時候,所看的書都是從東野先生和山崎豐子的作品中挑選來看的,因為我最早認識並有印象、且信任至少有一定水準的就是他們的作品,但是東野先生的書越讀越多以後,厭煩的感覺卻也越來越濃,為什麼呢?坦白地說;東野先生是一個穩定多產的作家,但是作品的水準就不是每本都很合我的心意,新年時看完「瀕死之眼」以後,我就決定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再讀東野先生的書了,直到在架上看到「嫌疑犯X的獻身」的時候,才發現真的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看東野先生的作品了呢,所以就很順理成章地把它借回家看了。




書名:容疑者Xの献身
   ( 嫌疑犯X的獻身 )
作者:東野圭吾
譯者:劉子倩
出版:獨步文化
   2006年09月



聽過
「東野圭吾路線」這個形容嗎?
這個以東野為名的形容聽起來彷彿很光榮,其實背後的原因卻有點令人心酸,它形容的是東野圭吾五度入圍直木獎卻又五度失敗的這個不堪事實,而今終於獲得直木獎的東野圭吾總算終結了這個自己寫下的紀錄,而把這個路線讓給了後輩伊坂幸太郎繼承。


讓東野先生得到直木獎肯定的作品就是這部以湯川學為主角的系列作「嫌疑犯X的獻身」


「這是我所能想到最純粹的愛情、最好的詭計」
正如書本後面東野先生所宣稱的這一段話,「嫌疑犯X的獻身」描寫的是極致純粹的愛情、以及沒有破綻的巧局詭計。



最好的詭計


憑良心說;我並不覺得石神的安排有多麼地完美,至少比起我所看過的推理,石神的詭計一點也不華麗,並沒有像難解難破的密室殺人、消失的凶器或是完美無缺的不在場證明,那樣充滿懸念的懸疑。
石神的詭計缺少這樣的華麗度,一邊讀一邊咀嚼的以後會很難想像所謂的「最好的詭計」會是這樣的簡單平凡,總覺得對推理小說的了解,應該是要有著像消失的密室、想不到的凶器和完美的不在場證明這樣複雜難解的謎題才對,可是「嫌疑犯X的獻身」沒有,尤其在一開始就已經知道命案真兇的時候,原有的懸念感就已經消除了,這使得這個故事,很早地就失去了推理作品應有的懸疑感。
初讀「嫌疑犯X的獻身」,不免地會因為懸疑感的失去,而導致整個故事少了那麼點抽絲剝繭的樂趣,因為很早就知道真兇的關係,「嫌疑犯X的獻身」的推進變成了在推理上只是想辦法地去一條條解出石神所掩蓋的真相,對於讀者來講,就是在欣賞石神的故佈疑陣與警方對於這些佈局的調查。
不過這個故事並沒有想像中的單純,並不像最初我所以為的;只是先把真相攤出來的反向推理,「嫌疑犯X的獻身」的重點恰恰正在如此,當結果已經明瞭,如何設計什麼樣的方式去掩蓋它,怎麼樣地設想更多線索來疊在你不想給人知道的事情之上。
就像對於「嫌疑犯X的獻身」我曾以為的並不正確一樣,在明瞭故事的推進手法有何用意之後,讀到了中後段,我也才知道不只曾經以為的不是我所以為的那樣,就連我曾經感覺的也不是我所感覺的,我一直覺得石神所佈下的局完全不符合東野先生所宣稱的「最好的詭計」,因為它實在看起來搖搖欲墜,最大的破綻就是靖子的不在場證明,雖然成立但一直是很薄弱的遭受警方的質疑與挑戰,我想如果真的完美,那不該是這個樣子的,它應該像白夜行一開始一樣,在沒有疑問的情況下就結案,而不是屢遭質疑。
但是我終於知道自己是錯的,村上春樹曾說過「所謂完美的文章並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絕望並不存在一樣」,完美並不存在,而正是我該去認真思考的,有哪一個佈局是真正的完美無暇?因為確實地總會有無法預計的突發狀況,仔細地去想想;白夜行的一開始也不是真的完全地就這麼乾乾淨淨地結束,笹垣還是看出了整個案件的不尋常之處,那就是它的小小破綻,儘管還不能掌握,但是一直緊盯著亮與雪的笹垣終究在日子久了以後抓住了馬腳,完美是不可能的,被破解只是早晚的問題,石神十分了解這一點,而薄弱的不在場證明正是石神挖的讓警方跳下去的洞,當警方一再地往裡面死命鑽,其他可能的線索就容易被忽略。
僅只如此,還不足以顯現石神佈局的縝密,石神可怕的地方在於;考慮到各種可能情況的同時,石神同樣也考慮到了失敗,而他也早已把這個情形的處置給安排好。
石神的想法是這樣的;他思考出雖然脆弱可是絕對攻不破的謎題來確保靖子母女脫罪,而這也是他所希望的最理想情境,但是石神也很明白,這個結果要達到是很困難的,如何地完美只是腦海中邏輯的思考,實際上執行起來,任何一點點失誤都可能導致全盤落敗,於是石神也準備好了如何面對失敗。
也就是說;石神早已將每一條線索做出了階段性的配置,而最終最壞的情況他早已想好,他打算做到的是,引導警方的搜索與思考全部通往這個方向,如果中途卡死而結案,那就是石神的大勝利,如果不幸失敗,那麼順著石神引導路線走的警方也只會走到石神預設好的結局,石神就像他的職業數學老師一樣,設計出一道題目,而答案是他所設想好要讓作答的人所回答的唯一答案。


這個計策成功的地方在於石神掌握到人行動與思考的盲點,懂得丟出一點疑問引人上鉤,石神設計了許多的圈套,假的套在真的上面,真的混在假的裡面,讓假的看起來像真的,以缺失代替缺失,使破綻變成更大的破綻,但都離真相很遠。
石神並不需要華麗的手法加持他的思考,而那也是他所要的,他徹頭徹尾地不相信完美,但是他卻讓結果接近了完美,這確實是最好的詭計,即使看透卻無法破解的詭計,事實也證明了正是如此,如果不是靖子的自白,湯川即便能夠推理出真相,卻找不到直接的強力證據來推翻石神的佈局。



最純粹的愛情


說到了愛情,我就會想到白夜行,兩個故事裡的愛情觀都有那麼點微妙的相似,強調的都是付出與掩飾,但是白夜行是旁敲側擊的迂迴,而「嫌疑犯X的獻身」卻是清楚了當的直白。
白夜行正因為迂迴所以模糊,我可以大概地理解亮與雪當中或有愛情的成分存在,但又無法否認確實也存在著互為表裡的相互利用。
「嫌疑犯X的獻身」卻因直白更加清楚,數學天才石神哲哉對於花崗靖子是不可錯認的愛情,完全不計較多少回報的愛的付出。


就我看過的幾本東野圭吾作品來說;愛情在東野的作品中,屬於存在卻很少深刻的部分,雖然每本作品都難免會說到一點愛情,可是都感覺不完全是必要的,真正讓我對裡面的愛情描寫有深刻印象的;就是白夜行 ( 那或許是受日劇影響太深的緣故 ) 和「嫌疑犯X的獻身」。
從白夜行再到「嫌疑犯X的獻身」,感覺東野先生非常喜歡描寫一種愛情;是特殊的、刺眼的純粹,就好像一張白紙上一點怵目驚心的如鮮血般的紅那樣的獨特,彷彿如果若不是因為罪惡,便無法見證在那罪惡中成長的愛情有多麼地耀眼 ( 白夜行 ),又如同似乎因為強烈地為愛付出的執著,才可以成就這麼一場完美無暇的犯罪。
石神原本可以完全地置身事外,那本來就不關他的事,但是基於對靖子母女的愛慕而使他心甘情願的策劃這個沒有漏洞的計畫,身為讀者的我,既希望石神能夠自私一點地以此與靖子順利地在一起,卻又矛盾地有種如是這般、這個參雜了目的的付出,即便只有一點點,也是一種玷辱,污辱了我對於石神美麗愛情的設想、也破壞了這一份純粹。
身為人難免會自私,石神不是沒有掙扎過,他跟蹤靖子的對象、連威脅的言語都早已想好並且付諸於文字,但最後他仍然選擇了放手,放棄用恩情、用秘密束縛自己最愛的女人,我覺得這是最難得也最困難做到的一件事,他不但放棄了任何的可能性,更以行動做到了那我們都知道、但放到自己身上卻不能保證一定可以做到的愛情觀念:真正的愛不是得到與佔有,而是希望愛的人能夠獲得幸福。
我一直覺得日劇白夜行裡面,亮對雪的諸多付出中最令我有所感的;是他領悟到 ( 或者說是他一廂情願地這麼認為 ) 篠塚是比起自己更適合給雪幸福的人,那是我最崇尚最美的愛情境界;不求一切回報的付出,我知道這很難做到,因為冀求佔有的強烈想法也是愛的表現,所以我崇尚犧牲與奉獻,因為他們可以做到為了使所愛的人幸福,而寧願忍受被自己心中希望佔有的情感刺傷的疼痛。


記得以前看過新垣結衣演過的一篇很短的SP叫做「Ture Love」,把片名用中文翻譯過來就是「真愛」的意思,新垣結衣飾演的女主角直到父親將要過世了,才知道這個照顧了妻子一輩子到她過世、拉拔女兒長大的平凡男人,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這個男人因為深愛她的母親,於是在她父親離開母女身邊追求夢想的時候,付出了愛與關懷來守護照顧這個他深愛的女人、即使他知道最愛的人心中永遠懷念著遠走他方的戀人夫君,依然是不後悔也不埋怨,更是愛屋及烏地把她的女兒當成自己的來撫養。
這個男人從沒有去討人情也沒強調過自己的偉大,可是始終平凡的父親形象,就已經足以令人流著淚來歌而頌之了。
這才是真愛、真正令人感動的平淡的愛,是不在乎委屈與犧牲的付出,也不要求相對的回報。


因為以愛之名,所以心甘情願。



如果說「愛」


比起石神精準計算的最終結果而言,真正最讓我歎息的還是裡面「最純粹的愛情」,只可惜靖子無法接受石神的情感,愛情本就無法勉強,這是最直接的殘酷事實,但也就是因為靖子的無法接受才使得石神的愛情顯示出如此純粹的光亮。
我想不管是誰;都難免希望有人為自己這樣付出,但是希望是一回事,真的碰到又是一回事,因為面對無法勉強的愛情的微妙感,也不能說真的就能接受,感動與愛是兩種不同境地的情緒,不能混為一談。
白夜行以後再到「嫌疑犯X的獻身」,我特別有這樣的感觸,給人家的不見得人家會欣然接受,雖然會為此而感動,但那不是愛,正如同石神為靖子做到這樣的地步,靖子還是無法接受他,我感覺如果真的愛一個人,不斷地希望他感受自己對他的好,那不是真的愛吧?對喜歡的人好那是應該的,不管他是否能感受還是接受,人們都說被愛比愛人幸福,我覺得不是的,如果時時想著得到愛的回報,那麼我所給予的愛只會成為人家的負擔,這樣來說;愛人比被愛幸福,尤其當你不覺得那是委屈與犧牲時候的理所當然,那樣付出的愛更是幸福。


如果要我選擇,我寧願愛人,被愛很難,尤其是知道以自己的條件很難得到,可是愛人不難,因為我可以自由地愛我所喜歡的人,而且對方也不一定知道,但是我卻能夠盡情地付出,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那種看到喜歡的人過得好,那就很好的人,這是我的愛情觀,但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到,只能說;會努力地使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