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該把這一篇歸類在哪裡,因為電影和原作書本都提到了。
PIXNET 如果能像 Blogspt 一樣同時使用兩個標籤就好了。
電影的字數比較多,不然就歸類在影劇的部份吧...

Moneyball 01

在電影還沒上映之前,我就聽過<魔球>這本書了,忘記是在哪本棒球雜誌或作家的專欄中看到過的一篇介紹文,但是對於文章中提到的一些書中提倡的觀念卻很有印象。
後來,電影上映了,不過我卻沒有想過;電影是改編自那篇我讀過的介紹的書。

而我最近把<魔球>這部電影看完了,邊看電影的時候我就邊想;裡面說到的理論和那篇文章提到的好像啊。本著疑惑查了一下,才發現電影確實是改編自書本。

或許,是我中日本棒球的動漫畫毒太深了,雖然不喜歡日本老是用很牽強的理由來達到「用棒球來決一勝負」的劇情需要,但畢竟受了一些影響,覺得運動類型的漫畫還是要生動陽光一點。
尤其是棒球,無論如何,比賽的畫面都該多一點吧,攻防的場面應該更緊張更動人心弦一點啊,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說到棒球就最被推崇的國家,拍出來的棒球電影顏色都很灰暗,比賽就像是過場一樣地匆匆帶過,總覺得比起比賽的過程,他們更重視的是主角球員的婚姻與家庭狀況...不是說這樣不好,但那真的不是我想看的,我覺得這種演法,實在是太沉悶了。

而我個人覺得電影<魔球>的沉悶更甚於過去我看的那些棒球電影,或許是因為它是一部更重視理論闡述的電影,因此在比賽畫面的呈現,就更顯得短少。
我覺得,以作品的取向來說,這種表現方式無可厚非,如果重點是在於那些觀念而不是比賽的過程,那當然就該讓觀眾更多地理解這種觀念而非比賽的內容。

但是,我覺得電影<魔球>實在說不上成功的表達,我相信到電影結束後,沒讀過書本的人還是搞不太清楚整部電影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因為它既欠缺了一套完整的闡述,也沒有辦法藉由過程來讓觀眾領會。
我只看到布萊得彼特飾演的運動家球團經理比利.比恩遇到了一個想法新穎的哈佛大學畢業生,中間不斷穿插著比利.比恩曾經失敗的球員生涯,然後他就因為這樣聘請了那個大學生,對球隊進行了改造,近乎蠻橫且毫無商量地不斷換血,除了偶爾說到了幾個重點 ( 上壘率和長打率 ) 以外,莫名奇妙地先是連敗然後締造了連勝的佳績,跌破眾人眼鏡地打入了季後賽而又慘遭淘汰。

在這段過程中,我看不見很多事情,而我覺得那都是讓觀眾看懂一切的關鍵所在;
上壘率與長打率為何值得相信?
被低估的選手與一般觀念中認為的好選手,這中間又存在著哪些差異?
運動家如何能夠獲得成功?

電影一直沒有解釋這些,儘管提出了上壘率與長打率的重要,但電影當中一直沒有將其做一個有系統的說明,似乎只要演出了連勝的結果,就證明了一切。
野手的部份好歹還提到了一點點上壘率和長打率,至於投手,電影連解釋為何要挑那些投手的原因都嫌懶,比利.比恩為什麼堅持要用那些投手,到底哪一點讓他如此地固執,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我能理解電影著眼於理論而犧牲了比賽場面,但是如果連理論都表達不好而又沒有什麼精采的東西 ( 例如比賽 ) 的話,那這部電影絕對是失敗的電影。

我倒覺得,與其要說電影要呈現新穎的棒球觀念,毋寧說是將焦點放在比利.比恩個人的興衰榮辱,從電影觀點看來的比利.比恩,彷彿是一個綜合盜取天火的普羅米修斯和推石上山的薛西佛斯兩者的合影,既帶給球迷新思維卻又受到了如眾神般現實的處罰,充滿了難堪但悲劇的英雄色彩。

<魔球>原作曾招致「追捧與造神比利.比恩」的批判,其實我覺得...電影才更像是這麼一回事。

不過,也就是因為電影這麼地失敗,我才會想讀原作,或許這也是電影改編成功的地方,因為它讓人想更了解<魔球>的魔球理論。
原作寫得比電影精彩也詳細許多,從比利.比恩失敗的大聯盟生涯開始,作者就不斷地在為讀者鋪陳何謂的「傳統思維」到底是什麼模樣,也試著為許多如比利.比恩一樣擁有絕佳體格天賦卻慘遭失敗的球員提出解釋。

大聯盟的球員雖然很風光,但是能夠昇上大聯盟的人在比例上並不多,而這其中有太多球探曾經想像他們應該成功,最後卻失敗的例子。
確實,大聯盟的競爭十分激烈,但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無法成功,<魔球>藉由比利.比恩的過往,點出了大聯盟球探重視體能條件,卻忽略了從成績表現來做取樣的陳舊觀點。
重視數據、讓數字說話,這就是<魔球>開宗明義想表達的思想。
如比利.比恩這樣條件好的運動好手,傳統的棒球思維只看見他的天賦,急忙著想讓他在高中畢業後就直接進入職棒,但是他們忽略了他在棒球場上面對失敗的心態,因為高中棒球聯賽沒有大學來得多,在數據取樣上的資料稀少,而讓比利.比恩在心態上的缺點被掩蓋了。

<魔球>從數據中看見了大學球員在相對多場的比賽中呈現出來的情況,而能夠客觀地做出更正確的判斷,就像書中提到的一個觀念;從比例來看,大學球員進入職棒後成功的例子比高中球員高,但是大聯盟的球探卻仍然堅持高中球員早點進入職棒而能夠訓練得更徹底更成功的想法,那就是某種因俗而成的偏見。
這也正是<魔球>想呼籲的,放棄那代代相傳的偏見,盡量客觀地觀察棒球的數據。

棒球,確實是一個能以數據來觀察的運動,從剛開始看棒球以來,這個觀念就深植我的心中。
我曾認為自己還算了解這個觀念,但<魔球>卻告訴了我;我其實完全不了解這個觀念,棒球的數據還能更深、更多層面的切入觀察,從高飛球與安打的落點分析,到上壘率與長打率和守備與打擊率的交叉比對,這番數據的探討是我從沒想到過的觀念。

比利.比恩就是用這套理論建立起奧克蘭運動家的勝利神話,運動家球團在比利.比恩的指示下,對於勝場、得分數、出局數的公式重新計算,拋開了傳統思維檢視市場上的所有球員,從那裡面找出了一直以來都受到忽視的選手,他們沒有找出巨投強打,但是那些球員具有他們需要的能力;高上壘得分能力的打者與有效率消化局數和讓打者出局的投手。
這樣一個看似老弱殘兵的球隊,卻不可思議的連連獲勝,團隊薪資成本如此低廉,卻能夠打破連勝紀錄並進入季後賽,這不是奇蹟,而是精心計算的結果。

<魔球>就是這樣一個用心觀察數據,並在灑大錢打造強隊的風氣之下,逆勢求勝的故事。
運動家球團打進季後賽的結果,其實已經宣告了這套理論的成功,雖然很可惜地在季後賽被淘汰出局,但是比照成本,運動家已經成功地讓眾人跌破眼鏡。

棒球雖然是能用數據來觀察的運動,但是我想,棒球迷人之處就是因為它不完全是一個可以藉由計算來獲得成功的運動,喜歡棒球的人都信奉著一個真理:「不到最後一個出局數,比賽就還沒結束」
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什麼在漫長的球季中,運動家能夠透過精算而獲得多數的勝場,在季後賽卻無法成事,因為正如書中所言「在漫長的球季中,好運與壞運會互相抵消,球技的差異自然會被突顯出來」,在短暫且驟死的季後賽制,球技的差異很難被突顯,就像國際賽沒有絕對勝敗的情況一樣,「棒球球季的結構,就是一個嘲弄理性的設計」這也是<魔球>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即使成功且令我耳目一新,但我想<魔球>的概念其實不是每個球隊都能複製的,或者說我希望多看到幾個以這種方式成功的小成本球隊和農場球隊,卻不希望大家都這麼搞。
因為凡事以理性分析和數據討論的棒球,太無聊了...
棒球的無法預測,是棒球最美麗也令人血脈賁張之處,充斥著魔咒與世仇、以及王牌對決的熱血激突,這種種非理性的情緒,是棒球最讓我喜歡的;熱情啊。

Moneyball 02

書名:MONEYBALL
   ( 魔球 )
作者:Michael Lewis
   麥可.路易士
譯者:游宜樺
出版:早安財經
   2011年11月07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