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會想看金原ひとみ的書,當然還是因為我家小麻由。
小麻由曾在今年 ( 2010 ) 五月份上雜誌「MySpace From jp.」時提到過金原ひとみ的書,她介紹自己喜歡的三本書給讀者,其中一本就是金原ひとみ的「オートフィクション」。


麻由看的書,我也想看看。
所以我就去網路書店上找了,但我卻一本都沒找到,在那之後,我就一直以為金原ひとみ的作品是沒有中文譯本的。


戲劇性的轉折發生在不久以前的上個月、2010年六月,我在誠品書店無意間翻到一個叫「金原晴」的作家的作品,粗略地翻了幾頁以後,就直接翻到封底來看 ( 這是我的壞習慣,喜歡看作者作品集和介紹 ),結果看到她的作品裡有一本叫作「蛇信與舌環」。
真有意思,跟金原ひとみ的「蛇にピアス」名字很像,在看到書名的一開始的時候,我心中最直接的念頭是這樣。不過在這同時,突然有種奇怪的感覺敲醒了自己;或許,並不是沒有金原ひとみ的中譯本,是因為我總是使用「金原瞳」作為關鍵字來搜尋,所以才一直找不到,可能;「金原ひとみ」並不像我所以為的翻譯做「金原瞳」。


於是我買了手上這本金原晴的小說「AMEBIC」回家,並且上網查以後才發現確實如此;「金原ひとみ」被翻譯做「金原晴」,而不是我認為的「金原瞳」。這些日子以來根本找錯了方向。


可是我有很大的疑問;為什麼「ひとみ」會是翻作「晴」啊?這個字的漢字不是一般都作「瞳」嗎?
我承認我的確是太過先入為主了,有時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的觀念果然真是會害人的,但我卻怎麼也想不通,「ひとみ」怎麼會是「晴」?
這個一點都不美麗的荒謬失誤,我是說;這個帶有我個人既定觀念的謬誤,使我錯失了認識金原ひとみ的機會,也差點無法得知麻由在看的書的作家究竟寫的作品是什麼樣的面貌。


不過很可惜的是;小麻由推薦的那本「オートフィクション」沒有中譯版本。
就跟當時我想找川上未映子的「わたくし率 イン 歯ー、または世界」一樣的遺憾。
如果能像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那樣,直接可以看到麻由喜歡的書該多好啊,現在我就只能像當初看「乳與卵」來側面瞭解川上未映子一樣地藉由「AMEBIC」來解讀金原晴。


但是,至少還有中文譯本可以閱讀,這已經是很幸運了,我應當要知足惜福,不過還是難免有些貪心地希望台灣;以後可以出版「オートフィクション」的中文譯本,當然也希望可以出版「わたくし率 イン 歯ー、または世界」。
這是一個麻由飯僅此而已的卑微心願。



書名:AMEBIC
    ( 變形蟲 )
作者:金原ひとみ ( 金原晴 )
譯者:李弘宇
出版:尖端
   2008年01月02日



目前,關於金原晴的作品我就只看完「AMEBIC」,中文譯名叫「變形蟲」,所以也只能從這本書來理解金原晴。
這本書我整整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才終於看完,其實從2010年六月把「AMEBIC」帶回家以後,我就一直在閱讀這本書,但讀書速度還算快的我,卻花了很長的時間來讀完「AMEBIC」,我是在睡前半小時、每天持續的速度讀這本書的,「AMEBIC」頁數並不多,為什麼會看了這麼久?很大原因是因為文句的語意並不是那麼輕鬆就能夠一目了然,倒也不是遣詞用字很深奧,相反地金原晴的文字很簡潔,用詞也很淺顯明白,但是她卻用這樣簡單的文字堆砌出一種難明的朦朧魔幻感,初讀「AMEBIC」的時候我是真的覺得莫名奇妙的,因為我根本不了解那一長串文字在表達些什麼東西,在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時候,金原晴就嘮嘮叨叨地塞了一堆自言自語給了我,像疲勞轟炸般地全都丟給讀者,讓我自己來消化。
關於主旨、關於想說的、關於故事,實在都是模糊的,所以每天雖然只看半小時,但進展真的不快,因為在睡前的腦子已經幾乎處於休眠狀態了,偏偏「AMEBIC」絕對不屬於那種可以令人忘記疲勞一頁頁翻下去的書,它對於已略有睡意的讀者而言,不啻太過催人入眠。


後來我終於意識到這樣是不行的,如果我堅持在睡前看「AMEBIC」,只怕我這輩子都不可能看完金原晴的作品了,於是在六月結束以後的新的七月天,找了一個頭腦清醒的休假日把它讀完了。


金原晴其人與其作品我不是太瞭解,只知道她的那部「蛇にピアス」改編成電影時很轟動,吉高由里子大膽的裸露演出很受好評 ( 可愛的小忍啊,我實在不忍觀之 … = =" ),我只能就這本「AMEBIC」來感覺金原晴這個作家是什麼樣的作家,而它給我的感覺 …


就是瘋狂!
好瘋狂!
真的很瘋狂!


但是;這所謂的瘋狂,也就是作者想給予讀者的印象,若果無法徹底體會那樣的瘋狂,大概便很難完整敘述金原晴想表達的感覺,「AMEBIC」之所以瘋狂,是源自於文字組合的錯亂,從就是前面我提到的,在一開始就讓我感覺到不知所云所衍生出的無所適從的混亂。我不知道裡面那個「我」、也就是作者本身的自述到底在囉唆什麼?於是所有的文字對我而言都只像是放在不對的位置上,不能明白組合起來的意思究竟是什麼。
直至讀到了稍微中間一點的部份,在能夠勉強適應文字的排列以後,才終於是能開始體會到;原來這點分裂錯置的違和感,就是金原晴所想帶領我走進的思想領域;我需要、或者說是必須;跟著她一起分裂,才能懂得金原晴於「AMEBIC」裡想解釋的分裂。
金原晴把自己分裂了,先由不斷地分裂出的每個思想,分別去作屬於分裂出來後的每個部分獨立的論說思考,再把它們統合起來變成作者自己的單一意念,從那之後再將這些意念所想表達的;書裡一直以來的主角「我」,分成無數的自我,又各自具有意識,並非多重人格的精神錯亂,而是有意識性的去把自己作分割。
書裡不只一次提到「我」;對於一般人在乎別人眼光的小心翼翼態度的不能掩飾的嗤之以鼻,但諷刺的是;「我」卻在很早的時候因為父親一句話的影響,因而極少飲用液體、並且在之後力行恐怖的禁食減肥,為的是她想成為心目中優雅的美麗的女性,錯亂於是產生,在恥笑著因社會的眼光、流行、想法而活的人是可笑的同時,「我」卻也在無意中重視著這些自己不屑的一切。
我的感覺是;在一邊為「我」辯白著完全出於自主意識、又一邊嘲弄著他人 ( 其實自己也是 ) 的時候,造成了分裂,所以「我」會去模仿著男友的未婚妻的身分與舉動,看來孤僻怪異的她,其實比任何人都羨慕著被視為「正常」的女性,所謂的假扮似乎只是形式上的追求相近而已。
所以可以看到;在「我」和男友未婚妻相見時,看著她大啖油膩的義大利麵而心生厭惡地批評是「肥豬」的時候,她卻伶俐地反擊:
「我的身材不胖,算剛剛好呢,是妳太瘦了,像骨骸一樣」
這段話或許反而可以反射地想像;其實是「我」對於自己減肥節食的怨恨,但那病態似的減重想法已經像強迫症一樣無法停止,因為那種來自他人眼光的壓力早已不知不覺變成要求自己的壓力,而且更為巨大。
因此在壓力之下,「我」在想保護自我的同時,只好把更多的部分分裂出去,而「我」對話的;與其說是世界,不如說是自己,因為「我」始終沒有試著越過這些層層包圍了自己的被分裂的部份。
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包括「我」的男友、乘計程車看到的司機、男友的未婚妻、以及卡在抽風機裡被「我」的男友看見的「我」的屍體,透過「我」的男友所敘述的;「我殺了妳,然後把屍體藏在抽風機裡」的言語其實是種隱喻,所有分裂出去的各具自我意識的一切,早在被分出去的時候就被「我」給殺害了,就如同「我」的男友的未婚妻所說的「是妳搶走了我的容身之處」所形容的一樣,「我」一直重複著保護自己的驅逐工作。


就是這樣,瘋狂地分割自己、瘋狂地嘲弄著一切、最後在目睹所有自己分裂出的部份,而後在強烈的痛楚裡終於黯然。
坦白說;要我說這部作品好不好看,我實在很難去說得出來,無法分明地清楚把它歸類在「好」還是「不好」的選擇,只能肯定;看完以後一定能得到些感想,但真的無法說好看不好看,因為整本「AMEBIC」雖然瘋狂、也許混亂,可是它無法帶給我很強烈的喜歡或是厭惡的情緒。


讀完的最後,我在想的是;麻由這樣的年紀看這種書,適合麼?
比起村上春樹那種虛無不真切,金原晴則是有種特殊的官能實在感,如果說村上春樹像霧、金原晴就像雨,霧可以看到卻無法摸到,只能用雙眼與感覺卻觸摸,雨能看到也能摸到,但是打在身上的冰冷卻痛苦得太真實。
但是村上春樹和金原晴都具有某種都市的鋼鐵隔離感,是種冷漠的焦慮、終歸消逝的不知該往何處的空虛寂寞。
從這個相同的部份依稀得見麻由對於書本選擇的傾向。


本來就覺得小麻由看村上春樹似乎已不太適合了,但看完金原晴以後感覺更不適合,這本「AMEBIC」讓我覺得有些不祥的恐懼感,大概是因為「AMEBIC」對我來說,那種高度官能感的文字有無法準確形容的破壞感存在,所以就有了些莫名奇妙的不安了。


看完「AMEBIC」以後有點不太敢看金原晴其他的作品,在害怕什麼,我也不知道,難道是因為想到麻由而不自覺的恐懼嗎?
可是想到麻由的話,我卻又更想多看一些金原晴的作品了。


因為我很在意;麻由究竟在金原晴的作品裡看見了什麼?有和我一樣的感覺嗎?
不過;其實麻由究竟是只喜歡金原晴的「オートフィクション」?還是也喜歡金原晴的作品並且看過這本「AMEBIC」呢?


ZENZEN不知道呢,說到底,一切都是我的一廂情願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