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布萊恩.賽茲尼克 -- 雨果的祕密

書名: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
   ( 雨果的祕密 )
作者:Brian Selznick
   ( 布萊恩.賽茲尼克 )
繪者:Brian Selznick
   ( 布萊恩.賽茲尼克 )
譯者:宋珮
出版:台灣東方
   2007年11月29日

 

 

死也不想說的事,叫作「秘密」

關於秘密的故事,我讀過很多。
任何關於「秘密」的情事,有許多種類型,是曾經受過的傷害、獨自品嚐的幸福、又或者是某種精神與承諾。
而<雨果的祕密>中男孩雨果的「秘密」類型,都不屬於這些,卻都具有這些特質;收藏機器人的本身象徵著父親離去後孤單的傷害,但擁有這麼一個沒人有的大玩具卻又那麼地幸福特別,深信父親借由機器人留下了什麼而想把它修好的動作,反映著雨果繼承父親手藝的精神。

雨果的秘密很大很荒誕,但雨果的秘密卻又是他人生的唯一慰藉,或者我們可以這麼想;造成了雨果「秘密」的原因,是他顛沛流離且孤單的人生,於是雨果必須想辦法抓住希望,而這希望就是父親留下來的機器人與關於它的一切。
而那就是雨果「秘密」的根源。
懷抱著秘密的雨果封閉了自身的世界,將自己孤立於這灰暗的世界,不再相信任何人也不與人做任何接觸。

我想,秘密是沒有人能理解的--不對,是不認為有人能夠真的了解自己的秘密。
正因為如此,它才會成為秘密,「不管是誰,總會有死也不想對人說的事啊」--這是日劇<ラスト・フレンズ>中 RUKA 的經典名言,不想說出來與不能被理解,那是我們懷抱秘密的原因。

雨果拼命地守護自己的秘密,想盡一切辦法、跌跌撞撞地維護著「死也不想說的事」,甚至不惜背信、詐欺,看不清事實與忽視他人關心的舉動,看起來就像是個不懂事的死小孩,身為讀者實在無法諒解主角不懂事的不成熟行為,但如果把角色與自己互換,其實就能了解,啊...這其實就是保護秘密時會有的動作,因為說不出口,所以無論如何都要保護著。

突然有種感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其實是種心事的分享碰撞。
就像雨果這樣;懷抱著秘密的男孩撞見了把秘密埋藏得更深的老人...無論是不是真的能夠了解對方心中「死也不想說的事」,但在那相遇的過程中,也許能從對方身上,看見守著心事的自己的影子吧...

 


電影的故事

<雨果的祕密>的故事舞台,是電影剛出現的年代,而這本書說的也是關於電影的故事。
雨果心裡藏的秘密,是困苦人生中唯一的目標,而玩具店老人所深埋的秘密,是自己的驕傲與未竟的志業,就是關於電影的拍攝。

在我出生的年代,電影已經是一個很普及的媒體影像,即使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初電影誕生所造成的震撼,無論如何想像都很難感受得到那種劃時代的革新感。
直到我讀了這本書,我才終於明白當時電影帶給人們的全新感動是多麼地強烈,那種直接地映在眼簾前的視覺感,動態活躍的鮮明刺激,儘管顏色還是只有黑白兩色,但在當時就已經很足夠了。
更重要的是;電影開啟了許多人的夢、改變了創作者的視野,他們熱情地付出自己的想法試探更多影像創作的可能、前仆後繼地思考著影像表達的極限。
那些被電影感動的狂熱先驅者們,成為了現今偉大第八藝術的先行者,為現在的電影奠定了基礎,我雖然並不熱愛電影,但讀完<雨果的祕密>以後,心中卻充滿了對這些人的敬意與感激;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電影,是他們讓現在這個世界有了一件更美好的事物。
我也感謝<雨果的祕密>,沒有這本書,我看不到這般全心投入的熱情,更感受不到當初一門新藝術誕生時帶給世界與人們的震撼。

說到電影,我自己並不很愛看電影,但我真的認識很愛看電影的朋友,那種愛的程度不僅止於無聊或有空而做的地步,是真的很愛很愛,將電影當成人生中不能沒有的一件重要事物的那種喜愛,無論好看不好看都說得出道理,即使不喜歡也能把它看完。
有位朋友曾說:對一個類別的所有事物不論好壞都必須經歷過,那才是真的喜歡。
我曾經不了解這種「喜歡」的情緒,但是當我喜歡上麻由以後,我就懂了。

如果這世上沒有電影,少了這些熱情投入的心意與靈魂,這個世界想必會失色不少啊。

 


是書,也是電影

我沒有想到,能夠在書上看到一場電影。
無論多麼影像化強烈的敘述,但本質終究是文字,不可能變成電影。
但是,<雨果的祕密>是一本書,也是一部電影。

當初我之所以會對這本書感興趣;一是因為名字和 Chloe Moretz 出演的電影<雨果的世界>很像。二是因為它像字典一樣不可思議的厚度。
這麼厚的書到底藏了什麼故事呢?這樣的想法讓我心癢難耐,所以就把它從圖書館的架上借回來讀了。

結果翻沒幾頁就知道為什麼這本書會這麼地厚,因為有很多頁都是圖片插畫,那種如電影般鮮活的影像感,這一切都是書本裡的這些插畫所營造出來,實際地補足了那僅止於影像感的想像,使得書本的內容呈現出尤如影像躍動的鮮明實感。
這些插畫畫作的細膩程度到了令人驚訝的地步,讀者甚至能清楚地讀取到畫上手繪的紋路痕跡,既是作者也是繪者的布萊恩.賽茲尼克並不只是拿圖片配合自己文字,相反地文字才像是配合圖片的存在,每一個場景每一段劇情都是將由遠而近的鏡頭、由靜而動的舉動、由淺至深的畫面一張一張逐步地鋪排出來,這樣的手法造成的現象是;往往看了好幾頁的圖片,才有一頁的文字劇情。
因此,這本書雖厚,但並不難讀,或者說是非常易讀的,作者靠著這些圖片完成了舞台的架設與故事進展的分鏡,再以簡單流暢的文字補足了圖畫無法簡短解釋的部份,讓這一本圖畫書變成了電影。

說到圖畫與文字的結合,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法國圖文大師法蘭斯瓦.普拉斯,兩者的繪圖與文字都具有沉默的生命力,總能讓讀者的眼睛變成鏡頭,感覺到他們表達出來的靈魂思想。

雖然,這本書在說的是電影,但在我為電影的誕生與人們為此付出的熱情感到敬佩的同時,卻更為作者以這部作品所創造的文學可能性而感動...書本這種東西,真的是歷久彌新而且總能帶給人無法想像的新世界。
這世上有這麼多像<雨果的祕密>的好書,這輩子大概是無法全部讀完的吧?一想到這裡雖然覺得遺憾,但若不能追著這些書看,更是一件遺憾的事呢。

最後說個題外話,在我讀完<雨果的秘密>以後,去查了一下資料,發現 Chloe Moretz 出演的那部<雨果的世界>確實是改編自這本書,這麼說來,這部電影除了 Chloe Moretz 以外,又多了一個非看不可的理由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