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東野是我第一個認識的日本作家,也是第一個讓我開始意識到這世上有作家風格這東西時所認識的第一位作家。我讀了東野好幾本書,像白夜行更是我非常喜歡且忘不了的一本小說,但我始終不覺得自己是東野迷,甚至認為所謂的「東野大神」實在是太言過其實的讚譽。因為我覺得東野的書品質落差太大,應該要像櫻庭一樹和荻原浩那樣,怎麼寫我都喜歡,那樣才是真正的迷吧。

但是最能帶給我一次次驚喜的作家,目前卻還是只有東野圭吾,每當我對東野的作品感到疲乏,而認為已經到了極限之時,總會在下一本看到新的驚喜,就像是當初看到的「嫌疑犯X的獻身」一樣。再沒有像東野圭吾這樣的作家,創作量大然而作品質亮如此參差不齊,但是卻又勇於一再嘗試創作別的題材,從不給自己設限。


事實上,人人都知道東野的題材廣泛,不拘一格,閱讀東野,存乎一心罷了。但始終他都還是被定位為推理小說家,這種分類法失之公允,前期的東野確實是一個本格推理作家,但現在的他創作範圍早已不是只以推理為主了,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東野是個無法給與情境形容和傳神想像的作家,他的文字始終帶有日式推理小說獨有的冷硬簡潔,有種旁觀者的漠然無情。
因為驚喜無法複製,儘管東野的題材多變,但文字呈現的蒼白意境常常使得在閱讀多本之後,發現故事只剩下厚實的劇情可言,除此之外很難再找到喜愛的感覺,失之於厭膩。
這種感覺,常會在讀了七八本東野的書以後發作,若是剛好連著幾本都是屬於品質較普通較差的類型,很容易會有已經差不多的錯覺。


然而,讀完「毒笑小說」、「怪笑小說」、「黑笑小說」這三本書以後,我又一次地領略到了一番新的驚喜。


想把一件有趣的事描述得很生動,大抵不脫兩種方式:
一種是極富喜感的表達;用肢體、語言或是文字來讓人看了就覺得好笑。
另一種就是東野這種,明明該很有趣的事情,卻總能以平板直白的文字從頭到尾一予貫之,是一種若無其事的冷硬幽默。


一向不被我接受的東野的文筆,意外地讓我發現了他根本就是個冷面笑匠的基本典型,也就是後者。不論多嚴重得天塌下來的大事,他的文字仍然毫不動搖也沒有任何誇張的描述,但是,這就是趣味的來源。
說到有趣,不能不提到東野另一個系列;天下一大五郎的「名偵探的守則」,這也是東野筆下少見的幽默作品之一,不過它本質上還是屬於推理小說領域,是大玩顛覆的反本格,但這三本笑小說則是完全沒有受限題材,感覺上就像一個作家捕捉在寫作之餘的日常生活中閃現的靈感寫成的小說,也因此風格自由且妙趣橫生。


一直被視為推理作家的東野,事實上我反而覺得他的大部分推理是寫得很無聊的,尤其是前期,只是反覆推敲動機和謎題的推理,實在是太正經太嚴肅也太沉悶了,但這可能也是我本來就對推理小說感到很感冒所致,不過我真的是這麼認為的;東野不以推理為主而寫的小說,反而凸顯了他旺盛的創意,在這三本笑小說系列中更能夠證明這樣的情況。


這三本笑小說都是短篇合集,也都各具特色,舉例來說:
「黑笑小說」中的前四篇事實上是一個系列,東野藉由週刊的文學新人賞及得不到獎的老作家怨念等等荒誕的故事,狠狠地開了文學界一個大玩笑,像是否定得獎者其後的發展、一旦得獎就得意忘形的新人、配合性高卻失去作家感性的老作家,在文學這個領域各懷心思地前進卻始終沒有找到存活的重點。我總覺得這四篇短篇,或許很大程度地反應出了東野身處文學世界的心生與感慨哪。
「灰姑娘白夜行」,我覺得這要看過白夜行以後,才很能體會這被改寫的仙杜瑞拉並不僅止是心機變深沉而已,像她那面對所有事情都依然沉穩的不為所動,其實根本就是雪穗的翻版,更別提她設計接近王子的手段,活脫脫是雪穗的一貫手法,與其說是假設如果仙杜瑞拉具有雪穗的性格心性,我反倒認為根本是東野設想若身處同樣境地,雪穗會如何反應?
「積鬱電車」的創作理念,東野曾提過是在坐電車回家想到的,我覺得那就是一個作家特有的敏感知覺,一般人每天都看到的東西,在他們眼裡卻有著不同的風景。我很佩服的是;一個人一個人去逐步設想他們的心境,那是要具備多少的想像力與細膩的觀察呢?
「一徹老爹」的結局有點令人錯愕,不過那種眼裡只看得到棒球,而且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像情境而一意孤行的人,真不知道該說是要佩服他的堅持與固執,還是該嘲笑他的可笑?
「超貍貓理論」是東野反駁超自然理論的一篇著力甚深的小說。一個自認為看到狸貓的男人,將所有不可解的現象歸咎在超能力狸貓身上,因而發表了書和演說,也上了電視和超自然理論支持者辯論。事實上不論是貍貓還是外星人,兩派都是把自己模糊的認定訴諸不可知的理論上而已。
我很贊同東野在這篇小說裡的理論,我並不是反對超自然,而是反對超自然論者將任何事情都扯到外星人身上,但卻永遠拿不出證據,而只會理直氣壯地反駁質疑他們的人是科學僵化思想和缺乏想像力的走狗。
「屍台社區」讀完以後,我不能不為那被四處丟包的屍體感到悲哀。人啊,很奇怪地總是會不自覺地忘記了生命的價值而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同時我也明白了;許多留傳至今的傳統活動,往往是某場莫名其妙大戰的延續。
「綁架天國」適度地諷刺了汲汲金錢於一生的老人們年老空虛的無聊,說真的;我覺得這群老頭好像「富豪刑事」那個說著「為了正義請用光我的錢」的大富翁,感覺上很有筒井道隆的味道。而很令人感嘆的是「綁架天國」接露了現在這個處在高度競爭升學環境下,孩子死氣沉沉只知念書的僵硬思考。
「光榮的證詞」則是深刻地描寫出平凡人渴望受到注目及維持自身存在感的高度虛榮。看完以後會覺得人真的很無聊也很可悲,永遠都不忘自己做過的得意事蹟,不論是不是有人放在心上,但也會覺得悲哀,為什麼人這麼孤獨,於是在受到注目後,為了維繫被人注意的情況,豁盡全力地付出。
「天使」則是最讓我感到驚訝,我沒想到能在這裡看見了格納.韋伯的風格,真難以置信,茫茫日本文學書海中,能寫出這樣帶有諷刺意味的超現實科幻的人,是我認識的第一位日本作家,卻也是當初我認為最不可能的人。


這些都是粗舉幾例的感想,事實上還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故事,不過一時之間,實在無法一一列舉出來。


其實雖說是笑小說,以惡搞嘲諷為主,但實際上這裡面還是有些色調比較低暗、還有幾篇較為悲傷的故事。
像是:「奇蹟美照」這個故事,東野一開始用很輕鬆的文字敘述了一張因各種巧合而使醜女看起來像是美女的相片,然而隨著故事推演,原來是被照相者死去母親的依戀所造成的靈異照片,讓人很能感到到即使九泉之外也不變的母愛。
而最黑色也最令人感到鬱悶的就是「動物家庭」,一個活在所有黑色情緒及過分忽視兩者擠壓下的弱勢人物,如果沒有好好處理自己心中的情緒,總有一天會變成連自己都不認識的生物吧。我覺得這篇小說相當尖刻地描寫出;那種在社會及家庭中無法定義出自己也沒辦法與環境相容的人歪曲苦悶的心境。


我想所謂的笑,當然大多是開心的那種笑,不過;苦笑和悶笑也是種笑吧,或者說,梗在喉嚨想笑卻笑不出來,也是種笑啊。
誠然我們寧願將笑定義成開心喜悅,但是也別忘了還有別的笑的情緒哪。
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東野還是寫了幾篇稱不上讓人開心的作品收錄在裡面呢?


 



書名:怪笑小說 ( かいしょうしょうせつ )
   毒笑小說 ( どくしょうしょうせつ )
   黑笑小說 ( こくしょうしょうせつ )
作者:東野圭吾
譯者:林佩瑾 ( 怪笑小說 )
   林佩瑾 ( 毒笑小說 )
   阿夜 ( 黑笑小說 )
出版:獨步文化
   2010年07月16日 ( 怪笑小說 )
   2010年12月23日 ( 毒笑小說 )
   2011年02月12日 ( 黑笑小說 )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在前些日子裡,有段時間我很喜歡閱讀關於「失蹤」這個題材的書。

我到現在都記得第一次閱讀的那本有關「失蹤」的書,中文書名也叫「失蹤」,是瑞典的作家 Karin Alvtegen ( 卡琳‧亞弗提根 ) 寫的小說,原文書名是「SAKNAD」。書中的女主角放棄了原本的人生,不和任何人來往,雖然活著,但在沒有人知道她去向與消息時,形同失蹤。
這本「失蹤」在瑞典熱賣,事實上我覺得它並不是像銷售數字一樣那麼棒的作品,不過我很喜歡書中主角剖析自己寧願消失的心路歷程,為什麼選擇當一個「消失的人」?我覺得那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探討。


而在那之後,就斷斷續續地讀了幾本有關「失蹤」的書,事實上「失蹤」是一個很廣大的素材,它存在於犯罪、社會和推理等等的類型裡,它是一個主題,但並非一個類別,視情況也是有差別的。
像 Karin Alvtegen 的「SAKNAD」的情況是自願的,在這種情況下,我想那或許用「放逐」是比較適合的形容詞,窺探甘願放逐的原因,是放逐型失蹤的特點。
另一種廣義的情況是非自願的失蹤,沒有來由地就像煙一樣不見了,怎麼找都找不到,就好像這本「少女失蹤日記」,因這種消失而在失蹤者周圍激起的反應,是這類被迫消失型失蹤的觀察重點。


我非常喜歡這種心情方面的刻畫,這就是那段時間我特別注意這個題材的原因,不論從哪一方面切入,「失蹤」都是極為巨大的沉痛,想想;一個人無聲無息地,突然就這麼在世界上消失了,人的社會是一個相連接的世界,靠著這樣的連接,人建立起情感的羈絆,而從那形成了個人的自我。
任何一個人的消失都會剪斷那相連接的,我相信無論是自願還是非自願,「失蹤」這件事情都是一個殘忍的斷絕,是帶走了或抹消了某種存在,像是將連在一起的車廂中間硬是截掉了一節車廂,再也不能恢復原狀。


我想;比活著更令人無法承受的是死去,而比死去還讓人感到痛苦的是失蹤。
這就是所謂的「生離死別」,但就痛苦而言,「生離」猶勝「死別」; 永遠回不來的是死亡,機能停止、沒有了呼息,死亡眼睜睜地在眼前不經意冷酷的造訪,掀起無可比擬的哀戚,然則死亡無論如何都是一個清楚的訊息,就是因為如此,我們可以放縱自己的悲傷,永無休止地進行憑弔的儀式,失蹤,卻無從憑弔。


死是回不來,而失蹤是不知道是否會不會回來,時間緩慢流逝,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拉起耳朵,想要捕捉到那是否帶來熟悉的氣息,卻總是失望,尋找與等待都似乎成為了徒勞無功的作為,你不知道該要去期待、還是要放棄。


「少女失蹤日記」裡的妹妹莎菈,在姐姐琳妮人間蒸發之後,一步步地去追尋姐姐的足跡,推測著各種可能,但當任何可能都碰上了壁,所有的跡象都宣告走不通時,那種不知道該怎麼繼續下去的絕望,正是失蹤會帶給人的發狂感覺。


莎拉與琳妮並非一對感情很好的姐妹,各方面都優秀的琳妮讓莎拉總感到自卑。因此,雖然不曾明言,但莎拉自認為對於姐姐,她是在暗地裡抱持著憎恨的心理。
直到姐姐消失了以後,莎拉才發現自己是如此地思念著這個姐姐。原來所謂的憎恨,是彼此不了解之下的自認為罷了,事實上她從沒有真正地討厭過姐姐,直到這一刻我想她也是很難相信但又不得不接受;本來認為那個彼此之間很少相處和因嫉妒造成的怨恨而感情淡薄的姐姐,實際上自己竟然是這麼地愛著她。
 
許多感情,總是在平淡的歲月中磨得簡單,變得單薄、沒有味道而仿佛時食之無味,如同瀰漫於空氣中的氣味一般,即使都聞得到卻絲毫不在意也並不重視。
我們給了這好像習慣一樣自然的感情一個名詞叫做雋永,如同歌頌一般地說平凡才是真。但是,在那雋永的真裡,是否曾即時地將它表達出來?人啊是多麼地遲鈍、多麼地不了解自己,有些事情,光用體會是無法傳達的。


痛是受過傷後才會明白的感受。
愛是失去過後才會知道的情緒。
  
然而傷口可以結痂,痛是能淡忘的。
但失去的愛是永遠回不來的,只能寫下一封刻滿思念的信,卻找不到住址可以寄過去,滿紙情感,無從傳達。




書名:Missing You,Love Sara
   ( 少女失蹤日記 )
作者:Jackie French ( 傑奇‧法蘭奇 )
譯者:陳詩紘
出版:新苗
   2004年04月05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井一二三說;向田邦子是日本的張愛玲。
我沒讀過張愛玲的書,但我知道張愛玲,新井一二三這樣形容向田邦子,可想而知向田邦子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是如何地受到推崇。


不過最先開始的時候,我卻對向田邦子沒有甚麼好感,因為我第一次接觸她的作品,是一本短篇小說集「隔壁女子」,連五十頁都沒翻完,我就愛睏得拿額頭往桌面猛磕,於是那本書我沒看完就還給了圖書館,而在心中留下了對向田邦子不甚好的印象。
是在讀了那本書的好幾個月後,又讀了向田邦子的散文集「父親的道歉信」以後才完全對向田邦子改觀,而且是大大的改觀,從有點壞的印象轉變成為很好的印象。


我覺得不管是不是本來就認識、或是說從沒有聽過;向田邦子這個人的讀者,只要想讀她的書,一定就得從這本「父親的道歉信」開始讀起,這裡面的文章是向田得到癌症以後,接受治療時所寫下來的,向田對家人隱瞞了自己罹癌的事實,獨自一個人面對病魔並與之對抗,而那些文章,就是在這時接受雜誌邀稿所寫下來的,在出院以後被集結成書,是向田第一本散文集,也是她從劇作家轉換成為文學作家的開始。


向田邦子說過;這本書其實是她罹患癌症時,未告訴母親的道歉信。
我覺得也正是因為如此,「父親的道歉信」才會是向田作品中最特別的一本,在生死很難預料、堅強對抗病痛的當下,向田是用什麼樣的心情寫這些文章的呢?對於生死我想沒有人真的看得很開,但卻又只能告訴自己豁達,而就在這種掙扎的心情中,向田一件件地回憶起自己的成長,從個性大男人的父親開始談起,談父親的暴躁火爆、嚴肅與不苟言笑,接著又談起溫柔剛毅的母親,是怎麼樣地沒有聲音但卻多麼值得依賴…等等諸如此類的這些事情,經由向田的文字看到的不單單只是回憶那麼簡單而已,那是種發自內心誠摯的懷念,因為未來還能有多少日子是無法預料的,所以異常珍惜活過的痕跡與感受到的情感,秉著這種情感寫出的文章,就這麼深刻真切地直達心中。
雖然在「父親的道歉信」之後,向田又出版了好幾本散文集,但怎麼也比不上「父親的道歉信」來得令人難忘且感動,我想;那是因為缺少了那份與死亡對決、和病魔共舞以及對生命與親友的留戀心情所致吧。


向田邦子之所以能夠把那些回憶及感情藉由文字傳達出來讓讀者可以充分地感受得到,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她對文字的運用,向田的文章有很濃厚的影像感,不論是對話還是場景的敘述,都很容易讓讀的人在腦海中勾勒出景象來想像,而再透過那想像來感受向田的心情想法,所以她的文章始終給人活潑生動的感覺,任何事她都可以寫得令人讀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就融入了向田的文字世界。


我覺得向田邦子更了不起的一點是;在敘述某件事時總可以在其中穿插其他相關的事件,而在這相關的其他裡面和以後,還能夠再延伸出更多的其他,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文章結束後,明明只是一件事,但就在這一件事裡,向田卻已經說了許多事。如果不是對文字的運用如此純熟,只怕寫來會變成又臭又長而且文不對題的沉悶文章,但文筆好的人卻能在那長篇大論中頻頻製造驚喜亮點和真心感動。
吾友 SPY 說過;碼文 ( 文筆 ) 好的人,看他碼 ( 寫或是打字 ) 的文章不管再多字也不會覺得累。我想這種形容就是在講像向田邦子這樣的作家。


當然,向田邦子的作品並非本本完美,就像我當初讀「隔壁女子」時讀不下去,到現在這本書我還是讀不下去,不只這本,向田的小說我都翻不太動。
不知道為什麼,從散文轉成小說的向田邦子,就失去了散文時的生動影像感,總覺得向田的小說不是難看,而是很一般,如同其他日本小說的一般,日本文學小說常讓我感覺情節太過平淡壓抑,然而在敘述上又老是不知道有啥目的的瑣碎繁雜,日本電影也是這樣,戲劇也偶爾這樣,有那種讓你很想狠狠一把撕開大喊「拜託,說重點」的不爽。
我知道日本文藝的重點就藏在那平淡和繁瑣裡,就像「刺蝟的優雅」裡荷妮從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中看到的山茶花那樣,那透過花朵的寂靜姿態的如同禪般的一點頓悟,是惜花者所能體會的感動。可是天知道,駑鈍如我經常得很辛苦才能感受那頓悟之美,更甚者;連很辛苦都還是感受不到。


但我想,身為向田的書迷 ( 我應該算吧 ),她的小說還是要看的,這也算是種必須跨越的挑戰吧。


認真說起來;向田邦子留下的文字作品不多,因為她之前一直是在從事廣播與電視劇的劇本工作,成為作家已經是在中年之後的事了,而她的人生並不長,所以有限的生命能完成的文字也就不多了。
事實上在得知向田在三十年前因空難而結束生命時,我是真的感到震驚也難過,震驚的是向田遇難的地點在台灣,突然有種很不可思議的什麼連結在一起的感覺。而關於難過,我想不如說是惋惜;因惋惜而感到的難過,剛得到直木賞的這麼好的作家,正把她的才華貢獻給世界的人,就這麼猝然地畫下了句點。
如果向田邦子沒有就這樣過世,她一定會寫出更多了不起的作品吧,從她留下的文字看得到那種還有很多很多事情沒有說完的留待後續,我知道也感覺得到,她還可以有許多的未來性,但是沒有了,沒有未來了,向田邦子就這麼永遠停離在才華最洋溢、光輝最強烈的一九八一年,帶著那太多令人痛哭不捨的可惜,離開了這個世界。


有時我真的很難相信,因癌症併發導致右手麻木而卻仍堅持用左手繼續寫下去,意志如同惡鬼一般強悍,對於人生永遠樂觀,溫柔照顧家人而又堅定對抗病魔的向田邦子會以這樣的方式離開人世,那種戲劇性真的太離奇,但它卻又是真真實實地存在著。
只能說;人生的下一秒,確實是難以預知的。


當知道向田邦子其人其事之後,閱讀她的作品總有種說不出的滋味,像是透過那文字來認識一個你期待喜歡的人,但又很難過再怎麼認識,也就僅止於這些留下來的吉光片羽。
每一次的閱讀,就像是相識即是告別,先是一次次的相識、又是一次次的告別,還有怎麼都捨不去的;一次次的哀悼。


 


關於向田邦子的作品及其生平,可以到中文官方BLOG了解:
http://blog.roodo.com/mukoda


個人建議,想讀向田邦子,請一定得從「父親的道歉信」先讀起。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春天即將遠去、夏天逐漸倒數日子接近的五月上旬,我讀了「刺蝟的優雅」。
五個多月過去以後,又是在一個秋天楓葉快要落盡、寒梅待放的秋冬交會之際,看了這部由原作「刺蝟的優雅」改編而成的電影。
總是說:「春花秋月最寂寞」,以前我記得在寫這篇「刺蝟的優雅」的讀後心得時,曾提到在這本書裡感受到的孤獨的共鳴,而橘子則說那應該是孤單,然而很湊巧地不論是書還是電影,我都是在寂寞的季節體會它們。

我想「刺蝟的優雅」;真的是一部多少得抱著「一個人」的心情來欣賞的作品吧。



片 名:L'elegance du Herisson ( 刺蝟的優雅 )
原 作:Muriel Barbery ( 妙莉葉.芭貝里 )/L'elegance du Herisson( 刺蝟的優雅 )
導 演:Mona Achache ( 蒙娜‧阿夏雪 )
編 劇:Mona Achache ( 蒙娜‧阿夏雪 )
    Muriel Barbery ( 妙莉葉.芭貝里 )
演 員:Rene'e Michel/Josiane Balasko
    Paloma Josse/ Garance Le Guillermic
    Kakuro Ozu/Togo Igawa
    Solange Josse/Anne Brochet
    Manuela Lopez/Ariane Ascaride
    Paul Josse/Wladimir Yordanoff
    Colombe Josse ( as Sarah Le Picard )/Sarah Lepicard
    Jean-Pierre, le clochard/Jean Luc Porraz
    Mme de Broglie/Gisele Casadesus
    Mme Meurisse/Mona Heftre
    Tibe`re ( as Samuel Achache )/Achache Samuel



坦白說,我剛開始並不認為「刺蝟的優雅」是一部適合拍成電影的電影,原因在於這裡面太多內容是屬於心中靈魂深處獨自思索的喃喃自語,大量引述的書本與電影和哲學思想的心得探索,是一種只能藉由文字才能點明、塑造的透徹意境。
偏偏我認為;這本書最值得看的部分就在這裡。實話地說;「刺蝟的優雅」的故事是很乾硬鬆散的,甚至可以說是雜亂無章,而整體劇情充滿了毫無戲劇性的無趣,但是結局又令人錯愕地安排了一個沒有人能接受的超戲劇性結局。若是把那些思想表述完全抽離,這個故事就完全毫無價值可言,但若對這些思想做太多的描述,可以想見整部電影會流於文藝庸俗的沉悶。
想想「達文西密碼」的改編就知道了,將歷史宗教的闡述與推理解謎壓縮到很少部分,於是整部電影便成了平凡無奇的好萊塢尋寶冒險,可是身為讀者的觀眾心裡也很清楚;要是縮減冒險劇情而大量增加書中的推理研究,電影的節奏就肯定很難緊湊流暢。
我覺得「刺蝟的優雅」也類似這樣的情況,如果抽掉了太多心靈方面的哲學思想,關於荷妮、芭洛瑪等人的行為就很難有邏輯可通,但是為了確保電影節奏能夠順暢,在這方面也不能說得太多,要如何取捨,真的是一個很難的事情。所以我不認為這部電影能拍得成功,但也因為做了這樣的設想,我也不會是責備改編失敗的原作飯。

不過事實上是;這部電影超乎我預期的成功。
我認為取捨的平衡是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的地方,也就是在哲學藝術和把故事說得流暢的兩端,都沒有太過偏重哪一方的情形,雖然就比重來說;確實是思考的部分被裁減最多,但不可否認的是那也是書本絕大部分的內容,所以在比較上,會比較多是當然的。
要怎麼樣把故事演得好看,又要如何在相對被刪除很多心靈思考的情形下,能夠一點一滴地傳達出原作意念,又不至於太影響電影節奏,這部電影我感覺很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

電影由芭洛瑪的自述揭開序幕,那段自述也就是書裡一開始她之所以決定要在生日當天自殺的理由,只不過內容還要再更短一點,而原本的用寫日記的方式來寫下「生命如此荒謬」的紀錄,則改由攝影的方式來進行,芭洛瑪一邊拍攝著周遭的事物,一邊在旁邊加上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改變,小說交給文字來記錄,至於電影還是用影像比較適合。這種小小的改變並不會使得味道喪失,相反地,它明顯地區分出兩者手法的不同,但又能夠用一個自然的方式使得芭洛瑪本人的思想可以不是像說教般地表達出來。
至於荷妮,電影很忠實地重現那種沉靜不起眼門房的味道,因為她沒有像芭洛瑪一樣有攝影機、繪畫與思想的獨白來表達她的內心世界,所以在這部電影裡面,荷妮沒有芭洛瑪那麼引人注意,但我覺得這是非常忠於原作的一個詮釋,本來荷妮她要求自己就像電影中面對芭洛瑪攝影鏡頭時說的「老、醜、脾氣暴躁、黏在電視機前、煮著什錦鍋、貓在腳邊打盹」的平凡模樣,所以這個角色,就該是這種完全不會讓人有印象的路人樣。



但是文字能夠誠實地表達荷妮喜好書本音樂的文藝面,影像卻很難,不過這就看得出導演的巧思,他用了很多片段來隱喻暗示荷妮和外表不同的本質,像是芭洛瑪無意中在她桌上看到谷崎潤一郎的那本「陰翳禮讚」,還有荷妮初次與小津見面時那「幸福人家彼此都很類似,可是不幸人家的苦難卻各自不同」的對話,這些都是隱喻著荷妮纖細本質的暗示。我個人認為演得最漂亮的一段是芭洛瑪到荷妮家與她一起喫茶嗑點心時對於巧克力的談話,眾所皆知「刺蝟的優雅」的作者妙莉葉‧芭貝里是一個美食家,這段巧克力談話既能適時提點兩位主角窮究哲理的習慣,又可以表現出作者本人的愛好與風格,實在是這部電影最為畫龍點睛的一記妙著。



同樣的手法不只用在荷妮身上,芭洛瑪也頗多這類呈現內心世界的片段,芭洛瑪最喜歡把金魚擬為人、以金魚缸來比喻人生,電影裡的芭洛瑪就時常把鏡頭對準家裡的金魚缸,還有在拍攝家人時,拿個玻璃杯倒放再透過攝影機來進行錄影,看起來人就像活在玻璃魚缸裡一樣,小說用了很多文字去描述金魚缸理論,但電影卻只用幾個簡單安靜的片段來闡述這理論。如果說文字是透徹的一面透明玻璃,那麼影樣就像是矇朧的霧面玻璃,明確與迷濛,各有各的意境之美,相得亦彰。



說到了金魚缸,我想到了上個月剛看完的日劇「それでも、生きてゆく」,裡面的文哉也有過把人看做金魚的想法,在看「刺蝟的優雅」電影時一幕芭洛瑪讓魚兒吞下安眠藥,再把魚屍沖下馬桶排掉的畫面讓我想到了「それでも、生きてゆく」裡的文哉,雖然兩人個性想法截然不同,成長背景也不同,但卻驚人地同樣有輕視生命價值的思考行為。或許是書本上對於芭洛瑪這種決定自殺的輕率想法沒有做進一步的否定,所以電影就更只好更清楚地來更正這種價值觀,怎麼去矯正呢?利用結局荷妮的死,和被當成屍體沖下水管的金魚復活 ( 可能沒死,只是睡著醒過來 ) 出現在荷妮馬桶中被她撈起來的這兩件事來更正。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荷妮的死在電影中反而具有積極意義,她讓巴洛瑪理解了死亡帶給人的恐懼:「原來是這樣,一切嘎然而止,這就是死嗎?再也看不到你愛的人,那真的跟大家說的一樣,是個悲劇。」



而從金魚的「死而復生」,生活的環境自巴洛瑪家的魚缸換到荷妮家的啤酒杯,這兩者的落差也隱約在對應芭洛瑪的「活在金魚缸的人生」「只是從這一個金魚缸換到另一個金魚缸」的理論。



不重視自己生命的人,也不會重視他人的生命,芭洛瑪儘管聰慧敏感,但太過敏銳的思考,反而讓她有了某一種冷眼看待世俗、輕慢生命的危險性,這是小說裡沒有呈現出來的部分,我想是搬上大螢幕的導演和編劇的一個對此作品的省思和體悟。而很有趣的是,作者妙莉葉‧芭貝里同時也是電影的編劇,或者說;電影裡某些小說中沒有的部分,事實上是作者本身對於書中沒有提到或是不清楚的部分的進一步表述呢?
荷妮的這整個「死」,在電影中的意義顯然大過小說裡我所看到的。荷妮和芭洛瑪,是一對在藝術想法和哲學愛好上十分相近的同好,不過小說中的情況僅止於如此,但電影裡的荷妮、不起眼地靜靜躲在自己世界的荷妮,她很少說話也不像芭洛瑪可以講出那些才氣綜橫的自創名言,可是她卻用她那深厚的人格修養和思想底蘊持續地影響這個認為已經看透一切的天才女孩。
她以自己那悠然於自己世界的沉默,告訴了芭洛瑪何謂真正的「藏身之處」,不去驚擾別人,安靜地做好自己,就很自然地能夠爭取到莫大的天地,而絕不會像芭洛瑪所認為的,在金魚缸裡四處撞壁那樣的狹小。



電影的後面,芭洛瑪已經不再拿著攝影機追著家人跑,也許連她自己都沒有發現,她所想拍攝的所謂生命的荒謬,在對準荷妮讓她說出真心話以後,早就不荒謬了。即使人生如金魚缸,但你要怎麼來看待那金魚缸,是小還是大,完全取決於眼界心胸的寬廣。
身教重於言教,荷妮從不說道理也不言是非,卻改變了芭洛瑪的人生態度。
若是說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我相信之於芭洛瑪,荷妮的死絕對如泰山之重,她失去了知己、朋友、同伴、家人,甚至是一個生命中的導師,但這導師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幕,還是將重視生命的價值觀交付芭洛瑪來理解。
言及此,我突然想到了電影裡荷妮對小津先生的那一段對談:
「亞爾登先生的死是樁大事,可是門房的死……只是日常生活裡的小事一樁」
這或許就是荷妮之死的某一個悲哀意義,揭露了社會階級不公的現實,雖然只是輕輕一語,卻給人無窮無盡的想像。不過至少在最後,荷妮有芭洛瑪、曼奴拉、小津等人為她哀悼,我覺得儘管於世輕如鴻毛,至少對幾個人而言是重於泰山,有人惦記著自己,人才沒有白活,不是嗎?



提到了死與生,讓我想到了電影中芭洛瑪那一句
「重要的不是死,而是死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
我覺得不管怎麼解釋,都無法沖淡荷妮之死在劇情上那種不協調的戲劇性。但這句話我認為是貫穿這部電影的一個很重要的主旨,說起來不論是芭洛瑪欲死而後悟生、還是荷妮得到人生驚喜而猝死;事實上都是一個在人生路上通往死亡的過程中,在做什麼的過程,只是我們認為的應該的結束方式,往往不從人願。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觀察,電影極力地沖淡了原作荷妮意外死亡的情節上的突兀,而試圖以一個「在做什麼」的過程偶發來解釋;意外這東西確實是這過程中最不能有心裡準備也無法預防的,沒有人想要,但難以避免它的發生。

不過如果不從電影劇情解釋,我倒覺得這段話有些「生如春花燦爛,死若秋葉繽紛」的決絕之美,這大概是電影裡另一個對芭洛瑪和荷妮偏愛日本的隱喻。



對了,日本!
只要讀過原作的人,一定都很難忘書裡荷妮和芭洛瑪兩人對日本文化的偏愛,原作裡用了非常多篇幅去形容和闡述她們從日本文學、電影和哲學中獲得的感動。
可是這些在電影裡都沒有非常顯著地表現出來,我想原因還是跟前面所提到的裁減,像這種心靈思考的東西,若是用太多時間去敘述,勢必會將電影時間拉長且形成沉悶的尾大不掉,這部電影就無法那麼成功。

畢竟很少有觀眾 ( 我承認我是 ) 能夠只是在看懂故事之前,徹底地單純感受電影製作者想傳達的意念。
我始終認為電影是一門說故事的藝術,能夠讓人看得懂你的故事 ( 多爛的劇情都沒關係 ),才能進而懂你的故事想表達什麼,我想那才是最重要的,當然我很佩服那些堅持自己風格不迎合觀眾的創作人,可是佩服與喜歡是兩回事,尊敬與共鳴,也一樣是標準的兩碼子事啊。

這又是另一個我很佩服「刺蝟的優雅」一片的導演的原因,他捨去了以獨白和沉思表現偏愛日本的手法,而一樣採用了暗示的方式來展現。
例如,前面提到的,芭洛瑪發現荷尼在放在桌上翻了一半的那本谷崎潤一郎的那本「陰翳禮讚」。
芭洛瑪和小津先生之間短暫的日文對話,以及她駁斥客人關於圍棋的發源與技藝精神的理論。
荷妮與小津先生一起看那部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作品「宗方姐妹」
芭洛瑪模擬切腹自殺倒地的模樣--這個畫面我覺得相當精彩,既符合芭洛瑪想死的念頭,又暗喻了她對日本文化的偏愛。



當然,這我想對沒有看過原作的人,應該很難了解為什麼會有這些編排,可是我覺得;這麼多的日本元素出現在電影裡,第一次接觸這部作品的人肯定會感到莫名其妙,因為有些事情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產生,尤其是在它沒有很清楚的解釋卻又極其自然存在的情況下,我覺得這種莫名奇妙的疑惑是好事,它可以激發思考、促進尋找答案的慾望。
如果能因此讓觀眾有看原作的興趣,那我認為就是更成功的延伸了。

一路說下來,我似乎都在說這部電影的好話,事實上這部電影還是有怎麼樣都無法超越原作的地方,前面說過的;抽掉太多哲學思想而成就電影的流暢度,就是一個不得不為的遺憾,我雖然很肯定這種做法也認同它的裁剪與隱喻恰到好處,但這並不代表我不認為可惜,因為那真的是這本「刺蝟的優雅」最值得欣賞的地方,然而在電影裡卻看不太到了。
還有一點,不過我覺得那不是書本描寫得太微妙,而是電影捨棄不用罷了。就是書裡荷妮面對小津先生時內心的獨白和選項掙扎,這部分原作寫得有趣且令人莞爾,不過電影裡沒演出來,我不覺得這是無法演出來的,因為我看過天海女王在日劇「演歌女王」裡就很漂亮地用表情和聲音把這獨白掙扎演得很精彩,因此我認為不是不能,是不為也。
不過或許是電影和戲劇終究有所不同吧,戲劇是比較通俗的,至少在我的感覺裡,電影很少像戲劇這麼直接 ( 相對直接 ) 地表達出感受,而要藉由分鏡、場景和氣氛等等要素來讓觀眾自己感受。

以我自己的角度來觀察這部「刺蝟的優雅」電影,它本來就是一部極為隱暗斂藏的電影,試圖以一種脆弱的表面掩蓋住 ( 刻意地 ) 不想表現卻渴望被理解的訴說,是讓「不說」來代替「說」,藏「明」以示「暗」。
書是由內向外,而電影是由外向內。我覺得該這麼說吧:從書裡我們是先了解優雅的本質,再看到刺蝟的外表。但是電影卻先看到刺蝟的外表,再慢慢了解尖刺底下那無以復加的優雅。

相較之下,我其實比較喜歡電影的這種手法,我想為什麼原作總是脫不了「裝模作樣」的譏嫌,就是因為我們一直看到的都是荷妮和芭洛瑪的內心,對讀者來說那應該才是外表,而作者妙莉葉.芭貝里說故事的技巧又很差,荷妮與芭洛瑪兩人在現實世界中的模樣,透過妙莉葉.芭貝里的筆一直僅限於平面但不立體。所以讀書的時候,會覺得所謂的優雅是不該用這麼卑微的方式來遮掩的,要有孤芳自賞的勇氣與驕傲。

電影卻很實在地呈現了一個門房、一個大小姐的面貌,於是書本裡所感受不到的門房的卑微和弱小,電影裡就完全展現出來了,荷妮並非刻意隱藏,而是沒有必要讓人知道,她的優雅與內涵不需要一直強調,她也不必復誦一個門房該有的樣子,荷妮就是荷妮,門房就是門房,她作著這份工作,但絲毫不影響她充實自我的尋求。
芭洛瑪也是,若只看書,只會看到一個看透世間的天才少女,但在電影裡那份敏感的苦悶就如實顯現出來,她無處置放自己心中伴隨成長而漲大的憂鬱,無力控制自己對俗世的輕視憎恨,所以她表現在外的是一個格格不入、與任何人都處不來的少女。



在看電影時,很理所當然地就可以認同她們的尖刺與優雅,因為一旦把成長背景與職業給擺了出來,人物的真實感就隨之浮現,因此,我反而不會對荷妮要求孤芳自賞的優雅了,甚至我覺得;電影裡的荷妮就是我所追求的那份自我。
真的,我覺得比起書本,電影裡的荷妮更可愛也更讓我感到親切,而芭洛瑪雖然比原作中的她還更尖銳,但我也覺得這個芭洛瑪可人多了。

最後再說一件事;電影拍得很好的地方是濃厚的法國味,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全球化的影響,讀過的幾本法國文學,感覺上跟英美差不了多少,最多只能說是下筆帶著點法國情懷和思想,但背景就沒啥太大差別。
「刺蝟的優雅」也一樣,是說我實在不太懂文案上那句「最巴黎」的「最」字是哪來的自信能夠這麼形容?若不是我今天早知道那是法國小說,我覺得讀完以後也不會覺得和倫敦紐約作為背景有什麼不一樣。但是電影的法國味就很清楚了,而也是透過了電影,我也才能徹底地理解那個社會讓荷妮自卑的階級思想,以及富貴貧賤的觀念下生命不等值的觀念。

或多或少地;人都有些優雅的地方,也有防衛自己的如刺蝟的尖刺。
但是誰來決定那尖刺不能是自傲,而是可悲的自卑自憐呢?

不知不覺就又是一篇長篇大論……
其實我一開始只想寫寫一些電影和書不同的部分而已,原本想說這樣應該用不了太多字,想不到又失控了。
對於文字的控制,我真的還得再加強。

很喜歡這個畫面,我覺得這是整部電影裡荷妮最優雅的樣子其中之一,就用它,來做這部電影的結尾吧 ~~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看奧田英朗的書,是那本「那一夜,我們黑吃黑」,那時候的想法是覺得這本書很有趣,但談不上很喜歡。
第二次是短篇小說集「家日和」,這也是一本讓我覺得很有趣的書,而且我很喜歡這本書裡敘述家庭與工作時的平實幽默。


從那之後,就對奧田英朗有了不錯的印象。


但是,若要說喜歡這個作家,倒也還不至於。雖說我挺喜歡「家日和」,可那是很單一的喜歡,我覺得所謂的喜歡,應該是如果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這個作家的書,會有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取下來借回家看的衝動,那才叫做喜歡吧。


而奧田英朗沒有給我這種衝動。


事實上,過去奧田英朗給我的感覺,像是比較幽默風趣一點的重松清,但是他不像重松清的書總是在緬懷、後悔、反省的情緒裡作原地打轉,而是習慣由一些無厘頭的對話組成故事,並且故事通常也會出現滿令人匪夷所思的荒謬情節,這是奧田英朗的特色,也是因為這樣,重松清的作品有著濃重的擺脫不了的沉重煩悶,但奧田英朗的作品則是清爽輕鬆。
這樣看來兩人到底哪裏像呢?嗯…風格上不太像的,不過兩人的作品常常描寫的都是小人物,很喜歡從微小的事物著手來慢慢透析故事和人物,從而表現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只是風格大相逕庭,但這樣的說明似乎有點廢話之嫌,因為本來所謂文學就常常是針對某個事物的特質用自己的方式去闡述的吧…可是,我真的常常在讀重松清的時候就會想到奧田英朗、讀奧田英朗時就會想起重松清,總覺得他們本質上真的很相像,雖然各異其趣、但卻總與我相同的感受。


不過這部「サウス・バウンド」給了我不同的感覺,讀這部作品時沒再想起過重松清,我想是因為這第三次閱讀的奧田英朗真的完全地讓我進入了書中的世界,也讓我第一次徹底地感受到了這個直木賞作家的實力。


當然,或許也有可能是因為;最近的我真的對重松清的書感到了一種習以為常的厭煩,因為看了他太多本風格相同的書了吧,那種厚重的沉悶初看時有種找到共鳴的認同感,可是久了以後,就會很受不了。
就像我最近也開始讀不下市川拓司的書了,因為實在是…覺得很悶,為什麼市川總是很喜歡用特別的病症作為故事的主軸呢?難到拿掉這個部份的話,他就無法寫出溫暖的人性和濃烈的感情嗎?


好吧,扯遠了。
「サウス・バウンド」這部作品的名字是把英文「South Bound」的發音寫成片假名的書面格式,「South Bound」的意思直譯過來應該是「開拓南方」,總之是一種向南而行尋找新天地的感覺吧,台灣和日本一樣都把這部作品分上下兩集發行,以像是系列作的方式下了個標題是「一郎 X 二郎」,上集是「痛快!東京大夜逃」,下集是「痛快!南方大作戰」,但實際上較為人所知的是「南方大作戰」這個書名,事實上,若照原文意思,也是「南方大作戰」比較合乎原意。


所以在這篇心得裡,我就把這部作品稱作「南方大作戰」。


在讀「南方大作戰」上集時,我並不覺得這本書有什麼值得人喜歡的地方,只是就著一股和過去一樣對待日本文學的態度;雖然沒有很中意,但至少還不至於難看得看不下去。
老實說;我是有點失望的,畢竟「南方大作戰」還算頗有名氣的作品,我也有著那麼一點,或許可以在這裡面找到過去沒發覺到的奧田英朗的魅力的期待心理,可是初讀時和過去一樣的那種感覺有點讓我失望。我當時在想的是;看完這本以後,會不會奧田英朗在我心中的印象會逐漸地像重松清、市川拓司一樣的惡化呢?


對話和吵鬧的風格依舊,雖然當中不乏趣味橫生的幽默,但是我讀起來還是感到了某種無力的陳悶。
奧田英朗的書,最大的特色就是對話和吵鬧,這是我個人的感覺和意見。我覺得奧田英朗是一個相當喜歡描述混亂場面的人,例如像是一群人出去玩時面對要一起去哪家餐廳吃飯時的眾說紛紜、或是一家人在晚上圍桌吃飯時針對今天所發生的事情的意見表達,奧田英朗很習慣在這種雜亂的對話裡以言語來建立起各個人物的形象,我很喜歡的作家荻原浩偶爾也很喜歡用這種手法,像是「母恋旅烏」就用了滿多這種手法,不過我覺得奧田英朗雖然有這個習慣,但卻常常無法控制住場面,有時會覺得有點混亂和抓不到重點,相較之下荻原浩卻可以很準確地從這亂蓬蓬的境況裡掌握到秩序。
我想那也是為什麼雖然我覺得奧田英朗有趣,但卻沒辦法徹底喜歡上的原因吧,因為還不夠生動。


這種混亂與沉悶兼具的感覺,一直到了下集以後,才完全不一樣。


說真的,若說「南方大作戰」的重點和精髓都在那下集,是一點也不為過的說法,雖然一樣是奧田英朗,但或許是因為故事的背景遠離了那塵囂擁擠的東京,轉到了四方面向大海的沖繩,在那鹹濕明朗的海風之下,自由的渴望和生命的熱情都同時點燃的原因吧?


奧田英朗所慣用的混亂描述,到了沖繩以後奇異地和諧了,這究竟是奧田英朗特意的將上集作為伏筆而到下集大翻轉的安排,還是說;沖繩真的具有那麼大的魔力嗎?
這就不得而知了,可是確實,不可能不讀上集就可以讀懂下集,至少「南方大作戰」是如此。上集留下了不少伏筆到下集才有解釋,而上集也成功地將一個個角色的個性形容得很清楚,這兩者加起來就使得這部作品有了上下不可或缺的圓滿,單單只有一個都會留下無法成圓的懸念。


可是,若不是因為下集的精采,就很難讓我理解到上集之所以存在的重要性吧。


是怎麼樣的精彩,那就得先從人物開始講起。


台灣把故事的標題加上了「一郎 X 二郎」,意思是爸爸 ( 上原一郎 ) 和兒子 ( 上原二郎 ) 的故事吧?其實「南方大作戰」的主角一直是兒子二郎,但是這部作品的主軸都是放在爸爸一郎身上,二郎是以一個孩子的視點,好像一個觀察者一樣地來看自己身上與週遭發生的事,而這些事或多或少都跟爸爸一郎有關。


在初讀「南方大作戰」、尤其是上集的時候,對爸爸一郎的印象不太好。
抗拒繳納年金,說自己不當日本國民,「雖然我是日本人,但是不能說日本人就等於日本國民,這沒道理」的這種說法我覺得是種詭辯,像是只想享受卻逃避義務的不負責任說法。
而隨著故事的發展,跟著二郎的眼睛看到的一郎是;從來不曾工作而一直寫著無法出版的小說,好發言論批評政府並且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不會接受別人的意見也漠視他人的想法,簡單的說,他是一個我行我素且不替他人著想的歐吉桑,這是我對一郎的第一印象,我想到的是山本文緒「有家可歸的戀人們」裡那個茄子歐吉桑,就很標準的日本歐吉桑…比較差勁的那種典型。


而兒子二郎則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孩吧,為了同儕關係而煩惱、也因為遭受到霸凌勒索而苦惱,還有關於青春的寂寞、戀愛的嚮往,我總覺得就是因為二郎的關係,我才會在讀這部「南方大作戰」上集時依然感到他很有重松清的味道。


姊姊洋子持續進行著一段無法公開的、和已婚男人的不倫戀情,因此一直希望能夠擺脫父母的束縛,追尋自己人生的徹底自由。


妹妹桃子做著不切實際的公主夢,對自己的家庭背景感到怨嘆,若是可以換個環境,自己絕對能改頭換面,這就是桃子的想法。


媽媽阿櫻是最不可思議的存在,她一手撐起上原家的經濟,而且美麗溫柔又堅強,這樣的女子為什麼會青睞總是惹麻煩且沒有工作的一郎呢?那是讓二郎等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這個家庭的組成看似很詭異,但想想其實卻很正常,事實上人永遠無法徹底理解他人…即使是親人亦然,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不管多親密都一定會保留一些放在心裡不讓人碰觸。
換個角度來說;家庭原本就是大家各自抱持著自己的思緒,聚合在一個屋簷下彼此求協調、而在那日積月累的共同生活過程中增進情感與激勵親密的所在。


因此像上原家的情況,只是很多家庭的縮影,不過這個家的和諧感覺上卻越來越難維持下去了。


如果上原家最後沒有遷到沖繩,我想這個家庭也許真的就像我們常看到的那種情形,在小孩都長大了以後,暗藏在力求平穩表面下的協調會可能因此掀起,最後會怎樣實在會很難說。


但是,因為種種的風波,因緣際會下上原家搬回了祖居之地沖繩,經由八重山轉航然後定居在沖繩列島的西表島上,於是一切都不再一樣了。


最讓人感到訝異的是爸爸一郎。
在東京不工作只會惹事和窮嚷嚷的一郎,到了西表島以後卻發起勁地築房、勞動、耕作。


西表島這個遠離日本本土的列島,有著許多和上原家居住的東京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慣。
例如說在物質方面,西表島上的島民很少會把自己耕種和畜牧的生產當成是自己私有,而是大方地與其他島民共享。在這裡,錢反而派不上用場,因島上的娛樂設施和時尚產業很少而且不發達,加上大家都樂於分享自己的東西,於是並沒有什麼東西需要購買。
把土地和物質以價值來區分高低進行買賣,是一件多麼愚蠢的事?
「你怎能買賣天空,買賣大地呢?」我想到西雅圖酋長那篇文章的題目,原本就有的東西,為什麼要附加上這樣的意義?


在這個島上根本沒有這樣私人財產的劃分,就算沒錢、即使一無所有,在這個島上也可以活得下去,這不只是二郎的感覺,也是讀到這裡時每個人心中都不自覺會的想法。


也許那就是為什麼一郎改頭換面的原因,或者與其說一郎改變了,不如說過去的一郎是勉強自己在東京生活,直到到了西表島,才真正地找回了自己所嚮往的真實方式,不是為了賺錢而工作、為了領薪水而勞動,純粹是因為要獲得一日飽食、要從勞動裡獲得喜悅而勞動。
過去一郎曾說過自己討厭公務員,也討厭僱傭關係領取薪水的制度。對他而言;做一個為國家工作的公務員,只是被國家用看似優渥的待遇所綁住,而作為一個員工,也不過就是被那月新和年薪給束縛了。


這種說法像是狡辯,但想想;為什麼不是?


荻原浩在「來自神的一句話」中這樣形容過;即使不滿,但還是得乖乖地向老闆低頭,因為老闆的薪水是贖回人質的贖金,所謂的人質就是那些硬到不行的現實狀況,像是生活費、房租等等…
一郎就是不想要勉強自己做這些事,所以才擺出這種態度吧。


在上原一家遷到沖繩西表島時,二郎在東京的導師南寄了一封信給二郎,在信中南老師表達了自己的歉意,也肯定了一郎懷疑學校畢業旅行中飽私囊的情況,根據事後發展證明確實如此,她跟二郎這麼說了:
成人世界裡到處充滿了這類欺騙和騙局。大人在想到正義之前,優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基本上,成人世界既膽小又投機。這一點,是老師必須承認的。像上原君的爸爸那樣敢堂堂正正站出來表示異議的人,大概一百萬人裡面只有一個吧。


然後南老師還這麼強調:
我們為人處事也必須講求協調性,但是在錯誤行為的面前,協調性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媽媽櫻曾說過:
爸爸、媽媽沒做錯任何事情。
不偷、不騙、不妒、不欺、不為虎做倀,這幾條,我自認都一直遵守著。如果說我們做過哪件事不合常理,那就是我們沒有迎合世俗而活。


這可以說是一郎一生性情的寫照吧。一郎是一個無法坐視錯誤行為的人,也是一個不能忍受自由被剝奪的人,而且更不能接受用世俗與制度來綁死自己的人。
這樣的一郎,學生時代當過抗爭反動份子,就不是什麼很令人意外的事情了。不過他跟抗爭的同志們後來也是分道揚鑣了,因為他同樣對於反政府組織裡的鬥爭感到厭惡。我想一郎是一個為自己理想而戰鬥的鬥士,而並不是那種為求目標可以協調、妥協,甚至互相打擊的政治人物吧。


但正如南老師說的:「大概一百萬人裡面只有一個吧」,像一郎這樣的人是很少的,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不是將目標崇高化而進行戰鬥,一郎只為自己所認定的正確而戰鬥。


不能說自己沒為一郎的戰鬥和信念所動容,但是就像櫻所說的「如果說我們做過哪件事不合常理,那就是我們沒有迎合世俗而活」,不迎合世俗的本身就是一件不合常理的事,說迎合太難聽了,也許該說是順應吧,身在世俗之中,又怎能不順應世俗而活?一郎的作法不見得是完全正確,因為看看上原家在東京的情況就知道,不管你有再多想法、哪怕即使如此正確,但呈現出來的情況就是「不事生產」。若不是後來上原家到了沖繩這個地方,我又怎麼能理解一郎的想法。


所以一郎最後也沒留在西表島上,因為即使那裏遠離了世俗,但畢竟還是世俗啊,像一郎這樣的人是無法存在於世俗之中的,自由的風不可能受到拘束,也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束縛住風的流動。
駕船遠颺的一郎是否能真的能找到他的應許之地?那個不受世俗約束的自由的地方。
希望他可以吧。




書名:サウス・バウンド
   ( 一郎 X 二郎 上~痛快!東京大夜逃~ )
   ( 一郎 X 二郎 下~痛快!南方大作戰~ )
作者:奥田英朗
譯者:章蓓蕾
出版:麥田
   ~痛快!東京大夜逃~ 2007年03月29日
   ~痛快!南方大作戰~ 2007年03月29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好久沒更新網誌了啊,竟然過了大半個月沒更新,這是本月第一篇哪…

 

最近,發生了很多事情,一件接著一件應接不暇,很奇怪地,人一旦在生活上有了些問題,其他大大小小的瑣碎煩事就會在後面接二連三地出現。
我想總是把這樣的狀況用多事之秋來形容確實有它的道理在,是說,現在的確是秋天沒錯,是我最喜歡的秋天…這麼恰好在這個時候,去年也是這時候出事,所以真的…當下,確實是讓人感覺,真的是處在那所謂多事之秋的時候哪。

 

在這段時間內,我還是繼續在寫,但是因為時間太少了,能用PC的時間太少,所以內容也少了。
時間的減少不只是能做的事少了,也代表自己發展的空間縮小了。
簡單地說,原本已經瀕臨乾枯的心靈,似乎因失去了僅剩的甘霖滋潤,似乎更越見貧乏了。

 

現在、いま、我最想作的就是;趕快把這些瑣碎雜煩處理完,才能閱讀很多還沒沒讀完的書,我真是懷念書頁翻動時味道飄散聞起來的感覺。
但是,更想念的就是麻由了,真想可以早點毫無罣礙地看麻由的新作。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很想念麻由啊…好想、好想 ~~

 

 

 

 

書名:EL PINTOR DE SOMBRAS
   ( 亞維儂少女之死 )
作者:Esteban Martin
   ( 艾斯特班.馬丁 )
譯者:林志都
出版:時報出版
   2010年08月05日

 

 

 

這是創作「高第密碼」的兩位作者其中一位的作品。

 

從「巴別塔男孩」和「亞維儂少女之死」或許可以看出兩位作者合作的部份。
關於老人與恩師高第的相遇和相處,我覺得那是安德瑞烏.卡蘭薩寫的,因為他在「巴別塔男孩」中倒述回憶所念及的溫柔,就與之有相合的感覺。
而後續的解謎、殺戮應該是艾斯特班.馬丁所寫,在「亞維儂少女之死」中看得出推理與線索組合的影子。
不過關於幻想和歷史交錯的部份,我就看不太出來了…因為兩位作家都同樣具有這部份的人文實力,而也看不太出差別。

 

有個部份是一樣的,不管是合著、還是分開。兩人的文筆敘述都不是很流暢,有時會有些生硬的陳悶。
我覺得艾斯特班.馬丁和安德瑞烏.卡蘭薩都是以後很值得期待的西班牙作家。可是如果沒辦法改善文筆上的缺點,日後還會有多大發展的餘地…坦白說挺有限。

 

這本書的重點就只有三個:
藝術大師帕布羅.畢卡索
開膛手傑克
名偵探夏洛特.福爾摩斯

 

誠如作者自己在後序中自己言明的,這三個年代很相近的人物有沒有可能結合在一起?
為什麼不可以呢?
這是作者的自問也是挑戰吧。

 

所以他讓已經消失在倫敦霧氣中的開膛手傑克出現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
讓他出現在少年畢卡索的身邊,若有似無地讓少年畢卡索察知到他的存在,卻又隱匿於重重不解的傳聞與疑雲難消的巴塞隆納街頭。
再讓已經成為傳奇人物的名偵探福爾摩斯出馬,獵捕這殺人魔中的傳說傑克。

 

艾斯特班.馬丁費盡了很多心思要把這三人的恩怨與情感糾結在一起,但老實地說;效果有限。要想出將三個傳奇人物連接在一起的構想並不很難想到,但難的是如何連結的天衣無縫?

 

傑克為何再度犯案?為什麼一定要拉畢卡索下水?
作者給予兩者之間的連結,是「藝術」。
這顯然是暗指開膛手傑克這個人,他的犯罪、毫無人性的殘殺源自於某種對自己是藝術家的可怕自慢,不是出自於恨還是利益,是某種自信自己創作的是藝術的扭曲想法,兇刀是畫筆、死者是圖案、街頭是畫布,他留下的是驚世駭俗的藝術,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病態變態的絕對自信。

 

傑克看出了畢卡索的才華,就好像未經雕琢的璞玉、就像是還有待畫上圖案的大片空白畫紙,畢卡索有驚人的才氣,但沒人能預料他的才氣會用何種方式呈現,於是傑克想引導他,使畢卡索的作品能夠永遠地存有傑克的味道。
我想起了「蒼天航路」中諸葛亮在赤壁之戰看到曹操時說的「我想玷污你」,也許就和這本書裡的傑克一樣吧,想要改變一個人、想要一個人永遠無法脫離自己,所以他要徹底地損壞、用力地刻下讓那一個人無法恢復原狀的痕跡。

 

我看不懂畢卡索的畫,所以,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也是作者欣賞畢卡索作品後得到的感想,看到了傑克所說的黑暗與痛苦…等等要留在畢卡索心中的東西。
至少,要我從畫作中看出這些是不可能的。
不過就這本書讀完後,我覺得傑克是有給予畢卡索極深的影響,傑克最後完成的凶殺案──是畢卡索心愛的女子卡門,摯愛之死肯定會改變畢卡索的心,從而改變他觀看事物的雙眼,因而會成就出和以往不同風格的畫作了吧…

 

畢卡索和福爾摩斯的連結,則是卡門。畢卡索和福爾摩斯都愛上了這個妓女,而悲劇的是她在兩人眼前死去。
事實上我覺得這一段寫的很硬,畢竟就像我說的;艾斯特班.馬丁在文筆上還是時時可見生硬,因此要在極短的篇幅裡敘述福爾摩斯遇到卡門時愛情的萌芽,實在是太勉強了。
至於畢卡索與卡門的部份,也並不是作者處理得特好,文筆敘述這東西不可能在同一件相似的事物上產生不同的效果,只是書中畢卡索很早就遇到了卡門,較長篇幅就會很自然地沖淡了生硬的敘述,醞釀出愛情的感覺。可是福爾摩斯在很後面才遇到了卡門,雖說確實有一見鍾情的情況,但作者並沒將那化學反應形容好,於是就變得相當突兀。

 

當故事推進到福爾摩斯部份時,前半段是很有趣的,作者用帶點詼諧的語氣敘述福爾摩斯和華生這兩個真人被柯南.道爾寫成小說人物的經過,我覺得這本書最有趣的部份其實是在這裡,感覺艾斯特班.馬丁很適合這種幽默的筆法,有點諷刺有些冷眼旁觀的寫法意外地讓字句輕快了起來,不再感到硬梆梆。
但很可惜的是這個部份實在不長,當福爾摩斯與華生來到了西班牙,與畢卡索和卡門見面以後,就被整個拖進兇案的陳悶和勉強氣氛中,幽默的福爾摩斯不見了,變得兒女情長也不再可愛機智。

 

而福爾摩斯與傑克的連結,是最單純的敵對關係,傑克是犯罪者、福爾摩斯則是要揭發犯罪的人。可是雖然敵對,但是他們彼此的立場卻並非逃跑與追捕這樣簡單,在倫敦犯案後旋即消失的開膛手傑克成了犯罪史上最大最難解的謎團,當他再次出現在巴塞隆納時,屢破奇案的福爾摩斯自然會以抓到他為己任,而對於傑克來說,福爾摩斯的出現,是終於有了一個值得挑戰的對手。
把自己的犯罪視為一件藝術作品的傑克,在感性方面,他希望自己能夠給予畢卡索永生難以磨滅的影響。而極其殘酷卻無法找到真兇的殺人事件,則是傑克和福爾摩斯理性上的對決,能夠犯下殺人案卻全身而退,想必傑克心裡一定感到得意非常,但是找不到對手的滋味也是很寂寞的吧?福爾摩斯也可以說是傑克等待已久的對手。

 

和前面兩者不同的地方是,是福爾摩斯和傑克並沒有進行過真正的交流,只有在線索的推測和心理的探知上出現了那種類似意氣的決鬥。

 

畢卡索、福爾摩斯、開膛手傑克三個人之間的連結既若有似無且巧妙,正是這關係千般糾結地形成了「亞維儂少女之死」一書的可看性。

 

然而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卻也很遺憾地僅只如此。

 

追根究底,在於作者雖能有將三個傳奇人物齊聚一堂的奇想,但是鬆散的結構和著力管不深的心理層面敘述卻無法讓一加一加一等於三或是大於三。
這三人都有描寫得不差的部份,如畢卡索的敏感闇弱、福爾摩斯的機智幽默和傑克的病態瘋狂,不過這些都只能說是別具巧思卻並不令人感到深刻。

 

僅管如此,我還是覺得「亞維儂少女之死」是一本不錯的小說,雖然仍有些缺點,但艾斯特班.馬丁確實寫出了一番值得期待的氣象與格局,他與安德瑞烏.卡蘭薩都是讓人在讀完以後,雖感到些許不足,但卻會令人由衷地記住名字的作家。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本西班牙小說…西班牙的文學作品之於我,就好像土耳其、印度文學那樣的陌生。說起西方文學,還是英美法看的比較多。


目前讀完的西班牙小說,剛好用一根手指就可以數完,照順序是;
「海上教堂」
「風之影」
「高第密碼」
「巴別塔男孩」
「亞維儂少女之死」
一共五本。


當然這中間還有很多是並沒有讀完就放棄了,像是「風之影」的作者卡洛斯.魯依斯.薩豐接著「風之影」之後續寫的「天使遊戲」,這本書我就沒有看完。儘管;這本書評價很高…


其中我要特別說的是「高第密碼」。
並不是這本書很棒,相反地我覺得「高第密碼」只能算還好,而且要形容它也很簡單,它可以說是西班牙版的「達文西密碼」,只是在故事的主軸把達文西替換成高第,但很多情節其實都不難看出這其中相似的影子。不過我想這也不是刻意的模仿,應該要說這類題材本來就都是這樣,這類型的書看多了以後真的就覺得都是一樣的,基本上讀這種書我到後來都是跳著看…省略掉中間的情愛糾葛和冒險犯難,只看關於謎題和事件的解說…


在網路上看過一個對這類書籍最準確的評論:
看完後原本覺得「達文西密碼」也只是還好而已,但是在讀過其他同類型的以後,就覺得它實在寫得很不錯了。
確實是如此。至少讀「達文西密碼」時我是完全沒有跳著看的,「高第密碼」嘛…也沒跳著看,但後半段我翻得很快就是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要提「高第密碼」呢?
因為我在它之後看的兩本西班牙小說,和它都有那麼一點關係在。「高第密碼」實際上是由兩個人合寫而成,這兩人分別是安德瑞烏.卡蘭薩和艾斯特班.馬丁。


安德瑞烏.卡蘭薩後來寫了「巴別塔男孩」。
艾斯特班.馬丁後來寫了「亞維儂少女之死」。


在我看來,這兩位作家的合作,並非合則兩利,因為他們各自寫的小說,比合著的「高第密碼」還要來得更好。




書名:Imprenta Babel
   ( 巴別塔男孩 )

作者:Andreu Carranza
   ( 安德瑞烏.卡蘭薩 )
譯者:林志都
出版:時報出版
   2011年02月28日



我當初以為「巴別塔男孩」也是像「高第密碼」那樣,縱橫歷史與現實之間的冒險小說。


這全都是因為書名「巴別塔男孩」的關係。
「巴別塔」是出自聖經的故事,據說上古時代人類都說一樣的語言,彼此之間沒有溝通上的障礙,後來人們興建高塔直通天堂,那高塔也就是巴別塔,因為巴別塔直通天際,像是挑戰上帝權威的作為引發上帝不滿,所以讓人們分散各地,語言於是不同,再也無法任意且清楚地獲得溝通,隔閡於焉產生,從此世上就有了太多因誤會而起的紛爭。


一直到現在,「巴別塔」都常常被用來比喻成語言上隔閡。


正因為有這樣的傳說,所以我才會以為「巴別塔男孩」是類似歷史謎團與傳說幻想的類別,所謂的「巴別塔男孩」,指的是擁有可以解開某個以巴別塔為名的關鍵謎題的男孩吧?我一開始就是這麼想的。是說「最後理論」中持有解開一切問題的關鍵也是小男孩,所以「巴別塔男孩」也不是什麼多值得奇怪的事啊。


不過當翻了幾頁都沒看到那些預想中會看到的故弄玄虛以後…我才知道自己錯了。
「巴別塔男孩」中的「巴別塔」指的是一部印刷機,「男孩」則是主人翁波爾兒時回憶裡的自己。


很感謝翻譯這本書的林志都寫在正文前的「譯後記:本書背景與西班牙近代歷史簡介」,還有作者安德瑞烏.卡蘭薩本人在小說結束後親自撰寫的後記,因為這兩篇文章,使我對「巴別塔男孩」的故事背景有了基本的認知,可以在閱讀的情境中增加更多的體會,也順便了解了一段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異國歷史。


當時強人佛朗哥統治西班牙的方式,是採取重壓和箝制人民思想的嚴厲手段,牢牢地控制出版界出版的作品,無論是電影還是書本,都受到緊密的監控及審查,若是被認為有為害思想、顛覆國家安危、破壞善良風俗之嫌的出版品,不是被禁止出版,就是讓審查的人刪除或改動情節 ( 基本上這項作法以書本為主 ) 來得以符合規定。


而本書的主人翁波爾的孩提時光,就是在這時的西班牙度過。這個撫養他長大的家鄉,那裡埋藏著他人生中最真摯的愛和友情,還有濃濃的親情和勇氣。
可是擁有這麼多珍貴事物和美麗回憶的故鄉,卻是現在的他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波爾是以孤兒的身分被好心的亞爾比翁夫婦所撫養。
亞爾比翁先生、也就是波爾的養父路易斯伯伯開設一間印刷廠,那時候的印刷術正好也是面臨新的變革的時候,可是路易斯伯伯鍾愛的卻是舊式的古騰堡印刷術,儘管無法揮去油墨濃烈的味道,鉛字的排版又是那麼地費盡辛苦,可是對路易斯伯伯來說;這樣耗費心力所印出的一本書才更有珍貴的靈魂存在。
路易斯伯伯把關於印刷的知識和技術都仔細地跟波爾講授,路易斯尊重且熱愛工作的職業精神給了波爾很大的影響,那無形的身教言教教導了波爾作為一個人所該堅信和信守的美好人格價值。


即使身處一個那麼不自由且受盡控制的時代,但波爾的少年時代還是快樂的,因為有這樣親切溫柔的養父母,還有打小一起長大的死黨朋友,波爾和他的朋友們是一個少年社團「第十幫」的成員,這些孩子一起度過幻想連翩的兒童時代,一起經歷從小孩變成大人時的過程中荒誕與迷惑的青春。
作者花了不少篇幅敘述波爾在「第十幫」時期與同伴的相處,每個人的小時候一定都會有這樣的經驗…每天想著今天該跟同伴朋友們玩什麼新玩意兒,小時候就是有那種無限的精力,也有種什麼都想嚐試的大無畏精神,儘管做的很多都是長大後回想起來很無聊也很沒意義的事,但…一生中做孩子只有那個時候啊,正如同青春只有一次一般。


但我覺得;著力描述波爾的少年歲月,並不僅止於在強調良朋相伴對於波爾心性養成的影響,這其中我想別有深意。
喬爾吉.德拉古曼那本「摘鬱金香的男孩」也是同樣以少年嘉達作為視點。我想;他和本書的作者安德瑞烏.卡蘭薩應該都是同樣的想法,特意地用孩子的雙眼來作為觀察,會讓讀者產生某種錯覺,也就是不會去特意地挑剔作者的個人主張和政治觀點,換句話說,這種筆法能夠突顯和強調所謂事實的客觀。


更重要的是,我覺得;透過這童稚眼睛所見的世界,在那還沒成熟到足以理解一切的年齡所做的思考,往往比真實還要更加地真實。
不論是因書中政治立場不同的相互殘殺,還是因禁止言論自由的肅殺氣氛下的思想不自由,在波爾的眼中既是種再自然不過的既定事實,但也是讓他無法想透的殘酷。


究竟是什麼樣的仇恨,會讓人無端地對和自己不同想法的人抱有那麼強烈的恨意。
又到底是什麼樣的恐懼,會讓政府害怕自己的人民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些疑問就這樣伴隨著波爾長大,在他逐步養成溫柔知性的人格的同時,種在他善良敏感的心中。


台灣也曾有過一段禁書和出版審查的言論不自由時代。
在我很小的時候,剛好是這個時代的尾聲,那是我還無法對政治有充分意識的年齡。
我覺得能出生和活在這個時代真是太好了,這不是出自於對政治了解的有感而發,而是出自於一個關心文化出版的人的真實感想。


我很難想像過去,金庸的小說會是禁書,每每聽到老爸用著悶悶的掩不住憤慨的聲調述說這件往事時,總覺得這既真實又虛假,那是沒有經歷過的人的一種對歷史的天真,卻也是種幸福。
所以,我也無法理解,在我小時候老爸為什麼會看到電視上的金劇改得面目全非時,會打電話去電視台罵編劇和罵導演,激動的台灣國語語氣,曾讓當時的我感到有些錯愕,因為不喜歡就不喜歡,不看就是了,何必呢?
可是在這幾年,懵懵懂懂地好像了解了,那是因為對老爸而言,他不能接受那個以前夠在偷偷摸摸的情況下冒著危險讀的小說,到了自由的年代以後怎麼反而被人搞成另一個自己不熟悉的樣子?我覺得對老爸而言,這是一種背叛吧。


一個可以自由地讀著書,享受作者帶給你樂趣的時代,確實是美好的。
不必擔心手上的書是不是被刪改過結局,不必擔心只因讀一本書就惹禍上身。


而在讀完「巴別塔男孩」以後,就更覺得是幸福的了。


書中的「巴別塔」印刷機,是路易斯伯伯的愛機。
它之所以被名為巴別塔,是因為路易斯伯伯用它印刷了很多翻譯成西班牙文的外國名著。


縱然語言有所隔閡,但透過翻譯和轉印,終能使它流傳至世界各地,達成了心的相連與共鳴。


人類雖然語言已經不同了,但有些事情一定是不會變的。


愛啊…溫柔啊…痛苦啊…悲傷啊…
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表現方式,雖然多元,但實際上萬宗歸一。


巴別塔印刷機就像那神話中的巴別塔,直通天際,在塔下的人們,透過相同情緒的交流,而獲得了聯結。


路易斯伯伯想傳承給波爾的,在實體上是有著濃厚歷史的古老印刷機,但他真正希望波爾能得到的傳承是;溫柔的體會他人的心。
就像這將各國文字變為西班牙文字出版的巴別塔印刷機,總是孜孜不倦地為了讓西班牙人瞭解世界、和世界共鳴,這份作為是那麼地正直、那樣地溫柔。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灣,說到國球,會想到哪種球類運動?


當然是棒球。


其實,就台灣的運動人數和普及度來講,棒球遠不如籃球,要說瘋狂痴迷的程度,任何一次的大型棒球國際賽事,還比不上四年一次的世界杯足球賽,而台灣甚至還是足球沙漠。
但是,棒球還是國球,為什麼?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球類運動像棒球一樣牽動球迷的心,不管哪一個世代的棒球迷都可以一口的棒球經,從紅葉少棒乃至金龍少棒,威廉波特、奧運、經典賽等等都有著台灣人的回憶,為棒球付出了笑與淚水而始終回味不已。


但是做為一個台灣的棒球迷,不是幸福的。
或者說;身為一個棒球迷,帶給我的傷心比快樂還來得更多。


人人都知道台灣棒球出了問題,這些事情開會討論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而事實上就算說完了又怎樣?即使有共識也無濟於事,因為觀念與答案大家都清楚,可是,知道是一回事,作,又是一回事了。


球隊老闆有苦、球員有苦、政府有苦,大家都有苦難訴,在此苦境中,棒球一步步向下沉淪,實在是難以回天了。
在這種大環境下,真正最苦的是台灣的棒球迷。


還有,台灣的國球──棒球。


這本「國球的眼淚」,就是濃縮了這千般滋味所寫成的一本小說,雖然主角是因涉嫌打放水球的退役球員及少棒教練兩兄弟,但是裡面透過他們的雙眼與內心傳達出的很多觀點看法,不單單是球員的角度而已,任何喜歡棒球的球迷都很能夠心有戚戚,是說哪一個球員不是以球迷的身分開始的呢?所以我覺得作者秀霖是將球迷的身分隱藏在這兩人身後,來藉此抒發台灣棒球種種光怪陸離的現象。


讀完以後很難相信,短短的兩百多頁,可以道盡台灣棒球的種種問題。
雖然作者只是將這些現象一一地提及,而並沒有針對這些事情做深入的探討──這就是篇幅短小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又何必呢?對於球迷而言,這些事情不必透過辯詰來得證,也不須什麼深思和領悟,因為,我們都知道啊,了解台灣棒球的人都知道啊…關於這所有的一切。


所以,既然如此又何須深入?只要丟下一顆石頭,就能激起漣漪、就可以敲進心湖的深處。一點就透、一說就明。


作者秀霖以一件發生在國小棒球練習場外的死亡事件,在意外與兇殺兩者情況都難定義,一切看來都很模糊的情況下,揭開了故事的序幕。
故事以兩方面前進;分別是帶領少棒隊向全國大賽邁進的助理教練 ( 主角兩兄弟中的弟弟 )、還有回憶自己從小到大打棒球而至職棒的退役球員 ( 主角兩兄弟中的哥哥 )。可以說兩者站在不同的時間起跑線,一個是從現在開始往未來推進,另外一個則是從過去來到現在。
說到殺人事件,就會很容易讓人往推理小說的類別來區分。事實上「國球的眼淚」確實帶有一點推理的要素,像是對球場外死亡事件一直耿耿於懷的助理教練,雖然他不是很積極在追查真相,但也還是隨時關心著任何消息的異動,這個故事可以說是球員的告白,再加上死亡事件造成的效應而藉此和棒球牽連在一起的推理小說吧。
事實上,球員的告白也相當具有推理要素,從小到大、從淺入深,也是一步步地抽絲剝繭,在閱讀時也會產生期待真相和後續發展的緊張心理。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每一章的篇名,都以棒球比賽的局數和術語來命名,這無疑地是針對球迷而下的苦心。因為把局數化作篇幅的章節、把術語作為篇名,當你一章章讀完故事後,再去對照篇名和副標的術語,會有種說不上來的苦澀。
看著兩兄弟從小球迷開始當起了小球員,一步步地前進,為了最愛的棒球付出自己的努力和青春,然而,是什麼樣的殘酷命運作梗,讓他們無法如夢?「國球的眼淚」藉著他們的成長、心情一點一滴地說出了台灣棒球從下而上的各種現象和制度,當然也並沒有忘記去說一些不合理的情況,還有職棒賭博、放水黑心球等等讓台灣球迷熟悉且痛恨的黑暗夢魘。


我們的棒球怎麼了?
我們的國球怎麼了?


我和書中帶領少棒隊的教練的心情一樣,看到眼前熱愛棒球的小球員的努力,為他們感動卻也擔憂,因為我們的棒球環境真的能保護好這些有潛力的孩子們,讓他們茁壯成長嗎?我們比誰都高興看到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情況,比誰都期待著這些孩子的未來,卻又比誰都不相信台灣的棒球環境。
台灣的國球是棒球,但是我卻不敢說;打棒球,未來一定值得期待。
實在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還能給他們什麼。


國球的眼淚,其實也是棒球迷的眼淚。
我早已沒有眼淚可流,只留下一雙疲憊的蒼老的雙眼,一顆不知該放棄還是支持的破碎的心,注視著台灣的棒球。




書名:國球的眼淚
作者:秀霖
出版:大旗出版社
   2010年01月01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的心中,伊坂幸太郎是一個缺少代表作的作家。
不,並不是說伊坂沒有一部在實質上堪稱代表的作品,而是說對我而言沒有這樣足以隨之聯想到的代表作。就是當你在看到他、提到他的時候,就會想到的一本書,那就是對這個作家的印象,也就是我所說的代表作。

伊坂幸太郎 -- 摩登時代 01.jpg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