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與書名相同的<沒人知道我走了>,是我想讀這本書的原因。
因為,我喜歡有孤獨感的書,所以,一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就被觸動了,「沒人知道我走了」;這個書名給我一種曾經來過、卻又不曾留下任何蹤跡的孤寂落寞感覺。

沒人知道我走了,那是因為沒有人知道我曾來過。
記得很小的時候讀過一篇伊索寓言,那篇寓言是這樣說的:
一隻牛在草原上吃著草,然後一隻牛蠅飛了過來,停在牛的身上。
牛蠅停了一陣子以後,又要飛走了,飛走前他向牛打招呼,而牛這麼說:
「你什麼時候來的我都不知道,而現在,如果你沒說,我也不知道你要走了」
然後,那篇預言後面寫的涵義是:
「人總是以為自己很重要」

可是我想;人不是以為自己很重要,而是希望自己可以很重要。
而「沒人知道我走了」這不但是事實,也是確切的認知,那是連希望自己很重要的期望都沒有了啊。

對著鏡子的自白,和不是自己的自己說話,為的是想留下一點什麼,但正因為不是說話的對象是不曾存在的自己,所以,想留下些什麼的心情,終究也只是一個自欺欺人的悲願罷了。
還是沒人知道我走了,儘管我真的存在過。

存在的意義,是來自真實的活過,還是取決於多少人知道你曾經活過呢?
像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中的 Kizuki 和直子那樣,其實是幸福的吧?因為他們被渡邊永遠記著。
能夠被人牽掛著、讓人家知道我已經走了,才真不枉活過這人生啊。

我本來以為,作為短篇小說集的書名,應該是整本書最重要的主旋律,也該是內容最厚實的一篇。然而實際上卻不是,令人意外的是;這篇小說是整本書中篇幅最少的一篇。
不過,<沒人知道我走了>確實是整本短篇小說集最重要的一篇,或者說,是集整本書風格與思想的大成的一篇作品。

作者臥斧沒有給任何一個角色名字,而都是以第三人稱的「他」和第一人稱的「我」來代替,在<沒人知道我走了>前面的六篇小說看似獨立,但某些元素卻時常出現;槍聲、計程車、幽靈、車禍等事件穿插在其中幾篇故事,這種風格一直延續到了最末篇的<沒人知道我走了>主角的自述。
一路讀來,這些看起來毫不相關卻又有些相同元素曖昧串聯的故事,也因為<沒人知道我走了>依然延續使用的手法,使得整本短篇小說出現了一種讓人覺得彼此之間互有關聯的錯覺。

確實是錯覺,因為儘管我覺得那些元素暗示了什麼,但卻無法把它們連成一條線,這些故事都是各自成立的,只是其中幾篇擁有相同的關鍵字罷了。
讀完整本書以後,我有種感覺;感覺作者的有心安排,或者是他對於這幾個關鍵字的執著、又或許是同樣幾件事情引發了他不同的感觸和想法,所以他就寫出了這幾篇小說;這麼幾篇慵懶窒悶、但又蕭索寂寞的小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