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謀春秋」是從秦長平大勝後又兩敗於趙的局勢開始。

秦國歷經嬴駟、嬴蕩、贏稷三任王的東出征戰,歷經「國命縱橫」和「金戈鐵馬」兩部驚心動魄的天下爭霸到此終於偃旗息鼓。七大強國之間雖仍爭戰不斷,卻再也沒有如同前面大軍盡出合縱對秦的浩浩聲勢,而秦國也無法同長平之戰那樣舉全國之兵壓境的大規模滅國性戰爭了。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代最後一場大戰,也是決定戰國往後局面的重要戰役。思及此,都不免感慨,戰國時代那種頭角崢嶸、往來激烈的大爭之世,從此暮氣沉沉,末代戰國已成秦國獨霸。
雖然「大秦帝國」認為秦後來滅趙不成,反而國力衰弱,在戰國中雖仍算大國,但氣勢上已經不如以往,甚至可以說從此以後戰國中期的秦趙燕齊四強都已沒落。
對於這點我是不太同意的,秦雖兩敗於趙,但是長平一戰趙國就折損了四十五萬人,這可以說是三代之兵,非五十年不能恢復的元氣,而秦國最嚴重的折損,至多就是鄭安平無法退回而投降的兩萬人,在損失上不可同日而語。
至於燕齊,任何一個國家經歷如同齊國僅餘二城而復國的情況,相信要花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重建。而燕國原本就不是強國,只是在姬平和樂毅主政時期勵精圖治,一舉拔齊七十餘城而震驚天下罷了,其國本體質並不紮實。
我覺得秦國有所損失,但實際上整個國家的根基還是比其他三國穩固。作者之所以將當時時代背景描寫成那樣,或許是想強調秦國也和其他六國一樣,曾有大強而受創之後不振的情況,但是六國國勢從此沒落委靡,而秦國卻還是統一了天下,來塑造秦國於危難中站起的那種「糾糾老秦,共赴國難」的剛樸堅忍國風吧。

而秦國如何從這耗力過甚的重創中重新站起呢?
「陽謀春秋」在這個時代選擇了一個人當主角來主導這場恢復國力的大戲,就是那位由一介商人而成為一國國相的呂不韋。
呂不韋一直是個很難用好和壞、良與奸來概括論定的人,張鐵林主演的連續劇「亂世英雄呂不韋」裡面強調呂不韋的豪情壯志和國政報負,而黃易所撰寫的「尋秦記」則將他描寫成心機深沉、志在奪國的巨奸。
我的感覺是,撇開什麼私德用心之類的揣測和推論,僅以功業而言;呂不韋確實是個英雄無疑,畢竟他輔佐贏子楚和贏政兩代為相,政績不算差,還留下了呂氏春秋一書使得自己留名諸子百家之列,怎麼說也是一代俊傑。只是他處心積慮扶持贏子楚、又送嫪毐進宮取悅太后趙姬,種種作為確實很有工於心計謀國之嫌。

這部「陽謀春秋」也是站在英雄的角度描寫呂不韋,我覺得「陽謀春秋」所描述的呂不韋是我至今看過最好的;
寬厚仁慈、重信義然諾而且豪爽瀟灑,既有燕趙悲歌慷慨的俠義之風,又有大商不眨眼一擲千金的氣魄。
入秦為相後也一本寬容的政風,為蒙驁敗戰扛起責任,修改秦法中酷烈嚴厲的刑責以安民心,這個呂不韋是從以前到現在很少見的形象,是那種你覺得這麼體國愛民並且和同僚相處和睦、當真是世間少有的一位丞相名臣了。

不過,呂不韋的問題不在於公,而在於私。「大秦帝國」在公事上給了呂不韋極高的評價,但是卻也非常突顯他於私人方面的事務總是處理不當。
最具代表的當時就是太后趙姬事件。
事實上我很不喜歡「陽謀春秋」裡對於呂不韋、趙姬、贏子楚的關係描述,原因是他把趙姬寫成出身豪商卓家的千金,本來是對呂不韋一往情深的女孩,但這個看似平穩的鋪排,突然又變成費盡心力用胡箏箏音等變數扭轉了原本大好的姻緣關係。
我剛看到這個女孩出場時,就有種很不好的預感,因為我隱隱然覺得這可能是未來的趙姬,但我又想…應該不至於吧,趙姬是妓女出身,而這個女孩是良家閨女,再怎麼編,也不致於扭得這麼厲害…

事實上作者還是將它硬扭過去了…

或許這就是為了要強調呂不韋在這方面事情的處理很有問題吧。
總之嫪毐事件確實是壓垮呂不韋的一根稻草。一代丞相,就這樣瞬間垮台了…
呂不韋的下場讓我想到了嬴稷時代的穰侯魏冉,不過魏冉雖對秦有功,但跋扈專權不可一世,算是自己咎由自取。
而假宦官嫪毐引發政變這件事,雖然不是呂不韋自己做的,但是嫪毐是他送進宮的,卻也難辭其咎就是了。

我相信贏政本來就想拔掉呂不韋了,畢竟一個領導者還是希望能由自己來,而不是一切都按仲父的意思辦,嫪毐事件,藉口爾爾罷了。

不過「陽謀春秋」裡的贏政,不意外的也是個雄才大略的英雄,所以像逼死勞苦功高的仲父這種事,一個明是非的領導者是不會做得那麼理直氣壯的,於是故事的安排就成了嬴政雖對呂不韋有所責難,但始終沒打算要真下手除掉呂不韋,而只是怕他逃出秦國或留在秦國搞顛覆而已,所以就用了比較嚴厲的口氣質問呂不韋,哪知呂不韋為了證明自己,竟然自殺了。

這個安排其實和連續劇「亂世英雄呂不韋」的意味是有點接近的,呂不韋自殺一是為了表明心跡、二是為了不讓贏政行事綁手綁腳,這算是君臣間一個不得不的默契吧。
事實上,這個部份已經是第五部「鐵血文明」的劇情了。
不過我還是把呂不韋的部份說完吧。

還有,我是真的不意外,這本書會這樣描寫贏政…
這部作品傾秦的角度真的很明顯,許多秦國做過的一些流氓言行,在「大秦帝國」中都做了淡化處理,最明顯的像是楚懷王羋槐被張儀耍弄、最後讓贏稷囚死的這兩件事,基本上都很含糊帶過。
既然傾秦,那麼統一天下的秦始皇贏政會是得君行道、得國最正的聖明之主,是很自然的模樣吧?

下一部「鐵血文明」就是秦始皇掃滅六國、一統宇內,建立秦帝國的故事了。
沉潛沉悶、蓄勢不發的「陽謀春秋」之後,就是大舉東出的「鐵血文明」,終於能回到那金鐵交鳴、馬聲蕭蕭的戰國時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