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這一篇文章生物飯看了可能會感到生氣,所以如果看完後覺得不能接受,就請寬宏大量無視之…


先紓發一下鬱悶的心情:
今年 ( 2011 ) 七月二十三日生物首次在戶外舉辦的大型演唱會,很難得地在台灣有電影院直播,但我因為要上班,無法成行,至今我仍然感到遺憾,希望這一次的遺憾,不會是讓我終其一生仍無法釋懷的憾恨。


這是一篇欠了很久的文章,因為生物這張單曲是在今年 ( 2011 ) 七月二十日發售的,算一算已經是兩個多禮拜前的事了。


想想不只這張單曲,小麻由的木十新劇到目前為止也是一集都沒看,整整五集。
這我可要為自己辯護一下,不是我偷懶,而是我想把手上所有事情;例如該讀完的書、該寫好的文章和該看完的日劇「七瀨ふたたび」…等等該作完的事都處理好,再好好專心一致地看麻由的木十。
不過沒想到這一耽擱就是這麼久了。


生物這張單曲雖然在麻由的木十首映後一段時間後才發行,可是因為在這之前,我已經知道了這張單曲將要發行,所以我也就把它算入了該作完的事情之一。


只是也沒想到會拖了一段時間。


其實,我自己知道為什麼會拖。


我一直在抗拒聽這張單曲。
雖說還沒有發行,但總會透過廣告啊什麼地聽到歌曲的一部分,而就這一點點的部分,實在不是讓我覺得很期待。


因此,我很害怕,害怕聽這張單曲,更害怕自己對生物感到失望。


但儘管再害怕,有些事情還是不得不面對的,所以在逃避了兩個禮拜後,我還是鼓起勇氣按下了音樂的播放鍵,也許聽完完整的全曲,我會從中找到過去沒注意到的感動,也就不會感到失望了也不一定。
可是沒有任何改變,證實了這件事之後反而讓我更加沮喪,這一刻我是多麼希望自己最初所抱定的預感是錯誤的啊,卻偏偏不是如此。


無論是「笑ってたいんだ」,還是「NEW WORLD MUSIC」;給我的感覺都一樣糟糕,旋律和歌詞搭起來讓人感到很生硬,並不是歌詞差,而是透過歌詞唱出來的發音和音樂的旋律合在一起,怎麼聽都怪,沒有一首歌的整體感,只是單純聲音的組合、不具有任何意義。


如果說;是像「じょいふる」那樣,就是快歌而已,也還罷了。
問題是「笑ってたいんだ」和「NEW WORLD MUSIC」是快歌嗎?在我的感覺裡那充其量不過是節奏比較急促的聲音而已…根本不是歌啊也不是音樂啊。


生物為什麼越紅歌越難聽了?
我心裡閃過了這樣一個連自己都嚇一跳的想法,其實我想;近兩年來我對生物的音樂就頗多不滿意,但是過去我覺得生物的音樂即使再差,都還維持在一個應有的基本界線之內,還可以保持在一個最低的水準,但這張單曲卻讓我感覺到那條界線已經沒有了,而且到底該在那裡畫下水平的基準線,我也不知道。


水準崩壞!
風格潰滅!
生物墮落!


這太令人傷心了。


有朋友勸我別把這想得太嚴重,也別有「為什麼越紅歌越難聽」的想法。因為任何歌手或團體都難免遇上這樣的轉變期,風格的轉變其實是一個嘗試成長的階段,生物或許剛好進入了風格上的調整與改變的時候了。


或許是如此吧。
仔細想想近年的生物,在風格上的訴求確實和以往不同了,過去的生物喜歡回憶、哀悼逝去的歲月,還有歌頌笑與淚的青春,並且善於抒寫熱戀與暗戀的苦澀甘甜。
而現在的生物不再談這些了,著眼於未來的追尋與夢想的實踐。


未來,不知不覺間,成了生物風格中的顯學。
我感覺那個從學生時代開始組團、歷經街頭演唱而終於出道發唱片的生物,由那些過往辛苦做為土壤滋長的生物,已經緬懷他們的過去太久、已經回憶得夠多了,現在的他們正當志得意滿、昂揚待發地張開飽滿的翅膀準備飛向更高的天空。


象徵未來的天空很廣闊,雖然那一望無際瞧不見天邊的廣大也會讓人感到迷茫,但我相信生物、我所喜歡的生物應該能找到新的、あたらしい屬於他們的一片天吧。


但我已經不知道自己到了那時候還會不會繼續追著生物了。


雖然朋友這麼勸我,但他在聽了這兩首歌以後也忍不住這麼感慨了:
生物的風格應該是「SAKURA」啊 ~~


我聽到電腦一端的他這麼說,就有股忍不住想哭的衝動,是啊!生物的風格應該要是「SAKURA」那樣的才對吧?那才是生物吧。
さくら,ひら、ひら…ひら、ひら…
緩慢地在風中舞動掉落的櫻花,觸動多少脆弱易感的愁、惹動多少不夠堅強的眼淚…


難道這一切都是過去、只能是過往了嗎…


我不知道,若是今後的生物還照現在這樣下去,我是不是還會如同現在一樣地支持他們。
我只能確定若現在生物來台開演唱會,可以去的話我一定會去。


但關於未來,我已經茫然了。


 


笑ってたいんだ:



 


NEW WORLD MUSIC: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因為之前讀了「Q & A」的關係,所以在圖書館的書架上架上看到維卡斯.史瓦盧普的「六個嫌疑犯」時我就毫不猶豫地將它給借回家讀了。


記得曾看新井一二三這樣說過,過去老師教導新井選擇閱讀書籍的方法是;如果有一本書讀了以後覺得很喜歡,那麼就試著往跟這本書相同類型、還有這個看了以後很喜歡的書的作者寫的其他書來讀讀看。
其實我想;應該大多數人都是這樣選擇書本的吧。


第一本書,這裡說的「第一本」,不是人生中的第一本,而是某個成長階段的第一本,或是你第一次認識的那個作家的第一本書。
這本書往往決定了你對於那個作者的觀感和風格印象,它會是一個開端,一個可能開啟了什麼想法與心之所向的開端,但也有可能只是個意外,也就是雖然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悸動。
但我覺得最重要的其實並不是第一本書,而是第二本書,雖然那種初次感相當珍貴也難忘,但它只提供了朦朧的入門與初識。第二本,在讀過相同類型的第二本和同一個作者其他的第二本書以後,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取向的書、這個作家的書。


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二部讀的山崎豐子作品是「白色巨塔」,因為這本經典的巨作,我徹徹底底地成為了山崎的書迷,而且如此地堅定不移,這都是因為「白色巨塔」的關係。
想當初我是在讀完「海邊的卡夫卡」以後再讀了「挪威的森林」,才會有想閱讀更多村上春樹的念頭,若不是我第二本村上春樹是「挪威的森林」,我想可能會隔很久一段時間我才會想再試著讀村上春樹。
如果不是「赤朽葉家的傳說」,我也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確定自己確實是喜歡櫻庭一樹的風格,若今天我第二本讀的是她的「荒野」還是「我的男人」,後來結果會怎麼樣呢?


當然正面的情況有,也會有反面的。
像是讀了約翰康納利的「失物之書」以後,我興沖沖地買了他剛上市的新書回來讀,結果卻大失所望,反而現在只要看到約翰康納利的名字就會讓我聯想到那時的失望而有了點排拒的恐懼感。
還有因為「達文西密碼」的關係,我開始留意許多有關宗教歷史中的秘辛和古文明遺蹟為主題的小說,但卻發現;「達文西密碼」其實是這個類型中的佼佼者,不管在學理的探討還是劇情的編排上,都比其他同類型作品流暢,且邏輯正確很多。


在我的想法裡,二不一定要比一好,但落差絕對不能太大,只要足夠讓人可以充分地留下與第一次差不多的好感就行了。


說到這裡,想換個角度討論另一件事,現在市面上有很多作家首度發表的處女作一上市就成為暢銷書,一般這種可謂一鳴驚人的作家會讓人非常期待他們的第二本作品,各方名家也摩拳擦掌地等待著要給這本書做出評論,而對於作家而言有著比初次出書更大更多要超越的壓力。就像我自己所感覺的,真正重要的是第二本,那是真正「確立」的時候;是風格的確立、實力的確立 ~~


普遍的認知裡,第二本作品通常沒辦法比處女作更讓讀者滿意的,但既然說的是普遍,那就是說通常是如此,用通常來作為定論就並不是絕對現象,只是大部份而已,這當中還是有例外的情形。


最近我就碰到了兩次意外,一是卡勒德.胡賽尼的「燦爛千陽」,第二就是這篇心得裡的主角;維卡斯.史瓦盧普的「六個嫌疑犯」。
維卡斯.史瓦盧普的第一部作品是「Q & A」,剛好我第一次讀他的作品就是這一本。講「Q & A」或許沒多少人知道,但若換個名字就應該沒幾個人不知道了,「Q & A」是第8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貧民百萬富翁」的原作,不過老實說我在讀這本書之前並不知道它就是這部電影的原作,是在讀完以後覺得它的故事情節和我所聽說的「貧民百萬富翁」有點像,問了朋友以後才知道確實是如此。


「六個嫌疑犯」和「Q & A」的結構很相似,都是由一個一個小故事串聯組合起來的。
「Q & A」是由十二個故事組成的,每一個故事以益智問答的題目為主開始,逐次說明主角,是如何解答出這些問題的始末。
「六個嫌疑犯」則是由六個被認為是有嫌疑的人本身的故事背景組合而成,而六個獨立的角色各兩個故事,加起來剛好也是十二個故事,這或許可以視為維卡斯.史瓦盧普敘說故事的一個基本數字結構吧。
在筆法的成熟與故事的完成度上,我認為「六個嫌疑犯」比「Q & A」高上許多。「Q & A」的十二個故事雖然裡面寫了許多不同職業和家世的人,但終究還是以主角個人的第一人稱觀點寫就,而「六個嫌疑犯」卻是以六個主角、三種不同人稱的觀點所寫成,其中有兩個使用第三人稱、三個第一人稱 ( 作者似乎特別偏愛擅長這種敘事方式 ) 的方式,第三種則很難歸類,因為兩種皆不是,它從頭到到尾都是使用對話組成的,因為故事的內容是以電話通信的方式構成。這個以電話對話的部份也是「六個嫌疑犯」中我最喜歡讀的部份。


作家柏楊在提到「紅樓夢」時曾這樣說過;「紅樓夢」在人物描寫上最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始終透過對話來自然呈現箇中人物角色的性格,而不是笨重的心理描寫 ( 我不很認同柏楊先生心裡描寫是笨重的這種說法 )。我覺得「六個嫌疑犯」裡這個由對話組成的章節,與柏楊先生形容「紅樓夢」人物塑造成功的形容頗有相同之處。在這個章節裡所有出現過的人物也會在其他章節中出現,但感覺就是沒有這麼地活潑生動,維卡斯.史瓦盧普實在寫得太精采而栩栩如生,我個人認為光只這兩個章節,這本書就絕對值得一看。


在讀「六個嫌疑犯」之前,我不是很能同意對維卡斯.史瓦盧普的那個「全世界最會說故事的外交官作家」的讚譽。沒錯,「Q & A」是很棒,但冠以「全世界」的桂冠未免有些溢美了吧?不過在讀完「六個嫌疑犯」之後,我覺得;不誇張,維卡斯.史瓦盧普確實是當得起這樣的形容。畢竟面對一本可以把不同人稱視點交錯的六個角色和章節處理得流暢且自然生動的作家,不必吝於給予讚美和推崇啊。


我甚至是這麼認為的;要像「六個嫌疑犯」這樣需要多變筆觸的作品,才能讓維卡斯.史瓦盧普徹底發揮他說故事的才能,就像進入大海裡的龍終於可以在廣闊的海洋中盡情來去一樣。「Q & A」已經是很好很難得的佳作了,但比起「六個嫌疑犯」竟顯得不夠大氣。並非是「Q & A」不好,而是「六個嫌疑犯」太好,這是很好與最好的比較,如同英文的 MORE & MOST、生物的花は桜 君は美し那般。


而在內容方面,「六個嫌疑犯」延續「Q & A」的觀點,描述印度這個國家社會的政治與犯罪問題。在這個方面的觀察與描述,和「Q & A」相較起來沒有跳脫太多,卻也沒有失卻應有的水準。唯一不同的是下筆的視點,因為「Q & A」只有一個視點,「六個嫌疑犯」卻有六個,因此它縱切剖析的層面較為深而廣大。
而「Q & A」中以主角單線為進展的視野所見,有一點悲傷的沉鬱,雖然還是有略帶嘲諷的狂喜與高潮迭起的驚奇在其中,但整體來說依然是令人感到有些氣悶的。不過「六個嫌疑犯」就沒這種感覺,因為它有六個主角,在氣氛上時常在換了章節後便會有所轉換,六個人裡面最有「Q & A」氛圍的是貧民窟的手機小偷穆納,在他的故事中還能得見延續自「Q & A」而來的鬱悶,其他人的故事就較為沒有,而更多了些諷刺的黑色幽默。


我喜歡「六個嫌疑犯」、甚至覺得它比「Q & A」好的原因,除了上面說的;在文筆敘述上的大突破與生動妙趣之外,還有就是因為它濃厚的嘲諷意味。雖然它從沒很明顯地表示出幽默與爆笑,但是那種切實描述出社會現實的現況與人性本身慾望的倒錯,兩者組合起來卻能相加形成了使人會心一笑的效果。那並不是瘋狂搞笑的惡搞,而是形同好比黑色幽默的惡趣味。
維卡斯.史瓦盧普就是以這種隱喻諷刺的口吻道出他嚴厲的批判。是的,雖說使人感到有趣,但在笑過之後會突然意會到令人感慨的唏噓。


確實,沉痛的聲音會使批判更有力,但維卡斯.史瓦盧普使我明白了,原來不是只有沉重與傷痛可以加重力量,原來,笑也可以。


「六個嫌疑犯」是一部比「Q & A」還要有趣、緊湊,但也更加荒謬真實的作品,雖然趣味卻並不因此惡俗。相反地,透過作者的筆,讓我們感受到印度世界的思想,實在且活靈活現。




書名:Six Suspects
   ( 六個嫌疑犯 )
作者:Vikas Swarup
   ( 維卡斯.史瓦盧普 )
譯者:李儀芳
出版:皇冠
   2009年03月02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是八月四日了,是福田麻由子的生日。


跟那喜歡麻由的周年一樣,同樣的主題寫了好幾次,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寫了。
可是,我想重點並非寫不寫得出來,而是這是一定得寫的啊。


有時候,我會試著去想想自己還會喜歡麻由多久、而這網誌到底還能寫多久。
對那茫茫的未來,雖然有種不可知的戒慎惶懼,但也會有一點點覺得好笑…
因為我想到;若是沒有那所謂「多久」的結果來到的話呢?
那麼如果到時候再遇到像現在這樣的年度紀念時,我還能寫什麼?


這個想像的情境會讓我覺得有趣的是,也許那時候的我已經是黔驢技窮了,雖然開了主題,但內容卻只能寫著:
「今天是麻由某某歲的生日,祝福麻由生日快樂。」
這樣千篇一律的陳腔濫調。


但是儘管千篇一律、陳腔濫調,我自己卻認為;總有一天會這樣的吧。
不過那又怎樣呢?
重要的是既然遇上了這值得紀念的時刻,所以即使只剩這些能講,也還是得講哪。


我不禁又想了。
真到了那個時候,會是在多久以後的事呢?
那樣的「多久」與最開始的「多久」意思似乎是不同的,但卻好像很接近。


剛喜歡上麻由的時候,麻由才十二歲。
一個還是兒童的年紀,一個用少女來形容都顯得勉強與太早的年紀。


這個孩子何時會成為真正的少女呢?
那是那時候的我在心裡所想的事情。


變成少女的麻由會是什麼樣的姿態,是過去的我不斷想像的一個問題,但那真的已是過去,在年復一年的「生日快樂」聲中,我從期待變成了抗拒,由抗拒轉成了逃避,抗拒這樣的問題,逃避如此的想像。


要是…要是我能夠始終保持最開始喜歡麻由的感覺,那麼這個想像便不會成為痛苦,那麼不管是緩慢還是快速,充其量只是年月日時分秒的過去,那樣而已的感覺。
可是,從前是回不去的。
許多曾有的感動依然,但是對麻由的喜歡已經不同,看待她的眼光和對她的期待也已經不同


原來;有些事情從想像逐漸變成事實時,那對於開啟想像的人,是一個緩慢的痛苦過程。它總是時時地在提醒你,嘎嘎吱吱地像是鈍重的刀刃在心上進行拉鋸的動作,是這麼地剪不斷且藕斷絲連。


四個蟬聲鳴鳴的夏季過去了,熱情的夏日陽光下,八月出生的麻由,在我心中永遠生如夏花燦爛。
在這鳳凰花開的季節,我送走了四個年頭的麻由的青春,流著眼淚揮著手,帶著不捨且祝福的心送走了十二歲的麻由、十三歲的麻由、十四歲的麻由、十五歲的麻由。


而今天,我送走了十六歲的麻由。


我仍然可以在過往的足跡與紀錄中找到以前的麻由,從戲劇裡、從電影中、從訪談裡,在那裡面的麻由巧笑倩兮,仍然不變地散發著在任何一個年齡各自獨有的丰采。
但那終究是回憶,已成過去。
回憶就是因為只能存在於懷念的思念心情中,所以才美。


而回憶畢竟不是現在,所以才令人不捨。


就像已經不再是十六歲的麻由,她所擁有及要開創的,是十七歲的人生了,那不管怎麼樣都不會與以前的回憶站在同一邊,因為現在與過去,本就是相互背對而行。


目送了麻由的十六歲青春,在這嶄新的十七歲來臨時,我衷心地盼望以年齡做為階段次地成長的麻由,是不是可以不要走得那麼快?
讓我能徹底地完全地記錄完妳的足跡,讓我能跟上妳的腳步。
請放慢妳前進的步伐,等等後面的追隨者、像我這樣遲鈍的追隨者。


麻由,生日快樂。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是電影的圖片,因為覺得書本的封面沒有它來得好,所以就借用一下了。


我本來沒打算要寫這本書的心得,因為我不知道該怎麼寫。
是那天睡前五分鐘看到了 HBO 播出的原著改編電影以後,讓我改變了主意。雖然當時囿於濃厚的睡意而使得我終究放棄看完這部電影,但這短短的五分鐘以足夠讓我決定,即使不知道該怎麼寫,我也還是想試試看、試著把自己對這本「蘇西的世界」的感想寫出來。




書名:The Lovely Bones
   ( 蘇西的世界 )
作者:Alice Sebold
   ( 艾莉絲.希柏德 )
譯者:施清真
出版:時報出版
   2010年02月08日



在故事的開頭,「蘇西的世界」的女主角蘇西就死了,以幽靈的身份來去於天國與人間兩端。


在我看過的小說,一開始就以死者角度說話的作品不多。我現在心裡能想到的就是奧罕.帕穆克的「我的名字叫紅」,和石田衣良的「ANGEL」。不過這三者給我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我的名字叫紅」讓我感覺到的是一絲詭異的恐懼及對接下來會如何發展的期待興奮。「ANGEL」則是讓人對於主角是否能找回記憶與真相而感到好奇。至於「蘇西的世界」是「不會吧?怎麼會這樣!」的驚訝。
我當然知道蘇西會死,書本封面後內頁的介紹就寫得很清楚了,女主角蘇西一登場就上了天堂,但我以為不會這麼快的,至少前面應該還會有些她死前的描述或什麼的緩衝,結果是完全沒有,從第一句開始就點名了蘇西現在的處境,接著毫不拖泥帶水地進入了主題。


「我姓沙蒙,唸起來就像英文的『鮭魚』,名叫蘇西。我在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六日被殺了,當時我才十四歲。兇手是我們鄰居…」
這是「蘇西的世界」的第一段,相當直接開宗明義地就這麼開始了故事,語氣與口吻是那麼地活潑開朗,就像是一個小女孩在談論天氣和自我介紹那樣地自然直率,還有足夠的幽默感給自己的名字解嘲,很難想像她敘述的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是那麼大又那麼慘,而且是最不好的「死亡」。


不可能有人能對她遭受的侵害無動於衷,任何人都會覺得憤怒且心酸,對於兇手的泯滅人性感到無法原諒。
對了,我本來就是這樣以為的,以為「蘇西的世界」應該是一部充滿對自己冤死的忿恨,然後帶著仇怨的雙眼看著自己已經不存在的世界和依然逍遙法外的兇手,而兇手終究會在這恨意的眼神之下走向報應的作品。雖然在封面後內頁的介紹有稍微說到這是一部溫暖的小說,但我覺得所謂的溫暖應該僅僅存在於蘇西對生者世界的依戀以及對家人朋友的不捨,而更多的該是對於剝奪自己生存權利的變態兇手的憎恨。


不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只能說我小時候看了太多包青天和中國民間故事了吧,心裡總存在著兇手一定得伏法的那種印象,而那印象變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希冀。只要是小說中有提到犯罪,我大多希望真兇會被逮到。
其實,現在描述到犯罪的小說已經很少有那麼黑白分明的情況了,相較於我小時候看的這種單純的善惡到頭終有報的傳說故事,現今小說已經會去探討犯罪者的心理意識與精神層面,然後擴大解釋關於社會與世界的人文思考。近代小說毋寧地更探究「人」與「人性」的本質與想法,而不單單地以「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觀點去看待犯罪。
於是這也造成了雖然分類可以很簡單,但同一個分類內卻又有許多不完全類型的作品,我覺得那也是文學或影像藝術一種縱深更深的複雜演進吧。


儘管如此,印象就是印象、習慣就是習慣。雖然很明白清楚,但我還是希望見到惡人有個很糟糕的結局,所以才會錯判「蘇西的世界」風格吧。
不過想想;若是「蘇西的世界」如此簡單,它也不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了吧。


兇手如何行兇,在想什麼,是因為什麼樣的成長背景而使得他殺人,會怎麼被抓到,如何去抽絲剝繭地根據線索找到他,還是說蘇西會在這過程中發揮到多大的影響力,都不是「蘇西的世界」要說的。它要說的是蘇西慘死之後,她的親人朋友、甚至是偵辦這樁命案的員警與犯下命案的兇手;在這個已經沒有蘇西存在的世界之後到底怎樣了,而蘇西以幽靈的模樣出現在他們的身邊,用自己的雙眼與心思去揣摩、思考及觀察他們的生活,甚至可以說是陪著他們一同參與,這些事情才是這本「蘇西的世界」的主軸。


中文翻譯做「蘇西的世界」,在讀完整本書以後,我覺得這個名字翻得很有意思。女主角蘇西其實真正擁有的、存在的只有一個世界,就是死後的天堂,照蘇西的敘述,天堂是一個根據自己生前的想像與希望而具體化的一個地方,你希望這個世界是什麼模樣,它就會是什麼模樣,換句話說,天堂這個實境其實是比照內心映射出來的形象,你想要什麼東西,什麼東西就會出現。
聽起來是一個很理想的世界,但是蘇西最念念不忘的卻是那個無法再回去的人間,因為那裡有她心愛的家人與朋友,而且在那個世界存在著成長這回事兒,雖然可能會因此傷心、卻也可能因此得到更多的愛與愉悅。雖然在天堂什麼都能如願,卻唯獨想要再回人間這個心願,是怎樣都無法達成的。


天堂這個世界是一個虛象,是夢,是理想。
夢想能成真固然是幸福的,可是處在一個只有自己想像構築出來的一切,卻又很孤單吧。


而人間是實體,充滿失落、快樂、悲傷。
但能夠擁有這些,才是所謂「活著」的証明,只有活著才能體會這些,也只有活著才能與你所愛的人分享與分擔這些事情。


而蘇西最希望的並非透過想像就能成真的世界,她最想要的還是想要與家人朋友共同體會與分享那些複雜的情緒。那是最深切的企盼、也是最不可能如願的盼望。


所以所謂「蘇西的世界」,不以當下論的話,我想蘇西實質存在於天堂,但心繫於人間,不時在天堂仰望、或是待在人間,因此蘇西的世界;有兩個。或者也可以說有三個,那是存在於蘇西心中、死前的十四年歲月,也就是蘇西的回憶,在「蘇西的世界」故事中,蘇西在看著她的親友時,也常回憶起曾經的過往,而這個世界很殘酷地無法再繼續增加變大了,我覺得那是蘇西擁有的第三個世界,一個容易勾起傷感卻擁有的最徹底的世界。


我覺得這個譯名應該是在讀完整本書以後,就內容而言下了一個以一看就懂為目的而決定的譯名吧。台灣過去在翻譯名字時,有時僅根據片面印象或是噱頭而下了很粗俗的書名,有時是翻得太雅太美,同樣都讓人覺得很難接受,不過在我讀完「蘇西的世界」以後,覺得這個書名取得很好。我在網路上有看到這部作品有另外一個譯名叫做「可愛的骨頭」,大概是直接從原文「The Lovely Bones」直譯過來的吧,嗯…說真的我不太能理解若照直譯的話,和故事內容有什麼關係,不過英文不是我的語言、也並非在學習有心得的語文,我想這幾個單字和它組成的句子,或許有什麼另外的意思在,可是若直接照字面轉成中文的話,就失去原意了吧?老實說若它真的本身有什麼特殊涵義在,也許那種照字面翻譯反而是正確的也說不定啊。


蘇西的眷戀和不捨的心情,透過雙眼的觀察再轉化成為文字,來回穿梭於這三個世界的敘述,就是「蘇西的世界」了。
雖說描寫的是那種心情,但實際上藉由文字書寫所表達出的情感很淡,並不是說寫得很沒有感情,而是寫得很淡。那種淡淡的感覺似乎像是作者在極力地避免使用太過情緒化的字眼,也盡量不去刺激與掀起讀者心中的情緒,不管是任何事情的描寫,都用那種像是在報導新聞…唔…這樣說不太正確,好像形容得有點呆板,應該說那種平淡的敘述就像是在說「今天天氣不錯」、「剛剛下了場小雨」那樣平靜的語氣,讓人無法打從心裡感到激動。


我記得我曾在「蒲生邸事件」的心得裡說過,那個時候是這樣說的,我把它找出來再複頌一遍:
雖然故事手法不同,但都有一種異曲同工的冰冷色調,那冰冷不是無情殘忍的冰冷,而是不論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作為視角都無法忽視的某種旁觀者的冷漠。
確實,我到現在都還是這樣覺得;覺得日本推理小說都寫得太過於冷靜、缺少情緒的相伴,總讓我感到一種彷彿是第三者般事不關己的角度在說故事,會有所感受、但情感上難以獲得強烈觸動的共鳴。


「蘇西的世界」的文筆也是給人冷靜的感覺。但同樣都是冷靜,「蘇西的世界」的冷靜與日本推理小說的冷靜的兩者之間不同。
日本推理小說的冷靜是種冷硬,述說現象與邏輯居多,卻缺少了某種以心傳心的交心感。
「蘇西的世界」的冷靜是種壓抑,盡力小心翼翼地抑制住不讓內中的情感奔流得太過洶湧,因為那很有可能會因此失控得太過放肆,為了抑止住這隨時可能滿溢的心情,所以就要想辦法壓住,而並非日本推理小說的那種中間向隔著什麼而觸摸不到的冷硬。


用一個很簡單的方式來形容,或許能夠省去這麼多解釋的工夫,只是我覺得這個形容雖然很好用、簡單也容易明瞭,但我不是很想用,因為實際上並不那麼貼切,那個形容詞叫做「搧情」,「蘇西的世界」並不搧情,至少比我所想像中的情況還不搧情,感覺上看封面後內頁的介紹,應該會是讓人哭得悉哩花啦眼淚直流的溫馨感人作品。
沒錯,確實是溫馨且感人,但沒有眼淚,至少就我而言,眼睛雖然有濕意,但沒有凝結成淚水流出。並非溫馨感人的程度不高,而是作者那刻意壓抑的語氣也限制住了淚水的奔流。
但我卻覺得這種壓抑是「蘇西的世界」如此與眾不同的原因,那像是一個受過莫大傷害的人 ( 蘇西 ),終於走過這傷害且直接勇敢面對它,然後極為仔細又小心地盡量使想說的事情,能夠毫無痕跡如雲淡風輕般地慢慢吐出的以文字成就的心路歷程,但終究那種努力無法被這刻意的壓抑給掩蓋住,文字終於還是反應出了作者的心情,寫得越是淡然越是避免引起波動,反而更加讓人接收到了痛苦與哀傷的濃重訊息。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蘇西描述看到妹妹與男友相愛、初吻等等的場景,透過蘇西的敘述無法讓我心裡不感到刺痛。我總覺得蘇西一定會感到嫉妒的吧?因為她的人生在十四歲時就因為一個變態而什麼都沒有了,但是她的妹妹卻繼續長大,體驗了她無法體驗的任何事情,所以即使嫉妒也是很理所當然的吧?但是蘇西並沒有想到這些,而是真心地替妹妹感到高興,頂多你可以看到她對於自己無法親自地參與妹妹快樂的心情分享的遺憾、還有一些生命已逝的哀悼,如此而已。
可是就是因為這樣,才更令人感到難受,對家人的愛與關心,還有對生者世界的留戀卻還不怨懟,她對人間的依戀是奠基在對於心愛的親友的關懷使然,所以完全不存在那些強烈的負面情緒,她只想所愛的人找到幸福、過得好,而不是抱怨這個、怨嘆那個的不甘,所以雖然沒有什麼激烈的關愛表示,但是我覺得這樣就已經是最棒的溫馨與關懷了。


蘇西在天堂的朋友弗妮對蘇西說過:「當死者不再眷念生者,生者就可以繼續過下去」。聽完後蘇西反問弗妮:「那死者呢?我們何處去呢?」,而弗妮卻沒有再回答她了。


死者不再眷念生者。
生者不再眷念死者。
我覺得「蘇西的世界」一直在尋找著這兩句問題的答案。


不只是「當死者不再眷念生者,生者就可以繼續過下去」,恐怕反過來的答案也是「當生者不再眷念死者,死者就可以繼續過下去」吧,而那恐怕也是弗妮沒有回答的原因,因為在那個當下,我想 ( 或者說弗妮想 ) 蘇西是無法理解或體會這個答案的,畢竟她才剛離開人間不久,對於那個世界還抱有相對強烈的執念。
不管是生者還是死者,都要學習忘記,並不是徹底遺忘,而是要看成已經過去的過去。把它牢牢地放在心裡,但並不是時時地吊在心上讓它帶來的悲傷與痛苦在呼吸之間持續地作祟。


在蘇西到了天堂、當人間沒有了蘇西,兩個世界;天堂的蘇西、人間的蘇西親友都無法避免悲慟與傷害的情緒,在自己的生活中蔓延。他們困惑、痛苦,找不到生命的意義與目的,因為所有人都被困住了,困在蘇西的十四歲,茫茫然然、憤怒卻尋不到出口。
但是時間的流逝、生命的經過終究會在迷惘的霧中看到清澈的道路,大家都在哀慟裡走過,開始茫然裡尋找到繼續走下去的理由與目標。


而我覺得那也就是那兩句問題的答案。終於在歲月的前進裡,有什麼被逐漸淡忘了,可是也有了笑著活下去的理由。


蘇西成為了一段回憶、一件往事,作為往事中的要角,她該做與能做的就是在現有的時空內替她所掛心的親友們祝福。無論在哪一方面,他們都能平淡地看待這個悲劇,不再因此被困住。


可是讀到這邊卻讓我覺得很難過,那必須建基在遺忘而才能跨越悲傷的幸福讓我無法不感到難過。


蘇西最後的祝福是:
「我祝大家活得長長久久、幸福快樂」
沙蒙家因這殘忍的凶殺而分崩離析,可是終於靠著時間治癒了一切曾有的傷害與改變。蘇西最後的祝福恰是她所愛的親友們新生的寫照,也代表了她已經不存在的微小遺憾。


「此時,我終於領悟到他們感覺不出我走了,正如他們感覺不到我來了一樣。」
這是蘇西在最後發現的事實,以往的蘇西就如同她自己說的「活在大家的思念之中」,所以過去當蘇西待在他們身邊時,就像無風的街道突然有落葉被風吹起一樣地會些微地令人感到蘇西來到身邊的異樣,可是大家已經不再有那樣的感覺了。


蘇西沒有被遺忘,只是她已不會再被時時地思念。


如果說人活著,實際上在於你存在於眾人的回憶與思考之中,那換個角度來說;當有一天你雖然活著,可是沒有人會去在意你、想起你,那種活著不過是生命機能還在運轉,可是於精神上已經形同死去了吧。
蘇西是相反過來的,她的生命早已停止,可是她的精神與靈魂卻藉由思念而繼續活著。但終究時間會撫平一切,總有一天她會越來越少被想起,直到最後,完全成了一段往事。


從蘇西的結局我確定了一件事,只要是從一個世界離開,無論是何種形式,都很難回去了,或者說最後根本是回不去了。因為世界依然繼續往前,而不管你在或不在,有沒有你日子都還是得過下去,很快地他們就會習慣你的不在,而都會發現原來你不在也沒有什麼差別。當自己靜止而整個世界繼續向前,你就再也找不回原本自己擁有的世界了。


正因為如此,儘管「蘇西的世界」在淡然之中求取溫馨與感動,但對我來說這部作品毋寧地還是哀傷的成分居多。儘管結果如此美好溫暖,但我就是無法擺脫心中那一點冷冷的遺憾與哀愁。
不知道為什麼,在「蘇西的世界」中我感受到的是這麼負面的情緒…也許我會一直放不下這悲傷的感覺,是因為人只會讀取到自己想接受的事物,而在這本書裡我接受到了關於這種情緒極為深刻的共鳴吧!



PS.
說不知道該怎麼寫,結果還是寫了這麼多啦…
這本書我唯一不滿意的是兇手的結局,在遠方默默地死去,太沒有公道。雖說那也是慘死,但案發後依然自由來去,沒有被繩之以法,委實令人無法接受,在我的感覺裡,那無疑等同於逍遙法外。
或者說,太多的現實情況裡,確實是這樣?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看到圖書館的書架上有「刺蝟的優雅」,我就二話不說地趕快取下來借回家看了。
因為之前就有朋友跟我介紹這本書,所以想說有機會一定要借回家看,過了這麼久,總算等到了。其實它已經出版好一段時間,雖然有很好的評價和朋友的推薦,不過我對於非漢字文化區域的文學作品都抱持很謹慎的態度,因為發現自己能接受的實在很少,單就名氣與評價而言,對我來說參考價值不大。
若不是還記得朋友的推薦,我大概便不會一直把「刺蝟的優雅」放在心上。


這個時機點也是剛剛好,因為從今年 ( 2011 ) 農曆新年開始我就開始對法國文學產生了興趣。


讀「刺蝟的優雅」時,剛好正是我想要多讀一點法國文學的時候了。
雖然本來就因朋友的介紹而對此書特別有所留意,不過這個時候,真的是說好不如說巧了。




書名:L'elegance du Herisson
   ( 刺蝟的優雅 )
作者:Muriel Barbery
   ( 妙莉葉.芭貝里 )

譯者:陳春琴
出版:商周出版
   2008年06月01日



刺蝟的優雅


這本書,有兩個主角,門房荷妮和小女孩芭洛瑪。


有關於「刺蝟的優雅」一詞,是來自小女孩芭洛瑪對門房荷妮、也就是米榭太太的形容:
外表看來全身都是刺。
防守嚴密。
內在跟刺蝟一樣細緻。
喜歡偽裝成懶散的模樣。
特別愛好孤獨。
非常非常的高雅。


「刺蝟的優雅」,由來就在於此。
芭洛瑪為什麼會這樣形容荷妮?原因在於她無意間看到的從荷妮袋中跌落出來的書,因而有了這樣的推論。
當然她後來也有提過;不完全是那本書的關係,那本書只是在疑問之下對於推測的象徵性證實罷了。原本對於荷妮,她就感覺懷疑,總覺得這個門房的言行舉止,確實毫無疑問地就像個一般的門房。但也就是這種名副其實的確實,反引來芭洛瑪的好奇,敏感的人對於任何一句話和一個動作,總會不自覺地觀察得特別地具有思考的聯想空間,即使表面上看起來一樣,可是這種人就是可以嗅聞得出「像」與「一樣」的分別。


小女孩芭洛瑪用刺蝟來形容荷妮,是因為她察覺出了,荷妮只是「像門房」、而不是「和門房一樣」。


門房荷妮、也就是米榭太太。這個被形容為刺蝟且優雅的女主角,是整本書中最顯性也最主要的角色。我甚至認為,雖然「刺蝟的優雅」有兩個主角,但這個書名與作者給它所下的定論,無疑地就是在說荷妮;她喜歡古典樂、熱愛哲學研究,這就是她「優雅」的所謂存在。而從不表露自我,在外表上盡力地迎合社會對於門房的印象,那就是她「刺蝟」的所謂意義。


會發展成以外殼的、刺保護自己的生物,一般來說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那就是牠們通常是被動地武裝起來來抵抗被狩獵的危險。
換成擬人法,或許可以這樣理解吧,為什麼荷妮不當一個與眾不同的門房,而還是要讓自己看起來就像一般的門房呢?那是因為她就像這類型的生物一樣,不想壯大、不願意引人注目,因為越多與外的接觸和受到觀察注意的眼光,就像是暴露在被狩獵的危險狀態一樣讓人防不勝防。而如果她就只是用殼、用刺把自己置於其中的話就簡單很多了,因為除非受到攻擊,否則刺永遠只是不會帶有殺傷力的硬毛、殼也只是堅實一點的皮膚而已。順應一個既有的印象是一個偽裝,是她的殼、她的刺。


用「刺蝟」這個小動物來形容,確實是神來一筆的暗喻。說到有刺的生物,我想到的有海膽、河豚、豪豬還有這本書提到的刺蝟,刺蝟的刺給人的感覺特別不同,如果說到刺,豪豬的刺更長更尖也更能保護自己,但相較刺蝟就太過尖利外向了些,而刺蝟的形體小、細細的刺短短地乍看隻下像隻毛稍長稍硬的老鼠,這種羞怯細小的模樣頗符合荷妮敏感謹慎的內心,而不甚明顯但確實存在的細刺也就是她刻意偽裝成的避免與外界有太多接觸的外表了。


芭洛瑪則是另外一個偽裝的典型,她與荷妮不一樣,她的家境狀況良好,照理來說芭洛瑪應該是很幸福、沒有煩惱的,不需要用什麼偽裝的才是,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只能說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都會有屬於她們的煩惱吧?芭洛瑪也是這樣的情況,她雖然不用為生活煩惱,但是敏感的心思讓她有太多的時間去發展自己的思想、去思考自己的哲學。她之所以偽裝是因為透過她以思想建構出的哲學把世界看得太過明白透徹 ( 或者是;她把她所看到的世界看得明白透徹 ),於是任何的努力都改變不了她所理解的未來,既然如此,又何必認真。


正因為看得這麼地清楚,所以做什麼事情都缺少了意義,因此芭落瑪雖然與荷妮同樣都是偽裝,卻顯得積極許多。荷妮的作法是不過濾而徹底的拒絕,她的偽裝是一種處世的態度,為了要不受傷害,所以將所有的一切隔絕於外。芭洛瑪卻不是如此,她用她的眼睛看這個世界,用自己的想法去區分什麼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是不要的,芭洛瑪的偽裝,是不想讓人看到她接受了什麼、拒絕了什麼、想做什麼和不想做什麼。
前面說如果芭洛瑪是刺蝟,我覺得沒有像荷妮那麼名副其實就是這個原因。因為荷妮需要這樣的殼與尖刺來保護自己,芭洛瑪也有她的殼與尖刺,但是她卻不像荷妮那樣,需要保護自己。


在我的感覺,其實芭洛瑪就是一個早熟到太令人吃驚的死小孩。
這不是在貶損她,而是一個悲哀的感慨。
擁有敏感心性的人很容易擁有超過生理年齡的心智,那種成熟會把感官磨得尖銳、卻也會比他人更明顯的感受到,自己在變得逐漸尖銳的同時而不斷地慢慢磨損。過度的早熟讓叛逆的意識更加強大,最後會走向一個崩潰的毀滅結果,那種崩潰的毀滅就像是某個從眼前劃過的一道光芒,向前急奔而至越來越遠到了看不見為止。
對於芭落瑪十三歲生日時自殺的決定,我覺得並不意外。因為她的觸角伸得太遠太長,所得到的感觸超過了她這個年紀所能負荷的程度,也已經不是她能夠處理和面對的了,面對一個自己認為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的世界,芭洛瑪得到了「死」這樣的結論。




藝術與哲學


前面說的會讓人感覺,我好像不是很喜歡芭洛瑪,其實不會,我並不討厭這個角色。而她說的話有很多我也很喜歡,只是從她的思想裡會偶爾感到一些;一個想法太早成熟和心性太過敏感的女孩讓人微微心疼的不捨,太過徹底的思考結果走入了叛逆的死胡同。


對了,思考。
這是「刺蝟的優雅」在除了述說刺蝟如何優雅的主體故事中,最值得一看的部份。
事實上,我覺得那或許才是這本書真正的主體。


李敖說過;奇情與思想是小說家的必要條件


荷妮與芭落瑪的故事,優雅的刺蝟的生活方式是這本「刺蝟的優雅」的奇情。
而她們放在心裡的想法,藉由種種小事所得出的結論,還有對於哲學的感觸、藝術的感動,就是「刺蝟的優雅」的思想了。


我覺得要在這裡詳述「刺蝟的優雅」裡提及的哲學思想,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原因是書裡提到的太多也太雜,而我在哲學思想這方面沒有研究也並不了解。
事實上「刺蝟的優雅」很多寫的東西我不是看得很懂,雖然我終究把它讀完並且理解故事的發展,可是裡面許多荷妮和芭洛瑪那些像是喃喃自語的哲學思想,我雖然很喜歡它們字句上給予我的觸動,但我覺得自己並沒有真的瞭解得很透徹,我只是把它們先讀過放在心裡。
我的想法是;現在不懂沒關係,只要知道自己有什麼感覺就好,也許過了好久以後,我的人生歷練或是內在累積得更多更充實,到那時再重讀一遍說不定就能了解了。也有可能在遇到某個情境時,那些放在心裡的未曾明白的事情,就會豁然開朗也說不定。


事實上我有想過去讀讀一些關於哲學的書,這樣在閱讀像「刺蝟的優雅」這類型的書時,會有更多心領神會的樂趣。
不過只讀了五分鐘我就眼冒金星眼皮沉重了,我的內涵果然還是太淺太淺了啊。


又扯遠了,言歸正傳:
儘管不懂,我覺得自己還是很能充分享受閱讀「刺蝟的優雅」哲學與思想的喜悅,那就是這個作者厲害的地方吧,儘管塞了很多想法在裡面,還包括了一些很艱澀 ( 是我…覺得很艱澀 ) 的論述,卻還不至於影響閱讀這本書的樂趣,不管你懂不懂馬克思、還是胡塞爾,都沒有關係,只要看作者怎麼藉由荷妮與芭洛瑪來告訴你,她們到底從這些著作與思想裡得到了什麼就好。


也許懂了會更好,但不懂也沒差。瞭解的話會有更多值得意會的、不了解的話也能得到啟發的樂趣,淺顯而意深、言簡而意駭,這是這個作者很了不起的一點。


不只哲學,也有提到很多關於藝術的想法,藝術的天地太廣闊了,繪畫、音樂、文學、電影都是屬於藝術的範圍。作者妙莉葉.芭貝里簡直就是把這本書當成了她的 BLOG 一樣盡情地發表了許多她對於藝術的心得與感想,內容精彩且厚實。


讀完以後我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作者妙莉葉.芭貝里的感想抒發完了沒?是把它們都寫在了這本書裡面,還是說這只是她多年來內在涵養的一部分?如果答案是後者,我真的認為;她其餘的作品很值得期待,也一定得觀察。
比起整個故事而言,我覺得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對日出之國的偏愛


這個作家似乎對日本情有獨鍾?因為書裡有很多關於日本文化和電影的敘述,尤其最常提到的就是導演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甚至乾脆也讓那個中段才出現的男主角也姓小津。
我對於會在西方的著作中看到對於日本文化的探討論述,感到很訝異。可能是我書還看的不夠多吧,印象中在這之前只看過「菊與劍」是在探究日本文化,不過那不是小說也不是文學,而更接近是一本研究報告。所以;「刺蝟的優雅」則是我第一次看到的一個寫到日本文化的小說。
那可能是出自於作者對日本文化的偏愛吧。


作者妙莉葉.芭貝里所述及的日本印象,究竟對還是錯?
我在網路上看過很多人都說是錯的、甚至是謬誤、錯之大極。


說真的,我也不知道她寫的是對或是錯。
我並不是真的對日本很了解,儘管學了五十音,看得懂一些幼稚園程度的日文單字,也看過幾部日劇和日本文學,但我仍然不覺得自己對日本是了解的。我只能說;「刺蝟的優雅」裡所提及的日本,讓我有感觸並有共鳴的部份我認為確實是對的、正確的。而其他只是讀過而不是理解得很深的部份,我就無法判斷那是不是正確的了。
這樣說起來會覺得我的回答似乎很狡獪也避重就輕,不過沒辦法,我確實是這麼認為的啊。


讓我覺得印象很深也認為很正確的部份,是關於茶花的敘述。那是在「人生舞台如幻夢」這個章節裡提到的。藉由一部電影「宗方姐妹」,也是書裡一再提到的小津安二郎的作品。


茶花這個意象是什麼?
為什麼會讓我認為是正確的。


這真的很難解釋,因為那就像是燈泡突然亮起來的瞬間光明,你懂了知道了卻說不出來。或者是,我對文字的掌握,還沒有辦法將它表現出來。
總之,都是。
那種懂的感覺也許真的就像書裡寫的那一句
「只有日本文化才能解釋的東西」,那種感覺也許就是如此,一種文化的碰撞而突然交合的感受,我只能試著盡量敘述,但無法盡善盡美。


戰國的第二位天下人太閤豐臣秀吉的辭世詩是這樣的:
隨露珠凋零,隨露珠消逝,此即吾身。波浪般的往事,宛如夢中之夢。


同樣身為戰國時的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的辭世詩是:
一世榮華一杯酒,年月就在一醉間,歲月如同夢一般。


就連氣吞山河的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也時常吟哦:
人生五十年,與天地長久相較,如夢又似幻;一度得生者,豈有不滅者乎?


這種把人生當作夢一般的思想,其實在日本時常可見。


日本人的哲學思想,接近於「空」與「寂」,從茶道上就看得出來那種思想,茶道是一種不疾不徐的韻律,任何一個動作都必須不能是多餘的卻也不能省略,喝茶在茶道裡只是一部分,茶室的擺設、面對面的交談、瓶中的插花,都是茶道。茶道可以說是日本人雅致的最高點,卻也是最寂寥的宣示。
我喜歡讀日本文學,或許就是因為在我讀過的書裡面,只有日本文學擁有最多的那種「空」與「寂」,既空洞又茫然、又孤獨又寂寞,失落的心情在日本文學中經常可以找到,不論是哪種題材都能看到這樣的「空」與「寂」。


山本兼一在「利休之死」裡頭也一直提到了茶花。千利休在插花時經常在滿是空淨的茶室裡插上一朵茶花,藉由那寂靜的孤豔來達成某種美學的形式,茶花不一定怒放、不見得要大叢、不用真的新鮮,那是種生命力頑強的展現,是一種千年依然、萬物不動而仍然不息的昭示。
書裡最後引用了電影「宗方姐妹」的一句台詞,就像是個註解:
真正的新穎是不會隨著時間而老化。
意思就大概是如此,而這章節的最後,作者下了這麼一個結論:
這是在生命的潮汐起落中觀賞永恆。


沒錯,就是在生命的潮汐起落中觀賞永恆。
所以在提到電影「宗方姐妹」的那篇標題才叫做
「人生舞台如幻夢」


永恆的存在就是這樣,什麼都過去了、什麼也沒留下。但是曾經過去的會和未來經過的再度重合,然後又是什麼也沒留下地經過,你可以感覺到過去的痕跡、也能感慨什麼都沒留下的孤寂,唯一不變的是在這個空間裡一直看著所有過去的與沒留下的,那個空間。




優雅的要件


刺蝟的優雅,在於態度上。
擁有細緻的內在,用殼與尖刺作為偽裝來保護自己這細緻,就是一個刺蝟的外型、一個優雅的態度。
怡然於自己的微小、守護自己的脆弱。這就是前面提到的、我所認為的優雅。


不過在這本「刺蝟的優雅」裡,對於優雅的定義,並不僅僅是如此。
我想那也是為什麼「刺蝟的優雅」的評價如此兩極化的原因,喜歡它的人很喜歡,討厭它的人說它很做作。會覺得做作的原因,就是在於優雅的認知上。
什麼是優雅、又要擁有什麼才叫能夠被稱做是優雅?
在荷妮對小津先生表示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門房的時候,小津先生反問了:
一個門房會看托爾斯泰的小說、聽莫札特的音樂?


那意思是;一個看托爾斯泰和聽莫札特的門房,絕對不是一個平凡的人。
不管是誰,站到荷妮的立場被人這樣反問,我想都不會反感,相反地會很高興吧,因為自己一直以來所隱藏的本質,不想刻意張揚的內涵被人發覺了。是啊,任誰都希望被稱讚的,即使是抱持刺蝟的生活態度作為防衛的荷妮,其實也很渴望有人可以看見自己在粗鄙庸俗的外表之下,那個敏感有才的靈魂吧。


但我卻有個疑問;為什麼一定要看托爾斯泰和聽莫札特,才是真的有涵養、有才華的優雅呢?
當然我這樣問可能很狹窄,會讓人以為我是在針對托爾斯泰和莫札特。不是的,我的意思是;一定得是很難的世界經典文學名著、或是悠揚的古典音樂,才可以是才能有否的判別標準嗎?


芭洛瑪覺得父親衣冠楚楚的打扮,是一種裝模作樣。也就是說身為上流,就該有上流的樣子,因為那不只是一個身份的表徵,也是世人評判你的標準。
荷妮則是反過來的,既然是門房,就不能有不屬於門房的模樣,因為你站在這個位置,就不能突出、也不可以超過。
遵守你自己的崗位、善盡你應有的義務、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忠實於原有的打扮。那其實就是一種社會責任,井然有序的社會不允許脫軌和踰越,一旦挑戰秩序,就會形同對制度的僭越。


很諷刺的是,打倒封建與舊時代以後的民主時代的來臨,卻仍然藉由金錢與權勢建構了新的秩序。


荷妮與芭洛瑪都把這些看透了,所以荷妮依然忠實地做好一個門房的工作、顧好一個門房給人的印象。而芭洛瑪則是對這種現象感到嗤之以鼻,所以在不願意變成這樣的大人的想法下,她打算在十三歲時自殺。
她們兩個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對抗這個世界,荷妮是消極的、芭洛瑪則是積極的。而藝術與哲學也是他們做為對抗思想的手段之一。


我承認荷妮確實是一個被社會與世人忽略的才女、而芭洛瑪確實是一個早熟的天才。
光看她們對於藝術和哲學的見解,不論你認不認同她們的論述正確與否,都無法否認的確是有她們才氣縱橫的一面。


荷妮這個角色讓人感到親切和認同的是;我覺得很多人心裡難免都會覺得自己有和別人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認為自己一定有某些部分是不同於這個俗世標準的獨特,那是屬於自我的小小驕傲。
芭洛瑪看清楚了所謂世界就是一個金魚缸,而自己總有一天 ( 指長大 ) 都會進到那裡面,
「如果生命是荒謬的,那麼成功的一生不會比失敗的一生更有價值,只是日子過得比較舒適罷了」,好與壞,只是在於金魚缸的水質與環境是否較為舒適而已。


於是比起現實,她們更注重心靈的成長,也更重視對於美學的感受與哲學的省思。她們都偽裝起關於這個方面的精神,而只是不過不失地表現出一個門房、一個小女生的姿態,在世界上、在眾人的眼前。


若從這個部份把荷妮和芭洛瑪的尖刺與殼衍伸解讀的話,或許不只她們,就連我們都有一些刺蝟的成分。一點點的偽裝與應有的角色扮演,來隱藏住自己的內心,既不受傷害也能孤芳自賞。
而那小小的驕傲,就是我們心中的一點優雅。


既然如此,這個優雅的部份就是無法言傳且難以定義的。因為喜歡的不同、解讀的也不同,那不是能用成就高低與程度深淺能夠去衡量的,是絕對沒有標準的事物,不是嗎?若去給它定義出一個範圍,像是托爾斯泰和莫札特,這不反而落入所謂世俗的窠臼了嗎。


我覺得之所以會被說為做作就是這樣。
荷妮一面不斷強調著自己只是個門房、又不斷地分享自己的思想。但是她的思想卻躲在「門房」之後,誠然那個身分是一個極佳的保護色,但感覺上強調得太多次卻反而成為了一個藉口。正如同芭洛瑪的太過憤世嫉俗,反而讓人感到了她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的叛逆。


不論是荷妮、還是芭洛瑪,她們都有很好的頭腦和敏感的性情,所以她們都可以在藝術的參與上有獨到的見解,面對哲學與人生的思考上也有深刻的了解,可是她們的才氣、那種強調冷眼觀看世界而不流於世俗的才氣,在不知不覺中其實還是被一套既有的標準給帶著走。
對世俗的一切感到嗤之以鼻,可是卻還是遵循著世俗認定的優雅,當然會給無法接受的讀者,裝文藝的惺惺作態之感。


就像我所認為的,真正的優雅是一種生活態度,而不是思想與內涵的比較。
不一定得要達成什麼才叫做優雅,不是得怎麼做才叫優雅。


就算孤芳自賞也沒有關係,有人欣賞沒人欣賞,作的還是自己、還是自己作的。
我正以為刺蝟之所以優雅,在於沒有人發現尖刺之下的本質。躲在自己的殼裡看著週遭,有份孤獨且自得其樂的怡然。
是的;孤、芳、自、賞才是這份優雅之所以為然的優雅,一旦霍然被賦予優雅的定義、一旦走出那個世界,則那優雅突然就顯得悲哀且變調了。


當刺蝟也好、豪豬也罷,河豚也可以,哪怕是孔雀和軍艦鳥都沒有什麼關係。
為了生活而做出任何的偽裝,都是因為生活,並不那麼庸俗也並不特別偉大。
而喜歡看什麼書與電影和聽啥音樂都隨自己高興,哪裡管得著氣質還是三流。


真正的優雅就應該要是如此,所謂的優雅絕不懼怕庸俗,因為庸俗與優雅,原先本就不存在明顯的界線。




頗感孤獨的共鳴


我記得橘子、也就是告訴我有「刺蝟的優雅」這本書的朋友曾對我說過,覺得我也像是一隻滿身是刺的刺蝟。
我覺得自己的內心、或者該引用我自己前面所說的;生活態度,離優雅還差得很遠,我還是在意庸俗、在意自己的庸俗與淺碟的內涵,一方面介意他人的評價、一方面又老是說服自己只要照著自己想的來做就好,兩種想法常常造成行動的矛盾。


距離那一以貫之的態度,還很有努力的空間。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用嘴巴講很簡單,動手做卻很難吧。


因此橘子說我像刺蝟,我想是那個總是處於矛盾中的猶豫不決、和對於行動與言語的過度介意;這種無形中讓自己與朋友的溝通和情感出現的隔絕,真的就像刺蝟的刺一樣了吧。
或許我真的是一隻刺蝟,不過我不溫柔也不優雅,也欠缺了孤芳自賞的傲氣。


是說,在兩極化的批評中,無疑地我是站在支持的這一邊,雖然我承認這本書的缺點還不少;對日本文化的迷戀與偏執、主角文藝性的思想和對外的形象偽裝有點裝模作樣、還有那個很明顯地除了想造就悲劇意味卻反效果地讓人感到莫名奇妙的超級爛結局,我覺得那個爛結局就是因為作者感到自己的作品實在缺少了戲劇性,所以就安排了個很戲劇的結尾,沒想到成了畫蛇添足。
這麼多的問題,詳細列舉的話還真是說不完,更不用說這本書的故事其實是很無聊的,結構鬆散且缺乏連貫性,唯一可看的就是在於那些以荷妮與芭洛瑪之名所發出的感想與思想,雖然那其中也有像前面所說的日本偏愛論述等問題,但是思想畢竟是思想,本來文學就是自我思想的延伸,不管對或不對,我只看她能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完整地表現出來,因為那就是我喜歡並想看到的。


思想決定了一切,文筆是判斷的選擇。
正如我以前說過的,比起劇情,我更重視的是想說什麼與說了什麼、還有如何描述想說的與說過的。
「刺蝟的優雅」裡面的哲思與情懷,我不一定懂,可是我在其中找到了我一向重視的事物。
所以我喜歡這本書。


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在這篇心得前面提到過的,我從荷妮身上看到了:
認為自己一定有某些部分是不同於這個俗世標準的獨特,是屬於自我的小小驕傲。
這是種共鳴,內心世界有一部分被敲鬆的共鳴,不管是不是真的有,我們、或者說是我都希望自己是有的,也許有可能有但自己還找不到,只是如此確信著。雖然只是身為一介凡人,但總渴望一定要擁有這個驕傲。
在那個過程中,也許必須透過徹底的孤獨才能尋找到。對了,孤獨,就是這種意思。


孤獨,就是「刺蝟的優雅」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的共鳴。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一本叫做「追風箏的孩子」的書,應該只要是稍微有在留意書本訊息的人都會聽過的一本書。
它獲得多方推薦和極高的評價,是二十一世紀初很具代表性的經典文學,而且它的故事背景和作者來自我們都不熟悉的阿富汗,作者卡勒德.胡賽尼寫出了他那飽受戰爭洗禮之下的祖國的悲傷與痛苦,還有期盼幸福自由的人性溫暖。
可以說;透過卡勒德.胡賽尼的「追風箏的孩子」,一直總感覺阿富汗很遙遠的我們,終於也能碰觸到那個從來都沒有概念的世界,了解那個世界跟我們一樣其實都是活生生的、而不是冷冰冰的在地圖上的標示和新聞中的偏頗印象。

「追風箏的孩子」之所以能得到讚譽,並非沒有原因的,一個作家在處女作就能夠有這麼精彩的表現,不免讓人期待卻也擔心他接下來的作品是不是還能保有如此水準?
而「燦爛千陽」的出版證明了他不但能保有水準,而且能更上一層樓。

事實上在我讀完「追風箏的孩子」以後,雖然覺得這本書不錯,但僅止於如此欣賞的感覺而已。沒有很強烈的覺得喜歡、被打動的共鳴。
不過我已經記住了這樣的感覺、也記住了卡勒德.胡賽尼。
若不是記住了這兩件事,我也就不會那麼毫不猶豫地在架上看到「燦爛千陽」以後,就二話不說地借回家來讀了。

那麼我也就沒有機會見證一個了不起的作家,寫出的超越前作的了不起作品。

書名: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 燦爛千陽 )
作者:Khaled Hosseini
   ( 卡勒德.胡賽尼 )
譯者:李靜宜

出版:木馬文化
   2008年02月29日

 

我何曾理解過阿富汗?在讀完「燦爛千陽」以後,我一直在想這件事。
除了塔利班、伊斯蘭教、沙漠、賓拉登以外,我對於阿富汗還能有什麼更多的認識?

當然並不是說我讀了「追風箏的孩子」和「燦爛千陽」以後,就變成了阿富汗通,或者說已經完全了解了阿富汗。
正如同並不是閱讀了奧罕.帕穆克就能完全理解那歐洲與亞洲交會及赫拉特與帕布爾交錯的複雜靈魂,我覺得閱讀只是開了一扇窗,透過窗的向外窺視讓你知道原來牆外的世界並不是你所認知的、所以為的那樣。而接下來就是要試著打開門走出去,也就是透過思想和探究,來理解這個門外的世界。

卡勒德.胡賽尼就是開啟了那扇窗子,使我打破既定印象而獲得新的體悟的推手。

「燦爛千陽」以兩個女子作為主角,一個是從小一直被排斥的私生女瑪黎安、另一個是接受了新穎教育的聰明女孩萊拉。
雖說是兩個主角,但實際上這兩個女子的年紀有點差距,故事也不是平行進展的。瑪黎安的年紀比萊拉大上十到二十歲 ( 詳細的數字我已記不清楚 ),故事是先以瑪黎安做為第一部的女主角、然後第二部由年紀較小的萊拉接手開始,而在這兩部結束以後的第三部,就是瑪黎安與萊拉相遇以後的故事了,這時就是輪流以兩人為主角的述敘。

為什麼要以兩個不同世代和身份背景的女子為主角?
我覺得是因為作者有太多的想法想表達,所以必須塑造更多的切入面才能一一地交代清楚,他大可以瑪黎安作為主角就好,或者也可以只以萊拉作為主角也沒有關係,但我認為若是只有一個人的身世背景與人生成長,無法完全地將作者卡勒德.胡賽尼的思想徹底地展現出來。

若是單單以瑪黎安為主;將只能就一個私生女不幸的出身作為出發點,窺見她被男權至上思想壓迫的那隱忍不堪的人生。
要是只以萊拉為主;就只能見到一個聰慧的、學習自信獨立的女子,在傳統文化的壓制下的可悲境遇。

事實上不管是哪一條路線,以作者卡勒德.胡賽尼的能力,都能夠寫成動人的作品。
不過我想;那動人的程度,大概就是像「追風箏的孩子」那樣吧。
那樣已經很好了不是嗎?但我試著這麼狂妄地猜想;覺得卡勒德.胡賽尼不想只是寫另一本「追風箏的孩子」而已。
他所思考的應該是;要怎麼樣寫出一本更能表達他心情與想法的小說,徹底地、絕對的。
要怎麼樣寫實地描述出他眼中的祖國,用那帶著悲憫的聲調訴說著彷彿期待什麼的希冀。

所以才有了這樣一本,用不同身世背景的兩個女子的人生,說出了一個比「追風箏的孩子」更讓人感動,即使讀完良久也無法將被觸動的心放下的「燦爛千陽」。

 

瑪黎安
 

第一部是由瑪黎安作為主角。瑪黎安的悲慘在於她私生女的出身,注定了她被歧視語指指點點的童年與少女時代。但是瑪黎安不是一個甘於被所謂命運掌控的人,她也曾試著反擊、想試著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但是那個堅持的嘗試卻使得她失去了母親娜娜,而後失去母親的瑪黎安被生父嘉里爾安排嫁給了一個喀布爾的中年鞋匠拉席德,這個男人是一個標準的傳統伊斯蘭男權主義信奉者,而與他結婚的瑪黎安在幾度懷孕流產的不幸情況下,受盡了丈夫的暴力與精神虐待,但是瑪黎安也就像我們所認知的伊斯蘭婦女一樣,接受著這一切,不管說她是真的這麼信仰著,或是有口說不出。

瑪黎安的故事中最讓我感到唏噓且難過的,是母親娜娜對她說的一段話:
「男人問罪的手指找到的永遠是女人,就像指南針的針永遠指向北方。」

我想到在「燦爛千陽」之後另一本我沒讀完的「伊斯坦堡的幸福」,書中的女主角被大伯性侵,明明就是受到了暴力強行侵害,可是她不能說也不敢說,甚至還被指責隨便與男人發生性關係,而家人竟將她關進倉庫裡,在裡面放了條麻繩,想要讓她在走投無路之下上吊自殺。

受到性侵的可憐女子,竟然會是這麼不堪的處置方式。但顯然在當地傳統文化中對於不道德的外遇與偷情,對女性的責難遠大於男性。
於是雖然嘉里爾犯了那該死的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卻沒有引來太多批評的眼光與竊竊私語的輿論折磨,這些苦難全都放到了娜娜和女兒瑪黎安身上。
在世人的眼光中,娜娜永遠是一個不知羞恥、淫蕩的蕩婦。
而在那場不道德的偷情下出生的瑪黎安,一輩子都是讓人投以異樣注視且抬不起頭的「哈拉密」 ( 私生子之意 )。

更令人感到不捨的是;最常給予瑪黎安「哈拉密」言語傷害的,是與她相依為命的母親娜娜,每當瑪黎安不聽話、做錯事惹惱了娜娜的時候,就會惹來一長串「該死的小哈拉密」的罵聲。
我能夠理解娜娜的瘋狂和情緒化,一個年輕女子等同被放逐似地帶著女兒生活,承受著世俗不懷好意的眼光和惡意的歧視,在壓力如此重大的情況底下,稍微有些時候不夠堅強的話,就會像連著兩端的線斷掉一樣支撐不下去。
但我知道娜娜是確實愛著這唯一的女兒瑪黎安,只是她不懂得如何表現愛、不懂得怎麼要怎麼將愛分享給女兒。我想或許娜娜看到瑪黎安就令她想起了與她發生感情的嘉里爾,那個懦弱不敢負責、只給了短暫的愛卻給不起長遠未來的男人。所以她怨嘆自己的命運、痛恨嘉里爾,而瑪黎安就是使她想起這些不幸的人,雖然她深愛著這個由己出的唯一親人,但是強烈的愛和不時提起的恨會交雜成複雜得令人無所適從的情感。這種劇烈的人生轉折和情感上的失落,顯然不是一介弱女子能夠承擔的。
當理解了這些,就無法不對娜娜抱持同情與憐憫的心情,可是理解不能帶來釋懷、憐憫不可以視作為行為的合理,即使有千百種理由說明了情有可原和無可奈何,都沒有辦法能夠說;這些是可以視而不見的。

對瑪黎安而言,給了她未來人生影響最大的就是十五歲之前一直相依為命的母親娜娜,瑪黎安在母親的身上看到了一個婦女受到傳統文化價值壓迫的悲慘,也在母親身上學到了在世俗的觀念下,女子常常是身不由己地被命運所擺佈而難以掙脫綑縛。
而另一個給了她很大影響的就是她那不敢表達意見也無力堅持的父親嘉里爾,因為嘉里爾的怯懦使瑪黎安失去了對命運反抗的勇氣,從母親身上所感受到的命運的束縛感,自嘉里爾順從妻子安排而決定將她嫁給拉席德以後,就形同了某種繼承一樣,從母親早亡的生命裡瑪黎安繼承了她的哀慟與失落,還有順從命運的自棄。

嫁給了拉席德,是瑪黎安悲哀人生不幸的延續,這個忠實遵循傳統伊斯蘭教條的鞋匠,壓制和控制著瑪黎安的思想與行為,給予她莫大的精神壓力和身體上的虐待。
看到拉席德對瑪黎安的虐待,很難不感到心情激動,對於身在台灣的我而言,逆來順受的婦女,幾乎是阿爸阿母年代時候的所謂德行教條了。當然並不是說現在的社會已沒了這樣的事,家暴情況還是層出不窮,但是它雖然仍存在於現實中,可是願意關注它的人越來越多,儘管這當中還是有滿多令人遺憾的後續,不過至少現在在台灣,這種事不是會被認同和允許的。
但是瑪黎安的情況之所以令人感到激動的原因是;在那個社會文化的價值觀裡,這種事不但被允許,而且被視為是理所當然的。那跟台灣「別人家的家務事少管」的逃避與鄉愿是截然不同的觀念,實在讓人無法想像,像這樣的行為竟然會是一個被容許且毫無疑問的普世的價值。

可是我又不禁又想了;是瑪黎安真的覺得痛苦呢,還是說,是我替瑪黎安覺得痛苦?
畢竟在那個地區,這是一個他們的文化價值,也是他們的行為準則,透過這些行為上的實踐來達成對信仰的虔誠。

我想起了奧罕.帕穆克在他的作品「雪」裡有這麼一段;伊斯蘭世界風起雲湧的女權運動時,擁戴支持傳統伊斯蘭文化的女子這麼說了:
怎麼可以剝奪我們信仰真主的方式 ( 指除掉頭巾 )。
我想奧罕.帕穆克並不是藉此表示他對女權運動的立場,事實上在「雪」中的女主角就是支持女權運動的,我想他只是袒誠地述說出一個既有的現象;
那是一個宗教信仰的方式。

指責他們野蠻,其實也是把我認同的價值觀強加在他們身上,會不會那其實也是種文明的野蠻。

但是,我總覺得;文化也好、信仰也好,有些事情應該是怎麼樣都不會變的,有些是非標準也應該是放到哪裡都一樣的。
這不是男人能不能打女人的問題,而是她是你的妻子,是要和自己走過後半輩子的人,是你的親人、是你的家人。
不管怎麼樣都不可以用「夫權」、「文化」、「價值」等名義來用暴力對待自己的妻子,那絕對不是溝通,也不是管教 ( 我真討厭用這個字眼形容 ),而是虐待。

對親人應該珍惜、對妻子應該珍愛。
如果從這個想法作延伸,就像「Q10」裡的那句「像愛 Q10 一樣地愛這個世界」般地去想像,試問,又怎能忍心不為身處如此處境的女孩與婦女感到難過?
就像我說的;有些是非標準到哪裡都是一樣的,我想那絕對不是文明的野蠻,這不是文化價值的差異,而是是非的問題。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瑪黎安的人生可能就會這樣繼續下去,就像是一般傳統伊斯蘭教婦女一樣,成為包著頭巾的廣大相似面容之一。

直到她遇到了萊拉。

 

萊拉

萊拉和瑪黎安不一樣,萊拉有一個完整的家庭,還受過正式教育,所以比起瑪黎安來講,面對任何未來選擇與突發狀況,萊拉的思考也和瑪黎安不一樣,萊拉的想法會比較積極,而且擬定好計畫,並且她也很能夠判斷眼前的局勢該如何做比較好。當然這並不是說萊拉經過思考後的決定一定正確,但是至少她會去試著整理情況,就這個部份而言,她跟瑪黎安相當不一樣。

事實上,我覺得在母親娜娜過世之前,瑪黎安和萊拉是很像的,可能是因為當時的她還擁有自由,而且對於整個所處的世界還不甚了解,所以孩子特有的天真和自由所帶來的活潑,讓瑪黎安還是具有積極正面的思考,還有不屈服於命運的堅持。
但是在母親的死後,被父親安排嫁給拉席德以後的瑪黎安的個性就變得壓抑,而經由丈夫的強力壓制之後就更顯得畏縮了。

萊拉並沒有經歷過瑪黎安的這些滄桑,相反地她的家庭完整、受過教育、有談得來的同齡好友、還有心儀的青梅竹馬男孩塔力格。
比較起來,萊拉的童年到少女時期的生活是完整而且豐富的,比較有點遺憾的就是她的母親總是思念著到前線與共產黨政府軍戰鬥的兄長,而對這個眼前的女兒視而不見。但除此之外,萊拉算是幸福的,因為她雖然沒有母愛,卻有父親的慈愛與教誨。

我覺得萊拉的父親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他本來是高中老師,但在共產黨政變成功之後丟了職位,成了麵包廠的普通員工。即便如此,他在教導萊拉時卻沒有因為自身的經驗而灌輸萊拉仇恨的觀念,他對萊拉說過很多話,這些話都很能讓人深深的省思,像是:
婚姻可以等,教育不能等。
如果女人沒受教育,這個國家就沒有成功的機會。

我覺得這不是一句女權至上的話,而是一個再真實不過的真理,一個國家憑什麼剝奪國內一半人知的權利呢?

還有:
在我看來,這實在很無稽,而且是很危險的無稽之談:分什麼我是塔吉克人,你是普什圖人,他是哈札拉人,她是烏茲別克人。我們都是阿富汗人,這才重要。但是一個民族統治另一個民族過久……就會有蔑視。有對抗。一定會。總是會有的。
這是對阿富汗多年內戰和種族仇恨的感慨吧。

在這個國家裡,女性一直過得很辛苦。
但現在,她們的日子稍微好過一些,在共產黨的統治下,她們比以前享有更多的權利。
在民主世界長大的我,聽了太多關於共產主義萬惡的理論。不過我一直在想的是;馬克思主義並不是罪惡,真正罪惡的其實是利用這個主義行極權統治的人們與政府吧。
至少在萊拉父親的口中,我知道了這個被唾棄的思想與它的政府,在阿富汗曾主張過婦女的平權。

女性的自由,也是某些地方的人之所以拿起武器戰鬥的主要原因。
真主不允許哪!
阿富汗人唯一無法打敗的敵人就是他們自己啊。
這段話聽了讓人非常感傷,那一針見血地刺破了阿富汗聖戰士為了維護傳統文化而掀起戰鬥的本質。
讓人不能不感到諷刺的是,萊拉的母親與它的丈夫是對立立場的,她支持聖戰,支持剝奪她權利的傳統伊斯蘭文化,而厭惡相對自由的共產黨政府。

我覺得萊柆的父親,某種程度上是作者卡勒德.胡賽尼在「燦爛千陽」的化身,代表他說出了他的想法與思想主張。

在這樣的父親身教與言教之下,萊拉培養了她堅忍而且獨立的人格特質。

如果不是因為聖戰組織推翻了蘇聯政府,而後組織聯合政府後掀起的迭起不休的內戰,萊拉或許可以真的一路成長下來,直到成為父親所期許的「幫助阿富汗」的女性。
炮火與炸彈炸毀了萊拉的家、奪去了她的家人,也讓她失去了一支耳朵的聽力。

受了重傷之後的萊拉被拉席德救起,而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萊拉與瑪黎安的命運就此交集、相會。

 

瑪黎安與萊拉
 

老實說,我剛開始在讀這本書的時候,雖然有稍微看一下簡介,但我並不知道這本書是用這樣兩人的觀點來敘述的。所以當時瑪黎安的故事 ( 第一部 ) 結束直接接到萊拉 ( 第二部 ) 時我還覺得挺莫名奇妙的。
在讀萊拉的部份時,我還一直想著;之前那個女子怎麼了,什麼時候會再豋場?
我也一直在期待著;
會不會她突然地出現在萊拉的眼前,她們其實有什麼血緣關係的有的沒的猜測。

但是後來我逐漸專注於萊柆的故事,就忘記了要去追究瑪黎安何在的想法。
所以在第三部看到拉席德與瑪黎安出場時反而意外了,也是在那時候我才有了種預感;這才是故事的開始。

被拉席德救起的萊拉,等著她的就是戀人塔力格的死訊,那時的萊拉失去了家人、失去了遠方的情人,可以說是徹底的一無所有。但是她很快地就再找到了生命的意義,那就是肚中的孩子、也就是死去的塔力格最後留給她的、在這世上的連結。
為了能夠使這個孩子得到照顧,所以萊拉接受了拉席德的求愛,成為了她第二任的妻子。可以想見的是老男人一定喜歡年輕的少妻,加上萊拉刻意讓拉席德認為她懷的是他的孩子,所以萊拉受盡了拉席德的愛護嬌寵,但這就苦了瑪黎安。

從第一部結束以後,第二部故事的主軸雖然轉到萊拉身上,但是瑪黎安的再度登場後的敘述讓我了解;這段日子以來瑪黎安的災難依舊繼續,形成某種已經無法再多說多解釋的日常生活。
但是就算這麼辛苦,畢竟拉席德和瑪黎安這對夫妻只有彼此,所以瑪黎安在這長年的虐待中還能自我解釋;丈夫還是需要她的,需要她打理家務、需要她照顧他的生活起居。這種自我解釋我覺得是人處在長期痛苦之中一種不得不如此的自我精神安慰,就好像受虐者會替加虐者辯護;其實他也很辛苦、其實他也是有苦說不出一樣的意思。

可是;萊拉的出現,讓她連這種安慰自己的論點也被推翻了,男人就是喜新厭舊、愛年少而棄老朽。
拉席德是瑪黎安的依靠,雖然這個依靠並不溫暖,但她只擁有這個,而現在有一個女孩就要奪走這個。
我覺得有點氣悶的是;為什麼拉席德這樣對待瑪黎安,但是瑪黎安還是要把她抓的緊緊的。可是其實是我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這件事情吧,畢竟瑪黎安所處的是伊斯蘭文化圈,而他的丈夫又是一個極度保守的穆斯林,而且瑪黎安長久以來一直受到他力量和思想的壓制,不只是習慣了自我安慰、也習慣地接受了拉席德所灌輸的觀念了吧。

瑪黎安與萊拉因此一度關係緊張,不過那只是一段很短暫的時間。在同一個屋簷下相處,只要不要把心扉關得太緊,彼此的靈魂總會找到互相接觸的機會。更何況這兩個女子雖然出生的環境背景與個性教養都不同,但是她們都同樣擁有深切的傷痕,惟有受傷的人才能理解傷是多麼痛的感覺。
我很喜歡書中在這一段敘述的;瑪黎安和萊拉的月下交心,兩個女子因一個孩子而找到了對方溫柔的心,友情開始滋長,兩人的情感與命運逐漸因這交心的對談開始有了緊密的聯繫,在未來的日子裡,互相關心、打氣,彼此扶助走過丈夫拉席德帶給她們的精神暴力虐待。

一直讀到這裡,才真的是「燦爛千陽」的主旨了吧我想。
「燦爛千陽」有很多部分都很值得思考,但我卻認為最真摯最感人的是瑪黎安和萊拉相處的情感,那是一種無法長篇大論形容出的感動,但卻娓娓讀來,情真至性。

在那個女人沒有自由、沒有權利的世界,瑪黎安與萊拉既是攜手在艱苦的是道上前進、又惺惺相惜地珍惜這一份情誼。我一直期盼著這兩個女子能夠真的找到自己的幸福與自由,不要再被他們的丈夫拉席德所束縛、可以掙脫這沉重的文化枷鎖,走出自己的路。

是的,我一直是這麼希望的,一直希望能看到這樣的結局,只可惜,結局無法如我所願…
但是我也很喜歡這個結局,雖然它是那麼地令人感到哀傷與沉重、那麼地令人充滿了好多話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沉悶,但是我很喜歡,因為讓我感覺到了像「追風箏的孩子」結局一樣的某種拂之不去的傷感。那種傷感一直是卡勒德.胡賽尼讓人喜愛的基調。原本「燦爛千陽」就不是一個冒險、一個傳奇、更不具有趣味性,但它也不是悲劇,若是以「悲傷」這種帶點悲劇性的形容來言其所謂,卻又未免覺得太過淺薄。

它有的只是俗世的真實與悲憫的批判。
既是如此,又如何要求大團圓與皆大歡喜?

雖然傷感難以避免,但是至少我看見瑪黎安在最後用行動,第一次地決定自己的人生該如何走。
我覺得那就很令人安慰了,當然這個選擇的後果難免讓我感到是玉石俱焚,但是,那是瑪黎安的決定,她用她的思考與雙手捍衛自己的選擇,不只是解救了萊拉,她也解救了自己,不再將一切推給命運的不可違逆,而是自己決定了命運。

瑪黎安證明了自己是個勇者,唯有勇者能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決定,唯有勇者敢直視自己該承擔的後果。
唯有勇者,無畏。

不知道為什麼,我想到了從容就死的蘇格拉底,說「男人要安靜的死」的蘇格拉底。
瑪黎安也是如此安靜、如此從容、如此坦然。

 

燦爛千陽
 

書名「燦爛千陽」的由來,取自詩人薩伊伯讚揚喀布爾的詩句:
「數不盡照耀她屋頂的皎潔明月,數不盡隱身她牆後的燦爛千陽。」
那是萊拉從巴基斯坦的穆里回到喀布爾的路上時,想起了父親曾對她唸過的詩句。

卡勒德.胡賽尼在「追風箏的孩子」也同樣藉由哈克的嘴留下一句名言:
「為你,千千萬萬遍!」
那是一個關於友情的不渝承諾,也是故事中一句讓人想到就鼻酸的;哀傷與悲慟的言語。

「燦爛千陽」也具有同樣讓人悲傷的意味。
最簡單的意思,是藉由詩人對喀布爾的描述,轉化為萊拉心中思鄉的情愁,還有對瑪黎安的懷念。在那段相依為命的人生歲月裡,她們都是彼此的月亮、太陽,照亮彼此的生命、給予雙方溫暖。
而到了最後,瑪黎安雖然已不在萊柆身邊,但是她把萊拉從生命的底端拉了出來,給予她新的光明,而且更大更熱。

另外一個意思,我覺得是作者卡勒德.胡賽尼藉此來抒發他對祖國的愛與哀憫。
明月與太陽,它們的光芒普照大地,不分貴賤、不分彼此,代表著無私的溫暖。
但是在阿富汗這個地區,同樣的陽光、同樣的溫暖也許並不足夠。對我們來說;也許只要那麼共同擁有的、平等的一份就足以令人幸福,可是就像這首詩句裡所提及的,或許那樣的溫暖要加倍、放大,要更多更多才夠。

何時阿富汗能夠盼到明月皎潔的拂照、何時能得到一千個太陽的溫暖?
我相信只要把這本書看到最後階段的人,都不能避免地對這個國家擁有的痛與傷感到不捨,而希望他們真的能夠擺脫這些吧。

我想起了萊拉在從穆里回到喀布爾時,在赫拉特搭計程車聽完司機口述的故事後,所想的:
為什麼每一個阿富汗人的故事都帶著死亡、失落與無法想像的哀傷。
但是,她也知道,
大家仍然會找到方法活下去,繼續往前走。

萊拉的故事,不也是那帶著「死亡、失落與無法想像的哀傷」的阿富汗人的故事之一嗎?
但是她記住了曾為自己犧牲、溫暖自己的太陽,也帶著這些無法遺忘的「死亡、失落與無法想像的哀傷」回到了祖國阿富汗,嘗試著像她自己所說的那樣,
「找到方法活下去,繼續往前走」

在這章節的最後,還是忍不住地想偷懶一點,貼上一段書裡的文句來做為這節感想的總結,因為真的很喜歡故事結局時,引用詩人阿菲茲的詩句,覺得這是這本「燦爛千陽」的一個最具體化的結論:
約瑟終將重返迦南,何哀傷之有,
茅舍終將成為玫瑰花園,何哀傷之有,
倘有洪水將至,奪走生靈,
挪亞方舟必將在暴風眼中指引你的方向,何哀傷之有。

 

結語
 

忘記在哪裡看到的一個對「燦爛千陽」的書評,記得他是這麼說的;無法用「精彩」來形容這本書
沒錯,我也無法在「燦爛千陽」的感想中,用「精采」來形容「燦爛千陽」。
我總覺得使用這個詞,就似乎把它帶給我的沉重、感慨給一筆抹消了,這本書真的無法這樣形容,它觸動了我許許多多的心情,絕不是只有這兩個字就能一併概括。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剛花了一段時間讀完一部我很喜歡的自傳小說:Shantaram,台灣翻譯做「項塔蘭」,這本書的背景在印度,不過主角曾隨著黑社會老大拉德汗;回到拉德汗的故鄉阿富汗打仗,那段戰爭在「燦爛千陽」也有提到,就是蘇俄扶植的共產黨政府與阿富汗民間聖戰組織民兵的內戰。而最後的結果是共產黨政府被推翻,美國暗助的聖戰組織奪得政權,籌組聯合政府,然後聯合政府內鬨,內戰再度激烈展開,而後就是塔利班政府的成立…

這也算是閱讀的樂趣吧,從這本書的歷史印證到另外一本。
也因此在讀到這一段時,有了某些心領神會的領悟。

卡勒德.胡賽尼藉由瑪黎安和萊拉的人生,述說了一段阿富汗三十年的歲月,雖然難免讓人感到因為他放進了太多東西,所以使得這種現實與故事間的交錯顯得有點沉悶,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他多放的、想表達的想法,因此讀這本「燦爛千陽」時,也無形地更讓我理解了阿富汗這個國家的美麗與哀愁,也更能體會作者心中對故鄉祖國的熱愛。
一邊讀著的時候,心裡響起的是周杰倫那首「止戰之殤」旋律、不斷重複著那一段歌詞的演唱:
孩子們眼中的希望是什麼形狀?
是否醒來有麵包當早餐,再喝碗熱湯。
農夫被燒毀土地跟村莊,終於拿起槍,
她卻慢慢習慣放棄了抵抗。
孩子們眼中的希望是什麼形狀?
是否院子有鞦韆可以盪,口袋裡有糖。
刺刀的光被仇恨所擦亮,在遠方野蠻,
而她卻微笑著不知道慌張。

希望以後這國家的女子不要再有如瑪黎安與萊拉的境遇。
希望以後這國家真能在繼續走的路上,找到那活下去的方法。

希望!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直在等著山崎豐子的「兩個祖國」什麼時候會出版中文譯本,因為怎麼查都查不到有這部作品的中文版,所以我也一直認為沒有。
但實際上是有的,我在圖書館的架上看到這本封面已經很老舊的「兩個祖國」中文版時,一度以為自己看錯了,揉揉眼睛再看確定書名沒錯以後,便懷疑是否有同名書籍的存在,但是上面明白地寫著作者的名字是山崎豐子,這才知道這確實是「兩個祖國」。


但我卻有個疑惑,因為在日本 amazon 上看到的的「兩個祖國」,不是分成四冊、就是上中下三冊的版本來發行,但這本「兩個祖國」的中文版會不會太薄了些…?只有三百多頁耶,就算是如何簡短的翻譯也不可能精簡到這種地步吧?但是翻來看去,這本也不像是分集其中之一,所以我在想;內容是不是有刪減?只挑重點部份節錄出來而已。
讀完以後,覺得有刪減的可能性很大,因為有滿多劇情對不上的,像是男主角天羽賢治的情人井本梛子,不斷地被提到卻從沒現身,現身的時候卻已經是遭到廣島原爆影響後了。
當時看到這一段我覺得很莫名奇妙,因為天羽與梛子的感情一再地提及、但關於他們的互動卻很少,甚至會給我一個錯覺是;他們是感情很好的知己,而情人關係是被閒言閒語的誤解。結果看到日本投降後天羽和梛子走在一起的場景,讓我很錯愕,原來他們真的有感情存在嗎?我是直到那時候才知道這一點,以我對山崎豐子的認知,她不可能寫出這種沒有解釋清楚、曖昧模糊的故事情節,山崎豐子特有的工整與仔細,不會疏漏該有的敘述。


所以我相信,關於賢治與梛子情感的互動,應該是被刪掉了。
這麼一想以後,這本「兩個祖國」確實在很多場景的連接上有些突然,想必也是刻意刪除了不少情節所致,說刪減有點難聽,毋若說是精華版吧…像連續劇重新播出時再行剪接的精華版,或者也可以想成是專門在大螢幕上騙錢的鋼彈劇場版 ( 例如:吉翁的殘光… )。
總之不管怎麼說,「兩個祖國」的確曾經出版過中文譯本,即便那只是刪減過後的版本也罷。


其實換個角度想,精華版也不完全壞,至少都是比較重點精采的部份吧?當時我讀這本「兩個祖國」時,雖說在文筆上無疑的確實是山崎豐子的風格沒錯,但在情節的鋪排上,也未免緊湊得不太尋常,其實是因為經過挑選過濾的關係呢。
但是可以的話,還是很希望「兩個祖國」可以出版真正的中文譯本…身為山崎豐子的書迷,老實說,最想看到的還是完整的山崎豐子啊。




書名:二つの祖国
   ( 兩個祖國 )
作者:山崎豊子
譯者:陳明台
   姚書文

出版:自立晚報社
   1985年



我到底是誰?是日本人還是美國人?
對於在美國出生長大的日裔美國人天羽賢治,這糾纏著他如同夢魘的問題,終其天羽一生都沒有辦法解開。


以出生地與文化而言,天羽在美國長大,除了在日本唸大學以外,受的都是美國教育,無疑地天羽若說是美國人,就現在的角度來看,也不會是多麼難以理解的。事實上天羽選擇的也是當一個美國人,所以他加入美軍的語言兵系統,成為裡面的軍官,並且負責破解日軍的方言密碼。


但是在現在可以很清楚明白的事情,在戰爭時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在國際情勢上敵對的日本與美國,使得國家與民族間的界線變得壁壘分明,只可以有一不能有二,一定得確切明示自己所效忠和認同的一方。對在膚色人種和國族認同上「本來」就是美國人和日本人的人而言,這是很理所當然的要求,再簡單清楚不過了。可是夾在中間的、像天羽這樣的日裔美國人,「認同」卻是很難去界定和定義的一件事。身為移民的後代,從小到大雖然是在美國的語言及文化教育薰陶下長大,可是關於日本的一切,還是會在尚未完全同化的家庭裡得到影響。


是日本還是美國?天羽最後選擇了美國,但這件事情也不是說你自己選擇去如何便能如何的那麼簡單,因為就算自己這麼認為,可是別人會這麼認為嗎?跟群體不一樣的個體必然地會受到排斥與異樣的眼光,這種現象在平時只是存在著不會特別明顯,可是在戰爭時候就會被特別地突顯出來了。
天羽拼命地想藉由表現來證明自己對美國的忠誠,但不管怎麼做都無法獲得真心的認同,對於黑頭髮黃皮膚黑眼珠的日本人,美國人總無法擺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心態,就好像二戰時的納粹怎麼也不能毫無戒備地信任猶太裔的德國科學家一樣。
並不是只有美國人對像天羽這樣的人另眼相待,日本人也不相信天羽,雖然天羽選擇了做一個美國人,但是受到和自己相同族群的人嘲笑為內白外黃的香蕉,恐怕心裡也並不會好受。畢竟天羽大學學業是在日本完成的,而身為移民家庭的前三代,天羽儘管在美國出生與長大,但在家裡也常接觸日本文化與語言,可以說天羽在實質上還保有部分日本人的思維與文化氣息,對於日本有種思慕的戀鄉情懷,這種情況也是很正常的。生於斯長於斯的美國是國籍與習慣上的國家認同,而日本則是遙遠的血緣上的想念。


天羽的兩個弟弟,大弟忠在日本唸書時,加入了日軍的徵召行列,在南洋戰爭時陰錯陽差地被哥哥天羽賢治誤擊。
小弟勇則加入美軍,為了獲得認同而在歐洲戰線上拼死作戰,最後戰死。
這兩人都和哥哥天羽一樣,在國家認同的選擇上各自選擇了一方,可是情況都一樣,在南洋的日本兵忠、歐洲戰線上的美國兵勇,被質疑忠誠的情況不曾稍減。


究竟為誰而戰、又是為何而戰?
該效忠的對象該是誰呢。不管怎麼作都找不到那樣的存在意義。


日本還是美國?殘酷的現實告訴了天羽和他的弟弟;兩邊都不是,就算他們想作其中一邊,也沒有人會接納。
因為他們所屬的種族、因為那個錯誤的年代,所以兩個祖國都是祖國,但是兩個祖國卻都不願意做他們的祖國。


讀完「兩個祖國」以後,我想起以前還在念書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在三台頻道上看到的,只有一集的劇場劇集,用日本的戲劇概念來說,就是所謂的 SP 吧!劇名什麼名字我已經忘了,故事的詳細情節也記不太多了,我只記得男主角是老演員石英,男配角是一個常演閩南語戲劇的徐亨,除了這兩人,其他演員的面目我也都記不太起來了。
那部戲劇說的是被國民政府從台灣徵召到中國大陸打國共內戰的台籍老兵的故事,石英演的就是這個年紀輕輕就離開故鄉到內地打仗的台籍老兵。
在國民政府敗退來台以後,石英演的士兵沒有來得及跟著國軍逃回台灣而留在了大陸,從此再也不能回到故鄉,直到中國共產黨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放寬國內人民到台灣以後,這個士兵才終於回到了台灣。
他所遭遇到的情況就跟「兩個祖國」裡天羽等人很相似,作為國民政府的士兵而留在後來戰勝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下場可想而知,歷經文革與黑五類帽子的壓迫苦難,這個士兵都忍了也成功地挺了過來,讓他能夠始終堅忍意志的原因,就是思念故鄉與母親的情緒,希望有朝一日回家的盼望讓他沒有被打倒。
但當他終於回到了家鄉時,卻發現母親已經過世、而鄰里識得他的人不在把他當成是同鄉,而稱呼他是阿陸仔、阿共仔、大陸人的不堪事實。


我到現在都忘不了的、印象最深刻的是結局的一幕,石英飾演的老兵藏在棉被裡的打工薪水因為一場小火災而付之一炬,他老淚縱橫地對著還沒完全熄滅的火光和衝天的濃煙哭喊著:
他們說我是台灣人,回來這裡以後大家都說我是大陸人。
我到底是哪裡人?我應該是誰?
阿母啊!
是不是我真的不該回來?


這時適時響起的片尾曲是余天的「九月九的酒」。但這個老兵等不到也盼不到故鄉問候的酒,只有猜疑的傷害與排斥,對他而言故鄉已經不存在了,不管是中國還是台灣都拒絕成為他的故鄉,他永遠無法像歌詞裡所說的那樣,走到九月九、喝著家鄉的酒一解鄉愁。


日本詩人室生犀星曾這麼說過:
故鄉,最好在遠方想念。
也許正是某種距離的美感可以產生鄉愁,也許身在遠方才可以將那鄉愁化作模糊的思念。


對天羽而言,祖國太近、所以遙遠。
鄉愁可以產生卻無法具體,因為天羽不知道該將那鄉愁寄予何方,所以只能夠在那始終找不到邊際的認同感中逐漸地空虛茫然,最後導致他走向了自戕的毀滅道路。
正如同他對死去情人梛子的告白;沒有辦法使自己做到成為日美兩方的橋樑。
因為連他自己都搞不懂自己到底該把那橋梁從日本這一邊、還是美國那一頭來開始連結。
在喪失自我認同與找不到生存價值的情況下,天羽屈服於壓力而選擇了舉槍自盡。
我覺得這種情形是可以理解的,人選擇自殺往往是感到「走不下去」了,所謂的「走不下去」並不單單指現實生活中的困難,不管多困難,只要心裡還有想繼續活著下去的念頭,不論怎樣都會活下去的,「走不下去」事實上是心靈疲憊和空虛所引發的厭世,當無法確切知道自己活著是憑藉著什麼、是以什麼樣的身分活下去,就很容易失去活下去的意志。


我讀過的山崎豐子作品中,主角選擇自殺做為結局的共有三部:
「女人的勳章」裡的大庭式子。
「華麗一族」的万表鐵平。
還有就是這一部「兩個祖國」的天羽賢治。


他們自殺的理由各自不同,但都同樣源自於那種「走不下去」的意志作祟,逃不開壓力和內心失意的糾結,因而失去了生命的目標與生而為人的價值,於是在那虛無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為一個故事的主角,天羽顯然相較鐵平與式子還要來得軟弱。鐵平的尋死是因為被奪去了一切因而喪失了生存的目標 ( 當然被父親背棄的打擊也是原因之ㄧ )、式子是由於八代銀四郎的陷害而感到無法脫離桎梏的痛苦因而自盡。天羽則還有很多選擇在未來等著他,比起鐵平和式子,天羽的可能性更大,但是精神上的折磨並沒有因此小很多,但是他卻什麼也不做選擇,在國家的認同夾縫中選擇了一條死路。
天羽這角色是軟弱不討喜的,但這卻是山崎豐子描寫人物最細膩與最動人的地方,正如同她寫財前的雄心勃勃、也寫財前力爭上游的刻苦與辛酸,寫鐵平勇於逐夢的理想、卻也寫出鐵平身為經營者最致命的不諳現實的天真。
如果,天羽可以走過這一段低潮,天羽就是英雄了,但他沒有,或許那才是最自然的結果,因為天羽本來就不是英雄,正因為是凡人,才會讓這些無法排解的痛苦帶走了自己的生命。這並不是鼓勵人輕生,而是我覺得所謂性格決定了命運,而天羽的軟弱就註定了這麼一個命運。


沒有英雄也沒有魔王,都有著自私的想法、卻也不會失去溫暖的思考。
在山崎豐子的筆下;每個人都有脆弱和堅強的部份、也有可愛的與討人厭的地方。


人,不就是如此。
人性,豈不亦然?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從第一頁開始讀起,就感到了某種孤寂。」
這是好朋友阿仙在和我聊天時提到了「百年孤寂」時所下的評語,我一直記著這段話沒忘記過,卻從未讀過「百年孤寂」。直到現在才終於讀完了它,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我家麻由提到了她正在讀這本書,所以我才決定要努力把「百年孤寂」讀完。
為什麼要說努力呢?
因為我對於內容是漢字字體以外的書都有閱讀不能的困擾,那困擾有時極些微、有時很巨大。再加上「百年孤寂」是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加冕的巨作,那更加深了我對於閱讀它的戒慎恐懼,可以說我一直在迴避著看「百年孤寂」的選擇。


後來雖然是因為我家麻由而改變了心意,但這其中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是前些日子我讀過了另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奧罕.帕穆克的作品,在那之後的「百年孤寂」與作家馬奎斯是我第二個徹底體驗的諾貝爾文學,對我而言雖然不是像當初三島由紀夫「金閣寺」的新世界體驗,卻也造成了些影響,使我打開了某部份眼前一直被遮住的風景,給了自己一些自信去嘗試著閱讀經典文學的勇氣。


原來我也是可以作得到的啊 ~~
其實,並沒有那麼地恐怖啊 ~~




書名:Cien años de soledad
   ( 百年孤寂 )
   ( 百年孤獨 )
   ( 一百年的孤寂 )

作者: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 加布里爾.賈西亞.馬奎斯 )
譯者:宋碧雲
出版:1967年
   遠景 2010年09月01日



其實在故事的理解上,「百年孤寂」的故事不會很艱澀,文筆也並非很難懂,但…好吧 ~~ 我承認一開始在讀它的時候,覺得有那麼一點沉悶,要一直到約瑟.阿加底奧.布恩迪亞 ( 布恩迪亞家族第一代 ) 殺了鄰居普魯丹希奧.阿固拉之後,接著不斷地為現身在他面前的普魯丹希奧的亡靈騷擾所苦的時候,突然地找到了這部小說的魅力與重點所在,正確地說,就是懂了,懂自己在看什麼、懂作者在說什麼了,之前所感到的沉悶,應該是因為還抓不到重點的關係,所以腦子有點混亂,等到那混亂開始逐漸平息,思緒找到位子歸位,也就慢慢地讀出些味道來了。


說到孤獨,我首先想起的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村上的作品也常讓我感到了孤獨,而馬奎斯獨特的魔幻寫實,在村上的書裡也常尋得到箇中一二,不過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百年孤寂」中呈現的是一個長遠的年代、一個連續的家族,村上則是接近平行的當下。可是我覺得村上的虛無與馬奎斯十分近似,讀過的村上作品裡,讓我感覺與「百年孤寂」最像的;就是我很喜歡的短篇「開往中國的 Slow Boat」,事實上我想,「開往中國的 Slow Boat」也就是因為這份空虛才讓我那麼地喜歡,而「百年孤寂」,我想也是這樣吧。




同名家族的孤寂


「百年孤寂」最可怕的也最艱澀的;不在於故事是不是很難懂、不是句子的組成是否很難讀通,而是身為主人翁的布恩迪亞家族,每一代都是某幾個相同的名字在互相使用。
記住並分辨出每個人物!那才是「百年孤寂」最困難的所在。
那些相同的幾個名字,或許是使「百年孤寂」有著莫名寂寞味道的原因之一吧。我想到的是在漢人文學和藝術作品裡常出現的大家族、門第世家,幾十幾百幾千年來傳承的都是同一個血脈、遵循著祖譜讓長輩給自己命名、然後等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給後輩命名的長輩;那樣的規矩和傳統,簡單地說只是血緣的延續,其實更複雜的意義是種思想習慣與文化的傳承。


布恩迪亞家族成員的同名命名,我想那也是類似於這種意思,藉由某幾個名字達成看似累贅卻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同一家族連結的表徵,雖說血畢竟濃於水,但是血液的聯繫還是比較偏向精神面的形而上,而名字是一個標記、也是最容易看得出端倪的印記。


明明是個別的人、但是卻又是家族的一份子。而那是不管怎樣都改變不了的事實;血緣上清清楚楚地註明、而姓名又實實在在地提醒了這樣的聯繫。
每個角色彷彿從出生起就各自背負著家族給予的姓名和血緣的賜予,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彷彿擺脫不了已經決定好的命運,成為家族與命運的巨大陰影下同樣漆黑辨識不出個體的影子,隱沒於中。
我覺得那便是孤寂的首在,沒有什麼是比被註定好的命運還更讓人感到無力的了。




魔幻寫實的孤寂


在還沒讀「百年孤寂」以前,最常聽到人們給這部作品的形容是「魔幻寫實」。
關於魔幻,我們都知道「魔幻」是什麼意思,但是沒有真正的體會過就很難了解;「魔幻」會是怎麼樣的感受。


「百年孤寂」確實夠魔幻,從布恩迪亞家族第一代時時被自己殺死的鄰居幻影騷擾而舉加遠走他鄉開始,那種似真似假的魔幻氛圍就透過文字進入閱讀者的腦中逐漸瀰漫。而一直到布恩迪亞尋找到定居之地,在睡夢中聽見如同神啟的聲音:「馬康多」,而決定將這個地方命名為「馬康多」以後,從此決定了「百年孤寂」那種幻想與現實交錯的傳奇性。
正因為如此,「百年孤寂」的魔幻獨樹一格,在現實的世界觀與故事的進展中,總會出現完全沒有理由的、像是地方傳說和鄉野傳奇中才會有的描述,卻不至於令人感到荒謬,反而感覺在這樣一個家族長史中,會有這些超乎常理的事情並不讓人意外,原因正是;那所謂的傳奇性。
魔幻不是天馬行空的幻想而已,還必須與現實有所配合,在真與假之間搖擺,兩邊都有、兩邊都沒有。失卻了現實性的魔幻只可以說是另一個遙遠的幻想世界、沒有了想像的真實也只是個枯燥乏味的世界罷了。
要到當兩者互相配合、卻又不合在一起時才能造就「百年孤寂」的魔幻。那是如此地如夢似幻、卻又那麼地活生生真實的虛無寂寥。




終於百年的孤寂


布恩迪亞家族,在建立了馬康多村以後,從興盛走至了衰亡的過程,就是所謂的百年、所謂的孤寂;「百年孤寂」的故事。


從第一代到第六代,每個布恩迪亞家族的人物都有特有的執著,不被人接受也沒被任何人在意地逐漸走向自己的封閉世界,在孤獨的沉默裡持續作著自己所專注的事物及目標,從完全無聲的獨自空寂中度過餘生。
每個角色的故事及最後的結局,都充滿了某種神話般的瘋狂意味,那份布恩迪亞家族成員都有的沉靜卻異常狂熱的偏執,讓他們不約而同地走向了同樣傳奇性的死亡,一百年來都是、每個人都是如此。
是血緣,還是命運的指引?如此地巧合、如此地令人嘆息。百年的歲月中永不缺乏的癲狂與荒誕,看起來竟是這麼樣地具有輪迴反覆的宿命性。


布恩迪亞家族與馬康多,前者在無盡的狂誕與我執中走向了毀滅,後者則是從一開始與世無爭的繁榮桃花源,因為外來者的破壞而凋零頹敗。
他們雖然面臨的原因不同,但結果卻是一樣的。布恩迪亞家族的最後一代子孫奧瑞里亞諾.巴比龍尼卡回到馬康多時,發現當地的居民不但已經減少了很多,並且都已經不太認得或記得布恩迪亞家族了。
就連馬康多這個原本自給自足、豐衣足食的美麗村莊,也早已因洪水和旱災的天候作祟、香蕉園的興建與荒廢之下的種種因素影響,在奧瑞里亞諾眼前的馬康多也早已不是過去的馬康多了;村民人數稀少,田園荒蕪房屋傾頹,曾經蓋在這個地方、這個村子上的一切人為建築都逐漸地倒塌,被自然的植物給覆蓋遮掩,所有有過的事情都成了事蹟,在回歸自然的趨勢下,失去了可供憑弔的依據。
所有的一切正在回歸原狀,彷彿從沒發生過一樣地回到最初的樣子,馬康多的百年風景如同一場短暫的夢,即使有過又如何?或是這個過程根本只是一個應有的循環,實際上如同虛無一般地空洞,其實什麼也沒有。


當布恩迪亞家族的結局應驗了吉普賽人的預言、當狂暴的大風捲起將馬康多化為灰粒粉塵,一切正如同那吉普賽人的預言最後所提到的:
此一幻影城將會被風掃滅,由人類的記憶中消失,而書上所寫的一切從遠古到將來……永遠不會重演,因為被判定孤寂百年的部族在地球上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


所有的一切就此終結,只留下了那一百年的空虛,茫然地讓人感受到強烈的孤寂。




「百年孤寂」總感


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寫這篇心得?其實比起「百年孤寂」,我更想寫奧罕.帕穆克那部「我的名字叫紅」的感想,因為我總覺得若不是讀了這本書,我便很難有讀「百年孤寂」的勇氣。但到最後我還是放棄寫「我的名字叫紅」的念頭,因為我嘗試著把所有心情放在腦子裡整理重組,卻組織不成一篇完整的感想。


「百年孤寂」也是如此,它們都給我很多想法,但我卻不能有邏輯層次地將之完全表達出來,很難想像馬奎斯在他的成長背景中,是吸取了什麼樣的養分、還是於成長中砥礪出這強大的內涵,方才能焠鍊出這種極度魔幻的文筆敘述,使閱讀的人無法抗拒他書中字裡行間流洩出的濃濃寂寥。那寂寥是一種孤單的狂熱與終歸虛無的空茫,只能用嗅聞、用感覺去感受,而無法、或者說對我而言太難用文字言語來表達。


雖然我還是完成了這一篇心得,但事實上我完全沒有那種終於完成的結束感,因為我自己很清楚;根本沒有寫完,有許多想法沒辦法有系統性的整理在這一篇心得裡,即使有寫進去的部份,也沒有做到完整的表述。


自己的實力有多少我很了解,那條界線相當明顯地就擺在那裡,我一直在將那條線往後推。而我知道目前那條線裡的自己還沒有辦法把「我的名字叫紅」與「百年孤寂」的心得給寫好,所以在之前我儘管很想寫「我的名字叫紅」,卻還是情怯置之。


但是這一次,我沒有逃避。
因為我真的很想寫這一篇,即使失敗,也好。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是桜庭一樹帶給我的最後震撼。


從去年 ( 2010 ) 自「不適合少女的職業」接觸到桜庭一樹而開始追尋她的作品以後;這本「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恰恰是桜庭一樹目前所有已經翻譯出版的中文譯本裡的最後一部作品。
為什麼我把它擺在最後閱讀?因為它的文案介紹是我看了最沒興趣的一本,甚至我會讀它只是因為想把所有桜庭一樹的中文譯本讀完,所以就很順便地把它放在最後做為填補圓缺的最後碎片。
但是這本書還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就如同當初視「糖果子彈」充其量只是一部少女小說的歧見一樣,「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實在是一部讓我超乎想像地符合口味的一本書。


「糖果子彈」
「GOSICK」
「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
三部作品都是我ㄧ開始不抱任何期待而只想著補完的作品,也是被我放到名單最後順位的作品。
可是都帶給我意想不到的感受;並且相當美好。


「糖果子彈」與「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都已完結,而「GOSICK」的坑還在挖,而且越挖越大…


我現在對桜庭一樹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看到「GOSICK」的坑能夠有填滿的一天。
希望有更多桜庭一樹的作品可以被翻譯成中文讓身為書迷的我能夠好好讀個夠 ~~




書名:青年のための読書クラブ
   ( 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 )
作者:桜庭一樹 ( 櫻庭一樹 )
譯者:劉姿君
出版:麥田
   2010年04月16日


 



粉紅迷幻的腐女子校園


看到文案介紹,以為這是一本很腐的書…
全女子的學園…所以讓我我有了這樣先入為主的想法。
不是說女校都一定這樣,而是我總覺得出現在小說和漫畫裡的這種題材大多是這種的。加上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剛看完桜庭一樹的「GOSICK」,雖然這套作品是很不錯看沒錯,但是裡頭的妹系、羅莉、萌、女王、哥德風格也實在是太熱鬧了點,而且讀「GOSICK」會窺見一點桜庭一樹的惡趣味,而後記裡那些一點都不好笑所以很好笑的文章又讓我對桜庭一樹有了點幻想破滅的感覺;本來在我心中預設的那個能寫出「糖果子彈」和「不適合少女的職業」的桜庭老師應該是有點憂鬱暗沉的…看見她惡搞的一面,說實在話我有點被打擊到了。
但仔細想想;桜庭一樹的作品其實一直很多元化,只是在於文學的部份是稍微陰沉血腥了,接觸到她寫的輕小說以後也就慢慢地能接受她的這一面,而且也會逐漸讚嘆她源源不絕的才華與自然簡易的文筆了。
總之;就是因為「GOSICK」的關係,所以讓我抱持著不正確的錯覺,而在簡短地看過文案介紹後,也很輕率地認為「果然如此」,因而就這樣下了結論。


而初讀「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的第一篇「烏丸紅子的戀愛事件」,就確實是腐味很重的感覺;( 偽 ) 王子選拔賽、貴族血統與外貌的崇拜。真的就像我唸書時看的貴族學園題材的少女漫畫,不同的是全部都女的而已。
其實那種腐是桜庭一樹最擅長的偽裝手法,當你對這種預設安排有了「果然如此」的嗤之以鼻想法時,就已經掉入了她文字所設下的陷阱。
文筆的輕盈和簡單是桜庭一樹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優點,換做別的作家我早就丟掉不看了,可是桜庭一樹就是能做到這一點;即使你在閱讀的時候還沒找出任何亮點,但你不會有想拋棄的念頭,因為她的文字太好讀也太容易造成理解的錯覺。如果說同樣挖洞給你跳,那桜庭一樹挖的洞就是有附階梯的那種洞,而且坡度平緩得讓你沒發現你正在往洞裡走。
當然我想;這裡面應該還是有桜庭一樹本人的惡趣味存在,才會用那麼誇張的方式去寫女孩子對同樣性別的偽王子的迷戀,那種粉紅色的迷幻學園氛圍大概也是桜庭一樹想著力描述的吧。


少女,是桜庭一樹另一個很重要的特色,桜庭一樹的作品裡清一色都是女性。但不管是哪個年齡層的女性在桜庭一樹的筆下都具有同樣的面貌;就是少女的模樣,或許每個女孩子的心裡都有一個代表自己青春的少女活著,而那不是年齡與歲月可以去改變的,只要遇到了對的時機,那少女的臉孔就會浮現出來。
很會描寫心中少女的桜庭一樹,寫起真正的少女時代、全員女性的女子學園當然非常熱鬧。她極其細膩地描寫出那種沒有半個男性的女性世界中,對於男性醜惡荷爾蒙氣味的排擠、卻又嚮往王子的虛實環境。對於偽王子的需求其實正應驗了這種似是而非的價值觀;既討厭臭男生、又必須要有情感的寄託。


 



讀書俱樂部


位於聖瑪莉安娜學園內部南方深處的古老校舍,有著一個和這個美麗女子學校看起來格格不入的奇怪社團,社員既少且亮度不足。讀書俱樂部是這所學校最隱密也最有歷史傳統的存在,社團的記事簿記滿了學校歷年來的大事,包括學校本身不承認的及極力想掩飾的事件。
讀書俱樂部是這個看似如花瓣飄落般綺麗卻又模糊的女子校園裡陰暗而且沒人注意到的存在,身處在花與高牆的夾縫裡,靜靜地不被任何人打擾,注視著學校的一舉一動,並且經常於暗地裡發起驚天動地的逆襲。


你才不奇怪,你是不平凡!
少女啊 ( 以及諸青年 ),你們是否總覺得:這世界沒人懂我,自己就像是異端?
若你始終找不到立足之地,找不到同伴,打開書,你會發現自己絕不孤獨!
這是這本書的書腰所寫的文字介紹,我一直沒有留意到這段文字,直到讀完以後才覺得形容的真是好極了。
世上總有正常與不正常的二分法,所謂的正常是和大家一樣、所謂的不正常是和大家不一樣。沒有人喜歡被人形容為奇怪與不正常,所以都會默默地跟隨社會多數的正確法則行動。
可是,我想人人心中都很希望自己能夠有些和別人不同的地方,那也就是像要擁有特別的、只自己獨有的味道。那是天生不變的小小叛逆、無法更改,是難免嚮往的瘋狂。
當叛逆不再是小小的、當瘋狂已經不是難免可以形容,於是就不只是一點點的特別風格,而是與大家都不同的;奇怪。


桜庭一樹用這個小小的校園劃分出所謂的正常標準;
過著青春洋溢的學習生活,讓自己盡情揮灑汗水在運動社團、絞盡腦汁發揮文藝巧思的藝術社團,那樣的生活叫做正常。
而捧著書本、不合群不參加活動,即使有同好但是依然以孤獨的個體讀著書本的人則在這個學園舞台被視為怪人與不正常。


其實;你才不奇怪,你是不平凡!
對於感到沒人懂的孤獨的人而言,這句話是最好的喝采了吧?


少數絕不奇怪,只是沒人理解所以變得奇怪,事實上那奇怪是來自於非我族類的眼光,也許不被人重視的獨特,是你不平凡之處。


而這本書的主題--讀書俱樂部裡的社員幾乎都是這樣的類型。
很喜歡這種不被了解的邊緣類型,默默地作著自己且絕不妥協,靜靜地看著週遭的發展而插不上話,雖然孤獨寂寞可是寧願忍受這些,也要保有真實的自我。
也許是孤芳自賞,或許一輩子都只能是孤芳自賞。但是那樣的驕傲雖然微小卻很美麗。


每一篇讀書俱樂部裡的主角們都是堅持自己微小驕傲而美麗的人,儘管他們活得都很邊緣、雖然都被視為離經叛道,可是這種與世界格格不入的異端生活方式卻是屬於他們的美好燦爛。


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
為不被主流價值觀肯定的異端人設立的庇蔭所
為在這個世界找不到立足之地的你我,集聚同伴的地方!
這是封面上的另一段文字介紹。我突然有種感覺,也許那句「打開書,你會發現自己絕不孤獨」不完全是在說閱讀這本「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而指的是打開書本的閱讀行為,將可以使自己找到更寬廣的世界、發掘出更多自己未曾發現的心情。
有書相伴、有自己的心情當作調味,孤獨也許便不是如此強烈了。


是的。我很想再說一次、所以就再說一次吧:
「你才不奇怪,你是不平凡!」


 



讀後感想


每個人看完書都難免會有些感想、或者是延伸想像的空間。文字的魅力就在於此;它們只能讓敘述在讀者腦中變成畫面,可絕對不是真的影像,而就是這種轉換的過程令人著迷。


這個標題要說的;當然並不是我的讀後感想。
我想說的是;我覺得這本「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就是桜庭一樹的讀後感想,而再加上一些妄想而寫成的作品。
我在想,也許桜庭一樹對於這麼一個把看過的書套用到自己作品的情節,已經躍躍欲試了很久吧?把舊瓶裝上新酒,會呈現怎樣的味道與感受?對於一個創作者而言是個很令人興奮的嘗試。而桜庭一樹也很成功地將這嘗試付諸於行動,她用自己的筆法抓出名著裡的特色元素寫成這個學園內的五篇故事。



五篇故事與對應的作品是:


章節:一
名稱:烏丸紅子戀愛事件
出處:艾德蒙.羅斯丹「大鼻子情聖」
簡介:1969年,大阪出身的烏丸紅子轉入聖瑪莉安娜學園,
   儘管容貌秀麗,出身庶民的她在千金同學間顯得格格不入。
   被各社團拒絕後,走投無路的她來到了位於校園南邊的讀書俱樂部,
   那裡是異端少女的沙龍。
   殊不知妹尾社長接納她,其實是打算將她推上「王子」寶座……


章節:二
章回:聖女瑪莉安娜失蹤事件
出處:佚名「哲學福音南瓜書」
簡介:1914年,學園創辦人聖瑪莉安娜修女隻身從巴黎來到日本,
   創校後40年,她帶領學校度過關東大地震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難關,
   沒想到就在1959年的冬天,她竟離奇失蹤。
   本章將揭開聖瑪莉安娜修女的神祕過去……


章節:三
名稱:奇妙的旅人
出處:莎士比亞「馬克白」
簡介:1989年,泡沬經濟替日本帶來空前繁盛的榮景,
   學園裡因此多了許多非貴族的「外來者」。
   外來者替學園帶來活力,但也讓學園面臨了「六本木化」的危機……


章節:四
名稱:第一顆星
出處:霍桑「紅字」
簡介:2009年,由於少子化趨勢影響,學園學生銳減,傳出即將與男校合併的傳聞。
   讀書俱樂部也受到波及,如今社員只剩6名。
   一日,內向害羞的社員山口十五夜嗅聞了在社團教室內找到的紅莓香水後,
   性格大變,加入了熱門音樂社,學園也化身搖滾舞臺……


章節:五
名稱:習性&實踐
出處:奧希茲女男爵「紅花俠」
簡介:2019年,由於學生持續減少,聖瑪莉安娜翌年確定將與男校合併。
   讀書俱樂部的社員更是僅剩一名,老舊的社團教室也面臨拆毀的命運。
   在學校即將合併、人心惶惶之際,學園出現了一名神祕怪盜,
   將修女沒收的手機或違禁品一一歸還失主,並附送一朵九重葛……


以上轉自博客來網站上的介紹: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65670
我只略微編輯改動了一下。


這裡面提到的書我一本都沒看過,唯一勉強算瞄過幾眼的,就是第四章取材的「紅字」,但真的只有幾眼而已,事實上我根本不知道這故事在說什麼。
國中時在圖書館也借了些書回來看,但很多看幾頁就覺得太過艱澀而放棄了,「紅字」與「齊瓦哥醫生」就是這類型的書。
也有很多雖然看完也覺得很好看,但現在回想起劇情都忘了很多,像是雨果的「悲慘世界」和「鐘樓怪人」、狄更斯的「雙城記」都是屬於後者。現在要我完整說出這三本書是什麼我還真說不出,只有一些零星印象可是卻無法構成完整的敘述,例如我就對「雙城記」裡的律師幫人頂替走上斷頭臺 ( 還是絞首臺? ) 就死的場景印象很深刻,可是我對「雙城記」的記憶也就僅只如此而已。
現在想想我國中時讀書是在看個什麼鬼啊…正經書沒讀好、課外書也沒成就,回顧如此,心裡真有種虛度的罪惡感。


雖然這些書都沒讀過,不過並不因此妨礙閱讀「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的趣味。但是也不免覺得可惜,要是真的有讀過的話,一定會更能從作者暗借前人手筆而寫成的故事裡體會到更多意味。
所以有機會的話我很想找來這些書看一看,然後再來重讀「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


是說這裡面我最想讀的,是第二章的「哲學福音南瓜書」,可是我一直有種不太可能讀到這本書的感覺。因為我既然認為作者標記佚名;意思應該就是沒這本書。我總覺得這本書是桜庭一樹杜撰出來的,因為裡面摘錄的文句頗有她的 Feel。
「哲學福音南瓜書」是一本鼓吹無神論的書,裡面節錄出的文字其實非常有意思:
天主,並不存在。惡魔,亦不存在。諸君,世界如同南瓜,空空如也!
將世界清空吧!如南瓜一般,如南瓜一般。南瓜!南瓜!諸君,世界必須一如南瓜。
裡頭不斷提到的南瓜南瓜,更加深了我對這本「哲學福音南瓜書」是桜庭一樹自己杜撰的相信。總覺得除了桜庭一樹本人,真的沒人寫得出這麼具有喜感又虛無的文句。
蔑視世俗信仰、但是又渴求學問與知識。「哲學福音南瓜書」叛逆的無神論思想恰恰正說明了,讀書俱樂部從一開始創立以來就深具異端及邊緣的叛逆精神,百年以來,這股倔強的精神就這樣頑強地在聖瑪莉安娜學園傳承下來。


我很喜歡故事尾聲部分時,聖瑪莉安娜學園讀書俱樂部的前社員們聚集在咖啡店「習性&實踐」聚會讀書的場景,想到她們就算畢業離開了學校、在社會上各自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卻仍然喜歡閱讀,直至垂垂老矣卻仍不改其志。
我想在她們的心中一定還是具有那種不是奇怪而是不平凡的異端精神吧?雖然她們已不在讀書俱樂部裡,可是卻永遠守在閱讀的領域裡,隨時隨地都身在讀書俱樂部裡。
不管最後聖瑪莉安娜學園和男校合併以後,是否還會有讀書俱樂部這個社團,那已經不重要了,讀書俱樂部一定不會消失,因為它不是透過實體的存在來驗證其存在的事實,而是以代代傳承的精神證實它確實真的存在。


讀書俱樂部社團記事簿的最後有這麼一段我相當有感覺的文字:
是的,我們確實已經垂垂老矣,但明天還有別人的--也是你的--光明燦爛的未來。喔,難道這還不夠嗎?這不就代表我們曾經活過嗎?此刻已是黃昏,是喪失之前的片刻覺醒。或許我們不久便會消失,把未來託付給年輕人,化為塵土,隨風而逝,但這又有什麼好不滿的呢?


讀書俱樂部一直都在,不必特地去設立也一定存在。存在於喜歡閱讀、感覺沒人了解而孤獨的人的心中。


我很希望自己也可以這樣像那群老人一樣;一直到那個年紀依然對書本孜孜不倦,讓孤獨與寂寞成為行事獨特的證明。
也許在讀完這本「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以後,我也傳承了一點讀書俱樂部的精神了吧。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桜庭一樹 -- 糖果子彈 01.jpg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