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關於閱讀 (1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不知不覺間,也讀了好幾本茱迪.皮考特的作品。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很少讀華語作家的書,這是連我自己都覺得很奇怪的一件事。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第一次認識乙一,是因為那本〈暗黑童話〉,從那本書以後也讀了好幾本乙一的書,不過再也沒有讀到長篇,而都是短篇集。

乙一 -- 平面犬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老實說,我沒想到這本書能好看成這樣,當初只是書名很吸引我,我才會借回去讀的,但是它好得讓我驚訝,我本來不抱太大的期待,這是因為我本身不愛看短篇集,也不是很喜歡科幻題材的緣故。


我一向不太喜歡科幻小說。


科幻的世界往往揭示新的、不一樣的世界觀、器具、思想,在還沒適應這一切之前,就要被迫跟隨劇情脈動,於是科幻小說之於我的閱讀世界,就像個撲朔難解的問號。


然而柏納‧韋伯讓科幻小說變成了一個讓人只能讚嘆而畫下驚歎號做結尾來表達心情。


這本〈大於 10 的死罪〉收錄了二十篇故事,篇篇都在挑戰讀者的想像力,極盡可能地創作出讓人怎麼想都想不出來的題材,不管是外星人、穿越時空、未知的未來等等題材,柏納‧韋伯通通都沒有放過,他筆鋒幽默卻不辛辣,可是依然得見濃厚的自嘲與諷刺,二十篇篇幅極短的短篇,個個精采有趣,但是卻都隱隱透露著不同的思想。


最令人稱道的是柏納‧韋伯總有辦法把握住以淺顯明白的文字表達自己思想的意圖,每一篇故事都是那麼地發人省思,但是柏納‧韋伯的故事並沒有淪為說教條的刻板,他總是點到為止,禁止自己的筆寫下更深刻的探問。
我自認是個在閱讀的過程中會想很多的人,是說;我想任誰在閱讀時都喜歡在翻閱字裡行間的空檔時想一下。想得太多固然有益精神的啟蒙,但有時某些書談得太深卻又難掩乏味的枯燥。
內容深厚的書雖然很好,但往往有個通病是;說的太全面又思考的太深,在一個個試問間,反而迷失了閱讀最簡單且重要的樂趣;
那就是--看得開心!


柏納‧韋伯的這本科幻小說短篇集,內容值得深思,更讓人看得很開心。


讀完以後,不喜歡科幻小說的我,突然很想看看柏納‧韋伯的成名作〈螞蟻三部曲〉,還想找找看有沒有更多他的書來讀。
找到了一個值得挖掘的作家以後,持續地蒐集他的書來看,這種行為是閱讀不可言喻的樂趣哪。




書名:L' arbre des possibles
   ( 大於 10 的死罪 )
作者:Bernard Werber
   ( 柏納.韋伯 )
譯者:孫智綺
出版:皇冠
   2006年05月16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想到的是曾在美國發生的學生持槍掃射事件。
是什麼樣的恨,會讓它以這樣瘋狂的方式呈現?


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怨恨過某些人,處在怨恨的當下都會很習慣的咒罵請他去死吧!然而我們都知道,沒有人真的希望那個人去死。
言語不就是這樣的東西嗎?說什麼並不見得就是什麼,它是一個轉達心情的媒介,但絕不代表那是完全的本意。


這讓我想起國中的時候,我有認識幾個同學,總是會在私底下一臉兇狠地說;
等畢業拿到畢業證書後就不用怕觸犯校規了,到時候就要在校門口堵看不順眼的人來報仇
我把他們說的話當真,畢業典禮那天跟著隊伍繞校園一周即將穿過大門離開前,還很擔心會看到一場腥風血雨。
但結果是什麼也沒發生。
後來我知道了,說跟做是兩回事,有些事情嚷嚷就好但不見得會做,而有些人就是只會嚷嚷而不敢真的做。過去我覺得這根本是只會出一張嘴的大砲人物,但如今我會覺得,幸好人是懦弱的,總讓不爽停留在打嘴砲發洩的階段,否則若真的要言行一致,世界不見得會因直爽坦誠而更加美好。


若是成真的會怎麼樣?如果真有那麼一天,萬能的天神要讓那些都變成了真的會怎樣?
這本〈恨意清單〉就是讓這些都成真了。


主角小瓦過的是從來不快樂的高中同儕生活、尋找到同樣孤獨的尼克做為分享寂寞的男友,他們對許多事情都抱持著憤恨與不平,玩笑地製作了一份恨意清單,將所有看不順眼的人都列了上去。
這本來只是像前面我所提到的,掛在嘴上窮嚷嚷的一個青少年發洩憤怒的出口,然而小瓦的男友尼克卻認真了。於是悲劇也就此發生;尼克持槍在校園內公然槍殺恨意清單上的同學,然後舉槍自盡。


事發過後,小瓦處在回憶與現實的兩端,探索現有的自己和凝視過往的影子,在那拼湊起的殘缺中把一個個當初自己覺得十惡不赦的仇恨攤開來檢視,也一面地在旁人嚴酷防備的眼光裡思考活下去的意義。
仇恨往往凝結於錯誤的了解之上,怨恨有時只是自己都沒察覺到的荒謬的微小連結。
不需要放棄仇恨,因為只要願意伸出雙手和打開心胸,就會發現所謂的恨,實際上並不存在,事實上很淺很微弱。
不必去定義自己在這個慘劇中的地位,我們不是英雄也並非惡魔,只不過是有時看不清楚自己和不知道後果的嚴重性。
所以會犯錯、所以致命。
要能夠正視這些,才可以從傷痛的桎梏中解放。


人,就是如此。
所以能夠活下來,真好。




書名:Hate List
   ( 恨意清單 )
作者:Jennifer Brown
   ( 珍妮佛.布朗 )
譯者:李馥名
出版:尖端
   2010年09月07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看起來很甜美,但事實上讀起來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一場說不出口的禁忌愛情。
一段因暴力造成的噤若寒蟬的恐懼。
一件真相各自解讀的兇殺案。
讓帕琵和莎蓮娜的人生從此變調。


多年後她們兩人的人生:
一個隱瞞過往,亟欲尋求自己幸福的可能。
一個想要掀開過去,試圖還原真相。


她們心裡想的是:
一個堅決保護、捍衛現有的幸福。
一個要證明自己的清白,取回失去的人生。


看起來截然不同的目的,事實上都源自於不願意面對過去的逃避心理。
為什麼要逃避?
因為過去太可怕太令人恐懼太讓人不願意去回憶。


於是故事在好幾個時間軸上推進,有正在過的現在和被切割成好幾段的過去,在這些片段裡作者一點一滴地建立起讀者對帕琵和莎蓮娜的了解,體會她們人生中因失去而造成的痛苦。
莎蓮娜擁有一個看似和大家沒兩樣的家庭,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失去了對任何人坦誠相對的心,變得敏感而神經質,戴上了保護自己的面具。
帕琵因為被定罪入獄,斷送了寶貴的青春歲月,同時也變得暴躁易怒,她覺得自己失去了父母的信任與愛,被世界排除在外。
事實上她們都是受害者,但你會看到她們所受的傷害不僅僅於事件本身,而是範圍更大更深的影響,在世俗的流言蜚語及媒體不明真相的臆測報導之下,帕琵和莎蓮娜永遠都要承受以「冰淇淋女孩」命名的犯罪話題的這種惡意分類。
兩個女孩裡面,我是對帕琵比較有好感的,只可惜我總覺得就篇幅來說,莎蓮娜比帕琵多上很多。
我認為兩相比較之下,帕琵失去的太多,雖然在讀完以後的我也清楚;兩個人所受的傷害與失去的快樂,沒有誰多誰少誰好誰壞的比較性,而應該是等量齊觀的,但心裡還是忍不住覺得對帕琵要多同情一些;人生中最珍貴的青春在牢獄中度過,也沒有人相信她是無辜的,小小年紀自己一個人在獄中孤零零地對抗孤獨與批判,要怎麼要求這樣一個人在出獄後擁有美好的心靈和溫柔的品性?
也許是因為我對帕琵比較有好感的關係,所以從一開始我也就一直以帕琵的思考來看待這整件事情,事實上我是有些偏心地希望莎蓮娜在帕琵進逼之下承認過錯,然後還帕琵一個清白和光明的人生。
不過這在看到後段時就知道;事情並非如我所想,我也發現了當初雖然莎蓮娜以無罪開釋,但這些年來她所受的煎熬不見得比帕琵來得少,她必須小心翼翼地讓這個世界忘記她是誰,她也必須忘了自己是誰,否則她的人生就走不下去,可是沒有人可以把過去完全地遺忘,過去就像太陽底下的影子,只要陽光一照就會現形,除非你逃到另一個陰影底下。
然而,你終究無法不到陽光底下、不能不去正視影子連在自己腳下的事實,因為現在是過去的累積,是相對於人生本體的映射,可是帕琵和莎蓮娜都以為,只要照心裡想的去做,就可以擺脫過去,正因為如此,他們永遠無法與影子共處,永遠在尋找可以隱沒影子的陰影處。
影子是不可能擺脫掉的,唯一能做的;是接受它、承認它就是自己的一部分。
唯有正視陽光,過去才真的能在自己人生中成為過往,才能在實質意義上不再成為糾纏自己的噩夢,而永遠只是連在腳下的單純影子。


事實的真相在最後一刻反而不重要了,我也是到這一刻才知道,無論怎麼做,有些悲傷痛苦和憤怒也不可能抹消,就像已經造成的事實是覆水難收了一樣,如何在那個不願回首的過去基礎上重新建立起心靈來面對以後,才是更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帕琵和莎蓮娜最後也選擇了正視過去與面對未來的態度,事實上她們到最後都沒有還原真相,也不相信對方的說詞,簡單一點說就是彼此都在心中保留了自己認可的事實,但把眼光著眼在未來的幸福吧。
雖然我覺得以將近五百頁的頁數導向了這樣的結果,還是顯得有些太過理想化的突兀,可是我又想了;這樣的結局不也是很好的嗎?理想化的突兀,只能說是一點點雞蛋挑骨頭的感覺吧。





書名:The Ice Cream Girls
   ( 冰淇淋女孩 )
作者:Dorothy Koomson
   ( 桃樂絲.庫姆森 )
譯者:謝雅文
出版:三采
   2010年07月02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覺得與其說〈巴斯特的耳朵〉是一本劇情很好的書,不如說它是一部寫得很好的書。作者在人、景物、故事情節的敘述,非常清晰明白且毫不模糊,然而在直接了當的透明中卻又有著朦朧鮮豔的色彩,彷彿有股惡意的嘲笑撩撥著感官觸覺,逼迫讀者跟著她的文字進入它的世界。
就寫作手法與文筆風格而言,這真的是一本極為奇特但卻又不難讀的書,但是我又很難解釋得清那種好與奇特是什麼感覺,只是感到這本書的文字真的很不一樣,具有某種吸引人的魔力,讓你讀著讀著會捨不住放下。
或許是因為一路讀來,字裡行間總充滿了令人無法置之不理的聯想,無論是美好還是惡劣的聯想,它總是有股誘導人浮想連翩的能力。


從書面上的宣傳看到;為了敘述這個作者奇特的文風,文學評論家們甚至為她創造了一個新單字叫做「Ernestamian」「Ernestamian」可以看得出來是作者名字 Maria Ernestam 中「Ernestam」的變體和改寫,所以在還沒有確定意思之前,或許可以說這個敘述文字風格的新單字意思是「恩尼斯坦風格」吧。儘管因為才一本書還很難下定論,但我覺得以這本書而言確實可以說是前所未見的,那種特別就像村上春樹出現的時候一樣,在之前找不到有相同或類似寫法的書,而在讀過了以後你才會知道;原來可以用這種方式來書寫。
以作者其名而衍生創造的單字,我覺得這讚譽毫不誇張,只要讀過〈巴斯特的耳朵〉的人,一定也會同意。


這是一本翻到最後才能知道一切的書。
它不走懸疑路線,沒有任何推理要素,然而當真相整個翻過來呈現在你眼前,這才明白,這本書藉由回憶抽絲剝繭,一層一層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甚麼樣的故事。


很多書會說;不要翻到後面,要把真相留到最後解讀才有閱讀的樂趣。但是〈巴斯特的耳朵〉不會,因為就算你先看後面,也無法看懂它在講什麼。它本來就是一本日記,不是追蹤,而是回溯,是用一種朦朧的畫面和實在的言語拼湊的一個回憶。
愛有多深,傷得就有多重。在那回憶裡女主角伊娃重新述及了自己那永遠渴望卻得不到的愛、還有被如尖刺般的語言戳傷的自尊以及受到傷害與求不得愛意的憤怒。這些說不出來卻無法忘記的複雜百味,化作了伊娃心中的秘密,透過那個自己製作的〈巴斯特的耳朵〉做一個沉默的聆聽者來讓她傾訴。


沒有什麼事情,比「秘密」還吸引人。
秘密是不可說、不能說、說不出的加了鎖的話匣子,隱忍封閉卻又款款地誘惑人一探究竟的慾望。
在玫瑰的花辦香風裡,沉靜抑鬱的想像將秘密當種子埋在玫瑰花園裡,迎風搖擺的玫瑰花散發刺鼻的香味,婀娜著妖豔的美姿,訴說的是;不可告人但任何人都絕對無法聽清楚的,秘密。


當我看到書中不厭其煩地出現提及花和花園這兩個名詞時,我想到了〈達文西密碼〉裡說的,玫瑰代表秘密。也想到日劇白夜行裡亮和雪埋在花園中不可告人的事物,心陡地跳了一下。
我不知道作者否有意藉此暗示,又或者只是無意的巧合?但前述兩作讓我有了不祥的聯想。


事實上,巴斯特的耳朵,這東西本身就是伊娃的第一個最大的秘密,它象徵了伊娃開始藏起自己的內心、壓抑悲傷委屈以及憤怒惡意的開端。當這本日記寫到了最後,代表所有的一切都傾倒了出來,伊娃也終於告別了與巴斯特的耳朵共存的人生。
但是;這本寫完的日記也將要闔上,伊娃所告白的秘密也將隨著闔上的日記封閉於頁面中,秘密仍然還是秘密,即使寫了下來,即使從中徹底解放了自己,然而秘密始終沒有獲得解放,只是隨著化為粉塵的巴斯特的耳朵,化做另一個形式;在實質、虛像中存在。




書名:Busters Oron
   ( 巴斯特的耳朵 )
作者:Maria Ernestam
   ( 瑪莉亞.恩尼斯坦 )
譯者:李佳純
出版:三采
   2009年09月23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野這次寫出了一本堪能證明他「百變寫手」稱號的精彩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尤其是這種處理科學、時空理論的題材,往往都為了將原理解釋得更清楚而使得節奏變得冷硬,然而它們是科幻不可缺少的元素,於是冷僻和生澀的文字,總讓我對科幻小說望之卻步。


所以,在一開始,我就沒對這本〈異變13秒〉抱有多大的期待。而事實上,初看前幾頁的時候,也讓我有果不其所以然、確實是科幻本格無誤的確信。
然而一旦過了這個部分,馬上跳入故事主旨的〈異變13秒〉,瞬時擺脫了沉悶冷硬的氛圍。


〈異變13秒〉這個標題事實上就表明了這是一個關於時空的題材,十三秒時間的變異造成了整個故事的發生。
所謂的變異,舉例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時間像一台列車,而中間有一個前後十三秒的車廂被拿掉以後再把列車接起,但僅僅車廂拿掉,卻忽略了車上的乘客,因而使得原本在這段時間內的某些人的存在變成無法置放處理的意外,這個意外扭曲了時空,所以時空為了要使時間的列車能繼續行駛,就必須另外安置這些乘客。
不過,若是列車的車廂所認可的確實數目就是如此的話,那麼,多出來的那節車廂,在時空中該以何種方式存在?


這就是〈異變13秒〉中那個暴雨和頻繁的地震的另一個世界存在的根本原因,故事中的角色突然置身於一個熟悉卻又陌生於此,這是因為他們是時空不得不處理的意外,但是時空雖然暫時以此作為補救,不過又試圖恢復原狀,所以這個世界的災難才會如此頻繁,讓這些主人翁們舉步維艱,而身為讀者的我也跟著他們在扭曲的時空與劇烈的災難之中,逐步探索未知的恐慌和生存的意義。


不過,我讀到這一段對於時空異變的解釋時,想到的卻是〈神劍闖江湖〉裡劍心使出奧義天翔龍閃第一劍造成的真空。


講完了科幻的部分,來談談其他的。
我覺得〈異變13秒〉可說是一本綜合了求生與逃生兩種特性的小說。既要在險惡的環境中努力生存,又得想法子回到原本的世界。
求生小說最常見的就是身處孤島的作品類型。而以災難為題材的作品,主旨是逃生。事實上這兩種類型幾乎是時長共存的,像是最典型的〈魯賓遜漂流記〉,還有我最近看完很喜歡的〈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都是兩種合一的小說。
求生與逃生,事實上就是「生存」,也就是想盡辦法活著,而賦予這兩種「活著」的手段,往往是對人性探討的訴求。而如前面提到的〈魯賓遜漂流記〉和〈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其最終目的所求,不外是活著,是以單人的意志表達生存的思想與執著。
魯賓遜、少年 Pi 都只是一個個體,在行為上不需考慮秩序,但是當人數變多,各自有想法的個體就產生了所謂的社會性和大局和諧的思考,在人性層面的探索就會更複雜也更糾結。如果要舉例的話,我會想到去年 ( 2011 ) 夏天讀的〈蒼蠅王〉。


〈異變13秒〉很明顯地是屬於多的、複雜的那個類別,自然也不例外地有討論到團體社會中的人性。在災難的試探和考驗、在善與惡的辯駁中,生命這個課題於〈異變13秒〉,不自然刻意地顯得沉重且難以面對,那是因為關於生命的一切,我們已無法決定是非與對錯。
伊坂幸太郎的〈沙漠〉曾提過這樣一個想法,人活著沒有那種如同電器一樣的使用說明書,正確與錯誤事實上都沒有一定的標準,而我們對於活著這件事,也說不出一個真正的好與壞,未來的概念其實很空虛,不知道下一步在哪裡,不知道要往哪裡邁出,原來青春是在忽略明天的情況下盡情揮霍的瘋狂,一旦當你察覺到這個沒有使用說明書的事實,就等同走進告別青春的沙漠。


要怎麼存活下去,要抱著如何的心情面對未知的災難,又或者要怎樣在夾縫中判斷希望的訊號,這是〈異變13秒〉的主人翁們一邊逃離災難求生並一邊尋求真相的途中,一直在嘗試找到的解答,但是就像沒有使用說明書的人生一樣,誰也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人生路上的每一個選擇實際上都是一場豪賭。
然而,人只要活著,也許總有一天一定可以找到自己認同的答案,也或許窮極一生都找不到,因為生命這東西,沒有標準答案可以解答。
活著的本身,就是一種奇蹟,一秒鐘一秒鐘地活下去,就突破了一秒一秒的臨界點。


雖然在讀完之後,有種想要訕笑;那努力生存與思考生命的態度,其實不過是被遺忘的十三秒罷了。
但我卻突然這麼認為了;沒錯,活著就是這樣。


我覺得這本書最難得的是;東野提出了很多問題,也做了論述,但沒有更深入的討論。這固然是東野那只述事實而缺少意境的文字所致,但不能否認的是這個一向為人詬病的缺點,在某些題材會成為優點會成為優點。如果真的更深地探討,恐怕會像伊坂幸太郎一樣,被過多議論對話的哲思抹殺了流暢性。
也許在文學藝術的層面上,直白簡潔的東野圭吾毫無藝術性可言。但,有時我們需要這樣的無藝術性,因為我們需要一個把想像和思考留給我們的作品。




書名:Paradox 13
   パラドックス13
   ( 異變13秒 )
作者:東野圭吾
譯者:劉子倩
出版:皇冠
   2010年08月30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魯賓遜的漂流,其實是荒島求生記。
蒼蠅王,則是孤島人性回歸原始的怵目之作。
十五少年的漂流,事實上是蒼蠅王純真版。
海角一樂園,則是家園版魯賓遜。


說到「漂流」,我腦中想起了這些曾看過的;在書名或是內容介紹上以漂流為名的書,但我覺得它們很少述及航海方面的事情。漂流應該是在海上,無法自主地被潮流帶走的,好像掉到水面上的落葉,任它托住帶走的不是嗎?真正的「漂流」應該是這樣的才對吧。
直到我讀了〈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才覺得終於讀到了真正的漂流。


〈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分成三部,而故事的主旨是第二部,也就是我所說的;真正的漂流,第三部很短,有點像是結局交代的後言,而第一部則是主角的成長與思想自述。
嚴格上來說;這本書只有兩部,第三部事實上是漂流上岸後的結果,算是後續的結局,不過這麼說也不太對,我覺得這第三部之所以存在,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作者將最驚人的事實放在這一部。
至於第一部,則是普遍反應多餘和無聊的一部,但是我卻覺得第一部很重要。確實看起來,一個寫思想和成長的特定章節,缺少故事的滋潤很容易顯得生硬,再加上從第二部開始的漂流本篇寫得那麼精彩,於是第一部的存在就顯得十分尷尬。
但我倒是認為;因為它在此先完整地交代了少年 Pi 的個性,在日後海上漂流時,就可以從這裡觀察到少年 Pi 性情的轉變,而且那些看似長篇大論的宗教、生物和文學理論,事實上也是建構少年 Pi 個人受其影響的哲學思考的很重要一環。
其實這個部分的內容相當豐富,如果不是因為這樣,我想我是沒辦法就這樣一路讀到精彩的第二部,而且我覺得能夠把自身成長背景與思想體系寫得那麼清楚細膩但又生動有趣,是非常困難的,從這個地方來看,作者楊‧馬泰爾已經很成功地作到許多大師級作家做不到的事了。


再來談談漂流的部分。
作者楊‧馬泰爾很了不起的是,他可以把「求生」這件事描述的栩栩如生高潮迭起,讀著讀著會不自覺為少年 Pi 的厄運而屏氣凝神,也會為他突如其來的好運而感到歡喜。
當然,若只是在海上漂流求生存,是稱不上「奇幻」的,原書名沒有「奇幻」的字眼,是中文書名加上的,為的就是想提醒讀者,這不完全只是漂流求生的故事,少年 Pi 除了要為飲食等傷腦筋之外,他還得小心一頭與他共乘漂流的乘客--一隻老虎。
與老虎共存,如何保住自己性命也是少年 Pi 要面對的課題,猛虎在旁,臥榻之側不得安眠。人一旦活在這艱辛的環境裡,不是徹底完全地以一個人的姿態被海洋吞噬,就是讓自己比虎還兇猛,壓制住猛獸的兇性、對抗這喜怒無常的自然環境。
少年 Pi 就這樣將自己化身為大自然中的一份子,成為比虎更強悍的生物來求得生存。


當我讀完了整本書,了解了那驚人的結局之後,回頭思考,這段奇幻漂流的部分,其實看懂了某些開始沒注意到的東西,我認為虎的存在與否,隱約暗示著少年 Pi 在獸性與人性間的徘徊,他馴服自己為了適應環境而暴起的兇性,但也為了要生存,必須適度地放縱這兇惡的一面,暫時拋開了人性。
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虎伴漂流,或者說那從來只是一場存在於想像中的奇幻編造?我在讀完以後一直在想;究竟何者為真,是真的不被接受,或是假的被當作是真的?雖然故事有結局,卻沒有正確的指出來。


我唯一能確認的是;這一場漂流既殘忍又荒謬,求生原來是最自然卻也最殘酷的事,無論是人與老虎的奇幻漂流、或是最後揭示的只有人的幾頁真實,兩者間又有誰說得清楚真假?
沒有真假與正確錯誤,我想,端看讀完的人願意相信哪一個版本吧。


事實上我已經知道自己相信的是哪一種說法,可是我也同那執意尋找真相的日本人一樣,喜歡那大半篇幅描寫的奇幻漂流,畢竟動物還是比人可愛多了,不是這樣嗎?





書名:Life of Pi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作者:Yann Martal
   ( 楊‧馬泰爾 )
譯者:趙丕慧
出版:皇冠
   2004年09月09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這個強調個性與獨立作主的年代,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作你自己」。
無論哪個世代,忠於自我都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人活著總是有太多顧慮,太多的阻礙阻止自身自我的自主性,想怎樣卻不能怎樣,這是所有人都會感受到的不痛快制約。


記得聽過這樣一個理論,青少年時期的人,是自我意識形成的時候,在此之前的人在思考本位上往往沒有強烈的自主性,所以會順從長輩教養的觀念,等於是自己不知道想怎麼做,因此就照著大家說的來做。
然而當自我意識形成時,順從自主思考的意念就會抬頭,為了自己的主張,有時會採取強烈的抗拒態度,那也就是所謂的青少年叛逆。
我覺得當人一但有了自我的主張以後,就是一輩子的叛逆了,因為世俗本來就是個約定俗成的最大公約數,再怎麼樣自己都肯定會和其中的某幾項事物格格不入,只是在叛逆這個觀念底下,你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來反抗而已。而青少年時期由於是自由意識的初萌,所以相較於成人的社會性來說,就顯得激烈強硬,而那恰好是青澀的證明,也就是最奔放瘋狂的青春;青春啊。


「搞怪少年盧基」的故事背景就設定在這個青春啟蒙的年紀,從「作自己」開始思考,給了讀者一個另類的論點。這本書所說的少年盧基,在故事一開始就突然地丟掉了習慣的打扮,而以一個怪異的衣著裝扮出現在所有人的面前,這個和和過去不一樣的形象和過去不一樣嚇壞了老師、同學,還有這本書的主角、盧基的異性好友亞莉安。


為什麼盧基要這麼做?真誠,這是少年盧基給予所有對他改變而感到疑惑的人唯一的答案。他要做真正的自己,一個不是人云亦云、喜好受到影響的自己,他要改變,完全地發自內心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想做的事。


作者克莉絲汀很巧妙地用第一人稱自述的方式,以盧基好友亞莉安的眼睛看待盧基的改變,在那些對談與自我的剖析中,敏銳地呈現出少年少女心中那一點不安而造成的敏感世界;在意他人的想法、別人眼中的自己,在那些揣測與想像中,試著理解越來越廣大的世俗。
每個人多少都會關心別人怎麼想自己,所以總會試圖去試探與詢問,用各種的方式,於是在不知不覺間,配合著大眾的呼吸與想法,然而卻又忍不住地想展現獨一無二的自己,以破壞的模樣展現,而那就是所謂的青澀青春、就是叛逆。


盧基是叛逆嗎?還是那因青春作祟而行之的為了叛逆而叛逆?
事實上任何真與假的辯論都是世俗的定義下的詭辯、也是大眾想法中獨一無二的那個壓抑的自我。所以盧基的叛逆、亦或是搞怪才會那麼地受到同學們的歡迎,因為他的這些行為,或多或少地紓解了那尷尬青少年時代的沉悶。


但是,難道這樣就是「作自己」?
「當人格自內而外表現出來時,它一定會反過去對其成長產生影響,而一個人外貌的改變也會持續地影響其內心世界」
這是盧基最開始得出的結論,盧基外貌裝扮的改變,事實上是在試著尋找一條真誠的出路,改變了以後,應該會有所不同,有勇氣去嘗試新的改變來了解自己,多少人能有這樣的勇氣?


但是,盧基卻又很沮喪地發現,當你開始搞怪 ( 叛逆 ) 了那麼一次之後,所有的人都會把你看成是「會搞怪的少年盧基」,接下來的你只能搞怪 ( 叛逆 ),不能夠偏離這條道路,結果事實上是一樣的,你跳脫了這個世俗,卻落進了另一個眼光印象之中。
真正的自己,或許換了個模樣,會有勇氣去表達出來,但那可能無法完全,只能是一部份,充其量只是換上了另一張面具來戴而已,有些真誠或許能夠透過新的面具表現出來,有些則不。
改變自己的模樣很簡單,但若那並非你本來的模樣,那終究不是你、不是真誠,所以你無法持久。當你換上了這個面具就得扮演好這個面具的角色,直到你又換了另一個為止,那畢竟都不是真正的自己。


盧基認為;外貌的改變可以持續地影響內心世界,事實上很遺憾的;什麼都能變,只有自己變不了,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本質這東西,永遠是不變的。我們以為已經改變的,並不是內心與自己,而往往只是那片臉上的面具。




書名:Luki-live
   ( 搞怪少年盧基 )
作者:Christine Nostlinger
   ( 克莉絲汀‧內斯特林格 )
譯者:唐陳
出版:新苗
   2004年10月05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凱特琳‧彭歌這本「鱷魚的黃眼睛」書名,讓我想到了同樣是出法國的作家妙莉葉.芭貝里的那本「刺蝟的優雅」,這難道是巧合嗎?還是說那正是當代法國作家的特色。
我看到這類書名都會忍不住心癢,是說這種特色確實很能打動我,凱特琳‧彭歌除了這本「鱷魚的黃眼睛」的書名完全命中我的喜好之外,還有「鱷魚的黃眼睛」續作「烏龜的華爾滋」和「中央公園星期一的松鼠好悲傷」。
這三本書剛好是一系列的作品,是本來書名就這麼取還是翻譯得好呢?總之對我來說;根本是光書名就贏一半、注定我一定得把這一系列三本啃完才能一解心頭之癢了。


目前這個系列我只讀完前兩本,這是因為「中央公園星期一的松鼠好悲傷」在台灣還沒有中譯本,等中譯本出版以後我一定會將它補完。不過我覺得目前來說,還是首部曲「鱷魚的黃眼睛」寫得最棒,二部曲「烏龜的華爾滋」有點欲振乏力,所以我只想寫「鱷魚的黃眼睛」心得。
至於「烏龜的華爾滋」心得要不要寫,等我讀完「中央公園星期一的松鼠好悲傷」以後再說吧。





書名:Les Yeux Jaunes Des Crocodiles
   ( 鱷魚的黃眼睛 )
作者:Katherine Pancol
   ( 凱特琳.彭歌 )
譯者:黃葒
   曹丹紅
出版:商周出版
   2009年11月06日



主角約瑟芬長久以來活在被母親漠視和姐姐頤指氣使的陰影之下,約瑟芬的姐姐艾麗絲美麗狡猾,一流的口才與交際手腕讓她在人群中永遠是最閃亮的發光體,擁有令人稱羨的婚姻與財富,享受著眾人嫉妒羨幕和敬佩的眼光以及上流社會的生活。
幸福就該是如此,這是在約瑟芬母親教導、姐姐身體力行的結果實踐之下所定義的想法。


但是約瑟芬卻恰恰離這個幸福有很大的距離,她相貌平凡、口齒笨拙又不懂得打扮,擅長的是看似派不上用場的中世紀歷史研究,這種背離母姐幸福觀念的性格與人生,讓她內向又自卑,連大女兒奧恬絲都認為這個母親很失敗。
而在這個故事一開始,約瑟芬的失業丈夫安東尼就離家和情人雙宿雙飛了,丈夫跑了又身無分文,還得養育兩個女兒,但是沒有人能伸出援手,甚至奧恬絲還認為媽媽太沒用,連爸爸的心都抓不住。
人走到這個地步,可以說雖然未至窮途末路的死路,但卻搖搖欲墜地佇立在一個不知該轉往何處的十字路口吧,約瑟芬就到了這個當口,能怎麼辦都毫無頭緒也很茫然,不過,她那對外放話正在寫一本關於十二世紀題材的小說的好面子姐姐給了她一個方向,幫姐姐寫一本以中古世紀為背景的小說,當然是以姐姐艾麗絲的名義來發表,為生活而苦的約瑟芬只好答應…


事實上,這個故事很普通,我認為甚至還挺有點偶像劇和言情小說的味道,那種女主角很平凡又被迫作什麼事情的設定,是很標準的偶像劇和言情小說模式,唯一不一樣的是;應該女主角年紀還要小得多,而且還得要有類似白馬王子的存在,不過這些都沒有,我覺得這就是「鱷魚的黃眼睛」很不一樣的地方,在這種看起來再偏一點點就會變得庸俗的設定中,看得出把握著不讓它呈現這樣的走向的努力。
這並不是說言情小說和偶像劇不好,只是領域不同,所面對的讀者想法和需求也自然不同,最好還是不要讓它跨領域出現比較好,就像三角戀愛裡的角色並不是換成狼人和吸血鬼就變得更加浪漫和美麗了一樣。


比起平淡得無法給與驚喜的故事,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在於作者以她冷靜透徹的文字寫出了透過雙眼而表現出的睿智觀察,必須慢慢咀嚼細細品味才能嚐到的味道,這種味道需要細膩而厚重的、必須經由時間和自我體會累積出的智慧來醞釀才可以做到沉香濃郁,越讀越有滋味。
作者以這種具體而微的精神來寫這部小說,就如同用講的聽起來沒什麼了不起的故事一樣,故事裡的人物也具備了這種由微小而見巨大的精神,每一個角色都很普通,雖然各色各樣也性格鮮明,但都沒有強烈的存在感,因為他們的善良或是邪惡都不是那麼地大,就像我們自己一樣,並不完全邪惡也並不完全善良。他們的人生都是依據性格與想法而決定好的,而絕對沒有一絲戲劇性的宿命效果。
我既不喜歡這個故事,也不喜歡裡面任何一個角色,即使站在主角約瑟芬的正面立場來看,或許會不喜歡艾麗絲和奧恬絲吧。但說真的;就算討厭她們,對於約瑟芬也很難產生同情好感。正因為如此,厭惡的感覺反倒不是那麼強烈,這個毫無特色的特色,恰恰是「鱷魚的黃眼睛」的精髓,作者讓所有的人都有著明顯的喜怒哀樂和美麗醜陋,然而都不突出也很難讓人產生強烈的好惡。
因為人就是這樣,世界就是這樣,組成世界的成分大部分是約定成俗的沉悶,而人大多都是庸庸碌碌地頑固守著自己的性格。


但是我就是活在這個世界的人,而且就這樣一直活到了現在。如果說我不曾羨慕過像艾麗絲這樣擁有美貌和口才的人,那絕對是自欺欺人的酸葡萄心理說法,我也總是會覺得自己並不特別、沒有任何可取之處。我也曾想要像約瑟芬一樣坐在陽台上對著天上的星星說心事和為自己許願。誠然人生也許是這麼無可奈何得不知如何是好,但還是得在裡面尋找一個活下去的快樂理由,這種生命刻印下來的痕跡,在每個人身上都有,而「鱷魚的黃眼睛」就這樣藉由書中任何一個人物的活動,將那痕跡給拓印了下來。


作家張惠青在這本「鱷魚的黃眼睛」的後記裡這樣寫道:
「活得好看不如活得真實」
我覺得這是給「鱷魚的黃眼睛」所下的最好註解。


人總是會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模樣,於是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因為我們都希望給人好感、受到肯定,更希望自己能夠盡可能地揣測設想到別人的心情,為自己增添溫柔的形象。我覺得這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是到最後反而搞不清楚了,那個是「本來的我」、還是我自己「想像出來的我」。
然後突然明白了,要徹底地了解自己和毫無顧慮地做自己,反而是最困難的。


約瑟芬卻做到了,雖然她渴望母姊的愛與了解,也羨慕她們光鮮亮麗的成就,可是她卻不曾為了如此而違心地去配合,所以她也就成了世俗中的所謂失敗者,讓人看了覺得很無力,她懦弱、自卑畏縮且又自怨自艾。即使如此她仍在這種不被肯定又否定自己的環境下走了過來,她的人生還是一樣沒有值得書寫的驕傲,也弱氣得讓人想扯住她耳朵在她耳邊大聲痛罵。
然而,她很真實,也很努力,儘管不曾獲得關愛肯定,姿態笨拙難看又平凡,卻認認真真地不曾騙過自己。
那個「真」是最實在也最真誠的,更是約瑟芬可愛的地方。


我在想;沒有驚喜的人生,如果能夠得到這樣一份可愛做為註解,即使活得不好看也沒有關係,至少每一分每一秒的自己,都是全然的真實。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野是我第一個認識的日本作家,也是第一個讓我開始意識到這世上有作家風格這東西時所認識的第一位作家。我讀了東野好幾本書,像白夜行更是我非常喜歡且忘不了的一本小說,但我始終不覺得自己是東野迷,甚至認為所謂的「東野大神」實在是太言過其實的讚譽。因為我覺得東野的書品質落差太大,應該要像櫻庭一樹和荻原浩那樣,怎麼寫我都喜歡,那樣才是真正的迷吧。

但是最能帶給我一次次驚喜的作家,目前卻還是只有東野圭吾,每當我對東野的作品感到疲乏,而認為已經到了極限之時,總會在下一本看到新的驚喜,就像是當初看到的「嫌疑犯X的獻身」一樣。再沒有像東野圭吾這樣的作家,創作量大然而作品質亮如此參差不齊,但是卻又勇於一再嘗試創作別的題材,從不給自己設限。


事實上,人人都知道東野的題材廣泛,不拘一格,閱讀東野,存乎一心罷了。但始終他都還是被定位為推理小說家,這種分類法失之公允,前期的東野確實是一個本格推理作家,但現在的他創作範圍早已不是只以推理為主了,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東野是個無法給與情境形容和傳神想像的作家,他的文字始終帶有日式推理小說獨有的冷硬簡潔,有種旁觀者的漠然無情。
因為驚喜無法複製,儘管東野的題材多變,但文字呈現的蒼白意境常常使得在閱讀多本之後,發現故事只剩下厚實的劇情可言,除此之外很難再找到喜愛的感覺,失之於厭膩。
這種感覺,常會在讀了七八本東野的書以後發作,若是剛好連著幾本都是屬於品質較普通較差的類型,很容易會有已經差不多的錯覺。


然而,讀完「毒笑小說」、「怪笑小說」、「黑笑小說」這三本書以後,我又一次地領略到了一番新的驚喜。


想把一件有趣的事描述得很生動,大抵不脫兩種方式:
一種是極富喜感的表達;用肢體、語言或是文字來讓人看了就覺得好笑。
另一種就是東野這種,明明該很有趣的事情,卻總能以平板直白的文字從頭到尾一予貫之,是一種若無其事的冷硬幽默。


一向不被我接受的東野的文筆,意外地讓我發現了他根本就是個冷面笑匠的基本典型,也就是後者。不論多嚴重得天塌下來的大事,他的文字仍然毫不動搖也沒有任何誇張的描述,但是,這就是趣味的來源。
說到有趣,不能不提到東野另一個系列;天下一大五郎的「名偵探的守則」,這也是東野筆下少見的幽默作品之一,不過它本質上還是屬於推理小說領域,是大玩顛覆的反本格,但這三本笑小說則是完全沒有受限題材,感覺上就像一個作家捕捉在寫作之餘的日常生活中閃現的靈感寫成的小說,也因此風格自由且妙趣橫生。


一直被視為推理作家的東野,事實上我反而覺得他的大部分推理是寫得很無聊的,尤其是前期,只是反覆推敲動機和謎題的推理,實在是太正經太嚴肅也太沉悶了,但這可能也是我本來就對推理小說感到很感冒所致,不過我真的是這麼認為的;東野不以推理為主而寫的小說,反而凸顯了他旺盛的創意,在這三本笑小說系列中更能夠證明這樣的情況。


這三本笑小說都是短篇合集,也都各具特色,舉例來說:
「黑笑小說」中的前四篇事實上是一個系列,東野藉由週刊的文學新人賞及得不到獎的老作家怨念等等荒誕的故事,狠狠地開了文學界一個大玩笑,像是否定得獎者其後的發展、一旦得獎就得意忘形的新人、配合性高卻失去作家感性的老作家,在文學這個領域各懷心思地前進卻始終沒有找到存活的重點。我總覺得這四篇短篇,或許很大程度地反應出了東野身處文學世界的心生與感慨哪。
「灰姑娘白夜行」,我覺得這要看過白夜行以後,才很能體會這被改寫的仙杜瑞拉並不僅止是心機變深沉而已,像她那面對所有事情都依然沉穩的不為所動,其實根本就是雪穗的翻版,更別提她設計接近王子的手段,活脫脫是雪穗的一貫手法,與其說是假設如果仙杜瑞拉具有雪穗的性格心性,我反倒認為根本是東野設想若身處同樣境地,雪穗會如何反應?
「積鬱電車」的創作理念,東野曾提過是在坐電車回家想到的,我覺得那就是一個作家特有的敏感知覺,一般人每天都看到的東西,在他們眼裡卻有著不同的風景。我很佩服的是;一個人一個人去逐步設想他們的心境,那是要具備多少的想像力與細膩的觀察呢?
「一徹老爹」的結局有點令人錯愕,不過那種眼裡只看得到棒球,而且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像情境而一意孤行的人,真不知道該說是要佩服他的堅持與固執,還是該嘲笑他的可笑?
「超貍貓理論」是東野反駁超自然理論的一篇著力甚深的小說。一個自認為看到狸貓的男人,將所有不可解的現象歸咎在超能力狸貓身上,因而發表了書和演說,也上了電視和超自然理論支持者辯論。事實上不論是貍貓還是外星人,兩派都是把自己模糊的認定訴諸不可知的理論上而已。
我很贊同東野在這篇小說裡的理論,我並不是反對超自然,而是反對超自然論者將任何事情都扯到外星人身上,但卻永遠拿不出證據,而只會理直氣壯地反駁質疑他們的人是科學僵化思想和缺乏想像力的走狗。
「屍台社區」讀完以後,我不能不為那被四處丟包的屍體感到悲哀。人啊,很奇怪地總是會不自覺地忘記了生命的價值而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同時我也明白了;許多留傳至今的傳統活動,往往是某場莫名其妙大戰的延續。
「綁架天國」適度地諷刺了汲汲金錢於一生的老人們年老空虛的無聊,說真的;我覺得這群老頭好像「富豪刑事」那個說著「為了正義請用光我的錢」的大富翁,感覺上很有筒井道隆的味道。而很令人感嘆的是「綁架天國」接露了現在這個處在高度競爭升學環境下,孩子死氣沉沉只知念書的僵硬思考。
「光榮的證詞」則是深刻地描寫出平凡人渴望受到注目及維持自身存在感的高度虛榮。看完以後會覺得人真的很無聊也很可悲,永遠都不忘自己做過的得意事蹟,不論是不是有人放在心上,但也會覺得悲哀,為什麼人這麼孤獨,於是在受到注目後,為了維繫被人注意的情況,豁盡全力地付出。
「天使」則是最讓我感到驚訝,我沒想到能在這裡看見了格納.韋伯的風格,真難以置信,茫茫日本文學書海中,能寫出這樣帶有諷刺意味的超現實科幻的人,是我認識的第一位日本作家,卻也是當初我認為最不可能的人。


這些都是粗舉幾例的感想,事實上還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故事,不過一時之間,實在無法一一列舉出來。


其實雖說是笑小說,以惡搞嘲諷為主,但實際上這裡面還是有些色調比較低暗、還有幾篇較為悲傷的故事。
像是:「奇蹟美照」這個故事,東野一開始用很輕鬆的文字敘述了一張因各種巧合而使醜女看起來像是美女的相片,然而隨著故事推演,原來是被照相者死去母親的依戀所造成的靈異照片,讓人很能感到到即使九泉之外也不變的母愛。
而最黑色也最令人感到鬱悶的就是「動物家庭」,一個活在所有黑色情緒及過分忽視兩者擠壓下的弱勢人物,如果沒有好好處理自己心中的情緒,總有一天會變成連自己都不認識的生物吧。我覺得這篇小說相當尖刻地描寫出;那種在社會及家庭中無法定義出自己也沒辦法與環境相容的人歪曲苦悶的心境。


我想所謂的笑,當然大多是開心的那種笑,不過;苦笑和悶笑也是種笑吧,或者說,梗在喉嚨想笑卻笑不出來,也是種笑啊。
誠然我們寧願將笑定義成開心喜悅,但是也別忘了還有別的笑的情緒哪。
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東野還是寫了幾篇稱不上讓人開心的作品收錄在裡面呢?


 



書名:怪笑小說 ( かいしょうしょうせつ )
   毒笑小說 ( どくしょうしょうせつ )
   黑笑小說 ( こくしょうしょうせつ )
作者:東野圭吾
譯者:林佩瑾 ( 怪笑小說 )
   林佩瑾 ( 毒笑小說 )
   阿夜 ( 黑笑小說 )
出版:獨步文化
   2010年07月16日 ( 怪笑小說 )
   2010年12月23日 ( 毒笑小說 )
   2011年02月12日 ( 黑笑小說 )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在前些日子裡,有段時間我很喜歡閱讀關於「失蹤」這個題材的書。

我到現在都記得第一次閱讀的那本有關「失蹤」的書,中文書名也叫「失蹤」,是瑞典的作家 Karin Alvtegen ( 卡琳‧亞弗提根 ) 寫的小說,原文書名是「SAKNAD」。書中的女主角放棄了原本的人生,不和任何人來往,雖然活著,但在沒有人知道她去向與消息時,形同失蹤。
這本「失蹤」在瑞典熱賣,事實上我覺得它並不是像銷售數字一樣那麼棒的作品,不過我很喜歡書中主角剖析自己寧願消失的心路歷程,為什麼選擇當一個「消失的人」?我覺得那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探討。


而在那之後,就斷斷續續地讀了幾本有關「失蹤」的書,事實上「失蹤」是一個很廣大的素材,它存在於犯罪、社會和推理等等的類型裡,它是一個主題,但並非一個類別,視情況也是有差別的。
像 Karin Alvtegen 的「SAKNAD」的情況是自願的,在這種情況下,我想那或許用「放逐」是比較適合的形容詞,窺探甘願放逐的原因,是放逐型失蹤的特點。
另一種廣義的情況是非自願的失蹤,沒有來由地就像煙一樣不見了,怎麼找都找不到,就好像這本「少女失蹤日記」,因這種消失而在失蹤者周圍激起的反應,是這類被迫消失型失蹤的觀察重點。


我非常喜歡這種心情方面的刻畫,這就是那段時間我特別注意這個題材的原因,不論從哪一方面切入,「失蹤」都是極為巨大的沉痛,想想;一個人無聲無息地,突然就這麼在世界上消失了,人的社會是一個相連接的世界,靠著這樣的連接,人建立起情感的羈絆,而從那形成了個人的自我。
任何一個人的消失都會剪斷那相連接的,我相信無論是自願還是非自願,「失蹤」這件事情都是一個殘忍的斷絕,是帶走了或抹消了某種存在,像是將連在一起的車廂中間硬是截掉了一節車廂,再也不能恢復原狀。


我想;比活著更令人無法承受的是死去,而比死去還讓人感到痛苦的是失蹤。
這就是所謂的「生離死別」,但就痛苦而言,「生離」猶勝「死別」; 永遠回不來的是死亡,機能停止、沒有了呼息,死亡眼睜睜地在眼前不經意冷酷的造訪,掀起無可比擬的哀戚,然則死亡無論如何都是一個清楚的訊息,就是因為如此,我們可以放縱自己的悲傷,永無休止地進行憑弔的儀式,失蹤,卻無從憑弔。


死是回不來,而失蹤是不知道是否會不會回來,時間緩慢流逝,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拉起耳朵,想要捕捉到那是否帶來熟悉的氣息,卻總是失望,尋找與等待都似乎成為了徒勞無功的作為,你不知道該要去期待、還是要放棄。


「少女失蹤日記」裡的妹妹莎菈,在姐姐琳妮人間蒸發之後,一步步地去追尋姐姐的足跡,推測著各種可能,但當任何可能都碰上了壁,所有的跡象都宣告走不通時,那種不知道該怎麼繼續下去的絕望,正是失蹤會帶給人的發狂感覺。


莎拉與琳妮並非一對感情很好的姐妹,各方面都優秀的琳妮讓莎拉總感到自卑。因此,雖然不曾明言,但莎拉自認為對於姐姐,她是在暗地裡抱持著憎恨的心理。
直到姐姐消失了以後,莎拉才發現自己是如此地思念著這個姐姐。原來所謂的憎恨,是彼此不了解之下的自認為罷了,事實上她從沒有真正地討厭過姐姐,直到這一刻我想她也是很難相信但又不得不接受;本來認為那個彼此之間很少相處和因嫉妒造成的怨恨而感情淡薄的姐姐,實際上自己竟然是這麼地愛著她。
 
許多感情,總是在平淡的歲月中磨得簡單,變得單薄、沒有味道而仿佛時食之無味,如同瀰漫於空氣中的氣味一般,即使都聞得到卻絲毫不在意也並不重視。
我們給了這好像習慣一樣自然的感情一個名詞叫做雋永,如同歌頌一般地說平凡才是真。但是,在那雋永的真裡,是否曾即時地將它表達出來?人啊是多麼地遲鈍、多麼地不了解自己,有些事情,光用體會是無法傳達的。


痛是受過傷後才會明白的感受。
愛是失去過後才會知道的情緒。
  
然而傷口可以結痂,痛是能淡忘的。
但失去的愛是永遠回不來的,只能寫下一封刻滿思念的信,卻找不到住址可以寄過去,滿紙情感,無從傳達。




書名:Missing You,Love Sara
   ( 少女失蹤日記 )
作者:Jackie French ( 傑奇‧法蘭奇 )
譯者:陳詩紘
出版:新苗
   2004年04月05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井一二三說;向田邦子是日本的張愛玲。
我沒讀過張愛玲的書,但我知道張愛玲,新井一二三這樣形容向田邦子,可想而知向田邦子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是如何地受到推崇。


不過最先開始的時候,我卻對向田邦子沒有甚麼好感,因為我第一次接觸她的作品,是一本短篇小說集「隔壁女子」,連五十頁都沒翻完,我就愛睏得拿額頭往桌面猛磕,於是那本書我沒看完就還給了圖書館,而在心中留下了對向田邦子不甚好的印象。
是在讀了那本書的好幾個月後,又讀了向田邦子的散文集「父親的道歉信」以後才完全對向田邦子改觀,而且是大大的改觀,從有點壞的印象轉變成為很好的印象。


我覺得不管是不是本來就認識、或是說從沒有聽過;向田邦子這個人的讀者,只要想讀她的書,一定就得從這本「父親的道歉信」開始讀起,這裡面的文章是向田得到癌症以後,接受治療時所寫下來的,向田對家人隱瞞了自己罹癌的事實,獨自一個人面對病魔並與之對抗,而那些文章,就是在這時接受雜誌邀稿所寫下來的,在出院以後被集結成書,是向田第一本散文集,也是她從劇作家轉換成為文學作家的開始。


向田邦子說過;這本書其實是她罹患癌症時,未告訴母親的道歉信。
我覺得也正是因為如此,「父親的道歉信」才會是向田作品中最特別的一本,在生死很難預料、堅強對抗病痛的當下,向田是用什麼樣的心情寫這些文章的呢?對於生死我想沒有人真的看得很開,但卻又只能告訴自己豁達,而就在這種掙扎的心情中,向田一件件地回憶起自己的成長,從個性大男人的父親開始談起,談父親的暴躁火爆、嚴肅與不苟言笑,接著又談起溫柔剛毅的母親,是怎麼樣地沒有聲音但卻多麼值得依賴…等等諸如此類的這些事情,經由向田的文字看到的不單單只是回憶那麼簡單而已,那是種發自內心誠摯的懷念,因為未來還能有多少日子是無法預料的,所以異常珍惜活過的痕跡與感受到的情感,秉著這種情感寫出的文章,就這麼深刻真切地直達心中。
雖然在「父親的道歉信」之後,向田又出版了好幾本散文集,但怎麼也比不上「父親的道歉信」來得令人難忘且感動,我想;那是因為缺少了那份與死亡對決、和病魔共舞以及對生命與親友的留戀心情所致吧。


向田邦子之所以能夠把那些回憶及感情藉由文字傳達出來讓讀者可以充分地感受得到,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她對文字的運用,向田的文章有很濃厚的影像感,不論是對話還是場景的敘述,都很容易讓讀的人在腦海中勾勒出景象來想像,而再透過那想像來感受向田的心情想法,所以她的文章始終給人活潑生動的感覺,任何事她都可以寫得令人讀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就融入了向田的文字世界。


我覺得向田邦子更了不起的一點是;在敘述某件事時總可以在其中穿插其他相關的事件,而在這相關的其他裡面和以後,還能夠再延伸出更多的其他,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文章結束後,明明只是一件事,但就在這一件事裡,向田卻已經說了許多事。如果不是對文字的運用如此純熟,只怕寫來會變成又臭又長而且文不對題的沉悶文章,但文筆好的人卻能在那長篇大論中頻頻製造驚喜亮點和真心感動。
吾友 SPY 說過;碼文 ( 文筆 ) 好的人,看他碼 ( 寫或是打字 ) 的文章不管再多字也不會覺得累。我想這種形容就是在講像向田邦子這樣的作家。


當然,向田邦子的作品並非本本完美,就像我當初讀「隔壁女子」時讀不下去,到現在這本書我還是讀不下去,不只這本,向田的小說我都翻不太動。
不知道為什麼,從散文轉成小說的向田邦子,就失去了散文時的生動影像感,總覺得向田的小說不是難看,而是很一般,如同其他日本小說的一般,日本文學小說常讓我感覺情節太過平淡壓抑,然而在敘述上又老是不知道有啥目的的瑣碎繁雜,日本電影也是這樣,戲劇也偶爾這樣,有那種讓你很想狠狠一把撕開大喊「拜託,說重點」的不爽。
我知道日本文藝的重點就藏在那平淡和繁瑣裡,就像「刺蝟的優雅」裡荷妮從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中看到的山茶花那樣,那透過花朵的寂靜姿態的如同禪般的一點頓悟,是惜花者所能體會的感動。可是天知道,駑鈍如我經常得很辛苦才能感受那頓悟之美,更甚者;連很辛苦都還是感受不到。


但我想,身為向田的書迷 ( 我應該算吧 ),她的小說還是要看的,這也算是種必須跨越的挑戰吧。


認真說起來;向田邦子留下的文字作品不多,因為她之前一直是在從事廣播與電視劇的劇本工作,成為作家已經是在中年之後的事了,而她的人生並不長,所以有限的生命能完成的文字也就不多了。
事實上在得知向田在三十年前因空難而結束生命時,我是真的感到震驚也難過,震驚的是向田遇難的地點在台灣,突然有種很不可思議的什麼連結在一起的感覺。而關於難過,我想不如說是惋惜;因惋惜而感到的難過,剛得到直木賞的這麼好的作家,正把她的才華貢獻給世界的人,就這麼猝然地畫下了句點。
如果向田邦子沒有就這樣過世,她一定會寫出更多了不起的作品吧,從她留下的文字看得到那種還有很多很多事情沒有說完的留待後續,我知道也感覺得到,她還可以有許多的未來性,但是沒有了,沒有未來了,向田邦子就這麼永遠停離在才華最洋溢、光輝最強烈的一九八一年,帶著那太多令人痛哭不捨的可惜,離開了這個世界。


有時我真的很難相信,因癌症併發導致右手麻木而卻仍堅持用左手繼續寫下去,意志如同惡鬼一般強悍,對於人生永遠樂觀,溫柔照顧家人而又堅定對抗病魔的向田邦子會以這樣的方式離開人世,那種戲劇性真的太離奇,但它卻又是真真實實地存在著。
只能說;人生的下一秒,確實是難以預知的。


當知道向田邦子其人其事之後,閱讀她的作品總有種說不出的滋味,像是透過那文字來認識一個你期待喜歡的人,但又很難過再怎麼認識,也就僅止於這些留下來的吉光片羽。
每一次的閱讀,就像是相識即是告別,先是一次次的相識、又是一次次的告別,還有怎麼都捨不去的;一次次的哀悼。


 


關於向田邦子的作品及其生平,可以到中文官方BLOG了解:
http://blog.roodo.com/mukoda


個人建議,想讀向田邦子,請一定得從「父親的道歉信」先讀起。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看奧田英朗的書,是那本「那一夜,我們黑吃黑」,那時候的想法是覺得這本書很有趣,但談不上很喜歡。
第二次是短篇小說集「家日和」,這也是一本讓我覺得很有趣的書,而且我很喜歡這本書裡敘述家庭與工作時的平實幽默。


從那之後,就對奧田英朗有了不錯的印象。


但是,若要說喜歡這個作家,倒也還不至於。雖說我挺喜歡「家日和」,可那是很單一的喜歡,我覺得所謂的喜歡,應該是如果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這個作家的書,會有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取下來借回家看的衝動,那才叫做喜歡吧。


而奧田英朗沒有給我這種衝動。


事實上,過去奧田英朗給我的感覺,像是比較幽默風趣一點的重松清,但是他不像重松清的書總是在緬懷、後悔、反省的情緒裡作原地打轉,而是習慣由一些無厘頭的對話組成故事,並且故事通常也會出現滿令人匪夷所思的荒謬情節,這是奧田英朗的特色,也是因為這樣,重松清的作品有著濃重的擺脫不了的沉重煩悶,但奧田英朗的作品則是清爽輕鬆。
這樣看來兩人到底哪裏像呢?嗯…風格上不太像的,不過兩人的作品常常描寫的都是小人物,很喜歡從微小的事物著手來慢慢透析故事和人物,從而表現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只是風格大相逕庭,但這樣的說明似乎有點廢話之嫌,因為本來所謂文學就常常是針對某個事物的特質用自己的方式去闡述的吧…可是,我真的常常在讀重松清的時候就會想到奧田英朗、讀奧田英朗時就會想起重松清,總覺得他們本質上真的很相像,雖然各異其趣、但卻總與我相同的感受。


不過這部「サウス・バウンド」給了我不同的感覺,讀這部作品時沒再想起過重松清,我想是因為這第三次閱讀的奧田英朗真的完全地讓我進入了書中的世界,也讓我第一次徹底地感受到了這個直木賞作家的實力。


當然,或許也有可能是因為;最近的我真的對重松清的書感到了一種習以為常的厭煩,因為看了他太多本風格相同的書了吧,那種厚重的沉悶初看時有種找到共鳴的認同感,可是久了以後,就會很受不了。
就像我最近也開始讀不下市川拓司的書了,因為實在是…覺得很悶,為什麼市川總是很喜歡用特別的病症作為故事的主軸呢?難到拿掉這個部份的話,他就無法寫出溫暖的人性和濃烈的感情嗎?


好吧,扯遠了。
「サウス・バウンド」這部作品的名字是把英文「South Bound」的發音寫成片假名的書面格式,「South Bound」的意思直譯過來應該是「開拓南方」,總之是一種向南而行尋找新天地的感覺吧,台灣和日本一樣都把這部作品分上下兩集發行,以像是系列作的方式下了個標題是「一郎 X 二郎」,上集是「痛快!東京大夜逃」,下集是「痛快!南方大作戰」,但實際上較為人所知的是「南方大作戰」這個書名,事實上,若照原文意思,也是「南方大作戰」比較合乎原意。


所以在這篇心得裡,我就把這部作品稱作「南方大作戰」。


在讀「南方大作戰」上集時,我並不覺得這本書有什麼值得人喜歡的地方,只是就著一股和過去一樣對待日本文學的態度;雖然沒有很中意,但至少還不至於難看得看不下去。
老實說;我是有點失望的,畢竟「南方大作戰」還算頗有名氣的作品,我也有著那麼一點,或許可以在這裡面找到過去沒發覺到的奧田英朗的魅力的期待心理,可是初讀時和過去一樣的那種感覺有點讓我失望。我當時在想的是;看完這本以後,會不會奧田英朗在我心中的印象會逐漸地像重松清、市川拓司一樣的惡化呢?


對話和吵鬧的風格依舊,雖然當中不乏趣味橫生的幽默,但是我讀起來還是感到了某種無力的陳悶。
奧田英朗的書,最大的特色就是對話和吵鬧,這是我個人的感覺和意見。我覺得奧田英朗是一個相當喜歡描述混亂場面的人,例如像是一群人出去玩時面對要一起去哪家餐廳吃飯時的眾說紛紜、或是一家人在晚上圍桌吃飯時針對今天所發生的事情的意見表達,奧田英朗很習慣在這種雜亂的對話裡以言語來建立起各個人物的形象,我很喜歡的作家荻原浩偶爾也很喜歡用這種手法,像是「母恋旅烏」就用了滿多這種手法,不過我覺得奧田英朗雖然有這個習慣,但卻常常無法控制住場面,有時會覺得有點混亂和抓不到重點,相較之下荻原浩卻可以很準確地從這亂蓬蓬的境況裡掌握到秩序。
我想那也是為什麼雖然我覺得奧田英朗有趣,但卻沒辦法徹底喜歡上的原因吧,因為還不夠生動。


這種混亂與沉悶兼具的感覺,一直到了下集以後,才完全不一樣。


說真的,若說「南方大作戰」的重點和精髓都在那下集,是一點也不為過的說法,雖然一樣是奧田英朗,但或許是因為故事的背景遠離了那塵囂擁擠的東京,轉到了四方面向大海的沖繩,在那鹹濕明朗的海風之下,自由的渴望和生命的熱情都同時點燃的原因吧?


奧田英朗所慣用的混亂描述,到了沖繩以後奇異地和諧了,這究竟是奧田英朗特意的將上集作為伏筆而到下集大翻轉的安排,還是說;沖繩真的具有那麼大的魔力嗎?
這就不得而知了,可是確實,不可能不讀上集就可以讀懂下集,至少「南方大作戰」是如此。上集留下了不少伏筆到下集才有解釋,而上集也成功地將一個個角色的個性形容得很清楚,這兩者加起來就使得這部作品有了上下不可或缺的圓滿,單單只有一個都會留下無法成圓的懸念。


可是,若不是因為下集的精采,就很難讓我理解到上集之所以存在的重要性吧。


是怎麼樣的精彩,那就得先從人物開始講起。


台灣把故事的標題加上了「一郎 X 二郎」,意思是爸爸 ( 上原一郎 ) 和兒子 ( 上原二郎 ) 的故事吧?其實「南方大作戰」的主角一直是兒子二郎,但是這部作品的主軸都是放在爸爸一郎身上,二郎是以一個孩子的視點,好像一個觀察者一樣地來看自己身上與週遭發生的事,而這些事或多或少都跟爸爸一郎有關。


在初讀「南方大作戰」、尤其是上集的時候,對爸爸一郎的印象不太好。
抗拒繳納年金,說自己不當日本國民,「雖然我是日本人,但是不能說日本人就等於日本國民,這沒道理」的這種說法我覺得是種詭辯,像是只想享受卻逃避義務的不負責任說法。
而隨著故事的發展,跟著二郎的眼睛看到的一郎是;從來不曾工作而一直寫著無法出版的小說,好發言論批評政府並且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不會接受別人的意見也漠視他人的想法,簡單的說,他是一個我行我素且不替他人著想的歐吉桑,這是我對一郎的第一印象,我想到的是山本文緒「有家可歸的戀人們」裡那個茄子歐吉桑,就很標準的日本歐吉桑…比較差勁的那種典型。


而兒子二郎則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孩吧,為了同儕關係而煩惱、也因為遭受到霸凌勒索而苦惱,還有關於青春的寂寞、戀愛的嚮往,我總覺得就是因為二郎的關係,我才會在讀這部「南方大作戰」上集時依然感到他很有重松清的味道。


姊姊洋子持續進行著一段無法公開的、和已婚男人的不倫戀情,因此一直希望能夠擺脫父母的束縛,追尋自己人生的徹底自由。


妹妹桃子做著不切實際的公主夢,對自己的家庭背景感到怨嘆,若是可以換個環境,自己絕對能改頭換面,這就是桃子的想法。


媽媽阿櫻是最不可思議的存在,她一手撐起上原家的經濟,而且美麗溫柔又堅強,這樣的女子為什麼會青睞總是惹麻煩且沒有工作的一郎呢?那是讓二郎等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這個家庭的組成看似很詭異,但想想其實卻很正常,事實上人永遠無法徹底理解他人…即使是親人亦然,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不管多親密都一定會保留一些放在心裡不讓人碰觸。
換個角度來說;家庭原本就是大家各自抱持著自己的思緒,聚合在一個屋簷下彼此求協調、而在那日積月累的共同生活過程中增進情感與激勵親密的所在。


因此像上原家的情況,只是很多家庭的縮影,不過這個家的和諧感覺上卻越來越難維持下去了。


如果上原家最後沒有遷到沖繩,我想這個家庭也許真的就像我們常看到的那種情形,在小孩都長大了以後,暗藏在力求平穩表面下的協調會可能因此掀起,最後會怎樣實在會很難說。


但是,因為種種的風波,因緣際會下上原家搬回了祖居之地沖繩,經由八重山轉航然後定居在沖繩列島的西表島上,於是一切都不再一樣了。


最讓人感到訝異的是爸爸一郎。
在東京不工作只會惹事和窮嚷嚷的一郎,到了西表島以後卻發起勁地築房、勞動、耕作。


西表島這個遠離日本本土的列島,有著許多和上原家居住的東京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慣。
例如說在物質方面,西表島上的島民很少會把自己耕種和畜牧的生產當成是自己私有,而是大方地與其他島民共享。在這裡,錢反而派不上用場,因島上的娛樂設施和時尚產業很少而且不發達,加上大家都樂於分享自己的東西,於是並沒有什麼東西需要購買。
把土地和物質以價值來區分高低進行買賣,是一件多麼愚蠢的事?
「你怎能買賣天空,買賣大地呢?」我想到西雅圖酋長那篇文章的題目,原本就有的東西,為什麼要附加上這樣的意義?


在這個島上根本沒有這樣私人財產的劃分,就算沒錢、即使一無所有,在這個島上也可以活得下去,這不只是二郎的感覺,也是讀到這裡時每個人心中都不自覺會的想法。


也許那就是為什麼一郎改頭換面的原因,或者與其說一郎改變了,不如說過去的一郎是勉強自己在東京生活,直到到了西表島,才真正地找回了自己所嚮往的真實方式,不是為了賺錢而工作、為了領薪水而勞動,純粹是因為要獲得一日飽食、要從勞動裡獲得喜悅而勞動。
過去一郎曾說過自己討厭公務員,也討厭僱傭關係領取薪水的制度。對他而言;做一個為國家工作的公務員,只是被國家用看似優渥的待遇所綁住,而作為一個員工,也不過就是被那月新和年薪給束縛了。


這種說法像是狡辯,但想想;為什麼不是?


荻原浩在「來自神的一句話」中這樣形容過;即使不滿,但還是得乖乖地向老闆低頭,因為老闆的薪水是贖回人質的贖金,所謂的人質就是那些硬到不行的現實狀況,像是生活費、房租等等…
一郎就是不想要勉強自己做這些事,所以才擺出這種態度吧。


在上原一家遷到沖繩西表島時,二郎在東京的導師南寄了一封信給二郎,在信中南老師表達了自己的歉意,也肯定了一郎懷疑學校畢業旅行中飽私囊的情況,根據事後發展證明確實如此,她跟二郎這麼說了:
成人世界裡到處充滿了這類欺騙和騙局。大人在想到正義之前,優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基本上,成人世界既膽小又投機。這一點,是老師必須承認的。像上原君的爸爸那樣敢堂堂正正站出來表示異議的人,大概一百萬人裡面只有一個吧。


然後南老師還這麼強調:
我們為人處事也必須講求協調性,但是在錯誤行為的面前,協調性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媽媽櫻曾說過:
爸爸、媽媽沒做錯任何事情。
不偷、不騙、不妒、不欺、不為虎做倀,這幾條,我自認都一直遵守著。如果說我們做過哪件事不合常理,那就是我們沒有迎合世俗而活。


這可以說是一郎一生性情的寫照吧。一郎是一個無法坐視錯誤行為的人,也是一個不能忍受自由被剝奪的人,而且更不能接受用世俗與制度來綁死自己的人。
這樣的一郎,學生時代當過抗爭反動份子,就不是什麼很令人意外的事情了。不過他跟抗爭的同志們後來也是分道揚鑣了,因為他同樣對於反政府組織裡的鬥爭感到厭惡。我想一郎是一個為自己理想而戰鬥的鬥士,而並不是那種為求目標可以協調、妥協,甚至互相打擊的政治人物吧。


但正如南老師說的:「大概一百萬人裡面只有一個吧」,像一郎這樣的人是很少的,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不是將目標崇高化而進行戰鬥,一郎只為自己所認定的正確而戰鬥。


不能說自己沒為一郎的戰鬥和信念所動容,但是就像櫻所說的「如果說我們做過哪件事不合常理,那就是我們沒有迎合世俗而活」,不迎合世俗的本身就是一件不合常理的事,說迎合太難聽了,也許該說是順應吧,身在世俗之中,又怎能不順應世俗而活?一郎的作法不見得是完全正確,因為看看上原家在東京的情況就知道,不管你有再多想法、哪怕即使如此正確,但呈現出來的情況就是「不事生產」。若不是後來上原家到了沖繩這個地方,我又怎麼能理解一郎的想法。


所以一郎最後也沒留在西表島上,因為即使那裏遠離了世俗,但畢竟還是世俗啊,像一郎這樣的人是無法存在於世俗之中的,自由的風不可能受到拘束,也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束縛住風的流動。
駕船遠颺的一郎是否能真的能找到他的應許之地?那個不受世俗約束的自由的地方。
希望他可以吧。




書名:サウス・バウンド
   ( 一郎 X 二郎 上~痛快!東京大夜逃~ )
   ( 一郎 X 二郎 下~痛快!南方大作戰~ )
作者:奥田英朗
譯者:章蓓蕾
出版:麥田
   ~痛快!東京大夜逃~ 2007年03月29日
   ~痛快!南方大作戰~ 2007年03月29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久沒更新網誌了啊,竟然過了大半個月沒更新,這是本月第一篇哪…

 

最近,發生了很多事情,一件接著一件應接不暇,很奇怪地,人一旦在生活上有了些問題,其他大大小小的瑣碎煩事就會在後面接二連三地出現。
我想總是把這樣的狀況用多事之秋來形容確實有它的道理在,是說,現在的確是秋天沒錯,是我最喜歡的秋天…這麼恰好在這個時候,去年也是這時候出事,所以真的…當下,確實是讓人感覺,真的是處在那所謂多事之秋的時候哪。

 

在這段時間內,我還是繼續在寫,但是因為時間太少了,能用PC的時間太少,所以內容也少了。
時間的減少不只是能做的事少了,也代表自己發展的空間縮小了。
簡單地說,原本已經瀕臨乾枯的心靈,似乎因失去了僅剩的甘霖滋潤,似乎更越見貧乏了。

 

現在、いま、我最想作的就是;趕快把這些瑣碎雜煩處理完,才能閱讀很多還沒沒讀完的書,我真是懷念書頁翻動時味道飄散聞起來的感覺。
但是,更想念的就是麻由了,真想可以早點毫無罣礙地看麻由的新作。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很想念麻由啊…好想、好想 ~~

 

 

 

 

書名:EL PINTOR DE SOMBRAS
   ( 亞維儂少女之死 )
作者:Esteban Martin
   ( 艾斯特班.馬丁 )
譯者:林志都
出版:時報出版
   2010年08月05日

 

 

 

這是創作「高第密碼」的兩位作者其中一位的作品。

 

從「巴別塔男孩」和「亞維儂少女之死」或許可以看出兩位作者合作的部份。
關於老人與恩師高第的相遇和相處,我覺得那是安德瑞烏.卡蘭薩寫的,因為他在「巴別塔男孩」中倒述回憶所念及的溫柔,就與之有相合的感覺。
而後續的解謎、殺戮應該是艾斯特班.馬丁所寫,在「亞維儂少女之死」中看得出推理與線索組合的影子。
不過關於幻想和歷史交錯的部份,我就看不太出來了…因為兩位作家都同樣具有這部份的人文實力,而也看不太出差別。

 

有個部份是一樣的,不管是合著、還是分開。兩人的文筆敘述都不是很流暢,有時會有些生硬的陳悶。
我覺得艾斯特班.馬丁和安德瑞烏.卡蘭薩都是以後很值得期待的西班牙作家。可是如果沒辦法改善文筆上的缺點,日後還會有多大發展的餘地…坦白說挺有限。

 

這本書的重點就只有三個:
藝術大師帕布羅.畢卡索
開膛手傑克
名偵探夏洛特.福爾摩斯

 

誠如作者自己在後序中自己言明的,這三個年代很相近的人物有沒有可能結合在一起?
為什麼不可以呢?
這是作者的自問也是挑戰吧。

 

所以他讓已經消失在倫敦霧氣中的開膛手傑克出現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
讓他出現在少年畢卡索的身邊,若有似無地讓少年畢卡索察知到他的存在,卻又隱匿於重重不解的傳聞與疑雲難消的巴塞隆納街頭。
再讓已經成為傳奇人物的名偵探福爾摩斯出馬,獵捕這殺人魔中的傳說傑克。

 

艾斯特班.馬丁費盡了很多心思要把這三人的恩怨與情感糾結在一起,但老實地說;效果有限。要想出將三個傳奇人物連接在一起的構想並不很難想到,但難的是如何連結的天衣無縫?

 

傑克為何再度犯案?為什麼一定要拉畢卡索下水?
作者給予兩者之間的連結,是「藝術」。
這顯然是暗指開膛手傑克這個人,他的犯罪、毫無人性的殘殺源自於某種對自己是藝術家的可怕自慢,不是出自於恨還是利益,是某種自信自己創作的是藝術的扭曲想法,兇刀是畫筆、死者是圖案、街頭是畫布,他留下的是驚世駭俗的藝術,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病態變態的絕對自信。

 

傑克看出了畢卡索的才華,就好像未經雕琢的璞玉、就像是還有待畫上圖案的大片空白畫紙,畢卡索有驚人的才氣,但沒人能預料他的才氣會用何種方式呈現,於是傑克想引導他,使畢卡索的作品能夠永遠地存有傑克的味道。
我想起了「蒼天航路」中諸葛亮在赤壁之戰看到曹操時說的「我想玷污你」,也許就和這本書裡的傑克一樣吧,想要改變一個人、想要一個人永遠無法脫離自己,所以他要徹底地損壞、用力地刻下讓那一個人無法恢復原狀的痕跡。

 

我看不懂畢卡索的畫,所以,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也是作者欣賞畢卡索作品後得到的感想,看到了傑克所說的黑暗與痛苦…等等要留在畢卡索心中的東西。
至少,要我從畫作中看出這些是不可能的。
不過就這本書讀完後,我覺得傑克是有給予畢卡索極深的影響,傑克最後完成的凶殺案──是畢卡索心愛的女子卡門,摯愛之死肯定會改變畢卡索的心,從而改變他觀看事物的雙眼,因而會成就出和以往不同風格的畫作了吧…

 

畢卡索和福爾摩斯的連結,則是卡門。畢卡索和福爾摩斯都愛上了這個妓女,而悲劇的是她在兩人眼前死去。
事實上我覺得這一段寫的很硬,畢竟就像我說的;艾斯特班.馬丁在文筆上還是時時可見生硬,因此要在極短的篇幅裡敘述福爾摩斯遇到卡門時愛情的萌芽,實在是太勉強了。
至於畢卡索與卡門的部份,也並不是作者處理得特好,文筆敘述這東西不可能在同一件相似的事物上產生不同的效果,只是書中畢卡索很早就遇到了卡門,較長篇幅就會很自然地沖淡了生硬的敘述,醞釀出愛情的感覺。可是福爾摩斯在很後面才遇到了卡門,雖說確實有一見鍾情的情況,但作者並沒將那化學反應形容好,於是就變得相當突兀。

 

當故事推進到福爾摩斯部份時,前半段是很有趣的,作者用帶點詼諧的語氣敘述福爾摩斯和華生這兩個真人被柯南.道爾寫成小說人物的經過,我覺得這本書最有趣的部份其實是在這裡,感覺艾斯特班.馬丁很適合這種幽默的筆法,有點諷刺有些冷眼旁觀的寫法意外地讓字句輕快了起來,不再感到硬梆梆。
但很可惜的是這個部份實在不長,當福爾摩斯與華生來到了西班牙,與畢卡索和卡門見面以後,就被整個拖進兇案的陳悶和勉強氣氛中,幽默的福爾摩斯不見了,變得兒女情長也不再可愛機智。

 

而福爾摩斯與傑克的連結,是最單純的敵對關係,傑克是犯罪者、福爾摩斯則是要揭發犯罪的人。可是雖然敵對,但是他們彼此的立場卻並非逃跑與追捕這樣簡單,在倫敦犯案後旋即消失的開膛手傑克成了犯罪史上最大最難解的謎團,當他再次出現在巴塞隆納時,屢破奇案的福爾摩斯自然會以抓到他為己任,而對於傑克來說,福爾摩斯的出現,是終於有了一個值得挑戰的對手。
把自己的犯罪視為一件藝術作品的傑克,在感性方面,他希望自己能夠給予畢卡索永生難以磨滅的影響。而極其殘酷卻無法找到真兇的殺人事件,則是傑克和福爾摩斯理性上的對決,能夠犯下殺人案卻全身而退,想必傑克心裡一定感到得意非常,但是找不到對手的滋味也是很寂寞的吧?福爾摩斯也可以說是傑克等待已久的對手。

 

和前面兩者不同的地方是,是福爾摩斯和傑克並沒有進行過真正的交流,只有在線索的推測和心理的探知上出現了那種類似意氣的決鬥。

 

畢卡索、福爾摩斯、開膛手傑克三個人之間的連結既若有似無且巧妙,正是這關係千般糾結地形成了「亞維儂少女之死」一書的可看性。

 

然而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卻也很遺憾地僅只如此。

 

追根究底,在於作者雖能有將三個傳奇人物齊聚一堂的奇想,但是鬆散的結構和著力管不深的心理層面敘述卻無法讓一加一加一等於三或是大於三。
這三人都有描寫得不差的部份,如畢卡索的敏感闇弱、福爾摩斯的機智幽默和傑克的病態瘋狂,不過這些都只能說是別具巧思卻並不令人感到深刻。

 

僅管如此,我還是覺得「亞維儂少女之死」是一本不錯的小說,雖然仍有些缺點,但艾斯特班.馬丁確實寫出了一番值得期待的氣象與格局,他與安德瑞烏.卡蘭薩都是讓人在讀完以後,雖感到些許不足,但卻會令人由衷地記住名字的作家。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本西班牙小說…西班牙的文學作品之於我,就好像土耳其、印度文學那樣的陌生。說起西方文學,還是英美法看的比較多。


目前讀完的西班牙小說,剛好用一根手指就可以數完,照順序是;
「海上教堂」
「風之影」
「高第密碼」
「巴別塔男孩」
「亞維儂少女之死」
一共五本。


當然這中間還有很多是並沒有讀完就放棄了,像是「風之影」的作者卡洛斯.魯依斯.薩豐接著「風之影」之後續寫的「天使遊戲」,這本書我就沒有看完。儘管;這本書評價很高…


其中我要特別說的是「高第密碼」。
並不是這本書很棒,相反地我覺得「高第密碼」只能算還好,而且要形容它也很簡單,它可以說是西班牙版的「達文西密碼」,只是在故事的主軸把達文西替換成高第,但很多情節其實都不難看出這其中相似的影子。不過我想這也不是刻意的模仿,應該要說這類題材本來就都是這樣,這類型的書看多了以後真的就覺得都是一樣的,基本上讀這種書我到後來都是跳著看…省略掉中間的情愛糾葛和冒險犯難,只看關於謎題和事件的解說…


在網路上看過一個對這類書籍最準確的評論:
看完後原本覺得「達文西密碼」也只是還好而已,但是在讀過其他同類型的以後,就覺得它實在寫得很不錯了。
確實是如此。至少讀「達文西密碼」時我是完全沒有跳著看的,「高第密碼」嘛…也沒跳著看,但後半段我翻得很快就是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要提「高第密碼」呢?
因為我在它之後看的兩本西班牙小說,和它都有那麼一點關係在。「高第密碼」實際上是由兩個人合寫而成,這兩人分別是安德瑞烏.卡蘭薩和艾斯特班.馬丁。


安德瑞烏.卡蘭薩後來寫了「巴別塔男孩」。
艾斯特班.馬丁後來寫了「亞維儂少女之死」。


在我看來,這兩位作家的合作,並非合則兩利,因為他們各自寫的小說,比合著的「高第密碼」還要來得更好。




書名:Imprenta Babel
   ( 巴別塔男孩 )

作者:Andreu Carranza
   ( 安德瑞烏.卡蘭薩 )
譯者:林志都
出版:時報出版
   2011年02月28日



我當初以為「巴別塔男孩」也是像「高第密碼」那樣,縱橫歷史與現實之間的冒險小說。


這全都是因為書名「巴別塔男孩」的關係。
「巴別塔」是出自聖經的故事,據說上古時代人類都說一樣的語言,彼此之間沒有溝通上的障礙,後來人們興建高塔直通天堂,那高塔也就是巴別塔,因為巴別塔直通天際,像是挑戰上帝權威的作為引發上帝不滿,所以讓人們分散各地,語言於是不同,再也無法任意且清楚地獲得溝通,隔閡於焉產生,從此世上就有了太多因誤會而起的紛爭。


一直到現在,「巴別塔」都常常被用來比喻成語言上隔閡。


正因為有這樣的傳說,所以我才會以為「巴別塔男孩」是類似歷史謎團與傳說幻想的類別,所謂的「巴別塔男孩」,指的是擁有可以解開某個以巴別塔為名的關鍵謎題的男孩吧?我一開始就是這麼想的。是說「最後理論」中持有解開一切問題的關鍵也是小男孩,所以「巴別塔男孩」也不是什麼多值得奇怪的事啊。


不過當翻了幾頁都沒看到那些預想中會看到的故弄玄虛以後…我才知道自己錯了。
「巴別塔男孩」中的「巴別塔」指的是一部印刷機,「男孩」則是主人翁波爾兒時回憶裡的自己。


很感謝翻譯這本書的林志都寫在正文前的「譯後記:本書背景與西班牙近代歷史簡介」,還有作者安德瑞烏.卡蘭薩本人在小說結束後親自撰寫的後記,因為這兩篇文章,使我對「巴別塔男孩」的故事背景有了基本的認知,可以在閱讀的情境中增加更多的體會,也順便了解了一段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異國歷史。


當時強人佛朗哥統治西班牙的方式,是採取重壓和箝制人民思想的嚴厲手段,牢牢地控制出版界出版的作品,無論是電影還是書本,都受到緊密的監控及審查,若是被認為有為害思想、顛覆國家安危、破壞善良風俗之嫌的出版品,不是被禁止出版,就是讓審查的人刪除或改動情節 ( 基本上這項作法以書本為主 ) 來得以符合規定。


而本書的主人翁波爾的孩提時光,就是在這時的西班牙度過。這個撫養他長大的家鄉,那裡埋藏著他人生中最真摯的愛和友情,還有濃濃的親情和勇氣。
可是擁有這麼多珍貴事物和美麗回憶的故鄉,卻是現在的他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波爾是以孤兒的身分被好心的亞爾比翁夫婦所撫養。
亞爾比翁先生、也就是波爾的養父路易斯伯伯開設一間印刷廠,那時候的印刷術正好也是面臨新的變革的時候,可是路易斯伯伯鍾愛的卻是舊式的古騰堡印刷術,儘管無法揮去油墨濃烈的味道,鉛字的排版又是那麼地費盡辛苦,可是對路易斯伯伯來說;這樣耗費心力所印出的一本書才更有珍貴的靈魂存在。
路易斯伯伯把關於印刷的知識和技術都仔細地跟波爾講授,路易斯尊重且熱愛工作的職業精神給了波爾很大的影響,那無形的身教言教教導了波爾作為一個人所該堅信和信守的美好人格價值。


即使身處一個那麼不自由且受盡控制的時代,但波爾的少年時代還是快樂的,因為有這樣親切溫柔的養父母,還有打小一起長大的死黨朋友,波爾和他的朋友們是一個少年社團「第十幫」的成員,這些孩子一起度過幻想連翩的兒童時代,一起經歷從小孩變成大人時的過程中荒誕與迷惑的青春。
作者花了不少篇幅敘述波爾在「第十幫」時期與同伴的相處,每個人的小時候一定都會有這樣的經驗…每天想著今天該跟同伴朋友們玩什麼新玩意兒,小時候就是有那種無限的精力,也有種什麼都想嚐試的大無畏精神,儘管做的很多都是長大後回想起來很無聊也很沒意義的事,但…一生中做孩子只有那個時候啊,正如同青春只有一次一般。


但我覺得;著力描述波爾的少年歲月,並不僅止於在強調良朋相伴對於波爾心性養成的影響,這其中我想別有深意。
喬爾吉.德拉古曼那本「摘鬱金香的男孩」也是同樣以少年嘉達作為視點。我想;他和本書的作者安德瑞烏.卡蘭薩應該都是同樣的想法,特意地用孩子的雙眼來作為觀察,會讓讀者產生某種錯覺,也就是不會去特意地挑剔作者的個人主張和政治觀點,換句話說,這種筆法能夠突顯和強調所謂事實的客觀。


更重要的是,我覺得;透過這童稚眼睛所見的世界,在那還沒成熟到足以理解一切的年齡所做的思考,往往比真實還要更加地真實。
不論是因書中政治立場不同的相互殘殺,還是因禁止言論自由的肅殺氣氛下的思想不自由,在波爾的眼中既是種再自然不過的既定事實,但也是讓他無法想透的殘酷。


究竟是什麼樣的仇恨,會讓人無端地對和自己不同想法的人抱有那麼強烈的恨意。
又到底是什麼樣的恐懼,會讓政府害怕自己的人民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些疑問就這樣伴隨著波爾長大,在他逐步養成溫柔知性的人格的同時,種在他善良敏感的心中。


台灣也曾有過一段禁書和出版審查的言論不自由時代。
在我很小的時候,剛好是這個時代的尾聲,那是我還無法對政治有充分意識的年齡。
我覺得能出生和活在這個時代真是太好了,這不是出自於對政治了解的有感而發,而是出自於一個關心文化出版的人的真實感想。


我很難想像過去,金庸的小說會是禁書,每每聽到老爸用著悶悶的掩不住憤慨的聲調述說這件往事時,總覺得這既真實又虛假,那是沒有經歷過的人的一種對歷史的天真,卻也是種幸福。
所以,我也無法理解,在我小時候老爸為什麼會看到電視上的金劇改得面目全非時,會打電話去電視台罵編劇和罵導演,激動的台灣國語語氣,曾讓當時的我感到有些錯愕,因為不喜歡就不喜歡,不看就是了,何必呢?
可是在這幾年,懵懵懂懂地好像了解了,那是因為對老爸而言,他不能接受那個以前夠在偷偷摸摸的情況下冒著危險讀的小說,到了自由的年代以後怎麼反而被人搞成另一個自己不熟悉的樣子?我覺得對老爸而言,這是一種背叛吧。


一個可以自由地讀著書,享受作者帶給你樂趣的時代,確實是美好的。
不必擔心手上的書是不是被刪改過結局,不必擔心只因讀一本書就惹禍上身。


而在讀完「巴別塔男孩」以後,就更覺得是幸福的了。


書中的「巴別塔」印刷機,是路易斯伯伯的愛機。
它之所以被名為巴別塔,是因為路易斯伯伯用它印刷了很多翻譯成西班牙文的外國名著。


縱然語言有所隔閡,但透過翻譯和轉印,終能使它流傳至世界各地,達成了心的相連與共鳴。


人類雖然語言已經不同了,但有些事情一定是不會變的。


愛啊…溫柔啊…痛苦啊…悲傷啊…
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表現方式,雖然多元,但實際上萬宗歸一。


巴別塔印刷機就像那神話中的巴別塔,直通天際,在塔下的人們,透過相同情緒的交流,而獲得了聯結。


路易斯伯伯想傳承給波爾的,在實體上是有著濃厚歷史的古老印刷機,但他真正希望波爾能得到的傳承是;溫柔的體會他人的心。
就像這將各國文字變為西班牙文字出版的巴別塔印刷機,總是孜孜不倦地為了讓西班牙人瞭解世界、和世界共鳴,這份作為是那麼地正直、那樣地溫柔。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灣,說到國球,會想到哪種球類運動?


當然是棒球。


其實,就台灣的運動人數和普及度來講,棒球遠不如籃球,要說瘋狂痴迷的程度,任何一次的大型棒球國際賽事,還比不上四年一次的世界杯足球賽,而台灣甚至還是足球沙漠。
但是,棒球還是國球,為什麼?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球類運動像棒球一樣牽動球迷的心,不管哪一個世代的棒球迷都可以一口的棒球經,從紅葉少棒乃至金龍少棒,威廉波特、奧運、經典賽等等都有著台灣人的回憶,為棒球付出了笑與淚水而始終回味不已。


但是做為一個台灣的棒球迷,不是幸福的。
或者說;身為一個棒球迷,帶給我的傷心比快樂還來得更多。


人人都知道台灣棒球出了問題,這些事情開會討論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而事實上就算說完了又怎樣?即使有共識也無濟於事,因為觀念與答案大家都清楚,可是,知道是一回事,作,又是一回事了。


球隊老闆有苦、球員有苦、政府有苦,大家都有苦難訴,在此苦境中,棒球一步步向下沉淪,實在是難以回天了。
在這種大環境下,真正最苦的是台灣的棒球迷。


還有,台灣的國球──棒球。


這本「國球的眼淚」,就是濃縮了這千般滋味所寫成的一本小說,雖然主角是因涉嫌打放水球的退役球員及少棒教練兩兄弟,但是裡面透過他們的雙眼與內心傳達出的很多觀點看法,不單單是球員的角度而已,任何喜歡棒球的球迷都很能夠心有戚戚,是說哪一個球員不是以球迷的身分開始的呢?所以我覺得作者秀霖是將球迷的身分隱藏在這兩人身後,來藉此抒發台灣棒球種種光怪陸離的現象。


讀完以後很難相信,短短的兩百多頁,可以道盡台灣棒球的種種問題。
雖然作者只是將這些現象一一地提及,而並沒有針對這些事情做深入的探討──這就是篇幅短小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又何必呢?對於球迷而言,這些事情不必透過辯詰來得證,也不須什麼深思和領悟,因為,我們都知道啊,了解台灣棒球的人都知道啊…關於這所有的一切。


所以,既然如此又何須深入?只要丟下一顆石頭,就能激起漣漪、就可以敲進心湖的深處。一點就透、一說就明。


作者秀霖以一件發生在國小棒球練習場外的死亡事件,在意外與兇殺兩者情況都難定義,一切看來都很模糊的情況下,揭開了故事的序幕。
故事以兩方面前進;分別是帶領少棒隊向全國大賽邁進的助理教練 ( 主角兩兄弟中的弟弟 )、還有回憶自己從小到大打棒球而至職棒的退役球員 ( 主角兩兄弟中的哥哥 )。可以說兩者站在不同的時間起跑線,一個是從現在開始往未來推進,另外一個則是從過去來到現在。
說到殺人事件,就會很容易讓人往推理小說的類別來區分。事實上「國球的眼淚」確實帶有一點推理的要素,像是對球場外死亡事件一直耿耿於懷的助理教練,雖然他不是很積極在追查真相,但也還是隨時關心著任何消息的異動,這個故事可以說是球員的告白,再加上死亡事件造成的效應而藉此和棒球牽連在一起的推理小說吧。
事實上,球員的告白也相當具有推理要素,從小到大、從淺入深,也是一步步地抽絲剝繭,在閱讀時也會產生期待真相和後續發展的緊張心理。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每一章的篇名,都以棒球比賽的局數和術語來命名,這無疑地是針對球迷而下的苦心。因為把局數化作篇幅的章節、把術語作為篇名,當你一章章讀完故事後,再去對照篇名和副標的術語,會有種說不上來的苦澀。
看著兩兄弟從小球迷開始當起了小球員,一步步地前進,為了最愛的棒球付出自己的努力和青春,然而,是什麼樣的殘酷命運作梗,讓他們無法如夢?「國球的眼淚」藉著他們的成長、心情一點一滴地說出了台灣棒球從下而上的各種現象和制度,當然也並沒有忘記去說一些不合理的情況,還有職棒賭博、放水黑心球等等讓台灣球迷熟悉且痛恨的黑暗夢魘。


我們的棒球怎麼了?
我們的國球怎麼了?


我和書中帶領少棒隊的教練的心情一樣,看到眼前熱愛棒球的小球員的努力,為他們感動卻也擔憂,因為我們的棒球環境真的能保護好這些有潛力的孩子們,讓他們茁壯成長嗎?我們比誰都高興看到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情況,比誰都期待著這些孩子的未來,卻又比誰都不相信台灣的棒球環境。
台灣的國球是棒球,但是我卻不敢說;打棒球,未來一定值得期待。
實在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還能給他們什麼。


國球的眼淚,其實也是棒球迷的眼淚。
我早已沒有眼淚可流,只留下一雙疲憊的蒼老的雙眼,一顆不知該放棄還是支持的破碎的心,注視著台灣的棒球。




書名:國球的眼淚
作者:秀霖
出版:大旗出版社
   2010年01月01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的心中,伊坂幸太郎是一個缺少代表作的作家。
不,並不是說伊坂沒有一部在實質上堪稱代表的作品,而是說對我而言沒有這樣足以隨之聯想到的代表作。就是當你在看到他、提到他的時候,就會想到的一本書,那就是對這個作家的印象,也就是我所說的代表作。

伊坂幸太郎 -- 摩登時代 01.jpg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因為之前讀了「Q & A」的關係,所以在圖書館的書架上架上看到維卡斯.史瓦盧普的「六個嫌疑犯」時我就毫不猶豫地將它給借回家讀了。


記得曾看新井一二三這樣說過,過去老師教導新井選擇閱讀書籍的方法是;如果有一本書讀了以後覺得很喜歡,那麼就試著往跟這本書相同類型、還有這個看了以後很喜歡的書的作者寫的其他書來讀讀看。
其實我想;應該大多數人都是這樣選擇書本的吧。


第一本書,這裡說的「第一本」,不是人生中的第一本,而是某個成長階段的第一本,或是你第一次認識的那個作家的第一本書。
這本書往往決定了你對於那個作者的觀感和風格印象,它會是一個開端,一個可能開啟了什麼想法與心之所向的開端,但也有可能只是個意外,也就是雖然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悸動。
但我覺得最重要的其實並不是第一本書,而是第二本書,雖然那種初次感相當珍貴也難忘,但它只提供了朦朧的入門與初識。第二本,在讀過相同類型的第二本和同一個作者其他的第二本書以後,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取向的書、這個作家的書。


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二部讀的山崎豐子作品是「白色巨塔」,因為這本經典的巨作,我徹徹底底地成為了山崎的書迷,而且如此地堅定不移,這都是因為「白色巨塔」的關係。
想當初我是在讀完「海邊的卡夫卡」以後再讀了「挪威的森林」,才會有想閱讀更多村上春樹的念頭,若不是我第二本村上春樹是「挪威的森林」,我想可能會隔很久一段時間我才會想再試著讀村上春樹。
如果不是「赤朽葉家的傳說」,我也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確定自己確實是喜歡櫻庭一樹的風格,若今天我第二本讀的是她的「荒野」還是「我的男人」,後來結果會怎麼樣呢?


當然正面的情況有,也會有反面的。
像是讀了約翰康納利的「失物之書」以後,我興沖沖地買了他剛上市的新書回來讀,結果卻大失所望,反而現在只要看到約翰康納利的名字就會讓我聯想到那時的失望而有了點排拒的恐懼感。
還有因為「達文西密碼」的關係,我開始留意許多有關宗教歷史中的秘辛和古文明遺蹟為主題的小說,但卻發現;「達文西密碼」其實是這個類型中的佼佼者,不管在學理的探討還是劇情的編排上,都比其他同類型作品流暢,且邏輯正確很多。


在我的想法裡,二不一定要比一好,但落差絕對不能太大,只要足夠讓人可以充分地留下與第一次差不多的好感就行了。


說到這裡,想換個角度討論另一件事,現在市面上有很多作家首度發表的處女作一上市就成為暢銷書,一般這種可謂一鳴驚人的作家會讓人非常期待他們的第二本作品,各方名家也摩拳擦掌地等待著要給這本書做出評論,而對於作家而言有著比初次出書更大更多要超越的壓力。就像我自己所感覺的,真正重要的是第二本,那是真正「確立」的時候;是風格的確立、實力的確立 ~~


普遍的認知裡,第二本作品通常沒辦法比處女作更讓讀者滿意的,但既然說的是普遍,那就是說通常是如此,用通常來作為定論就並不是絕對現象,只是大部份而已,這當中還是有例外的情形。


最近我就碰到了兩次意外,一是卡勒德.胡賽尼的「燦爛千陽」,第二就是這篇心得裡的主角;維卡斯.史瓦盧普的「六個嫌疑犯」。
維卡斯.史瓦盧普的第一部作品是「Q & A」,剛好我第一次讀他的作品就是這一本。講「Q & A」或許沒多少人知道,但若換個名字就應該沒幾個人不知道了,「Q & A」是第8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貧民百萬富翁」的原作,不過老實說我在讀這本書之前並不知道它就是這部電影的原作,是在讀完以後覺得它的故事情節和我所聽說的「貧民百萬富翁」有點像,問了朋友以後才知道確實是如此。


「六個嫌疑犯」和「Q & A」的結構很相似,都是由一個一個小故事串聯組合起來的。
「Q & A」是由十二個故事組成的,每一個故事以益智問答的題目為主開始,逐次說明主角,是如何解答出這些問題的始末。
「六個嫌疑犯」則是由六個被認為是有嫌疑的人本身的故事背景組合而成,而六個獨立的角色各兩個故事,加起來剛好也是十二個故事,這或許可以視為維卡斯.史瓦盧普敘說故事的一個基本數字結構吧。
在筆法的成熟與故事的完成度上,我認為「六個嫌疑犯」比「Q & A」高上許多。「Q & A」的十二個故事雖然裡面寫了許多不同職業和家世的人,但終究還是以主角個人的第一人稱觀點寫就,而「六個嫌疑犯」卻是以六個主角、三種不同人稱的觀點所寫成,其中有兩個使用第三人稱、三個第一人稱 ( 作者似乎特別偏愛擅長這種敘事方式 ) 的方式,第三種則很難歸類,因為兩種皆不是,它從頭到到尾都是使用對話組成的,因為故事的內容是以電話通信的方式構成。這個以電話對話的部份也是「六個嫌疑犯」中我最喜歡讀的部份。


作家柏楊在提到「紅樓夢」時曾這樣說過;「紅樓夢」在人物描寫上最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始終透過對話來自然呈現箇中人物角色的性格,而不是笨重的心理描寫 ( 我不很認同柏楊先生心裡描寫是笨重的這種說法 )。我覺得「六個嫌疑犯」裡這個由對話組成的章節,與柏楊先生形容「紅樓夢」人物塑造成功的形容頗有相同之處。在這個章節裡所有出現過的人物也會在其他章節中出現,但感覺就是沒有這麼地活潑生動,維卡斯.史瓦盧普實在寫得太精采而栩栩如生,我個人認為光只這兩個章節,這本書就絕對值得一看。


在讀「六個嫌疑犯」之前,我不是很能同意對維卡斯.史瓦盧普的那個「全世界最會說故事的外交官作家」的讚譽。沒錯,「Q & A」是很棒,但冠以「全世界」的桂冠未免有些溢美了吧?不過在讀完「六個嫌疑犯」之後,我覺得;不誇張,維卡斯.史瓦盧普確實是當得起這樣的形容。畢竟面對一本可以把不同人稱視點交錯的六個角色和章節處理得流暢且自然生動的作家,不必吝於給予讚美和推崇啊。


我甚至是這麼認為的;要像「六個嫌疑犯」這樣需要多變筆觸的作品,才能讓維卡斯.史瓦盧普徹底發揮他說故事的才能,就像進入大海裡的龍終於可以在廣闊的海洋中盡情來去一樣。「Q & A」已經是很好很難得的佳作了,但比起「六個嫌疑犯」竟顯得不夠大氣。並非是「Q & A」不好,而是「六個嫌疑犯」太好,這是很好與最好的比較,如同英文的 MORE & MOST、生物的花は桜 君は美し那般。


而在內容方面,「六個嫌疑犯」延續「Q & A」的觀點,描述印度這個國家社會的政治與犯罪問題。在這個方面的觀察與描述,和「Q & A」相較起來沒有跳脫太多,卻也沒有失卻應有的水準。唯一不同的是下筆的視點,因為「Q & A」只有一個視點,「六個嫌疑犯」卻有六個,因此它縱切剖析的層面較為深而廣大。
而「Q & A」中以主角單線為進展的視野所見,有一點悲傷的沉鬱,雖然還是有略帶嘲諷的狂喜與高潮迭起的驚奇在其中,但整體來說依然是令人感到有些氣悶的。不過「六個嫌疑犯」就沒這種感覺,因為它有六個主角,在氣氛上時常在換了章節後便會有所轉換,六個人裡面最有「Q & A」氛圍的是貧民窟的手機小偷穆納,在他的故事中還能得見延續自「Q & A」而來的鬱悶,其他人的故事就較為沒有,而更多了些諷刺的黑色幽默。


我喜歡「六個嫌疑犯」、甚至覺得它比「Q & A」好的原因,除了上面說的;在文筆敘述上的大突破與生動妙趣之外,還有就是因為它濃厚的嘲諷意味。雖然它從沒很明顯地表示出幽默與爆笑,但是那種切實描述出社會現實的現況與人性本身慾望的倒錯,兩者組合起來卻能相加形成了使人會心一笑的效果。那並不是瘋狂搞笑的惡搞,而是形同好比黑色幽默的惡趣味。
維卡斯.史瓦盧普就是以這種隱喻諷刺的口吻道出他嚴厲的批判。是的,雖說使人感到有趣,但在笑過之後會突然意會到令人感慨的唏噓。


確實,沉痛的聲音會使批判更有力,但維卡斯.史瓦盧普使我明白了,原來不是只有沉重與傷痛可以加重力量,原來,笑也可以。


「六個嫌疑犯」是一部比「Q & A」還要有趣、緊湊,但也更加荒謬真實的作品,雖然趣味卻並不因此惡俗。相反地,透過作者的筆,讓我們感受到印度世界的思想,實在且活靈活現。




書名:Six Suspects
   ( 六個嫌疑犯 )
作者:Vikas Swarup
   ( 維卡斯.史瓦盧普 )
譯者:李儀芳
出版:皇冠
   2009年03月02日

aki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