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談談欅坂吧,這篇應該算是第二彈了。

雖然最初一定最美,沒有開始就沒有以後,但是我總覺得;第二也很重要,因為它才讓最初有了後續,也才能確立自己被打動的心情,不是偶然的例外或一時興起。

生物是先<花は桜 君は美し>,然後<茜色の約束>
カナ則是在<会いたくて 会いたくて>後再接觸了<Best Friend>
後面的第二首歌曲,對我而言才是真正決定喜歡是不是喜歡這個歌手/團體的關鍵原因,當然我永遠難忘第一次接觸他們的感動,可每每回想起這些往事,我總還是感謝上天讓我聽到的第二首歌曲是<茜色の約束>、是<Best Friend>;不然就沒有喜歡生物和カナ的我了。

欅坂的情況也是如此,在領略了<サイレントマジョリティー>的震撼之後,我就一直在想像、等待著第二張單曲 ( 因為當時已經快發行 ),因為我很想知道,自己會不會再度被打動?
就是因為這種想像與期待的心情作祟,所以當時我才會去看欅坂全體出演的日劇<徳山大五郎を誰が殺したか?>,就為了想聽作為日劇主題歌的二單主打<世界には愛しかない>到底是什麼樣的歌曲,然後再看看我唯一認得出的平手友梨奈,對她演技的表現也挺好奇。

所以基於以上的原因,我第一次聽到<世界には愛しかない>的時候,就是在看日劇<徳山大五郎を誰が殺したか?>第一集的時候,第一次聽到<世界には愛しかない>時的感覺不算太好,原因是我不太喜歡歌曲中有那種念歌詞的演唱方式...不是 RAP 的方式,而是像朗讀朗誦的念法。
還是覺得,既然是歌曲,就該是用吟唱的,雖然沒人規定也並不是有什麼特別規範的形式存在,但我就是這麼認為,某種程度來說這或許是我這種年紀的人對新事物的頑固排斥吧。

019

而且<徳山大五郎を誰が殺したか?>第一集的劇情也是看得我莫名其妙,這麼毫無邏輯性的台詞與故事內容,要不感到點點點點實在很困難,那時在我心中完全將它歸類到像台灣終極系列那樣只是為了捧人而成就的中二連續劇。

沒被歌打動,對日劇也沒感覺,從那時候起,我就將對欅坂二單的期待完全束之高閣,沒再去注意後續的消息,然後接下來每周看到日劇的更新也沒了看的興致,只是一個勁地重覆聽著<サイレントマジョリティー>和<渋谷川>...連一單其他歌曲也沒去碰,當時我覺得自己對欅坂的感動;應該就到此為止而已了吧,
直到二單正式上市以後,在 Youtube 上播放過太多遍<サイレントマジョリティー>的我看到了右側狀態欄出現了新單曲的 PV,想起了欅坂新單曲的事情,突然地就想;還是看一下 PV 吧,不知道這一次的平手會是什麼造型?好想看看,所以就按下了播放鍵,然後...
然後我就被歌曲還沒開始前平手聲嘶力竭的吶喊給嚇到了~~
接著就是一段節奏急促的演奏,接在平手的吶喊之後抓住了我乍然而生的驚嚇,瞬間激起了我對這首歌的興趣。


真奇怪,原本不喜歡的,但是一旦有了興趣,就好像被打開了什麼開關,就變得覺得可以接受、甚至是感到喜歡了,而且那種喜歡的感覺;就像水壩堤防決口般源源不絕地湧了出來...是的,我的世界正下著暴雨,壓抑不住的狂喜正在暴漲倒灌,完全壓抑不住。
從經歷了平手的吶喊與前奏到歌曲播放結束,覺得自己又第二次地感受到當初<サイレントマジョリティー>的震撼,因為也是從沒有好感到徹底喜愛的兩個極端。

不知道為什麼,欅坂每次的第一主打歌總是會給我這種前後完全矛盾的心情,後來的第三張單曲<二人セゾン>也是相同的的情況,剛開始聽覺得平凡無奇,可是看過 PV 以後卻覺得好喜歡這首歌。
關於<二人セゾン>,以後有機會再說好了,可能是這篇的後面,或是下一篇,畢竟現在在說的是<世界には愛しかない>呢。

總之,我還是不喜歡那種朗讀歌詞的歌曲,但是我卻非常喜歡<世界には愛しかない>,而且可以說又是因為平手的關係。
如果不是平手,我想我會再一次地錯過欅坂、錯過<世界には愛しかない>,也就不會再認真地去聆聽歌曲的韻味與了解詞的用意。

單純地以曲風的印象來看,<世界には愛しかない>無疑地比起出道神曲<サイレントマジョリティー>要來得柔軟抒情,團體打歌服青春簡單卻大方的造型設計也一改軍服儀隊的冷酷帥氣風格,以上種種跡象都給人一種感覺;欅坂 46 的第二張單曲歌看起來像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反向嘗試。

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認為不是,個人感覺真的不是,只是看起來像是如此,雖然最開始我認為的也是看起來的這個樣子。

「世界には愛しかない」--「世界上只有愛」;感覺太天真太浪漫,所以給人一種還是回歸甜美夢幻的偶像風格的感覺,但是與其說歌曲在強調「世界只有愛」的理念,不如說是願意去相信這種可能性,整首歌曲並不是在描述,而是在告白,以一種對某種事物深深相信的信仰的告白。
儘管現實不允許,也許事實太殘酷,但是仍然願意去相信「世界上只有愛」的存在,相較於<サイレントマジョリティー>中對世俗的不滿而相信可以改變世界,<世界には愛しかない>則反過來的是不願被世界改變。
這其實也是青春的標誌,是對選擇妥協與屈服後卻沾沾自喜認為是成長的成人世界的怒吼,就像<サイレントマジョリティー>一樣,同樣地也是最適合由欅坂這個年紀的女孩來詮釋,是屬於她們的戰爭。

雖然不清楚原由,但我覺得<世界には愛しかない>的 PV 選擇以制服造型在校園內拍攝是一個很好的作法,因為如果要體現春春、未熟以及對體制的反抗等意味,大概沒有比制服和學校更來得有象徵意義了。

若說制服造型與學校場景存在著青春與叛逆的雙重意義的話,換上可愛的清純的白色洋裝的打歌服在廣袤的草原上奔跑,毋寧地是在主張自己對於「世界只有愛」的相信了吧。PV 中的兩種造型與場景設計,在我看來確實將音樂與歌詞作出了足以令人產生深度聯想的良好詮釋。

我認為作為第二張單曲的主打歌,<世界には愛しかない>以不同的曲風,卻還是延續了<サイレントマジョリティー>反抗成人世俗的意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像是長大了一點點,由「可以改變世界」進入到了「不願被世界改變」的過渡期。
以陪伴偶像成長的思考來說,這兩張單曲很完美地給了欅坂飯一種循序漸進的成長感...當然這是在我後來成為欅坂飯後才領悟到的感覺。

日後很多欅坂的歌曲,我都有很多喜歡的理由,也許歌詞、也許舞蹈、也許是像平手的情形這樣被現場演唱或 PV 中的某個人給打動或感動到,但是要如<渋谷川>這般單純只是因為歌好聽的理由,想想竟幾乎完全沒有。
但是偏偏<渋谷川>雖然很好聽...我覺得是目前欅坂的歌曲中最好聽的,可是我卻不是因為它而喜歡上欅坂。

儘管現在因為種種原因,我覺得欅坂的歌幾乎都很好聽,但我也確實困惑著:
究竟我是真的喜歡歌曲,還是因為人才喜歡?
在喜歡上欅坂以後,這個問題偶爾會躍上我的腦海,困擾迷惑著我。我總覺得;無法去定義出如同因為歌而喜歡歌手,以及被演技表現打動而對演員有好感,或是真的被美顏萌倒而著迷的這種清晰的定位--這樣的情形無法適用於欅坂身上,它們都是原因,卻都不是主因。

現在的我確實是很喜歡欅坂,而且因為那樣的過程時間很短,所以還能夠回憶起每一個產生好感的心情轉折,我很清楚自己是如何被一次次地感動,但是把這些感動列舉出來,卻概括不出一個必然的因素,諸如:
就是喜歡她們的歌。
就是覺得團員很漂亮。
就是被舞蹈給打動了。
沒有一個絕對的理由,都不是徹底的極致,但是這些心情交織混合在一起,就變成了如今喜歡欅坂的感覺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