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台灣人,我卻一次都沒有看過「海角七號」這部電影。
我知道那是血液裡一種不想跟大家一樣的無意義的叛逆所導致,當然這讓我錯失了很多好東西,也錯過了許多事情討論最熱烈的狂熱高峰。
明知這種個性很糟糕,可是我卻怎麼也改不過來。


沒看過「海角七號」,但是看過太多人對它紓發的感想,而這裡面印象最深的是新井一二三寫的「魏德聖的彩虹」。
不過我那時沒有記報紙上專欄作家的習慣,所以儘管對這篇文章覺得印象深刻,但是我不知道那是新井的文章。直到後來讀了新井的「新井、心井」以後對這個作者產生了興趣,於是才發現了在這之前就讀過她的作品。
其實「魏德聖的彩虹」這篇文章主旨不是在講「海角七號」,而是新井對魏德聖導演的新作「賽德克.巴萊」期待的心情,但既然提到了彩虹,就當然還是會說到「海角七號」。


完全沒看過「海角七號」的我,不懂「海角七號」的我,關於「海角七號」的一切,反而都來自於一個日本作家述說的印象。


新井對「海角七號」情感深入的探討令我詫異,很多元素和劇情,新井都一一拆解並從中挖掘出自己獨特的想法,我看過很多關於「海角七號」的文章,但沒有人像她寫得這麼詳盡,從影片中的彩虹與項鍊連結到原住民的圖騰與符號的意義都有她的觀察與想法,不能不說這讓我感到很汗顏,而且看了新井對「海角七號」所書寫的想法與感動,更讓我感到慚愧,我覺得自己就算沒看過新井寫的文章,而看「海角七號」也不可能會像她一樣解讀出這些元素。


我知道新井很喜歡「海角七號」
新井對「海角七號」的熱愛,從她解讀出的元素便可以看出端倪。她很詳細地以原住民的眼光、南台灣的心情、時代與歷史的交錯變遷、音樂歌曲在劇情裡使用的意義。也就是因為這樣;她可以一遍又一遍地看「海角七號」、一次又一次地為它感動,因為新井她找到了這些讓人流淚的條件,而那是我在其他關於「海角七號」的心得文章或是言談裡看不到的。
或許是因為;新井是日本人,而我們是台灣人的關係。


儘管再怎麼敏銳,某些習以為常的事情是怎樣都很難表現出來的,這不是疏漏,而是太過習慣了所以感到很平常、於是就不以為意。
可是真正的感動就藏在這些從來不注意和認為一向如此的日常生活中。
有句話說;魔鬼藏在細節裡。那是提醒人們,很多微小的沒注意到的地方,裡面往往藏有致命危機。
但我覺得這也可以說;天使藏在細節裡。有太多看習慣的事物,因為那已經成了生活中俯拾可見的如風景般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我們就不再會為了那些感動產生流淚的衝動。


新井並沒有置身於我們這樣的環境裡,所以她反而能看出這些感動。
我想到了在中華民國百年之際,聯合報策劃了一個由外國人來說他們心目中台灣印象的文章專欄,我很喜歡那個專欄裡的文章,很多國外的朋友很常提到一件事;台灣的人缺乏自信,常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有多麼好、也不知道自己有多麼好。
那就跟新井看「海角七號」所理解到的只屬於台灣的感動,道理是一樣的吧?


身為會使用中文寫作的日本作家,但在我讀過的幾本散文集裡卻沒有看過任何有關台灣的文章,香港、北京、新加坡都常看到,可唯獨缺少台灣。有時心裡是有些覺得不平的,為什麼獨漏台灣?所以這一次終於看到她以台灣為名集結的一本散文集,自然會覺得算是如願以償了。這本書也收錄了過去新井曾在報上撰寫的有關台灣的作品,並且提到了她為什麼在之前集結成冊的散文集裡沒有收錄台灣題材的文章的原因,而那也是台灣讓她哭泣的理由之一,在經歷誤解而後瞭解的過程使新井嚐到了探究的心靈體驗,也更能理解那些感動是如此地複雜,卻又真摯單純地讓人無法忍住淚水。


台灣為何教我哭?
新井一二三從「海角七號」出發,一步步地探索,終而找出答案。而這本書就是她所歸納整理出的答案。
讀了新井所找出的答案,我想不只是新井知道了台灣為何教她哭泣,我也才知道這麼久的日子以來,我一直忽略了台灣因歷史變動和統治轉移而造成的文化底蘊與靜默溫柔,那種包容一切的溫暖是台灣之所以教新井哭泣、也令我感動並且慚愧的力量。


台灣教新井哭、新井則教我為台灣而哭。




書名:台灣為何教我哭?
   ( なぜ台湾は私を泣かせるのか?)
作者:新井一二三
出版:大田
   
2011年03月01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