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山崎豐子的封筆作,讀這本書的序知道這件事情時,讓我感到了有些措手不及的意外。
心中第一個想到的是在讀「不沉的太陽」時知道的;為了收集資料與親身體驗自己寫作的故事環境,不顧年事已高而毅然前往非洲大陸的作家的背影,有些刻板印象地認為那應該是有些駝背的身軀,緩慢地走著而眼神卻堅定和煦,散發著堅毅的智慧光芒…
這個印象也許並不正確,但卻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山崎豐子,擁有不由分說的強大意念和對寫作的無比堅持,是一個一筆入魂的真正了不起作家。

五十年的寫作生涯、不曾間斷地持續寫作到了八十多歲。
真的,也該是休息的時候了。

書名:運命の人
    ( 命運之人 )
作者:山崎豊子
譯者:王蘊潔
出版:皇冠
   2011年01月24日 ( 上、中 )
   2011年03月01日 ( 下 )

 

記者出身的山崎豐子,以記者作為主角來寫作的作品卻幾乎沒有,直到最後一部「命運之人」才以記者為題材,我無法不認為山崎豐子是別有用心的刻意安排,我想她一定很早就決定好要以記者的故事做為告別文壇的封筆作,畢竟以報導文學見長的她,記者生涯對她的影響很大,而且這麼多年來有好多部作品,都是以接近揭發和影射的方式去述說那些藏在平靜表面下的暗潮洶湧,我相這也是山崎豐子在轉為作家後身上仍然不曾消失的;認為有義務將這些事情告知閱聽大眾,正直的記者靈魂所堅持的一個使命。

 

記者與作家靈魂的融合

「白色巨塔」的後記中山崎豐子提過這麼一件事情;原本此作的結局並非現在看到的這樣,實際上應該是在財前勝訴後就告一段落了,可是以此為結局的情況卻受到讀者的反彈,他們提出了這樣一個理由:
小說雖然是虛構的,但作者必須顧及小說帶給社會的影響,結局也該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山崎豐子重新深思,身為一個撰寫社會性議題的作家所肩負的社會責任,以及小說所帶來的影響力。於是在那之後她續寫了「續.白色巨塔」,故事從財前勝訴後、受害者家屬的再上訴開始,而合在一起就成了今天我們熟悉的「白色巨塔」
這件事讓我感動的是;山崎豐子所考慮並且接受的「身為一個撰寫社會性議題的作家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我想以社會性議題為主的山崎豐子不曾一刻忘記過她的使命,只是經由「白色巨塔」以後更加明白了她所寫的小說對社會的影響力,那決定她所代表的社會責任,而成了日後這個堅持實事求是、針貶時政的社會性作家。
而我認為,那個不曾忘記的使命是從當記者時就已存在於山崎豐子身上,而在成為作家以後則逐漸地變成了另一種作家所該肩負的責任了。

「命運之人」可以說是山崎豐子作家從筆五十年來徹底的反思與檢討了。記者還是作家,其實某個角度來說,在山崎身上看到了這兩種身分的融合,她既是媒體人、也是藝文人,不管是寫文章來報導新聞、還是寫小說來揭發內幕;所存在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一樣地都是以批判和監督的眼光來看待被題材選上的人。
但是這一次山崎豐子把批判的眼光指向了記者,那無疑地是對自己過去的人生做檢視,也是對後來離開這個職位的自己的表現打分數,記者山崎變成了文人山崎、文人山崎則在最後檢討記者山崎,那份檢視自己的勇氣實在讓我不能不敬佩。

 

「知的權利」是否是凌駕一切的真理?

山崎豐子以「命運之人」裡的王牌記者弓成亮太作為切入點;
揭發美日沖繩密約的弓成,向社會大眾盡到了一個記者告知真相及捍衛國民權益的義務,將日本與美國就沖繩歸還談判上的買回金額問題內所藏的內幕給揭露出來,因而受到政府以妨害國家安全為由的名義政治性的反擊。
站在一般國民、閱聽大眾的立場,弓成的行為顯然是正確的,因為兩國政府在外交談判上立下了不實的條文,明明註明是由美國賠償、但暗地裡卻由日本以其他名義捐輸的方式來出這筆錢,不管在任何國家,都沒有人能夠忍受國家用納稅人的稅金,去買這種看起來像是表面成功卻實質賤賣尊嚴和浪費金錢的外交勝利。
機密與不能說的事、應該要得知的權力,這是政府與人民兩者間永遠無法有共識的一個課題,而夾在中間的就是所謂媒體人和記者了。記者應該是要偏向人民的,因為人民是國家之本,記者要作為代替民意監督政府的眼睛,人民賦予記者行使媒體的必須力量,作為支持監督的後盾。
所以在揭發真相的這個論點上,弓成的行為是符合民眾的公共正義,如果不是他鍥而不捨地追查,日本為了達到外交形式上的談判成功而代墊美方賠償金額的不名譽真相就不會被揭穿了。
沒有任何人能同意日本政府對弓成的打壓與攻擊是合理的,因為這根本是醜事被揭發以後惱羞成怒的反應,
「為了維持政權的面子,可以這樣摧毀一名報社記者的生命嗎?」那正是山崎豐子的犀利批判,揭發了政府機關的官僚作風與死不認帳的卑劣作為。

如果故事僅僅如此,那麼弓成就是一個不畏打壓、勇於揭發真相的記者英雄,即使受到壓迫仍然堅持理念的記者典範,但若是這麼單純就好了,這樣整部小說想說的事情就只要聚焦在正與邪的對抗,那樣簡單的善惡二分法就可以了。
但並非如此,或者我可以這麼定論;山崎豐子的作品絕對並非如此,若只是這樣的話,山崎豐子也不會成為當代偉大的作家了。

固然;政府與媒體的官司角力是「命運之人」中的重點訴求。但山崎豐子除了在探討國家機密與知的權力間的衝突以外,另外以弓成取得新聞內幕的過程來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身為一個記者,為了取得新聞,是否什麼樣的方法都可以,而那不管是不是不正確的不道德行為?

弓成和外務省的女公務員三木昭子發生了婚外情,而在那之後就剛好取得了美日沖繩歸還協定裡的密約。這裡面值得探討的是,弓成是不是藉著婚外情來獲得獨家新聞?如果是,這種作法允許嗎?為了新聞的獨家,這麼做真的是可以的嗎?是不是只要高揭著新聞與言論的自由,就可以恣意妄為地去用各種方式來獲取新聞,堂而皇之地把所謂人民有知的權力當成擋箭牌?
正像是裡面那句「髒手握著髒筆,有資格主張知的權利嗎?」
,使用不擇手段的方式取得的新聞,哪怕它是一個對於閱聽大眾多麼正確的消息,難道就可以完全無視那過程裡的錯誤與不道德。這樣的話是不是意味著只要結果是好的,而過程如何都沒有關係呢?

在主張記者應該為了真相與正義不畏強權的同時,山崎豐子寫出了那種英雄其實比常人更脆弱的人性面目。也給予我們一個在追求真相的過程中,是否該對自己的行為有更高標準的自我要求的反思。

 

命運意志下的應許之地

故事的下集,背景放在一開始提到的美日密約的沖繩。
沖繩是日本在二戰時期唯一發生地面戰的地區,戰後沖繩由美國接管,後來在 1969 年才歸還給日本,這其中還包括了美國補償日本的四百萬美元費用,但是實際上那筆費用是由日方支付的,這件事情由一位叫做西山太吉的記者揭露而引發喧然大波,美日雙方皆否認此事,西山因此遭到日本政府以洩密為由逮捕,同時一位外務省的女職員被控與西山有染也遭到政府逮捕,這件事情就是日本史上著名的政治醜聞「西山事件」,「命運之人」就是改編自這個真實事件。

至今沖繩島上依然駐有大量的美軍、存在大量的美軍基地。我記得之前的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其中一項政見就是:遷移沖繩普天間基地。當時的我不是很能了解;為什麼遷移一個美軍基地就會引起日本民眾的熱烈支持,因而引起自民黨政權的垮台。直到讀了「命運之人」以後才了解;沖繩島的島民長久以來與美軍基地和美國人共存的心情,是在太陽底下暗沉的陰影那般沉重且痛苦。沖繩可以說是連接日本二戰前後時空的中間紐帶,也承載了日本在戰後所謂戰敗國的鬱悶與罪過,接受美國的管控、即使在歸還以後依然受制著美國的具體的原罪象徵。
普天間基地的遷移能夠獲得廣大迴響,原來是因為它代表了日本人對沖繩擔負著這份原罪而感到心疼的心情。

分成上中下三本的「命運之人」,下集不只是把故事背景拉到沖繩而已,山崎豐子更藉由弓成亮太的眼睛去讀取沖繩過往的歷史,而從中思考沖繩的人文文化與價值觀。受到政府強烈打擊的弓成,自我放逐到了曾經決定自己命運的密約裡提到的沖繩島,在追尋與探索中,領悟到了自己的使命與該做的任務是什麼。

弓成的結局一如財前、一如壹歧、一如鐵平般令人感到命運的多變與人生的多舛,總是無法令人預料、也總讓人讀罷後無法掩住的長嘆。
或許之所以書名叫「命運之人」,就是山崎豐子在寫了這麼多作品與角色的結局安排以後的感慨之詞,人的意志雖然可以十分巨大,但相比命運卻顯得微小。

我認為這本小說是山崎豐子以既是記者、又是作家的方式作為自我寫作生涯的省思。弓成在歷經命運的磨難之後,了悟到現在的自己該做的是什麼。而這個過程或許也有那麼一點,山崎豐子對於自己從新聞記者轉為社會派作家的一種使命的期許吧。
山崎豐子五十年的寫作生涯,在「命運之人」劃下了完美的句點。山崎豐子無愧於日本文學良心的稱號,始終如一維持她批判的筆法,喚醒人性靈魂中深沉的思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